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细节、一件小事,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
真正的智慧,是具备生命力的,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历久弥新。
当年,“功盖分三国,各成八阵图”的卧龙先生诸葛亮,便是以聪明才智著称于世,曾留下不少名言,给中华文化增色不少,特别是这三句话,今日读来,依然能让人受益匪浅。
志向远大,必然甘于寂寞。
2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6、【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诸葛亮】 27、【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28、【劝农业,无夺其时。诸葛亮】 29、【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名言有: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两汉诸葛亮的《诫子书》译文: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2、夫为将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摘自《将苑·卷一·腹心》译文:身为。
意思是,一个人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如今社会,网络越来越发达,同时也导致人心的浮躁;网络虚拟的世界几乎每天一变,更是丰富多彩,让人流连忘返,但各种欲望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导致了现实的空虚,当人脱离网络世界之后,回想现实中的自己,却总是不免彷徨,诸葛亮经典十句话,手足无措,内心越来越急躁。
其实,士生于世,不该如此,一个真正有志向,有抱负,责任心强的年轻人,都应该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管束自己的行为,不能让自己过多享受的物质生活,丧失自己拼搏的斗志。
1、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2、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4、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
那么要如何做到自律呢?
正如诸葛先生所言,一个人要将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了,就能够明确自己的志向;懂得平静下来学习,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 诸葛亮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 诸葛亮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 诸葛。
所谓:“心若池中水,乱则不明”,池塘越平静,越能清晰地映照万象;人心越宁静,越能客观地认识世界。
很多时候,不是没能力看透,只因心太乱,导致我们不能冷静下来思考问题。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2、夫学需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燥则不能治。
所以,想要把这个世界看清,先要沉淀自己的心。
心乱一切乱,别让一颗小石子击碎你的心智。
凡事,多往坏处想。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意思是,想要从一件事上得利,就要考虑到它所带来的害处;想要成功,先考虑失败的结果是否能承受。
很多时候,我们考虑问题不要只想着好处,要多想想其中的坏处,或许是挖掘其中的坏处,懂得权衡利弊,做到有备无患。
先干小事,才能做大事。
“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意思是,要干大事 先干小事 不要想做大事看不起做小事。
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是事物发展的一个规律。
人生是由许多的小事构成的,每一件小事的完美,积累起来就是人生的完美。
一个细节、一件小事,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
《资治通鉴》中有言:“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
贤德的人能够谨慎地处理小事,所以不会招致大祸。
抓细节,勤小物,是古人的经验。
很多事情,都是要从细微之处做起的,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弄得自己每天疲惫不堪。
毕竟,有些问题一开始似乎并不严重,后来日积月累,量变到质变,问题大了,就难以挽救了。
周国平也说,凡做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小事也认真,而做小事不认真的人,往往也做不成大事。
所谓迷茫,就是才华配不上自己的野心:大事干不了,小事不肯干;不想做手边的事,只想做天边的事。
不然小事不肯干的你,大事也轮不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