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读书的故事200字,名人读书的故事不少于200字

青年学生如何读书?离开学校,参加工作后如何读书?为何梁启超、蔡元培都说:读书当动笔?为何胡适、钱穆都谈到读书贵精与博,且要与做人相通?读书,当有路径,分享四位前辈学人的读书经验。梁启超:钞书与精读、涉

青年学生如何读书?

离开学校,参加工作后如何读书?

为何梁启超、蔡元培都说:读书当动笔?

为何胡适、钱穆都谈到读书贵精与博,且要与做人相通?

读书,当有路径,分享四位前辈学人的读书经验。

梁启超:钞书与精读、涉览

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钞录或笔记。

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做动植物的人懒得采集标本,说他会有新发明,天下怕没有这种便宜事。

名人读书故事 篇1 1、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

发明的最初动机在注意,钞书便是促醒注意及继续保存注意的最好方法。当读一书时,忽然感觉这一段资料可注意,把他钞下,这件资料自然有一微微的印象印入脑中,和滑眼看过不同。经过这一番后,过些时碰着第二个资料和这个有关系的,又把他钞下。那注意便加浓一度。经过几次之后,每翻一书,遇有这项资料,便活跳在纸上,不必劳神费力去找了。这是我多年经验得来的实况。诸君试拿一年工夫去试试,当知我不说谎。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涉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诸经、诸子、四史、通鉴等书,宜入精读之部,每日指定某时刻读他,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才读别部,想钞录的随读随钞;另外指出一时刻,随意涉览,觉得有趣,注意细看,觉得无趣,便翻次页,遇有想钞录的,也俟读完再钞,当时勿窒其机!

本文来自《古今名人读书法》

蔡元培:第一能专心,第二能勤笔

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我把不得法的概略写出来,可以作前车之鉴。

我的不得法,第一是不能专心。我初读书的时候,读的都是旧书,不外乎考据、词章两类。我的嗜好,在考据方面,是偏于诂训及哲理的,对于典 章名物,是不大耐烦的;在词章上,是偏于散文的,对于骈文及诗词,是不大热心的。然而以一物不知为耻,种种都读;并且算学书也读,医学书也读, 都没有读通。所以我曾经想编一部《说文声系义证》,又想编一本《公羊春秋大义》,都没有成书。所为文辞,不但骈文、诗词,没有一首可存的,就是散文也太平凡了。

我的不得法,第二是不能勤笔。我的读书,本来抱一种利己主义,就是书里面的短处,我不大去搜寻他,我只注意于我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这本来不算坏。但是我的坏处,就是我虽读的时候注意于这几点,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若是有时候想起来,除了德文书检目特详,尚易检寻外,其他的书,几乎不容易寻到了。我国现虽有人编“索引”、“引得”等等,又专门的辞典,也逐渐增加,寻检自然较易,但各人有各自的注意点,普通的检目,断不能如自己记别的方便。

我尝见胡适之先生有一个时期出门常常携一两本线装书,在舟车上或其他忙里偷闲时翻阅,见到有用的材料,就折角或以铅笔作记号。我想他回家后或者尚有摘抄的手续。我记得有一部笔记,说王渔洋读书时,遇有新隽的典故或词句,就用纸条抄出,贴在书斋壁上,时时览读,熟了就揭去, 换上新得的。所以他记得很多。这虽是文学上的把戏,但科学上何尝不可以仿作呢?我因从来懒得动笔,所以没有成就。

读书的名人故事 篇1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十分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务必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但就是,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十分痛苦。他的邻居。

我的读书的短处,我已经经验了许多的不方便,特地写出来,望读者鉴于我的短处,第一能专心,第二能勤笔。这一定有许多成效。

本文来自《古今名人读书法》

胡适:读书的方法

据我个人的经验,有两个条件——一精,二博

1.精

以前有“读书三到”的读书法,实在是很好的;不过觉得三到有点不够,应该有四到,是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读书四到

眼到:是个个字都要认得。书是集字而成的,要是不能认清,就无所谓读书,也不必求学。

口到:前人所谓口到,就是把一篇能烂熟地背出来。现在虽然没有人能提倡背书,但我们如果遇到诗歌以及有精彩的文章,总要背下来,它至少能使我们在作文的时候,得到一种好的影响。

心到:是要懂得每一句每一字的意思。

手到:可以帮助心到。我们平常所吸收进来的思想,无论是听来的,或者是看来的,不过在脑子里有一点好或坏的模糊而又零碎的东西罢了。倘若费一番功夫,把他芟除的芟除,整理的整理,综合起来做成札记,然后那经过整理和综合的思想,就永久留在脑中,于是这思想,就属于自己的了。

2.博

博是为参考

比如我们要读《诗经》,最好先去看一看北大的《歌谣周刊》,便觉《诗经》容易懂。倘先去研究一点社会学,文字学,音韵学,考古学等等以后,去看《诗经》,就比前更懂得多了。倘若研究一点文字学,校勘学,伦理学,心理学,数学,光学以后去看《墨子》,就能全明白了。

大家知道的:达尔文研究生物演进的状态的时候,费了三十多年光阴,积了许多材料,但是总想不出一个简单的答案来。偶尔读那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便大悟起来,了解了那生物演化的原则。

博是为做人

像旗杆似的孤另另地只有一技之艺的人固然不好,就是说起来什么也能说的人,然而一点也不精,仿佛是一张纸,看去虽大,其实没有什么实质的也不好。我们理想中的读书人是又精又博,像金字塔那样,名人读书的故事不少于200字,又大,又高,又尖。所以我说:“为学当如埃及塔,要能博大要能高。”

本文来自《古今名人读书法》

钱穆:离开学校,参加工作后怎么读书?

读书与做人:培养情趣、提高境界

我今天的讲题是“读书与做人”,实在对年青人也有关。

所谓做人,是要做一个理想标准高的人。学生在学校读书,有毕业时期;但做人却永不毕业——临终一息尚存,他仍是一人,即仍该做;所以做人须至死才已。做人圈子大,职业圈子小。做人当有理想,有志愿。这种理想与志愿,藏在各人内心,别人不能见,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因此,读书先要有志;其次,当能养成习惯,离开了学校还能自己不断读书。读书亦就是做人之一部分,因从读书可懂得做人的道理,可使自己人格上进。

我此所讲,乃指我们离开学校后,不论任何职业、任何环境而读书,这是一种业余读书,这种读书,始是属于人生的大圈子中尽人应有之一事;必需的,但又是自由的。

今问此种读书应如何读法?下面我想提出两个最大的理想、最共同的目标来:

一是培养情趣。人生要过得愉快、有趣味,这需用工夫去培养。而这一种培养人生情趣的工夫,莫如好读书。

名人读书的故事200字

二是提高境界。要知人生境界别有存在。这一层,或许对青年人讲,一时不会领会,要待年纪大了、经验多、读书多才能体会到此。我们不是总喜欢过舒服快乐的日子吗?当知人生有了好的高的境界,他做人自会多情趣,觉得快活舒适。若我们希望能到此境界,便该好好学做人;要学做人,便得要读书。

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样。

假如我们诚心想做一人,“培养情趣,提髙境界”,只此八个字,便可一生受用不尽;只要我们肯读书,能遵循此八个字来读,便可获得一种新情趣,进入一个新境界。

读哪些书好?5类书参考

说到此,我们当再进一层来谈一谈读书的选择。究竟当读哪些书好?我认为:业余读书,大致当分下列数类:

1. 修养类的书

中国有关人生修养的几部书是人人必读的。首先是论语。切不可以为我从前读过了,现在毋须再读。正如天天吃饭一样,不能说今天吃了,明天便不吃;好书也该时时读。

再次是孟子。孔孟这两部书,最简单,但也最宝贵。如能把此两书经常放在身边,一天读一二条,不过化上三五分钟,但可得益无穷。

还有一部佛教禅宗的六祖坛经,是用语体文写的,内中故事极生动,道理极深邃,化几小时就可一口气读完,但也可时常精读。

其次,还有朱子的近思录与阳明先生的传习录。这两部书,篇幅均不多,而且均可一条条分开读。爱读几条便几条。

名人读书的故事200字

我常劝国人能常读上述七部书。中国传统所讲修养精义,已尽在其内。而且此七书不论你做何职业,生活如何忙,都可读。

今天在座年幼的同学们,只盼你们记住这几部书名,亦可准备将来长大了读。如果大家都能毎天抽出些时间来,有恒地去读这七部书,准可叫我们脱胎换骨,走上新人生的大道去。

2. 欣赏类的书

风景可以欣赏,电影也可以欣赏,甚至品茶喝咖啡,都可有一种欣赏。我们对人生本身也需要欣赏,而且需要能从高处去欣赏。最有效的莫如读文学作品,尤要在读诗。这并非要求大家都做一个文学家;只要能欣赏。

当我们读诗时,便可培养我们欣赏自然,欣赏人生,把诗中境界成为我们心灵欣赏的境界。如能将我们的人生投放沉浸在诗中,那真趣味无穷。

如陶渊明诗: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这十个字,岂非我们在穷乡僻壤随时随地可遇到!但我们却忽略了其中情趣。经陶诗一描写,却把一幅富有风味的乡村闲逸景象活在我们眼前了。

因此,不懂诗韵平仄,仍可读诗。读散文更自由。学文学乃为自己人生享受之用,在享受中仍有提髙自己人生之收获,那真是人生一秘诀。

3. 博闻类的书

这类书也没有硬性规定;只求自己爱读,史传也好,游记也好,科学也好,哲学也好,性之所近,自会乐读不倦,增加学识,广博见闻,年代一久,自不寻常。

4. 新知类知识

我们生在这时代,应该随时在这时代中求新知。这类知识,可从现代出版的期刊杂志上,乃至报章上找到。这一类更不必详说了。

5. 消遣类的书

其实广义说来,上面所提,均可作为消遣;因为这根本就是业余读书,也可说即是业余消遣。但就狭义说之,如小说、剧本、传奇等,这些书便属这一类。如诸位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可作是消遣。

生活忙迫,什么时候读书?

1、伽利略 伽利略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 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

名人读书的故事200字

上面已大致分类说了业余所当读的书。但诸位或说生活忙迫,能在什么时读呢?其实人生忙,也是应该的;只在能利用空闲,如欧阳修的三上,即:枕上、厕上和马上。

假如毎日能节约一小时,十年便可有三千六百个小时。

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

又如一个人自三十岁就业算起,到七十岁,便可节余一万四千四百个小时,这不是一笔了不得的大数目吗?现在并不是叫你去吃苦做学问,只是以读书为娱乐和消遣,亦像打麻雀、看电影,哪会说没有时间的!

如果我们读书也如打麻雀、看电影般有兴趣、有习惯,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况下都可读书。这样,便有高的享受,有好的娱乐,岂非人生一大佳事!读书只要有恒心,自能培养出兴趣,自能养成为习惯,从此可以提髙人生境界。这是任何数量的金钱所买不到的。

我希望中年以上有职业的人能如此,在校的青年们他日离了学校亦当能如此,那真是无上大佳事。循此以往,自然人生境界都会高,人生情味都会厚。人人如此,社会也自成为一好社会。

我今天所讲,并不是一番空泛的理论,只是我个人的实际经验。今天贡献给各位,愿与大家都分享这一份人生的无上宝贵乐趣。

本文来自钱穆《历史与文化论丛》

推荐阅读

《古今名人读书法》:采集古今三百余位名人读书心得,列为八百余则,上自孔孟,下至蔡元培、胡适之,以时代为序,依次罗列,便于检索。书末附相关书目数十种,并介绍其作者、版本、存佚,乃至内容之优劣,尤便查考。

梁启超著作

1.《先秦政治思想史》:新国新民,易世易天下,反映了梁启超在经历了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怀疑后,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努力。经历对西方文明怀疑后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该书被翻译成英文、法文,被编入英国出版的“国际文库”。本书是一部先秦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名作,至今依然是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应读书。

2.《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校本):梁启超在清华等校讲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课程的讲义,未完成却影响深远的名著,讲演出来的一本书,看书如同在听其讲学,一本书读懂300年学术史。

3.《佛学研究十八篇》:收录梁启超亲自选定的佛学文章

蔡元培著作

1.《中国伦理学史》:近代中国第一部伦理学史专著,阐述了从孔子到王阳明等28位思想家的伦理思想,并阐述了各家学说的要点、源流及发展。收录了蔡元培所编《中学修身教科书》,本书系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编著,1912年由商务印书馆初版。

2.《蔡元培文录》:一部展现蔡元培人生经历和精神世界的文录

扫描二维码 购买本书☟

胡适著作

1.《中国哲学史大纲》:“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近代化工作中,胡适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正是胡适于1919年2月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第一次突破了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思想史的原有观念标准、规范和通则,成为一次范式性的变革。《中国哲学史大纲》所引起的震动,不仅仅是哲学史研究本身,而是中国当时整个的文化思想领域。

2.《中国旧小说考证》:“新红学”的开创者胡适,全面清晰地展示了胡适在旧小说考证上的成就,此书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终于完成了胡适生前那个一直没有实现的愿望。

3.《胡适之禅宗考论》:胡适对中国现代禅宗史研究模式的基本思考和学术结晶。

4.《胡适说新文学》 :纪念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一百周年,完整展示胡适新文学主张。

钱穆著作

《国史大纲》

《先秦诸子系年》

《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

《中国文化史导论》

《国学概论》

关于名人读书的经典励志故事:吕蒙读书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吕蒙便开始读书。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史记地名考》(上、下册)

钱穆先生的代表作《国史大纲》《先秦诸子系年》都是交由民国时期的商务印书馆首先出版的。为纪念这位与商务印书馆有着深厚渊源的国学大师,本馆以已出的钱穆学术著作为基础,推出全精装“钱穆国学经典”珍藏本系列。系列涵盖钱穆先生史学、经学、诸子学等方面的经典之作,集中体现了钱穆先生深厚的国学底蕴、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和对历史大势、民族精神的深刻认识。钱穆先生这些深受欢迎、影响广泛的经典,将以一种全新面貌与读者见面。

钱穆著作八种

2.《国史大纲》:一部简要的中国通史,用大学教科书的体例写成。成书于艰苦的抗战年代,文中处处可见钱穆先生的忧患之情。该书于一九四〇年六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一时洛阳纸贵,成为各大学的历史教科书,风行全国,对学生积极抗战、增強民族凝聚力起了积极作用。

上一篇 2022年12月16 13:40
下一篇 2022年12月17 23:47

相关推荐

  • 怎样写行书,军海毛笔行书

    要想练好行书,首先要练好楷书的基本功,以求形神兼备。因为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书的书写速度要比楷书快,由于运笔快,在楷书中方折平直的笔画变得屈曲圆转,提按顿挫的笔法变得流畅飞动。浅谈书法艺

    2022年12月27 212
  • [明]吕坤《呻吟语》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呻吟语》是明朝晚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吕坤所著的探讨人生哲理的一部著作。作者针对明朝后期由盛转衰出现的各种社会弊病,提出了兴利除弊、励精图治的种种主张,并阐述了自己对修身养性、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心得体会

    2022年12月19 223
  • 玉石是怎样形成的,玉矿是怎样形成的

    我是卓言,我们一起终身学习,第329天。每天一本书,今天我们来读《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上)经过一些科学家研究有些玉石是经过火山喷发、岩浆侵入等作用形成的,这些岩浆经过冷却后因风的侵蚀和地质变动的

    2023年01月03 211
  •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让·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而他的《消费社会》一书,从消费的意义上解释了时下的社会,则让他风靡于大众。《消费社会》是他使用政治经济学方法批判消费社会状况的作品

    2022年12月20 255
  • [日本]东野圭吾《梦幻花》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分享是为了记录[比心][比心]记录是为了坚持[比心][比心][心]第十五本:《梦幻花》拍摄于樊登书店“这本书我写了十年,从没有哪本书让我倾注过这么多心血......”——东野圭吾东野圭吾的《梦幻花》讲

    2022年12月19 278
  • GlennV.Vilppu《Head drawing and anatomy》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尼科莱·波利斯基NikolayPolissky1957年1月5日出生在莫斯科。1982年毕业于在列宁格勒的一所工业设计学校,陶艺专业。NikolayPolissky参与过很多大型的展览项目,他的作品涉

    2022年12月14 278
  • [德]汉斯·约阿斯《社会理论二十讲》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一、理论是什么?为什么要阅读经典?杰弗里·亚历山大,2008,《科学思维中的理论逻辑》,见《社会学的理论逻辑:实证主义、预设与当前的争论》,于晓、唐省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杰弗里·亚历山大,

    2022年12月17 246
  • 爱读书的名言,鼓励读书的唯美句子

    培根的读书名言:1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1、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3、读书以过目不忘为能,

    2022年12月09 234
  •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人手一册的经典每次品读都有不一样的感觉统一法学,也称综合法学或一体化法学(IntegrativeJurisprudence),是美国法学家杰罗姆·霍尔(JeromeHall)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

    2022年12月21 212
  •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好书值得反复阅读,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编者按:读书的好处已经不用赘述。但是古今中外的书浩如烟海,

    2022年12月17 288
  • [奥地利]艾莉森·J.克拉克《设计人类学》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编者按】张武宜是武汉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看呐文化艺术总监,虽然平时也会宅家看书、写文章、做学问,但是在疫情期间(他也感染了新冠肺炎,入院治疗了一段时间),他更加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于是,他邀请了

    2022年12月17 259
  • [德]埃·奥·卜劳恩《父与子全集:彩图注音版(全四册)》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1903年的今天,埃奥卜劳恩父与子作文,埃·奥·卜劳恩出生于德国萨克森州,卜劳恩是德国国宝级漫画家,他创作的《父与子》发表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亲情漫画之一,被人们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

    2022年12月17 227
  • 怎样辨别翡翠,如何区分翡翠

    大家好,我是轩哥。如何辨别翡翠的真假这个问题,困扰着不少刚入门的朋友。行家们倒是给出了不少鉴定方法,譬如可以通过观察色根、苍蝇翅、橘皮纹等内部结构来判断翡翠是不是假货。这些方法自然是可行的,但对于大多

    2022年12月28 28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