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lAberbach《Bureaucrats and Politician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Peabody Museum)》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转自:社会学吧,ID:sociologybar岌岌可危的”美国梦“穷孩子、富家子与濒临破碎的美国梦读帕特南:《我们的孩子:危机中的美国梦》任军锋复旦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本文原载《文汇学人·书评》,感谢作者

转自:社会学吧,ID:sociologybar

岌岌可危的”美国梦“

穷孩子、富家子与濒临破碎的美国梦

读帕特南:《我们的孩子:危机中的美国梦》

任军锋

复旦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本文原载《文汇学人·书评》,感谢作者授权推送

如果说福山对缔造“特朗普时代”的政治根源作出了全方位诊断,帕特南则通过《我们的孩子》对其背后的社会根源给出了系统分析,该书副标题“危机中的美国梦”传达的正是作者强烈的现实关怀和深切危机意识,与2000年发表的《独自打保龄:美利坚社群的衰颓与重整》相比,《我们的孩子》字里行间透露出深深的焦虑、伤感甚至悲愤,眼看自己深爱的祖国疲态日显,贫富悬殊导致的机会鸿沟愈演愈烈,穷孩子和富家子完全生活在两个天差地别的“美国”:富家子住在宽敞的临湖别墅里,日常琐事有保姆管家打理,高墙门卫,锦衣玉食,享受最好的教育,在父母亲戚邻里朋友的助力下筹划着美好的未来;而那些底层的孩子却生活在毒品泛滥、暴力横行的贫民区里,连基本的人身安全都难以保证,稳定的家庭、良好的教育以及与之密切相连的充满希望的前途,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生存对他们而言不过是无奈的挣扎,他们的人生是一曲曲在他们出生时即已被写定的悲歌。

《我们的孩子》针对的是当下的美国,折射的却是未来的美国。眼见国势日颓,江河日下,帕氏不由悲从中来,《我们的孩子》无疑是帕特南的一部发愤之作。在对美国社会长期且持续的观察研究中,帕氏目睹美国人的社会关系网不断塌陷,人们彼此隔离,个人沦为一个个孤岛,阶级差距不断叠加,由此带来的机会鸿沟与日俱增,下层阶级通过努力改善自身境遇的外在条件相继丧失,他们的下一代的前途早早地被定格在贫困、羞辱、绝望之中。在书末题为“《我们的孩子》的故事”的附识中,帕特南和他的研究助理以动情的笔调这样写道:“我们在本书中讲述了许多穷孩子的令人悲伤的故事,但我们绝没有在样本上动手脚以扩大穷孩子的困境,如果说有的话,反而是我们实际上低估了生活在我们社会最底层的孩子们的悲剧人生,他们是美国社会中最孤苦伶仃的孩子。”在走访调查过程中,遇见的许多事令帕特南和他的团队心碎不已:他们原本打算访谈一个工人家庭出身的男孩子,但男孩儿的父亲之前问他们,他是否可以把自己的小女儿也一起带来,只是为了看一眼真正的大学毕业生长得什么样;依照惯例,他们会向参与访谈的家庭支付50美金的酬劳,中上阶级的父母一般会婉拒这份报酬,但对工人阶级的家庭来说,这点酬金无异于雪中送炭,足解燃眉之急,因为那天家里正在等米下锅,50元钱解决了他们拖欠的燃气费和饭钱,而另一位女孩则用这笔钱去吊唁前几天在黑帮火并中被枪杀的一位亲戚。

“美国梦” vs. 美国的现实

《我们的孩子》:文体

帕特南自己正是用上述原则使命的践行者。从《独自打保龄:美利坚社群的衰颓与重整》(2000年)、《和衷共济:复兴美利坚社群》(2003年)、再到《我们的孩子:危机中的美国梦》(2015年),相继高居畅销书榜,相关议题引发了广泛且热烈的跨界讨论。在哈佛教授群中,类似帕特南这样的公共写作者并非孤例,从早期的费正清、赖肖尔,到傅高义、约瑟夫.奈,再到晚近的桑德尔(Michael Sandel)、弗格森(Niall Ferguson)、艾利森(Graham Allison)。这样的公共写作不仅要求研究者具有较为深厚的学术造诣,还要求他们具备娴熟的文字把控能力,从谋篇布局到故事线索,写作者既要言简意赅稳健精到地将核心论题抽丝剥茧、层层推进,又要充分掌握读者的阅读节奏,牵引阅读者的注意力,使其完全进入写作者构筑的文本世界,循着故事情节的次第转换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精神共鸣。

得益于团队助理高水准的文字编辑能力和出版编辑的文稿编辑素养,《我们的孩子》在文体上可以说达到了炉火垂青的地步,加之两位中文译者田雷、宋昕已入化境的译笔,更是锦上添花,可谓中文读者一大幸事。从结构上看,《我们的孩子》围绕纵横交错的两大轴心展开:纵轴即“50年代”与“21世纪”前后四十年对衬,横轴即“穷孩子”与“富家子”人生故事的对比,每章论题都以具体而微的个体经验开篇,继之推演至一般性的学理分析,具体案例与一般学理彼此交融,既有“显微镜”,即深度聚焦,观察单个孩子及其家庭、社区的生活经验,又有“广角镜”,即涵盖多学科的智识资源,同时包容更多元的视角。全书文字极具画面感,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镜头切换与论题转换相互配合,娴熟自如,天衣无缝。作者文笔简洁生动,要言不烦,读之如同观看一部牵动人心的纪录片。笔者这里建议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先阅读书末附识“《我们的孩子》的故事”和“致谢”两部分,帕氏在其中详细交代了整个调研和成书过程,读者会发现作者将丰富的个体生命感受充分融汇在整个调查研究过程之中,读之感人至深,相信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初学者都会启发多多;接着可以读第六章“路在何方”和第一章“美国梦:幻象与现实”,最后依次分别读第二(家庭结构)、三(为人父母)、四(学校条件)、五(邻里社区)各章,而全书核心论题正是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的。

《我们的孩子》:论题

《我们的孩子》聚焦的小群体,揭示的却是大问题。

《我们的孩子》的研究对象是“小群体”,即18岁到22岁的美国年轻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值高中毕业,刚刚步入成年,他们开始筹划自己的未来,是进入大学还是走向社会。他们身上都留下了明显的成长痕迹,他们的社会处境和精神状态无疑向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通过它,我们可以透视他们童年成长的环境,包括家庭、父母、学校、邻里等方面的成败利钝、利弊得失。

富家子在畅想未来,从容构筑他们的诗和远方,而穷孩子连眼前的苟且都不可得,更别说对未来的希望。

克林顿港的“大卫”,18岁,从童年开始,父母离异,家庭破碎,居无定所,父亲酗酒、吸毒,最终因抢劫被关进大牢。由于无人照顾,大卫沦落为社会盲流,打架斗殴,结交狐朋狗友,寻衅滋事一度被关进少管所。在访谈中,帕特南和他的团队发现,大卫并非一般人想象的那种无可救药的坏人,事实上,他对九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怀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渴望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但这些对他来说实在是过分的奢望。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大卫的女友意外怀孕,生下一女后弃他而去,而且后来发现这个孩子不是大卫自己的,即便这样,大卫也欣然承担其对孩子的监护责任。或许是因为面对访谈,大卫要故作男子汉的坚强,强作镇定,但生活对他来说实在是一部“狗血剧”,孤独焦虑,不堪重负,暗无天日,他要求不高,命运却对他如此吝啬,几无生存下去的希望,他在Facebook上的一次状态更新反映的才是他的真实心境:“我总是人生输家,我只想再感受下完整的生活,为什么却一错再错!我对生活竭尽全力,但却一无所获。完了……我他妈的真完了!”

俄勒冈本德镇的“凯拉”,她生在一个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家庭,全家依靠父亲打零工勉强度日,凯拉有五个兄弟姐妹,要么同父异母,要么同母异父,属于典型的“拼盘家庭”。父母离异后,各自再婚,凯拉跟着父亲,艰难度日。然而祸不单行,父亲中途又患重病,凯拉不得不承担起照顾父亲的重任。当初父母离异给青春期的凯拉造成巨大的心灵创伤,她性格变得孤僻自闭,抑郁症状表现日趋明显,他怀疑生活,怀疑他人,对凯拉来说,“这个世界变幻莫测,难以驾驭,充满恶意。……在她的人生中从来没有过稳重可靠的长辈。‘好像我的人生一直在走下坡路,生活的一切都在瓦解、崩溃’”

《我们的孩子》与《独自打保龄球》原版书影

《我们的孩子》与我们

《我们的孩子》是一曲由诸如大卫、伊利亚这样的穷孩子们生存境遇合成的命运悲歌。帕特南笔调温暖而不失理性,通过讲述那些穷孩子们令人心碎的人生故事,帕特南绝非意在暗示富人道德上的冷漠、批评政府的无能、谴责所谓社会的不公,更不是要将危机的源头归咎于某种单一的责任方,而是条分缕析,从诸如婚姻家庭、学校状况、邻里社区等各个不同的角度,揭示导致阶级隔离和机会鸿沟在美国愈演愈烈的纷繁复杂的社会根源。帕特南洞察到危机的伏线,同时不放过任何人性的光辉,改变现状的希望:出身拉美裔移民家庭的“克莱拉”和“里卡多”夫妇,青少年时期曾在贫民窟度过,个人的不懈努力,加上幸运地得到学校老师的加持鼓励,克莱拉得到良好的受教育机会,作为第二代移民,他们已经完全摆脱了上一代的困境,成功攀登至中上阶层。也许出于自身的人生经历,克莱拉对女儿的教育可谓不遗余力,但这位典型的拉美裔“虎妈”并没有忘记那些出生在贫困家庭、成长于危险社区的孩子们,如今克莱拉是一名儿童社工义工,在她眼里,那些孩子同样也是“我们的孩子”。这位妈妈可不是如今一般的富人的做派,而是作者在20世纪50年代记忆中的美国家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座孤岛,他们深知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举全村之力,需要美国社会中那些幸运者向那些不幸者施以援手。或许援助者力所能及的付出,就足以帮助诸如大卫、凯拉、伊利亚、米歇尔、罗拉和索菲亚、丽莎和艾米们摆脱困境,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美国人所奉行的绝非如人们惯常想象的所谓“坚定不移的个人主义”,事实却是,每个人的潜力只有在家庭、邻里、社群的守望相助中才能得到发挥甚至放大。为此,帕特南提醒我们,美利坚民族的创业史更准确的形象应是“一列马车队伍,上面满载着同心戮力的边疆拓荒者,他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我们的孩子》正是要在个人主义风潮已经占据上风并渐成压倒之势的时代,让更多的美国人认识到危机的根源,唤醒他们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它不仅在通过学术表达以揭示病源,更在于提出有针对性的行动路线,号召人们正视危机并及早行动起来。

《我们的孩子》属于美国,更属于我们。

“中国的富孩子与穷孩子”

附:帕特南小传

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D. Putnam):

JoelAberbach《Bureaucrats and Politician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Peabody Museum)》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1941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Rochester),童年在俄亥俄州的只有5000人口的小镇克林顿港(Port Clinton)度过。早年曾先后就读于思沃斯茅文理学院(Swarthmore College)、牛津大学和耶鲁大学。1975年至1979年任密歇根大学政治科学教授。1979年正式受聘哈佛大学。现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彼得-伊莎贝尔·玛尔金(Peter and Isabel Malkin,2000年至今)公共政策资深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1980年至今)、国家科学院院士(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1年至今),美国哲学协会(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2005年至今)、美国国家公共行政学会(National Academ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989-2006)、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f Foreign Relations,1981年至今)会员,国际战略研究所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trategic Studies,1986年至今)、三边委员会(The Trilateral Commission,1990-1998)研究员。在哈佛大学,帕特南曾先后担任哈佛政治系主任(1984-88)、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1989-91)、国际事务中心主任(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1993-96,1998年冠名为The Weatherhea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美国政治学会主席(2001-2002)。帕特南还曾供职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1978)、服务与公民参与总统委员会(President’s Council on Service and Civic Participation,2003-05)、争取学校公民使命全国顾问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uncil to the Campaign for the Civic Mission of Schools,2006)。另外,帕特南还先后在州与中央情报事务部(Department of State and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1975-85)、世界银行(1992-98)、白宫(1995- )等机构担任顾问。

罗伯特·帕特南教授

2015年问世的《我们的孩子:危机中的美国梦》,可以说是帕特南的巅峰之作,无论是所讨论议题的深度和广度还是著作的结构和文笔,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若要在帕特南众多著作中挑选一部足堪传世的作品,《我们的孩子》无疑是当然的首选。

《我们的孩子:危机中的美国梦》

罗伯特・帕特南 著

田雷 宋昕 译

JoelAberbach《Bureaucrats and Politician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Peabody Museum)》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 End -

JoelAberbach《Bureaucrats and Politician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Peabody Museum)》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公号责编:小悦君

一起悦读

ID:readtogether

快乐阅读 | 共同阅读 | 分享阅读

邮箱17read@sina.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六号华亭嘉园A-1F

上一篇 2022年12月12 21:10
下一篇 2022年12月18 15:06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