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绿山墙的安妮》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http://image.tianshugan.com/file/202212/1599433984691953666.jpg)
《绿山墙的安妮》是典型的成长小说
《绿山墙的安妮》,创作于1904年,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创作的“安妮系列小说”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部作品。
小说的故事吸引的不仅仅只是儿童读者,就连两位英国首相都为之着迷。
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更是不吝赞美之词称:“安妮是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
与此同时,《绿山墙的安妮》更是一本典型的成长小说。
《绿山墙的安妮》讲述了安妮从11岁到17岁的经历,六年时间里,安妮从小姑娘成长为个大女孩,她心目之中的梦想世界也终和现实世界步调一致了。
灰姑娘和白雪公主历经磨难,借魔法和外力获得了人生转机。而女主人公安妮则凭借的是纯真善良、热爱生活、顽强的生命力。这让《绿山墙的安妮》有别于其他的童话故事。
安妮,顶着一头“胡萝卜丝”般的红头发,扎着两条小辫子,又瘦又小。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还长着一脸雀斑。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又译露西·莫德·蒙格玛利)创作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904年。《绿山墙的安妮》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11岁时被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
但是安妮凭借自己的倔强勤恳、诚实乐观的性格,得到领养人的喜爱。此后,安妮虽然总是会闯祸,但凭借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一路披荆斩棘,赢得了真挚的友情与爱情。
小说除了讲的是安妮逆袭的故事,更透过安妮的成长,以及对于小说中形形色色女性人物的刻画,肯定了女人的身份与地位,肯定了女人的话语权。
读完《绿山墙的安妮》后,我从书里学到了很多的知识。首先我在全书导读中知道了它的作者是加拿大的女作家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全书的导读中还说1920_年春天,蒙哥马利偶然间翻阅了一本古老的随笔,其中记载着一对年老的夫妇,想收养。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从成长小说视角下探讨女性意识。
什么是成长小说
随着文学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世界文学开始关注个人成长体验,并将它上升为一个文学主题,使这个文学主题在文学史上长久地占有一席之地。于此同时,世界文坛并没有忽略女性的成长,对女性成长小说研究越来越火热,越发得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研究也愈加的全面和深入。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座灯塔。年轻人读读它,对于个性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必事事完美,但是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不停歇的追求理想与幸福。
中年人读它,失去激情的岁月同样可以焕发勃勃的生机。只要足够努力,抓住每一寸时光,终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机会。
上了年纪的人读读它,能唤醒这个年纪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能更加敞开心胸的去接受世界的美好,放下名与利。
成长小说的特征与女性意识
(1)成长中的主人公
巴赫金曾将成长小说强调为“人的成长小说”。人物的形象,尤其是性格和性格的变化发展是成长小说着力关注的,甚至可以说,成长小说区别于其他大部分小说的首要特征在于“这里的主人公形象,不是静态的统一体,而是动态的统一体”。
小说的主人公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说能否称之为成长小说,主人公的性格要随着故事的不断推进,而发生调整,这种调整包括获得的知识、心理的转折等等,这种调整最终影响着主人公的命运。
作者简介 露西·莫德·蒙格玛利(Lucy Maud Montgomery,1874—1942),加拿大女作家。蒙格玛利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她16岁时创作的小说被刊登在当地一家报纸的头版,广受好评。《绿山墙的安妮》创作于1904年,
在小说中,安妮的成长的轨迹是可信,没有半点冲突。安妮一路热热闹闹、跌跌撞撞、鸡飞狗跳,终于长成一个十八岁的大姑娘,不再话痨、不再滥用浮夸的词汇、不再轻易吐露心声。同时,她也从孤女的身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_450字1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写的。它是蒙哥马利的代表作,被誉为“最甜美的少女成长故事”。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个孤儿的故事,这个孤儿名叫安妮,她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言。
主人公安妮最开始因为不是领养人心目中那个日后可以打理农庄上的活计的男孩子,差点被退回孤儿院。但是,当她从无知走向成熟,放弃梦寐以求的女王学院回到绿山墙的时候,她那种让人不可抗拒的对责任感与退养的理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成长模式与女性意识
成长是人生的奇迹,青少年在历经生活的磨练中不断打怪升级,进而获得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知识、能力和信心,人生因此开启了一个自己独当一面的新阶段。
关于成长模式的定义,众说纷纭,较为权威的是芮渝萍教授的观点。她将成长小说中的的成长过程归结为“无知-诱惑—出走—考验—迷茫—顿悟—认识人生和自我”。
安妮的整个故事的的构建完美的契合了成长小说所总结的成长过程。
安妮一开始是个面对传统很叛逆的女孩子,吃饭前不会祷告,对琳达夫人总是出言不逊。她这一路跌跌撞撞闯了不小祸,过小桥的时候跌进小溪,做蛋糕时候忘记放面粉,还把止痛药当作香草调料放进蛋糕里,把头发染成了奇怪的颜色。但是她终究怀着对知识的渴望,离开绿山墙农舍,去女王专修学院学习。
在女王专修学院,安妮快速成长,获得了最高荣誉,成为了女王专修学院的尖子生。
当马修不信去世,玛丽拉几近失明,绿山墙农舍即将被卖的时候,一个现实的考验摆在安妮面前,是上大学,还是回到绿山墙,她在实现理想与遵守道德之间迷惘,最后,知恩图报的安妮留在绿山墙,承担起了照顾玛丽拉的家庭责任。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范文1 《绿山墙的安妮》的作者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玛丽,这本书讲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在玛丽拉夫妇的关爱中变得热爱生活,没有被生活的困难所挫败的感。
小说中,没有大碗大碗的鸡汤。安妮留在绿山墙农舍照顾玛丽拉的同时,也在阿冯力学校努力工作,为自己存下教育基金。成熟后的安妮,为家庭让步的同时,依然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人格以及追求,以及争取平等与独立的地位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