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的由来与宗旨。
1954年,法国慈善家佛勒豪(Raoul Follerean,1903—1977)律师,为唤起人们宽容地对待麻风病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由,鼓励和帮助他们得到与其他病人一样的治疗和生活,在巴黎发起建立”国际麻风节”(每年1月份的最后1个星期天)。
中国是于1988年开始进行“世界防治麻风病日”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的宣传、科普活动,目的是普及麻风防治知识,消除麻风恐怖和歧视,吸引社会各界关心和参加消灭麻风的事业,对在中国消灭麻风病的伟大事业起促进作用。
调动社会各种力量来帮助麻风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获得更多的权利。让全世界了解麻风是可以治愈的,过去恐惧和歧视麻风病人的现象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呼吁人们伸出援助之手,广泛开展保持麻风防治及关心麻风病人的庆祝活动。
2、麻风病,病症特征。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麻风病的流行历史悠久,分布广泛。长期以来,麻风病给流行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风病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侵犯周围神经,导致周围神经的功能损害,往往表现为肢体畸形。
畸形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畸形是由于麻风杆菌感染直接导致组织反应而引起的,如手、足及角膜保护性感觉丧失,脱眉和睫毛脱落,爪形指、垂腕等。继发性畸形是由于身体麻木部位的损伤而引起的,如手足皲裂、伤口和足底溃疡,手足指趾缺失、角膜溃疡和足骨破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