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托马斯·品钦《万有引力之虹》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一个变幻不定的纪元,需要一本伟大的书来定义。近日,译林出版社重版推出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托马斯·品钦的代表作《万有引力之虹》精装全译修订本。这部被誉为超越人类智识的伟大小说,阔别多年,重磅归来,引发读者

[美]托马斯·品钦《万有引力之虹》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一个变幻不定的纪元,需要一本伟大的书来定义。近日,译林出版社重版推出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托马斯·品钦的代表作《万有引力之虹》精装全译修订本。这部被誉为超越人类智识的伟大小说,阔别多年,重磅归来,引发读者强烈关注。

[美]托马斯·品钦《万有引力之虹》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出版后引发极大争议,普利策小说奖因此空缺

《万有引力之虹》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巨著之一,也被视作后现代主义文学绕不开的长篇经典,1973年出版后曾引起极大争议,托马斯品钦全部作品,普利策小说奖因此空缺。作为一部“后现代史诗”,它以百科全书式的叙述,洞若观火地分析了现代和未来社会运行的机制。在著名评论家、《西方正典》作者哈罗德·布鲁姆看来,作者品钦是当今美国小说家中最有活力,成就最少存疑的。他尖锐地指出:“我们目前正处于品钦的时代,一个人造物和偏执狂的时代,被系统控制。”

《万有引力之虹》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巨著之一,也被视作后现代主义文学绕不开的长篇经典,1973年出版后曾引起极大争议,普利策小说奖因此空缺。作为一部“后现代史诗”,它以百科全书式的叙述,洞若观火地分析了现代和未来社会运行的机制。在著名评论家、《西方正典》作者哈罗德·布鲁姆看来,作者品钦是当今美国小说家中最有活力,成就最少存疑的。他尖锐地指出:“我们目前正处于品钦的时代,一个人造物和偏执狂的时代,被系统控制。”

品钦发表于1973年的作品《万有引力之虹》,荣获了1974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但他拒绝领奖。1975年,获美国艺术文学院的豪威尔斯奖,品钦同样拒绝领奖。品钦的代表作《万有引力之虹》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西方评论界称其为

同《万有引力之虹》本身的种种谜团相比,其作者托马斯·品钦更宛如谜一般的存在。有人说,诺贝尔文学奖应该是他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也应该是他的。他曾在康奈尔大学攻读工程物理学,美国海军服役两年后,又转入康奈尔大学,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学位。1974年,他因《万有引力之虹》被授予美国全国图书奖,但拒绝领奖。成名后,他消失得如此彻底,以至于四十多年来,没有一张他的照片流传于世,甚至当有好事者去康奈尔的年级名册上查访旧档案时,竟然发现惟独品钦的那页上照片不翼而飞。

作者是小托马斯·鲁格斯·品钦(英语:Thomas Ruggles Pynchon, Jr,1937年3月8日-)是一名生于纽约的美国作家,以写晦涩复杂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著称。《万有引力之虹》是托马斯·品钦所著的后现代主义史诗小说,初版于

译者张文宇八年长跑,修订超过两千处

21世纪初叶,译林出版社开始系统性地翻译出版品钦作品。2008年,《万有引力之虹》简体中译本面市,成为继《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后译林社又一部里程碑式作品。它的出版,填补了中国翻译界存在已久的空白,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入选2009年“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

译林出版社有关人士表示,首版十二年,绝版五年,《万有引力之虹》之所以一直没有加印,以至于很多读者误以为版权已经不在译林社,这是因为编辑和译者一样,希望做一番竭尽所能的修订。对《万有引力之虹》这样一本经典、迷人又难懂的文学巨著来说,诠释是永无止境的。

“万有引力之虹”是火箭发射后形成的弧线,火箭摧毁一切,作者认为它是死亡的象征,同时也是现代世界的象征,因而被用作书名。《万有引力之虹》典型地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特征。在这本书中,故事情节不是作品的主要因。

学者建议,这本书“别在星巴克、飞机场、地铁站读”

知名评论家邱华栋认为,在全世界如今在世的小说家当中,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的小说可能是最晦涩、复杂、难懂的了。“眼下,品钦被读者和像哈罗德·布鲁姆这样的文学教授们看作是美国最优秀的小说家,在他的小说中,包含着当代社会丰富的信息,风格独特到了没有人可以模仿他的地步,其小说主题广泛地涉及到美国和人类历史历史、自然科学和数学、工程学、军事科学、信息学、现代物理学等不同的领域,以全新的视野和感受性表达,使他成为了当代世界最独特的小说家之一。”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更是把《万有引力之虹》看作骨灰级科幻必读经典,他评价:“《万有引力之虹》被奉为现代文学的顶峰之作,内容很科幻,梦幻般的复杂情节中充满了物理学、火箭工程学、高等数学、心理学等科技元素,其后现代文学那凌乱晦涩的梦呓,以及八百多页的长度,是对阅读的一个考验。”

为了让《万有引力之虹》真正成为文学爱好者藏书架上的必备,译林社此番首度采用精装形式发行这本厚达近千页的世纪奇书。封面背景上巨大的拱形,象征V-2火箭的抛物线,即“万有引力之虹”,拱形本身的橘红渐变色调,充满热度的象征,前景上V-2火箭的工程图、整个火箭的剖面图、内部燃烧室的剖面图,则呼应了这样一部百科全书式小说的复杂和精细。封面用纸来自日本,覆以亮膜,在保证了色彩鲜亮的基础上,更有丝滑的手感;内文进口轻型纸,色彩微泛米黄,在保证最大阅读舒适感的同时,寻求了厚度和重量完美的平衡,使书不但适合书架上展示,而且便于翻阅,藏读两宜。

上一篇 2022年12月12 23:05
下一篇 2022年12月06 03:26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