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约翰·洛克《政府论(第二篇)》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http://image.tianshugan.com/tp/41.jpg)
一. 作者简介
约翰•洛克,英国哲学家(1632.--1704)
洛克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自由主义的鼻祖和近代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之一。
他出身于清教徒家庭,从小接受严格的教育。清教徒的父亲在内战期间为议会军队作战。1646年,洛克在威斯敏斯特学校接受了传统的古典文学的基础训练。1652年克伦威尔主政期间,洛克到牛津大学学习,并在那儿居住了15年。1656年,洛克获得学士学位,1658年获硕士学位。洛克既憎恶经院哲学,又憎恶独立教会派的狂热,主张宗教宽容。他深受笛卡尔哲学的影响,穷其一生而不为独断论所困扰。他开创了经验主义,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权利”的哲学家,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政府论中, 他的政治理念深远地影响了美国、法国、英国以及其它的西方国家。,
其主要代表作有:《论自然法》、《论宗教宽容》、《基督教的合理性》、《人类理解论》、《政府论》等。
二、写作背景
1689年,洛克开始撰写《政府论》 ,1690年出版,旨在为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正当性辩护。该书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了轰动。 《政府论》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针对英国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菲尔默所持“君权神授论”的论战,。
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直到1688年,政治理论上的争论是很复杂和激烈的。这样,不但1688年两个阶级妥协后所奠定的资产阶级议会的统治需要一项理论的说明,而且几十年来政治思想上的论战也亟需一次廓清和总结。洛克的《政府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
约翰·洛克(1632~1704年)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出身于商人家庭,父亲做过律师,是清教徒,在英国革命期间,站在议会一边,曾以骑兵大尉身份参加克伦威尔的军队。1652年,洛克进牛津大学基督教学院学习。学习期间。
三、 主要内容
《政府论》一书内容包括破坏与建设两个方面,因而在结构上也分上下两篇,上篇是“破”,下篇是“立”。
四、理论地位
五、评价与影响
《政府论读书笔记 《政府论》是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洛克的政治著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针对保皇派罗伯特菲尔麦爵士的“君权神授”和“王位世袭”观点进行反驳;下篇中,洛克从人的自然状态出发,割断了“父权”和“君权。
(1)积极影响:
1. 洛克的政治思想对后来的思想家产生了较大的思想:伏尔泰根据洛克天赋人权的学说,猛烈反对封建压迫和封建权力,力争学术、宗教与政治的自由,鼓吹一切对于自由、财产与法律的保护都有同等的自然权利。孟德斯鸠以洛克的思想为基础创立了三权分立的学说。而卢梭则在吸取洛克的主权在民的思想的同时,将洛克学说中比较民主的成分推进到一个更为激进的程度。
2. 洛克的思想为创建有限政府提供了理论资源,即政府权力受到各方力量限制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政府权力的过度扩张。同时洛克强调法治的做法也为保障消极自由提供了理论资源。
(2)局限性:
2. 忽视国家的作用。认为国家不过是充当着守夜人的角色,而个人对国家的义务却只限于人们的自愿同意。
3. 洛克的政府理论无法落实人民主权。洛克清单政治社会中,人民拥有最后的权力,因而人民组成的政治社会就高于政府, 但他过分强调了多数人对政治社会的意义, 从而在使多数人对政府具有权威的同时, 也使多数人凌驾于单个的社会成员之上, 由此也就侵蚀了社会的基础, 破坏了人民主权原则。
洛克的《政府论》,希望大家有时间都去看看。
书名:政府论(第二篇)作者:[英国] 约翰·洛克 译者:顾肃 豆瓣评分:9.5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1 页数:182 内容简介:《政府论》汇集了洛克的主要政治哲学思想,本篇系统地阐述了公民政府的真正起源。
文章自己整理,如存在内容、图片使用不当的情况,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