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让-保罗·萨特《他人就是地狱》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http://img.tianshugan.com/tsg/files/202212/1599669393124515842.jpg)
1945年让·保罗·萨特在《禁闭》(Huis Clos,"No Exit")一剧说出:
"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就是地狱"。
加尔森回答说:
"好吧,让我们继续下去吧。"
2019年尹忠宇在《他人即地狱》中开头说:
"我一直以为自己生活在地狱。
“他人即是地狱”出自《禁闭》,作者为法国作家让-保罗·萨特。“他人就是地狱”理解:要是一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恶化了,弄糟了,那么,他人就是地狱……世界上的确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生活在地狱里,因为他们太依赖别人的判。
没想到这里才是真正的地狱,一个用他人造成的可怕的地狱。"
一秒入坑
在这个夏天的末尾,一张"不老男神"李栋旭饰演"变态"牙医的海报引入眼帘,一瞬间就沦陷了,全然不过这部片的简介中的那个"惊悚"二字,入坑。
没想到,坚持了三次,才刷过完整的一遍。
期间,大概约有三天是没有睡好的,毕竟,看后那种仿佛缠绕在周围,夜晚躺在床上会回忆起尹忠宇,他也是躺在那张狭窄的床上,感受着四周黑漆漆,然后莫名的声音,开始从四面八方都陆续袭来的那种恐惧,他人是我,太有既视感了,真的太可怕了!
心脏不坚强者,慎看!
“他人即地狱”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1905-1980)在其戏剧《间隔》(又称《禁闭》)中的一句台词。他人即地狱原文---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欲望和眼光对待一切,因此任何人都会受到其他人的欲望和眼光的干预而变得不。
这种从头到尾,压抑到绝望,完全没有一丝一毫希望的感觉,上一次有这样的感受,还是《熔炉》,看完,心里几欲崩溃,那种普通人一起共同努力,都没办法撼动现实的残酷,到末尾都没有消失的无力感,真的太难受了。
不过或许是这种到深渊般的绝望,才促使了"熔炉"法案的出台,也算一件"好事"?!
再来,最后,提示一句,夜晚勿看......
我们生活在地狱,而不自知
《他人即地狱》是韩国OCN,根据韩国作家金容基的原著网漫《惊悚考试院》改编,讲述了一位从乡下初到首尔工作的年轻人,被迫租住在拆迁前的考试院,让保罗萨特名言,却意外遭遇了周围那个,他人制造的地狱的惊悚剧。
看着这阴暗的楼道,充满污迹的迷你"盒子",一碰就吱嘎乱响的小床,还泛着臭味,以及那突如其来诡异的目光,尹忠宇只能咬牙住下,因为他连基本的保证金都没有。
本以为这些已经是他当下生活的"极限"了,没想到后面的经历更是让他恍若进入了"地狱"。
看这部剧,真的太容易被代入了,就这短短的半集而已,已经演出了当代很多刚入社会的年轻人的不易,他们想要继续留在大城市,就要面对日益上涨,快高不可攀的房租,以及"菜鸟"在生活中,公司中遇到的冷暖自知,或许还有,女朋友的不理解,上司的一日三骂,甚至还有朋友们的疏离等。
更为难的或许还有工作上的"挑战",潜在"对手"需要时时提防。
自己住的303,前住客——死了;
刚认识的202的金链子大叔——到四楼被敲晕了;
那个喜欢"吐口水"310的邻居——失踪了;
以及,"失败品"杀了车警官之后,马上被牙医杀了,牙医入住了302。
"亲爱的,你是否和我是同一类人。"
即使是男神李栋旭(饰演牙医)来演,也是恶意满满,那种极致的"变态"感,真的太诡异了。
呼~~
这才到第二集。
接下来的剧情更是"高潮"迭起,房客们一个一个消失,而尹忠宇的"存活"空间也被一步一步压榨着,女朋友老是抱怨上司的刁难,工作上更是越来越不顺心,时间也被他人时时刻刻控制着,完全没有丝毫可以喘息的余地。
各种莫名其妙的烦躁,以及慢慢地他发现,连自己也变得"奇怪"起来,那种从内心突然"长出"来的暴戾到想要杀掉人的想法,一直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着,直到失去意识......
看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们平时的生活是否也是生活在,"他人"制造的"地狱"中?或者说受着他人的"控制"?
它最早出现在戏剧《禁闭》中出自萨特的剧本《禁闭》,宣扬了“他人即地狱”的思想。你可以看《萨特戏剧集》(两册),袁树仁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不好意思,原文我没有读过,第几页我不知道,电子书也没找到,你。
那些时常会发生在生活中的不愉快,那些沮丧的时刻,那些想要"消失"的瞬间,是否是他人制造出来的?或者,是被我们自己制造的?
"恶"到深处,会被同化
故事来到中段,尹忠宇开始自救,用尽一切办法自救,包括寻求警方,女友,朋友等的帮助,但依旧没用,他挣扎着,努力摆脱,他想逃,可惜无路可逃,就算试图以极端形式解脱时,殊不知自己却早已跌入万丈深渊,最终,亦免不了被牙医给"同化"。
牙医把自己的精神永远禁锢在尹忠宇的脑海深处,把他变成了他......
短短十集,几乎写尽了"日常"所有"恶"的极限状态。
他人是邪恶的:
考试院的人吃人肉;那对双胎虐猫(多达13只以上!);
他人是阴暗的:
牙医喜欢偷窥,还偷进别人房间(大概象征着人们隐私的底线,就是完全把所有暴露在别人的眼光下?);老板娘嘴里几乎没一句真话;
他人是可怕的:
还有个强奸犯躲着蠢蠢欲动(在韩国,强奸犯出狱后会带电子脚镣);
他人是自私的:
不愿听尹忠宇倾述,总被他人抢夺时间,所控制的女友;冷漠,喜欢贬低、打击人的上司;
我想,我们的生活中或许大多都没有真实地遇到过,但细想一下,每天与你擦肩而过,或者熟悉的"人",是否有漏网之鱼的存在?(不能想象呀!不过生在中国,还是安全感满满的,骄傲!)
尹忠宇本身存在的"缺陷",加上外在的催化剂(军队同期的死亡),共同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牙医"。
最后的启示
“他人即地狱”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1905-1980)在其戏剧《间隔》(又称《禁闭》)中的一句台词。萨特对此解释说:“这句话常常被人误解。有人以为我的本意是说,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总是毒化了的,总是地狱般。
其实看完后的最初,真的觉得这部剧除了演员们满满的演技,以及强烈代入感的氛围,十分棒之外,真的觉得全剧太丧了,几乎都是负能量,让人完全看不到希望。
这就要说到萨特的另一句名言了:“他人即地狱”。这句话是出自萨特写的一个剧本,名字叫《禁闭》。说的是三个被囚禁起来的鬼魂等着下地狱,但在等待的过程中,三个鬼魂彼此之间不断欺骗和互相折磨,最后他们忽然领悟到,不用等待地狱了。
男主尹忠宇其实已经用尽全力了,但是他的结局依旧凄惨,还是无法逃脱,最后还被同化成新的"杀人魔"(何况,在最开头的部分,以及贯穿全剧的"小说"内容成真,真的恶意一瞬间就涌上来了,细思极恐!还是换个角度写比较舒服点。)。
那是不是在寓意,我们终将难以逃脱生活中,他人制造的"地狱"?
后来,仔细梳理了一下,突然发现,其实这部剧,把所有黑暗都展现出来之后,反而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起码,你会知道,有时候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至暗"的时候,其实还没到"最暗"的尽头。
那么,是否会从对比中得到一些慰藉?
好吧,起码我学到了几点,比如:
我们都要做个好人;
在平时好奇心不要太重了;
不要随便侵入他人的隐私,如随便动他人的东西等。
以及,不管对谁,都需要充满友善,起码,不要随便对人冷嘲热讽,出口成脏;
别人在倾述的时候,多一点耐心,能帮一点是一点;
善待小动物。
佳品
傲娇“变态”
算是生活中压力大时的一种反向宽慰片:"我们的生活其实还不错!"
好啦!太阳升起的一天,将是新的美好的一天。
我们还是积极好好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