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彼得·德鲁克《管理》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对大多数企业而言,管理者是最昂贵的资源,也是折旧最快,需要不断补充的资源。建立起一支管理团队,需要花多年的时间,但是却能因管理不当而毁于一旦。究竟能不能管理好管理者,决定了企业

[美国]彼得·德鲁克《管理》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对大多数企业而言,管理者是最昂贵的资源,也是折旧最快,需要不断补充的资源。建立起一支管理团队,需要花多年的时间,但是却能因管理不当而毁于一旦。

究竟能不能管理好管理者,决定了企业是否能达到目标,也决定了企业如何管理员工和工作。因为员工的态度反映了管理层的态度,也直接反映出管理层的能力和结构。而员工的工作效益则大半取决于员工管理方式。

现代企业需要管理层,也就是治理和经营企业的机制。只有一件事能决定管理层的功能和责任:企业需要的目标。在法律上,企业所有者可能是管理层的“雇主”,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享有无限的权力。但是在本质上,管理层的功能和责任永远因其任务来决定,而不是通过雇主的授权来决定。

管理管理者的要点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每位管理者的目标都应该说明他对于公司所有经营目标的贡献。为了在投入的努力中求取平衡,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制定目标时,都应该兼顾短期和长期的考虑。而且,所有的目标也应该包含有形的经营目标和管理者的组织和培养,以及员工绩效、态度和社会责任等无形的目标。

正确的管理要求兼顾各种目标,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对目标要统筹兼顾。它排斥那种普遍的、有害的经营恶习:靠“压力”和“危机”进行管理。

通过测评进行自我控制目标管理最大的好处或许在于,管理者因此能控制自己的绩效。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烈的工作动机:想要有最好的表现,而不只是达标而已,因此会制定更高的绩效目标和更宏伟的愿景。虽然,即使有了目标管理,企业管理团队不一定就会同心协力,方向一致,但是如果要通过自我控制来管理企业,势必推行目标管理。

为了控制自己的绩效,管理者单单了解自己的目标还不够,还必须有能力针对目标,衡量自己的绩效和成果。所有公司都应该针对每个关键领域向管理者提供清楚统一的绩效评估方式。

管理者必须管理

管理者的工作应该以能够达成公司目标的任务为基础,是实质工作,能对企业的成功产生明显而且可以清楚衡量的贡献。管理者的工作范围和职权应该尽可能宽泛,凡是不能明确排除在外的事务都应该视为管理者的职责。最后,管理者应该受绩效目标的指引和控制,而不是由上司指导和控制。

“管理职责幅度”所设定的限制(这个术语是雷思博士(Dr.H.H.Race)从通用电气公司照搬过来的):一个上司所能够支持、教导和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目标的人员的数目。这是一种真正的限制,但是,它不是固定的。

每个人的控制幅度不能超过6~8位下属。然而,管理职责的幅度却要视下属需要协助和教导的程度而定,只有在研究过实际状况后,才能决定。和控制幅度不同的是,当我们在组织中步步高升时,管理职责的幅度也随之扩大。

有一条简单的规则确定管理者有权做出的决策的局限性:“任何未以书面形式明确表明为高层管理者所拥有的职权都为下层管理者所拥有。”这是旧的普鲁士的公民权利概念的翻版:“任何未明确表明允许的事都属禁止之列。”换言之,应该详细列明管理人员在他的任务范围内无权做出的决定,因为对所有其他的决定而言,管理者都应该对其负有职权和责任。

当时管理类书籍少之又少。当我知晓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后,很快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德鲁克先生就像是你的一位同事,虽然与你面对相同的事实,却从不同的视角说出了你不曾想、更不曾想到的新理念。”。

每位管理者都有一项任务——对上级单位的需求有所贡献,以达成上级的目标。的确,这是他的首要任务,他也据此发展出自己的工作目标。

最后,则是对于下属管理者应负的责任。他首先必须确定他们了解他的要求,帮助他们设定工作目标,并达成目标。因此他必须负责让下属获得必需的工具、人员和信息,提出建议和忠告,并在必要的时候,教导他们如何表现得更出色。

管理者应该明白他和下属的关系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上对下的监督。

组织的精神

我们可以用两段话来概括“组织的精神”。第一段话是卡内基(Andrew Carnegie)的墓志铭:“这里长眠着一个人 ,他知道如何在其事业中起用比自己更好的人”;另外一段话则是为残疾人找工作而设计的口号:“重要的是能力,不是残疾。”

目标管理告诉管理者应该做什么,通过工作的合理安排,管理者能顺利完成工作,但是组织精神却决定了管理者是否有意愿完成工作。组织精神能唤醒员工内在的奉献精神,激励他们努力付出,决定了员工究竟会全力以赴,还是敷衍了事。

好的组织精神必须让个人的长处有充分的发挥空间,肯定和奖励卓越的表现,让个人的卓越表现对组织其他成员产生建设性的贡献。因此,好的组织精神应该强调个人优点——强调他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必须不断改进团体的能力和绩效;把昨天的优良表现当做今天的最低要求,把昨天的卓越绩效视为今天的一般水准。

[美国]彼得·德鲁克《管理》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总而言之,良好组织精神真正的考验不在于“大家能否和睦相处”;强调的是绩效,而不是一致。

首席执行官与董事会

企业首席执行官深入思考公司的事业领域。他发展并设定整体目标,制定达到目标所需的基本决策,和管理者沟通这些目标和决策,教导管理者把企业视为整体,并且协助他们从企业整体目标中发展出自己的目标。他根据目标衡量绩效和成果,并视情况检讨和修正目标。

首席执行官也决定高层人事,并且确保公司每个阶层都在培育未来的管理者。他负责制定有关公司组织的基本决策。他必须知道应该问公司主管什么问题,并且确定他们都明白问题的含义。他协调公司各个部门和产品线,在发生冲突时担任仲裁,防止或解决员工间的摩擦。

《管理的实践》是彼得德鲁克先生于1954年出版的一本管理学著作,用他自己在序言中所介绍的,他认为“这是第一本真正的‘管理著作’,是第一本视管理为整体,率先说明管理是企业的特殊功能、管理者肩负了明确职责的管理书籍”。并认为“这。

首席执行官就好像船长一样,在紧急状况下亲自发号施令。

那么应该如何组织首席执行官管理团队呢?第一个要求是,这必须是个“团队”,而不是“委员会”。团队没有集体责任,每个团队成员在他所负责的领域中享有最终决策权,有事情大家集思广益,但各自做决定。

第二个要求是,管理团队的成员之间不能相互责难。无论是谁做的决定,都代表整个管理团队的决定。这并不表示管理团队不需要有一位队长。相反,队长的角色非常必要,而且一定会有某个人凭着才干和道德权威脱颖而出。

根据法律,董事会是企业唯一法定机构,无论用什么形式,每个工业国家都有这种机制。在法律上,董事会就代表企业主,他们掌握大权,也独享所有的权力。

事实证明,董事会可以成为企业最重要、有效且建设性的根本组织。要让董事会发挥实际功效,而不只是法定的虚设机构;理清董事会的功能,并且设定明确的目标;吸引杰出人才加入董事会,并且让他们能够且愿意对公司有所贡献,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但这是最高管理团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成功完成使命的主要条件之一。

培养管理者

任何企业的兴旺与存亡都必须依赖未来的管理者展现经营绩效。由于今天的企业基本决策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开花结果,因此未来的管理者就变得格外重要。既然没有人能预测未来,今天的管理者如果要制定合理而负责任的决策,就必须好好筛选、培养并考验将在未来贯彻这些决策的明日管理者。

培养未来管理者的第一个原则是必须培养所有的管理者。第二个原则是,培养管理者必须是动态的活动,绝不能只把目标放在今天——取代今天的主管、他们的工作或他们的资格,而必须总是把焦点放在明天的需求上。

培养管理者计划必须纳入企业所有管理者,把目标放在激励每个人成长和自我发展上;强调绩效,而不是承诺;强调明天的要求,而不是今天的需要;必须是动态而重质的,而非根据机械化的轮调制度而进行的静态人事更迭。培养明日的管理者事实上就意味着把今天的管理者培养成更重要、更优秀的管理者。

《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一书运用了大量事例来阐述管理层的任务、组织、战略与结构,用了大量篇幅来探讨有关管理的问题乃至结构与战略中间的关系问题。彼得-德鲁克的这部经典著作告诉了我们,管理不只是一项工作、一门学科,它还以人为核心。

培养未来管理者的工作非常重要,不能只把它当成副业。当然,在大型组织中,特殊的培养管理者活动只是辅助工具,但却是必要的辅助工具。至少这些活动凸显了公司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视,因此也激励管理者协助下属开发自己的潜能。其实真正重要的是自我发展,世上最荒谬的事情莫过于由企业一肩扛下发展员工的责任。

但是,每位企业管理者都有机会鼓励或抑制、引导或误导个人的自我发展。企业应该特别指派管理者负责协助所有与他共事的同仁好好凝聚和运用自我发展的努力。每家公司也应该有系统地提供管理者自我发展的挑战。

首先,每位管理者应该彻底思考部属各自具备什么能力。接下来再通过“管理者人力规划”,依照未来管理职位的要求和需求,检讨公司在培养管理者方面的努力是否充分。

上一篇 2022年12月05 15:13
下一篇 2022年12月06 07:30

相关推荐

  • 王绍光《安邦之道》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发展"中国学派"的五段论鲁问学:你是如何理解"中国学派"这个问题意识的出现?为什么这几年讨论"中国学派"的领域越来越多?王绍光:"中国学派"这个提法本身是一种以比较视野、国际视野为出发点的。原本是突出

    2022年12月13 210
  • 甲斐谷忍《超智遊戲(15)》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一般来讲,谈到运动题材类漫画,主打内容通常不会超出"热血"、"友情"、"努力"等几个关键字眼,然后再加上一个引导众人的良师和如同望夫石般守护著主角的当家看板娘,配合渐进的程序就又是另外一种勇者闯关故事

    2022年12月13 272
  • 欧阳江河《谁去谁留》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朱燕玲,《花城》杂志主编,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编辑过大量当代作家的重要作品,并策划和编辑“蓝色东欧”大型译丛。“先锋精神”是寻求文学变革的内在力量新京报:《花城》于1979年创办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2022年12月12 206
  • 汪曾祺《寻味》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爱上汪曾祺,许多人是从“吃”开始的。“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

    2022年12月12 255
  • 刘畅《搭车去柏林》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无意中在浏览器中看到了“大锅圈”天坑的直播,直播中,有个男的从悬崖上速降下来的,他说叫谷岳。然后查他的资料,比较有名的就是《搭车去柏林》。出于兴趣,我基本连续看完了20集的记录片。下面谈点感受。谷岳用

    2022年12月06 293
  • [美国]玛格丽特·米切尔《失去的莱松岛》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1949年的今天(8月16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因车祸逝世。她的一生只出版了一部作品——《Gonewiththewind》,中文名《飘》,又名《乱世佳人》。《顠》剧照《顠》中的赫思嘉与白瑞德书名:失去

    2022年12月06 269
  • 血红《逍行纪》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大家好,我是小夜,每天都会为大家挑选高质量高人气的经典小说,希望大家喜欢血红大大的新书被闪屏推荐了,之前还没发现他开新书了,如果不是闪屏就错过了血红是网络玄幻领域里最具人气的作家。尤其在2004年,刘

    2022年12月13 285
  • [日]绫辻行人《迷宫馆事件》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一群人被邀请住进了这栋房屋,经历了一系列诡异的事件,并最后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到底是鬼的恐吓?又或者是人性的黑暗?绫辻行人馆系列全集绫辻行人惯用双线叙事原则。这次是书中叠书再叠书,透过三重空间,层层推进

    2022年12月05 279
  • 刘畅《美国财政史》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导读】·拜登政府加快推进“印太战略”,背后有其考量。·“印太战略”先天不足,虚多实少,掣肘不断。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

    2022年12月06 203
  • [美国]罗杰·泽拉兹尼《安珀志6:厄运主牌》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文/荒诞人6次雨果奖、3次星云奖、2次轨迹奖得主,1963年,其作品被编入“著名科幻小说殿堂”,短篇集《趁生命气息逗留》,被誉为科幻文学史上“最出色的十大短篇”之一。他,就是罗杰·泽拉兹尼。罗杰·泽拉

    2022年12月06 291
  • 于彦舒《南极北极》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如今,人类对地球的探索还没有全部完成,“征服地球”依旧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探险家斯文·赫定通过他的著作《从南极到北极:斯文·赫定带你发现地球》,描绘了一幅人类如何勇敢地挑战自然、探索未知区域的画卷,在人

    2022年12月06 278
  • [法国]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猞猁的故事》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王霄冰转自民俗学论坛在我国当代学术语汇和日常用语中,图腾主义(一说图腾信仰)这一概念的出现频率相当高。但人们在使用这个概念之前,往往并没有事先搞清楚它的内涵和外延,而是只要遇到一个族群对于某种动植物的

    2022年12月05 204
  • 矢泽爱《NANA 15》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大魔王矢泽爱的作品不仅受到妹子的欢迎,也会有很多男生推荐给小伙伴看。像《NANA》在2005年上映由中岛美嘉与宫崎葵主演的真人电影后,时至今日仍是被人津津乐道的佳作,可以说是浓缩了年轻人的青春与梦想。

    2022年12月13 25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