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年简介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民间传统上的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
小年由来
民间传说,农历腊月廿三日(或廿四日),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老百姓觉得对灶王一定要尊重,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民间开始过小年,是从宋代开始。但是那时候的小年不是腊月二十三,只是有这个叫法而已。
宋代文天祥《二十四日》:“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
其中的春节是指立春,写诗的那一年,立春是腊月二十六,所以前三日是腊月二十四,从题目中也能看出是腊月二十四。
小年习俗
1、祭灶王
人们在灶王像前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2、扫尘土
过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离春节就剩六、七天了,各家开始做过年的准备工作,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3、剪窗花
所有的习俗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剪出喜鹊等寓意吉祥、喜庆、财运的图案,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窗花更多直接买来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