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郁《鲁迅与俄国》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不久我就参加了《读书》的一些活动。杂志定期召开松散的聚会,大家随便闲聊,地点与人员都不太固定。记得那时候在语言委员会一个房间里,大家常常讨论一些有争议的话题,有时我与王得后、赵园夫妇约好同去,其间结识

不久我就参加了《读书》的一些活动。杂志定期召开松散的聚会,大家随便闲聊,地点与人员都不太固定。记得那时候在语言委员会一个房间里,大家常常讨论一些有争议的话题,有时我与王得后、赵园夫妇约好同去,其间结识了许多人。与陈乐民、资中筠、陈平原、夏晓红、雷颐、陆建德等人的认识也在那个时候。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兴奋点各异,聊得却很投机。沙龙气氛也刺激了我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

沈昌文先生

杂志的编辑都很活跃,除了沈昌文先生,吴彬、赵丽雅、贾宝兰都是能干的女将。多年后一些年轻编辑进来,依然保持认真的精神。这或许就是它的传统。吴彬的敏锐、赵丽雅的博学、贾宝兰的深切,在读书界都被广泛称赞。我的一位学生专门写过一篇研究《读书》的文章,就对这支编辑队伍发出敬佩的感慨。他们的远见卓识,催促了许多思想的碰撞。

孙郁教授没有学院派的论文腔,其文风平和,感情充沛,文字晓畅易懂,是走近鲁迅,同时也是走近“周氏兄弟”的不错选择。 04 《一个人的呐喊》 豆瓣评分:8.2(165人评价) 《一个人的呐喊》是一部完整的鲁迅传记。 传记不同于其他鉴赏文字。

《读书》是学术随笔类的杂志,因为是思想的漫谈,便有了不同精神的交织。我印象深的是辛丰年谈音乐的文章,张中行的忆旧的感怀,黄裳的版本讨论,王蒙的人物素描。不同人的风格,显示了各异的文化亮点。五四后的《语丝》周刊的味道也飘动出来。有一次吴亮见到我,说这本杂志有点文体意识,“《读书》体”的概念也就慢慢被更多人传开了。

能够吸引众多的作者群,给杂志带来了许多活力。那些人未必都参加沙龙活动,但彼此有着弹性的联系。一些活跃的作家、学者都有出其不意的灵思涌来,阿城在美国写下的谈古书的文字、汪子嵩的亚里士多德的解析、赵一凡的哈佛读书记,还有刘小枫那些描述早期阅读记忆的短文,都是改变读书风气的书写。我们在此看到了一些有锐气的谈吐,也感受到缕缕古风。舒芜的随笔是走知堂的路径的,但有晚清韵致的却是张中行、谷林这类人。他们的特点是恢复了传统文章的观念,又有现实的眼光。五四以后,在学术随笔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杂志,旧时有《古今》,当代是《读书》,彼此的作者有交叉,精神上有相近的联系。

鲁迅,在我们中国影响深远,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我记得学者孙郁曾经说过,如果谁要了解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学批评史,鲁迅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各个时期的文化流行色都在上面。下面我为你整理了鲁迅。

汪曾祺先生

应当说,《读书》的脉息里以新旧京派为主,加之一些从域外传来的书卷气。即便是作家著文,也是有学问的走笔。汪曾祺就给《读书》写过文章,他和编辑间的关系亦好。只是那时用心散文小说的写作,不太顾及学术随笔。不过,他偶尔给《读书》的文章,都很漂亮,最后一篇是谈沈从文的小说。那时候汪先生身体已经出现问题,文章断断续续才完成。在我看来,他的文字可能最符合《读书》的口味,有些不凡的学识,加之良好的艺术感觉,作品便很快传开了。

黄裳先生

我的印象里,黄裳可能是给该杂志写文章最多的人。他在不同的随笔里,表现了很好的学识。身上的旧文章脉息甚多,在什么地方有知堂的味道。但他自己不承认此点,以为自己喜欢的是鲁迅传统。他在明清历史方面多有建树,从材料说话,文字亦好,周氏兄弟的笔法藏在笔后,真的是民国辞章的延续。而我印象深的是他关于五四以来新文学的理解,以京派的文字传达左翼的思想,在文体上独步学林。

我自己很喜欢那些有历史感觉的文章。许多前辈对于旧时风景的打捞,依然带有八十年代新启蒙的意味,谈历史人物,尤其是那些学问家的往事,其实也是在温习历史。以人入史,或从史入人,用心的人总有些独特的发现。金克木、季羡林、李泽厚的某些短章,催开了诸多思想之门。我们随之思之、问之,好似进入山间的小径,弯曲之中,忽见到诸多风景。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孙郁一九九二年至二〇一八年在《读书》杂志发表的数十篇文章。孙郁评点了鲁迅、大江健三郎、木心、张中行、徐梵澄等人的作品,也藉由这些作品,进入这些人的文学世界与个人命运。孙郁说:“至于我自己在《。

因为倡导“读书无禁区”,杂志涉猎的话题甚多。近代史与古典学一些鲜见的影子飘来,惊喜之外还有观念的洗刷,引起争论也是自然的。有人曾说《读书》是一本时髦的杂志,那其实是误解。上面的话题看似很新,其实许多是旧事重提。史学界对于民国学人的追忆,文学界重读经典,哲学界则是注重原典的价值。那些关于域外思想的介绍,也多是学界百年来思想的延伸。作者们一个共识是,接续前人的薪火,才能回到学术的基本话题中。而王国维、鲁迅、胡适、蔡元培的精神,需认真咀嚼方能发现真意。但是在众多文献的阅读中,我发现我们与前人的距离甚远,今人要弄清五四那代人的话语方式,其实并不容易。所谓往者难追,鲁迅作品资料简介,是的的确确的。,

但杂志也因其一些观点刺眼,引起过不少的争鸣,被读者批评也是自然之事。可是《读书》并不自以为是,也愿意刊发反驳自己园地里的作品的文字,于是形成一种对话氛围。记得茅盾诞辰百年的时候,我写了一篇《身后的寂寞》,有人并不同意我的观点,写了尖锐的批评来信,《读书》照登。那批评并非没有道理,比如说我以鲁迅的标准要求茅盾,有点刻薄,想起来说得也对。自此以后,在审美的思考上,我便注意不再以唯一的尺子去量历史人物了。

孙郁《鲁迅与俄国》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王瑶先生

给《读书》的文章,也让我想起诸多的故事。王瑶去世后,关于他的话题变得沉重起来,几年后出版社推出了他的《润华集》。忘记怎么得到了这本书,读后对于先生的晚年有了许多认识。凭着一点印象,以此为入口,梳理他的学术思想,在我是一次学习的尝试。文章最初的标题是《读〈润华集〉》,吴彬以为不好,改为《拖着历史的长影》刊发出来。

写关于王瑶的随感,其实是为了感激他带来的启示。上大学的时候,王瑶来我们学校做过演讲,后来在鲁迅博物馆工作,有了接触的机会。他很幽默,讲话中没有一般教授的腔调,语态保持了民国读书人的机敏、随和,一些谈吐带有《世说新语》的味道。他的新文学研究与一般人不同,有史学家与左翼经验为基础,毫无匠气。也就是说,新文学研究,与自己的人生体验有关。但背后有很强烈的学理的支撑。他晚年的思想其实很重要,较之先前是有很大变化的。这变化学界注意得不够,我们在钱理群、赵园的写作中其实看到了王瑶的长长的影子。

钱理群先生

我自己因为对于极左思想的痛恨,在面对以往的陈迹时,有意回避左翼的词语。这是与钱理群不同的地方,自然也有偏执之语。那时候喜欢以胡适、知堂的视角回望昨天,所写曹聚仁、刘半农、台静农的文字都留下这样的痕迹。细想起来,只是在知识上丰富了自己,其实未必切中新文学传统本身。这给我很大的困惑。有几篇旧文使我想起一些当年的片段。比如,我对于江绍原先生一直有种神秘感,看周作人的日记,知道他与周氏兄弟关系的密切,是一般人不及的。我与江先生的女儿江小蕙曾经是同事,从小蕙老师那里,看到了鲁迅、周作人、胡适、钱玄同大量的手稿,知道了一点五四学人的旧事,尤其是民俗学的建立,江绍原先生可谓功不可没。而鲁迅对于民俗学的理解与推广,不仅给江绍原颇多影响,对于后来文学观念的演进的认识,也可说有推进作用。但这样的描述,对于鲁迅与同代人的关系上仅仅停留在趣味之中,那其实也遗失了思想史重要的元素。

让我惊异的是域外学者的一些思考。过去谈鲁迅的影响力,一般都在本土的语境里。自从日本、韩国的学者的研究成果介绍过来,东亚视角成为一个不能忽略的存在。多年前日本冲绳之行,给我很大的冲击,发现了鲁迅精神在东亚知识界的活的形态。八十年代后,我自己喜欢在非左翼的话语里回望历史,但冲绳的文化却告诉我鲁迅的生命力却在那种左翼的反抗精神中。日本知识界喜欢鲁迅,与那思想的反抗性不无关系。而底层读书人在面临苦难的时候,鲁迅遗产给予的支持,是别的传统不易代替的。毋宁说,鲁迅激发了草根左翼的产生。

鲁迅先生

孙郁《鲁迅与俄国》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鲁迅传统博矣深矣,这些跨出了文学的疆域,在金石、考古、宗教、哲学与东亚近代史诸方面都有很广的话题。我自己只是梳理了其间的部分内容,有些也吸收了同代人的观点。王得后、钱理群、王乾坤、汪晖、王晓明、林贤治、高远东等人的思考,给我带来不少的参照。他们身上的个性之光,也证明了鲁迅之于今人的意义。而《读书》要继承的,也恰恰是这样的传统。

《读书》杂志

至于我自己在《读书》上的文字,不过个人阅读史的痕迹,在那些年月,只是随着同代人一起进行着自我的突围而已。其间的幼稚、彷徨与憧憬,都如影子一样,隐入逝去的昨夜。《读书》创刊的时候,正是中国思想解放的年代。从禁锢里走出的人,懂得自己要寻找什么。我们这些曾经带着寻路之梦的作者,精神有深浅之别,见识有高下之分。但追赶思想的脚步,是不能停歇下来的。

孙郁《鲁迅与俄国》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二〇一八年六月二十一日

本书收录孙郁一九九二年至二〇一八年在《读书》杂志发表的数十篇文章。孙郁评点了鲁迅、大江健三郎、木心、张中行、徐梵澄等人的作品,也藉由这些作品,进入这些人的文学世界与个人命运。

鲁迅先生的全部小说创作,其中,短篇小说32篇,中篇小说1篇,计33篇,分别选自《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1【狂人日记】 [内容] 小说通过一个被迫害者的自述,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生动地塑造了一个。

精彩书评

孙郁的散文,熔思想发现、学术洞察和艺术感悟于一炉,深刻的人性表达、中正的人文立场、丰富的人间情感,化为细腻又精准的文字、真切而舒朗的语感和深邃又超拔的境界,是视野、学养与良知、趣味相洽的知识分子写作的典范文本。

——第五届朱自清散文集授奖辞

扫上方二维码,即为京东购书页面

上一篇 2022年12月22 08:36
下一篇 2022年12月19 13:43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