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http://img.tianshugan.com/tsg/files/202212/1599782757590917121.jpg)
互惠 | 给予,索取,再索取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受各种各样的影响力导致容易顺从他人,精明的商人在利用影响力这方面的造诣可谓是高深莫测,这就是为什么我容易傻乎乎地购买些不需要的东西。
今天,谈谈《影响力》书中六个影响他人的基本原理之一:互惠
为什么讨价还价更能促进成交?
为什么精明的政客会让愚蠢的“水门事件”发生?
为什么先发红包再发调查问卷,效果显著?
为什么超市总喜欢提供“免费试用试吃”?
互惠,要是别人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感觉像是欠了债一样,应当尽量给予回报,这是深入我们骨髓的文化,尤其是在中国这人情社会。所以,我们从小就知道礼尚往来,我们普通人大多讨厌一味索取、从不回报的家伙,于是,我们总会想方设法回报那些曾经给予过我们好处的人,摆脱负债感。
于是,精明的商人熟练地运用这原理来促进客户消费。超市经常有免费试用的食品或者产品就是最经典的例子。万斯·帕卡德在《隐形的说客》引用了这样的营销案例:印第安纳州的超市经营者把奶酪摆在货柜外面,让消费者自己切一小块免费品尝,如此一来,他们曾在短短几小时内卖掉1000多磅奶酪(900多斤)。客户可谓是拿人手软,吃人嘴软,在味道还可以的情况下,都不好意思不买点带走。
同样,我们也可以在学习工作中运用互惠原理,影响他人让其配合我们。发红包填调查问卷,可谓是经典不过了,一个红包就能轰出一群人帮你填写问卷。你拿了别人的红包,而且别人也知道你拿了红包,诶,这时候你就产生了一种人情的负债,就会乖乖地帮忙填写问卷。至于,为什么商人总喜欢送礼,你现在心里有点数了吧(滑稽脸)?
当然,影响力罗伯特西奥迪尼读后感,以上是互惠原理的基本形式,下面我们谈谈它的另外一种变形。互惠式让步,它比直接给人恩惠,再索取回报的方式更为微妙。
我认为有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一、罗伯特拒绝小孩,产生了伤害对方的愧疚的情感负债;二、小孩做出让步,从5美元的门票降至1美元的巧克力,让罗伯特觉得“还债”相对便宜,只要1美元。这种方式,原理跟互惠是一样的,同样先让对方感觉负债,再索取回报。罗伯特戏称这种方式为“拒绝—后撤”之术。
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影响力》,这本书我是在我们班导师的建议下读完的,就像我们老师说的,这是我们大学生都应该读一读的一本好书,它不但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人的心理对人的强大支配作用,也可以让我们明白,如果想在未来成功地走下去,就应。
而轰动一时的尼克松“水门丑闻”追究到底就是尼克松团队有位成员利用了“拒绝—后撤”之术让他极其冒险的方案通过并实施。这个人就是戈登·利迪。
《影响力》一书的作者是罗伯特·西奥迪尼博士,他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著名教授,在实验社会心理学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他对影响力的研究,侧重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剖析,对一些思维局限、观察社会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对人们经常做出。
戈登·利迪是“总统竞选连任委员会”负责情报收集工作,注意了,他可是身居要职。
尼克松
这就是“拒绝—后撤”的强大影响力,当然,促成以上结果需要一定条件的,比如戈登本身是身居要职的人,所以会议人员拒绝他的时候才会有负债感。
《影响力》读后感1 每次读心理学着作,都会引起自己很多的共鸣。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不被关注,而它恰恰是很重要的。读《影响力》,学会了很多处理事情的方法,也感悟了许多道理。 书中曾讲到这样一段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一种机会变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