
1、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
2、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前曾修苦行多年,想放弃苦行。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他食后恢复体力,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后腊八节逐渐成为民间节日。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节风俗
腊八粥: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
泡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
腊八面: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