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http://img.tianshugan.com/tsg/files/202212/1599737457354498049.jpg)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让我们一起追寻那人格的风筝。回想起初读《追风筝的人》是四年前的事了。
可命运的指针并没有停止,阿米尔因为懦弱而极端害怕直至惭愧不已,无法面对哈桑。最后甚至栽赃他,让他永远离开了这个家。到后来阿米尔获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悔恨与伤痛纠结,当旅居美国多年的、已经步入中年的阿米尔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时,他却不顾危险,启程回到家乡阿富汗,开始了救赎之旅。但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终于回到家乡的阿米尔,目睹了阿富汗因战乱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同时也见到了儿时的老管家,见到了荒废的家,但是却遗憾得到了哈桑去世的消息。哈桑死了,阿米尔的救赎却没有停止,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尔儿时的宿敌手中,儿时的懦弱和愧疚缠绕着中年的阿米尔……
一场救赎再次开始。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知觉的笑起来……书的后半段写得是主人公心灵的救赎。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阿米尔的结局,相比较而言,是幸福的。他终于明白了彼此的意义——以生命为代价。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一句贯穿全书思想的一句话,也是哈桑对小主人最真诚的诺言。亲情、友情,欢笑、背叛,悔恨,连同风筝和那张带着兔唇的圆脸在阿富汗这片被宗教信仰与真诚热情缠绕,被战火摧残的土地上交织成震撼人心又回味悠长的交响曲:“为你,千千万万遍”……
下面真理了这本书的经典语句:
作者 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医生,其主要作品有小说《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群山回唱》。曾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约翰·斯坦贝克文学奖等多个。
1、当人们手里握着上了膛的武器,想不变得聪明都难。
2、我对抗着整个世界,到了最后,总是这个世界赢得胜利。
3、这是战争,战争无所谓羞耻。——苏联士兵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 《追风筝的人》不仅是卡勒德·胡赛尼经典的处女作,而且也是一部扣人心弦、感人的作品。书中所讲述的那些亲情关系、孩童时的友谊、请求救赎的勇气和那关于人性的思考,无论你身处何处,受过什么样的 文化 熏陶,都会为。
4、战争不会使高尚的情操消失,人们甚至比和平时期更需要它。
5、战争把父亲变成阿富汗的稀缺物品。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 花了将近一周左右的时间,读完了胡赛尼的这部处女作——《追风筝的人》,好像很久没有读过这么震撼心灵的书了,在兴致盎然翻开前六章之后,以后的每一章都让我为此痛哭,正如书中所言,好书总是跟悲伤的故事有关,很显。
6、爸爸唯一像爱他妻子那样深爱着的,是阿富汗,他的故国。——阿米尔
7、阿富汗就像一座到处扔着垃圾的美丽大厦,得有人把垃圾清走。——阿塞夫
8、一个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的孩子,长大后只能是个懦夫。
10、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11、为你,千千万万遍。---纯洁的友谊。哈桑对阿米尔的承诺。
13、 每个人的命运都像风筝一样,它往更高更远的天空,但却受着那根细细丝线的牵引而无法摆脱。但也正因有这根丝线的牵引,它才不至于消失在天际或跌落尘埃,而是在空中划出优美的人生轨迹。当这根丝线被割断,就要鼓起勇气去追寻那飘落在远方的风筝,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从2001年开始执笔,于2003年出版的一部作品。小说的背景、人物、情节均围绕着阿富汗展开,故事中情节清晰缜密,深受许多读者的喜爱,也因此成为一本畅销书。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
14、曾经那个愿为我千千万万次捡风筝的人已经逝去,人生中错过了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放飞风筝的那一刻,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过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追风筝的人》的作品简介 小说《追风筝的人》由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男孩童年的往事和他成人后对儿时过错的心灵救赎过程。主人公阿米尔生于1963年喀布尔的一个富裕家庭。其父亲是一名成功的地毯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