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岩井俊二《华莱士人鱼》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http://image.tianshugan.com/file/202212/1599605330285715458.jpg)
说起岩井俊二,大概更多人第一反应是那部打动了几代人的电影《情书》。实际上,岩井俊二最初以深夜电视剧起家,1991年的出道作《陌生的女儿》,就是一部深夜剧作品。但令岩井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执导的众多电视剧作品中,1993年为富士电视台的一个栏目《if 如果》拍摄的一个45分钟电视短篇,竟成为他走向电影生涯的契机之作。这便是《烟花》(《升空的烟花、该从下面看?还是从侧面看?》)。
当时岩井在真人剧《烟花》中兼任监督和脚本。作品播放后获得不少好评,岩井以该作获得了当年日本电影监督协会授予的新人奖。获奖后带动了作品知名度大涨,之后1995年便从电视剧系列中独立出来,改在影院公开放映,甚至登陆海外。同时,在《烟花》之后,又有了《情书》(1995年)、《燕尾蝶》(1996年)、《关于莉莉周的一切》(2001年)、一系列佳作频出。时隔24年后,《烟花》成功动画化,以动画电影的崭新形式再度与观众见面。
此前,岩井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多次表示,《烟花》是他制作深夜电视剧以来的集大成作品。从《鬼汤》到《人鱼传说》,那段时间岩井以每3个月完成一部深夜剧的节奏工作。岩井表示,那会儿的创作节奏可能达到了人生巅峰,每次自己提出课题,自己达成目标,感觉就在慢慢成长。可以说,《烟花》凝聚了岩井深夜剧时期所累积的创作经验和技艺。用他自己的话说,哪怕早上一年,大概也不能拍出这样的作品。
而《烟花》所包含的课题,是岩井一直想要描写的“孩子们的恋爱物语“。最初知道《if 如果》的企划,岩井就打算用30分钟讲完这个主题。当时内容很快得到了制片人石原隆的认可,但石原觉得太浪费,并向岩井提议以此主题,来年做个2小时的影视剧。之后,岩井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抱着随缘的心理等待机会。他一直认为作品就和孩子一样,不用瞻前顾后,静待命运的降生就好。等到正式拍完,令岩井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作品被搬上了荧幕,甚至进入了海外市场。一切看起来顺其自然,这也让岩井意识到:创作者不应过分挑剔工作的内容,只要一有机会积极投入就好。如果一心想着做出打响名号的作品,对题材挑三拣四,创作起来也不会那么顺心顺意。
拍摄当时岩井撰写的台本
应该是虚构的吧.小说毕竟就是小说,不过小说也来源于生活.历史上确有其人的生物学家华莱士撰写过一部同样以人鱼为主角的《香港人鱼录》,故事里,他的助手和人鱼之女相爱且结为夫妻。《华莱士人鱼》的故事也是从这部奇书写起。
在本次动画化之际,岩井以相同题材撰写了小说《少年们想从侧面看烟花》,小说的最后,写着“随夏而逝的花”,即夏无(na tsu na),这也是女主荠的名字含义。当初取名时,岩井正受到大岛弓子的少女漫画《红西瓜黄西瓜》的角色庭野千草的影响。岩井回忆自己在小学时代,很喜欢NHK的一档节目《少年电视剧系列》,当中有部作品叫《我就是我》,里面的女主人公体格比男主大上一圈,基本就是《烟花》中荠和典道的体格差。刚开始看时觉得有点违和,等到自己成了中学生,亲身经历过抬着头与班上的女同学说话,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我喜欢《华莱士人鱼》这部书,它是多么的具有幻想力的一本书啊,可人家不会以科幻小说作卖点,就因为这东西是岩井俊二写的,所以以“最富想象力的”来替代科幻。完全没想到岩井俊二可以写这样的科幻题材。构思不错但是结尾。
实际上,在岩井的导演生涯中,很多作品都受到了千草和荠的深刻影响。比如《烟花》之前的《鬼汤》和《人鱼传说》,在岩井心中,这两部的女主角完全是同一个人。 岩井认为,两位女主都是纯粹的人,尤其前者就像个行走的歌剧演员,一举一动像是在舞蹈,台词密度也很大。而数月之后拍摄完成的《烟花》,虽然同属一个套路——把男主捉弄得团团转,荠的台词反而少一些,不是用嘴炮连接剧情,而是一句一句推进故事发展。
此外,剧中小演员基本都是各个剧团的尖子,由岩井将他们进行适才适所地配置。为了让小演员表演出孩子的天真烂漫,岩井有意提高了对话的速度。一般把台词打到画面中,每页大概占到40秒的长度,而这次提高到1页20秒。同时要求小演员们,说台词的速度加快一些,并且不要刻意地表演。
实际上动画版《烟花》并不是原作第一次的复苏。1999年,曾有一部纪录片《少年们想从侧面看烟花》,内容是主演山崎裕太和奥菜惠重访拍摄外景,该片也是由岩井企划和监督。如前文所提到的,现在这是岩井所著的一本同名小说,已在今年5月出版,如今也有了中文简体版。
在动画版的脚本会上,岩井提出了一些建议,结果写出来篇幅太长以至于看起来像一套剧本,制片人川村元气就建议岩井:不如写成小说。该部小说以真人剧脚本为基础,结合了《柠檬哀歌》的内容,以及24年前写下的剧本原案《少年们想从侧面看烟花》。主要人物继续沿用真人剧,包括荠和典道;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中没有“时间回溯”的设定。岩井说,其实最初的剧本也没用到“如果”的桥段,虽然当时被电视台NG过,现在通过这本小说,又能重新回到原点。
岩井表示,《烟花》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儿童文学,因此故事的发端并不新颖。然而无论是谁都经历过孩童时期,所以并不会过时。也正因为如此,岩井觉得越发有必要好好描写孩子们的故事。岩井提到,这二三十年来,吉卜力工作室一直勤勤恳恳专注于这项领域。每次去看吉卜力的电影,感觉就像在图书馆借到了一本儿童文学书。以儿童的视线,忠实地描写儿童世界,这是历年来的文学、电影和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在持续追求的主题。然而如今的艺术作品并没有延续,儿童内容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所下降,岩井认为,当代艺术家是有责任的。
很遗憾,答案似乎是否定的。更多的看起来是岩井俊二的虚构,或者某人对于华莱士之名的冒用。至少就阿尔弗雷德 鲁瑟 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本人而言,并未有出版此著作。通过对华莱士发表的文章进行检索,未发现关于人。
「打ち上げ花火―」原作・岩井俊二『なずなに対する新房監督の愛が深い!』
【テレビの開拓者たち / 岩井俊二】アニメ映画化で話題の名作ドラマ「打ち上げ花火―」制作秘話
Switch 8月号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华莱士人鱼》也是如此。智人与水人从种族把世界一分为二,水下与地上,两个不同的物种之间,超越爱情的繁殖,欲念,还有生物的本性。这些本性在岩井俊二的小说带来了一种深刻的色彩——就是“孤独”,表现在一种格格不。
官方网站: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众号:Anitama0815
合作邮箱:bd@anitama.cn
2006年 《虹之女神》[岩井担任制作人] 《市川昆物语》2008年<纽约,我爱你> 担任导演 编剧 2009年《华莱士人鱼》2010年 《Bandage》[担任编剧]2010年1月16号上映 岩井俊二电影总结 岩井俊二,1963年生。电影《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