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lloTomassi《The Rational Male》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体验过程疗法【原注1】尤金・简德林哲学博士芝加哥大学(1973)中文译者:李明目录体验过程疗法的定义体验过程疗法的历史体验过程疗法的理论人格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过程心理治疗的机制应用案例结论1.体验过程

体验过程疗法【原注1】

尤金・简德林 哲学博士

芝加哥大学

(1973)

中文译者:李明

目录

RolloTomassi《The Rational Male》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体验过程疗法的定义

体验过程疗法的历史

体验过程疗法的理论

人格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过程

心理治疗的机制

应用

案例

结论

1. 体验过程疗法的定义

存在主义心理疗法认为,人在当下的生(live)中创造和改变自己。一个人的生的过程(living)并不完全由过去和〔被假定为在人的内在具备的〕“内部装置”决定。人不是由数学上的必然性运作的机器。在治疗关系中,治疗师和来访者的生都超越了结构。人是存在(existence)而不是定义。焦虑不是病,而是被回避的生的可能性。解决方案不在过去,也不仅在一个人内在,而是在对各种选择完全开放的生的过程中。

体验过程疗法(Experiential psychotherapy)和即时的具体性(immediate concreteness)工作。一个人的即时的体验过程意感(sense)不是情绪、词语、肌肉运动,而是对于复杂情境和困难的直接感觉(direct feel)。

2. 体验过程疗法的历史

(1)哲学先驱者们

柯克加德(Kirkegaard)、狄尔泰、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和梅洛-庞蒂是存在主义哲学家。

狄尔泰(1833-1911)。Wilhelm Dilthey(1961)在19世纪末反对数理自然科学中人性观。他认为生命过程本身是高度有组织化了的,逻辑只不过是导出并使用了生命最初拥有的一些秩序模式罢了。由于科学是从生命过程中导出的,因此不能用科学使用的少数薄弱的模式来解释或减低生命。

胡塞尔(1859-1938)。此后,埃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1950)试图通过拒绝理论和推论,让概念直接从人们的实际体验中产生,从而将思想置于新的基础上。例如,如果人们按实际的体验——听到砰的一声门响或看到一个人或一棵树——来核对,那么人们体验声音和颜色(纯粹的感觉知觉)的概念就站不住脚。推理试图把体验由声音或颜色小片组成的理论放入体验中,但在体验过程的基础上,命题(assertions)应该直接从体验中呈现,每个人都应该能够通过自己的体验来验证这些。胡塞尔把以这种思考方式为基础的方法称为“现象学(phenomenology)”。存在主义是现象学性的,它试图说出实际的体验,而不是给体验穿上一件定制的理论图式的衣服。

胡塞尔发现,普通的“生活世界”总是暗隐在人的体验方式中。一个人从来不只是体验“体验”或感受。体验或感受它们总是关于、或属于、或在世界上的生活情境中。胡塞尔称这种为“意向性(intentionality)",它的意思不是一个人打算要做什么,而是古典哲学用语“意向”,它指的是词语是关于什么的,或者是什么的。体验总是关于……、或是……、或在……中,或对……的。因此,存在主义不是主观主义。它非常关注主观的体验,但总是把体验视为与世界、情境以及他人共存的过程。

海德格尔(B.1889-1976)。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960;1967)的哲学始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一个人所体验的东西总是已经在一个背景中——一个世界。当人们开始思考时,他们已经“被抛入(thrown)”情境中了。他认为体验是“基本上是历史性的”,也就是说,生活的情境和体验是由文化构成的,具有悠久的背景,涉及过去几代人的思想、言语和行为。因此,人无法随心所欲地解释任何情境或体验。但是没有人的生的过程是封闭的。活向前或更深入地思考生的过程永远不会完全由已经存在的东西决定。海德格尔认为,如果人注意自己的感觉,就会感觉到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总是已经在感觉中,但又在超越它。人会感觉到自己的情境以及人的“与他人共存的过程(living with others)”,但情境并不是死气沉沉的物理事实。

它与一个人的生活过程和他或她的努力有关。例如,墙的事实对那些想要翻越的人是一道屏障,但对于那些想防守的人来说却是一种保护。情境总是部分地与事实相关,但这些事实只是在投射未来中的事实,而人想要带来或避免的事情尚不存在。人可以投射出无数抽象的可能性,但什么是“真正的(authentic)”可能性只能通过关注人对已经存在的东西的感觉来获得。通过这种关注,并且通过从这种关注发起行动,人可以超越单纯在那里的情境而朝真正可能性的投射而行动。

布伯(1878-1965)。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948)同样强调具体的关系的过程,而不是知道关于什么的知识。他的一个例子可能最好地传达了这一点:

我十一岁的时候……我曾经……偷偷溜进马厩,轻轻抚摸我很喜爱的一匹有很大斑驳花纹的灰色马的脖子……我必须说,我在与动物接触时所体验的是他者(Other),他者的巨大的他者性(otherness)....这让我靠近并触摸它.........我感觉到了我手下的生命,就好像生命的元素本身就贴在我的皮肤上,某种不是我的东西……感觉到的他者……那匹马……非常轻地抬起它巨大的头,甩动耳朵,然后悄悄地哼了一声,就像一个同谋者发出的信号,只有他的同谋才能辨认出来。但是一旦……抚摸给我带来了莫大的乐趣,这让我印象深刻,我突然意识到了我的手……有些什么变化了……第二天当我抚摸我朋友〔马〕的头时,他没有抬起头。

萨特(1905-1980)。让-保罗•萨特(Jean-PaulSartre)(1956)把无法还原为逻辑定义的生的过程(life-process)称为“存在(existence)”。他把存在与“本质(essence)”进行了对比。“本质”是古典哲学词语,意思是定义。“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的口号,这意味着人做出定义,因而永远无法最终归结为定义。萨特总是把人写成为既是任何定义或类型的人或分类的存在又不存在。人不仅仅是可以定义为服务员或同性恋者的东西。定义就是静态地固定它,这使得人类生活的过程就像一个东西。但重点不在于总是有变化,而是即使保持静止也需要人来做保持静止的事。例如,一个人可以像大学教授一样生活,只做那个角色的事情,但在这里他必须勉强维持这个角色。这样的维持和勉强是不可避免的人的生的过程,它超越了任何角色。因此,没有变化和变化一样是一个超越定义的生的过程。

存在主义哲学家很难读懂,也很容易被误解。“存在”这个词很容易被理解为一个抽象的悖论。它总是它不是的东西,它超出了人们可以说的范围,它会变得模糊,除非人们记得它不是人思考的东西,而是人所是和所活的东西(what one is and lives)。

即使在这些哲学家的观点的这个简短概述中,作者也不得不补充说,人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这是诸如“本来性(authenticity)”、“本来的生的过程”和与他人“本来的关系”等概念的基础。上述哲学家们也提到过,但描述比较短,海德格尔在第V章(1960),萨特在第338页(1956),等等。本书作者以一种新的、积极的方式定形化了存在主义。没有这种“体验过程性”的强调,存在主义似乎是消极的。

它告诉我们人是不能被定义的,丕能被固定静止不动的,不能被减低为数学上的必然性,但没有告诉我们如何使这些消极的东西具有积极的意义和生活应用。积极应用取决于与生的过程的直接接触,这超越了语言和最终定义。这种接触是通过“感觉(feeling)”进行的,但作者以一种非常具体的方式(与“情绪(emotion)”完全不同)使用了这个词,这将在基本概念部分中进行定义。

梅洛-庞蒂(1908-1961)。梅洛-庞蒂(Merleau-Ponty,1962)认为活的身体具有早期哲学家认为的体验和存在的特征。身体不仅是生理学家所理解的东西,而且被理解为“倾向于”功能性关连的外部现象并且在概念上尚不精确的东西。梅洛-庞蒂作品中最广为人知的也是否定的主张:体验是“模糊的”和“不清楚的”,还没有像科学概念那样精确。不应把生命或身体视为通过科学精确化的产物所定义的东西。更确切地说,身体的生是这里或者从这里的这样的精确化所生起的过程。梅洛-庞蒂的积极贡献在于,他鼓励我们将身体的具体性视为我们的存在。早期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批评生理学性的还原主义,但没有提到实际的身体,倾向于回避生理学中已经研究和定义了的身体。梅洛-庞蒂一旦明了了不能将生的具体过程归结为各种科学和实验研究结果,而必须看作是来自具体生的过程的“精确化(precisionings)”,[与其他哲学家不同,]就无所畏惧地把这些包含进了他的哲学中了。

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体验过程疗法的先驱者们必须提及惠特克(Whitaker)、沃肯丁(Warkentin)、马龙(Malone),以及奥托•兰克(ttoRank)、杰西•塔夫脱(JesseTaft)、弗雷德里克•艾伦(FrederickAllen)和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兰克(1950)认为:

只要将感觉体验本身作为揭示整个个性的唯一对象,即解释和理解的唯一对象,就可以在确定的基础上找到自我,并且在我看来,也确保了唯一的治疗价值,即让患者在一种直接的体验中了解自己,正如我在治疗过程中所努力的那样,让生的过程和理解合二为一。

杰西•塔夫脱(Jesse Taft,1953)和弗雷德里克•艾伦(Frederick Allen,1942)找到了强调患者和治疗师之间目前正在进行的生的过程和互动过程的方法。即使用现场患者与治疗师的互动中表现问题的方式来尝试解决各个问题,而不是讨论各个问题。卡尔•罗杰斯(见第4章)试图回应来访者瞬间的“感觉(feeling)”一一罗杰斯不仅会仔细地重复每个来访者信息的核心一一这是所有良好沟通的必要条件,应该始终进行练习——而且还会强调沟通的感觉到的侧面。罗杰斯发现,如果这样做,就会有移动。步骤从那个感觉到的边缘feltedge)形成。这个人接下来感觉的和说出的不一定是从之前所说的话得出的逻辑上的结论。相反,它来自于所说的话的感觉。体验过程哲学是这样来理解的,即如实关注自己现在的状态,就会使之变化和移动。对自己强加解释和图示是无用的,但允许自己的下一个本来性的步骤形成并勇敢选择,是活出(live…forward)自己真正可能性的方式。

(2)体验过程疗法的起始

宾斯旺格(L .Binswanger,1958;1967)发展了此在分析(Daseinsanalyse),可以将其翻译为存在分析,或对人类状况(human condition)的分析。是从海德格尔关于关怀(care)、死亡(death)、选择(choice)和内疚(guilt)的讨论出发发展出来的,他强调“坚持人的本质(hold fast to what it is to be human)”。他的大部分工作都致力于对精神病体验进行描述性分析,而不进行评价。爱在这里被强调,不是作为客观研究的东西,而是作为两个人完全相遇在一起(encountering being-together)的存在。

梅达尔德・博斯(Medard Boss,1963)进一步推进了存在主义分析,并阐明了的人际关系功能障碍的特定模式,再次强调了心理治疗的人际交往。博斯(Boss)很大程度上追随海德格尔。“此在分析”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理论性的,是对人类构建世界、空间、时间和情境的各种方式的分析。这里的“分析”一词通常不是治疗过程,而是一种理论分析。

罗洛•梅(Rollo May et al.,1958; 1967)是美国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创始人。强调直接面对个人自己的生的责任,以及隐藏在最初看似焦虑中的挑战。面对似乎迫使人们退缩和逃避生活的伪决定论因素(pseudo-determinist factors),梅勇敢地重申了人类的独立性。对于梅来说,焦虑有两种作用。它的重要作用是通过直接面对让人们焦虑的事物来开启不同的生的可能性。焦虑的另一种痛苦和绝望的作用是让我们避免这些可能性,并尝试在狭隘的无奈中生活。在后一种情况下,焦虑会是仍然还没有被活的可能性(unlived possibilities)的标识。但是,除非去追求,否则焦虑就会成为一种过于狭隘的、有时就像死亡一样的存在标识。与弗洛伊德的“经典”神经症模式相比,“存在性神经症(existential neurosis)”一词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更多的人。梅开发了一种疗法,主要关注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挑战。他也没有完全清楚人们是如何从回避挑战到迎接这些挑战的。尽管在某些方面,焦虑被赋予了“有价值(valuable)”而不是“病态(sick)”的作用。梅认为,一个人必须信任一个积极的提升生活的“守护进程(daemon)"(超越慎重控制的东西)。因此,梅的存在主义疗法依存于处理人的内在尚未概念化、尚未被定义、但如果定义的话将在新的生活步骤中出现的东西。

维克多・弗兰克(VIKTORF RANKL)(1965)通过翻译介绍到美国稍晚了一些。他的“意义疗法(logotherapy)”(“logos”这个词的粗略意思是“意义”)主要关注人类生活中对意义和价值观的内在需求。通过在集中营受苦、失去家人并幸存下来的经历而得到的他的信念值得赞赏。就是说,人类即便在苦难和失去一切的时候也都能肯定生命。存在主义对自由的呼吁似乎只适用于幸运的人。弗兰克反驳了这一点,并能够帮助患者找到意义和价值。

体验过程哲学(experiential philosophy,Gendlin,1962;1969a)从存在主义哲学家剩下的工作开始,即象征(思想、言语、其他象征)如何与具体体验过程关连或以具体体验过程为基础的问题。简德林发展了一个关于感觉和思考之间关系的哲学体系。[原注2]

存在主义哲学家和理论家强调,思考和行动可以是“本来性的(authentic)”,也可以不是“本来性的”,换句话说,重要的是有没有跟随或基于具体的体验过程。但是他们并没有说明人们如何识别什么时候是本来性的,什么时候不是。然而,这正是他们的核心原则。

对于心理治疗来说,明确一个人如何识别本来性,以及如何在自己和他人身上带来本来性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本来性的思考和行动是“制作的东西(makings)”,以至于所说或所做的事情都没有事先在体验中被图式化,那么人怎么知道什么是本来的,什么是“基于”体验的呢?如何能将体验与表达进行比较?哪一种是基于体验的进一步的制作,哪一种是非本来的(inauthentic)?

体验过程的思考方法让人获得象征化赋予的力量,同时又回到人们想要表达的体验的“意会felt meanings,感觉到的意味)”。换句话说,人们并不会失去似乎概念化便可以替代的体验。在这种观点中,象征化并不是对被体验的东西给出再现性的图片,而象征化本身就是一种进一步的体验过程。其有几种可以识别的类型。

这个哲学发展了一种有体验过程特征的系统来处理象征与体验过程的关系并发现体验过程是是“非数值的(nonnumerical)”和“多图式的(multischematic)”,体验过程并非仅以一组单元或一种模式事先给出,体验过程能够产生许多组单元和许多种模式。

这种哲学所建立的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由此发展而来的研究成果中。在心理治疗面询中衡量本来性已经成为可能,本来性的程度与成功的结果相关。简德林(Gendlin et al.,1968)将这种测量称为体验过程量表(Experiencing Scale)(Klein et al.,1970),现在广泛用来衡量正在进行的心理治疗的有效性。

简德林的人格变化理论(1964),其中一些将在后面介绍,直接源于体验过程哲学(Gendlin,1962),并包含心理治疗过程的以下步骤:聚焦直接感受到的意味;允许感觉和词语的步骤从中生起;在具体直接指向感觉到的意味中随之而来的“体验性转化(experiential shift)”。治疗师与来访者的语言和非语言的互动也被视为将来访者的体验过程向前推进,并在这个意义上进一步象征化了来访者的体验过程。在心理治疗中,这种进一步的生的过程的样式比语言内容更重要。各种各样的关系可能都会产生影响,但只有一种特殊关系才能推进(carries forward)人直接感觉到的体验过程。有一种治疗方法源于这种哲学和理论,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作用,并更准确地对其进行了详细说明(Gendlin,1966)。

(3)当前的状态

今天的体验过程心理治疗包括以体验方式思考的治疗师,以及以不同理论词汇思考的其他人。不是词汇,而是它的使用方式把体验性治疗师联合起来。如果重点放在患者具体的、生的和感觉到的步骤上,治疗师会称自己为“体验治疗师”。词语只是这些步骤的工具。这样的治疗师可能会使用任何理论来找到正确的词,但不会长期持有任何既存的患者的概念。概念每时每刻指向的都是人的具体的体会(feltsense)。当从这种感觉中浮现出步骤时,治疗师会遵循这些步骤并放弃他的概念而无论它可能有多大帮助。因此,体验治疗师使用理论和思想来指出当时具体的生和感觉到的东西,而不是将患者转化为概念,然后尝试和概念进行工作。因为体验过程方法使人能够使用任何理论词汇,体验治疗师以多种不同的方式交谈,并分享这种方法,而不是任何一种交谈方式。所以,活动是广泛的,而且其内部的细分界线并不清晰。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现在是更广泛的体验过程运动的一个分支,它使用存在主义的词汇。如果实践符合这个理论,那么实践也是体验性的。虽然以存在主义的方式说话,却有可能陷入一种只有言语、只有争论的疗法,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主义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就丧失了,然而,即使只是在争论中,与旧的疗法的决定论以及幼稚的关注相比,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也强调了患者的选择自由、责任和当下生的过程。

并非所有的治疗师都已经掌握了体验性运动从“是什么”到“如何做”的转变——这种方法不拘泥于选择哪种较旧的内容性理论,也不拘泥于是否使用语言、身体、意象或互动性技术,甚至所有这些都可以用,但关于如何使用这些(将在“治疗”一节中更具体地定义)才是重点。因此,虽然体验式方法一直在发展,但并非所有体验式治疗师都采用了基本的体验过程哲学,也并非所有人都清楚地意识到了体验式方法。其他流派也受到了影响,越来越多的追随者开始了体验式实践。将一个人的旧的流派与“……体验”相联系已经变得很普遍。因此,其影响是广泛的,而对理论见解的认同则要窄得多。

3. 体验过程疗法的理论

(1)基本概念

四个基本概念是(1)存在;(2)相遇(encounter);(3)本来性(authenticity);(4)价值。要具体说明这些通常含糊不清的用语,必须使用体验过程理论:(1)存在是前概念的(preconceptual)、内在可区分的(internally differentiable)和身体感觉到的(bodily felt)。(2)人是互动(interaction)。(3)本来性是当下推进的过程,这里的当下不是纯粹的当下,而是被未来吸引的过去的推进。(4)体验过程是产生价值的、有目的的、焦点性的存在。

①体验过程(Experiencing)

第一个基本概念是体验过程。

存在是前概念性的,而且是内在可区分的。对于“刚才的存在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给出这个答案。人存在着人的具体的体验过程,这不等于任何概念、概念模式、定义或单元。模式和单元可以从体验过程中产生,但体验过程永远不等于词语所说的,或一个人可能定义的任何的“什么”。这就是“preconceptual(前概念)”一词的含义有时用于此的其他一些词是:前存在(preontological)、前主题(prethematic)、前反身(prereflective)。

但是很多不同的单元和亚单元都可以从体验过程的任何一点中形成。来自体验过程任何一点的这种可能形成的丰富性被称为“内在可区分”(internally differentiable)。

“前概念”和“内在可区分”这两个概念一起,可以使存在先于定义的真正含义更加明确。

例如,“这个情境”、“昨天”、“现在”或“生”的单元是什么?另一方面,可以看到,一个人可以选择的最小或最大的体验的小片包括了无数不同的子单元,一个人可以进一步区分这些子单元。这样区分的方法有很多。一组概念、定义、单元不等于体验过程的一小片。

一小片体验过程,比如“现在”,如果表达出来,可以看到包括这里写的文字、页面、这本书到现在的语境、读者的感受和最初的想法以及许多其他现在的感觉,都包括在现在的感觉或体验过程中。没有办法把它们当作“全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一组“全部”。没有确定的单元,也没有特定的单元数量——所以我们称之为“现在”的最小片在数量上并不比我们称之为“人生”的要少。两者都是无穷可区分的,它们是先于定义的、先于概念化的,并且不受任何特定定义方式的束缚。例如,“生”,如果人们希望做出两种方式的区分,(弗洛伊德说生由爱和工作构成),显然,我们可以做出更多的区分。

萨特在他的小说《呕吐》和他的哲学(1956)中首次把存在称为“呕吐”。意思是不喜欢自己的人把自己的感觉视为一种要呕吐的病态感觉。萨特喜欢消极地呈现事物,强烈地传达它们,使人们从昏睡中惊醒。然后他清楚地表示,他的意思不是因为变质的肉而感到要呕吐,而是每个人都始终拥有的具体的活着的感觉,无论他们在不同时间的特定情绪和感觉如何。

对存在的感觉和对存在的接近是从内在感觉到的身体的生(life of the body),是“你现在活着的身体的你存在的感觉。”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归结到生理学。相反,生理学主要研究尸体和外在的身体,而不是从身体本身来看活着的身体。

但即使是“身体如何从内在感觉到”也必须进一步明确,才能进入一个人的存在。意思是这不仅是一个人的肌肉或姿势的感觉。

“体验过程”或“感觉”的这个词的使用不同于椅子对身体的感觉。这是“感觉”这个词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用法,以至于现在人们“感觉到”的是一个人的生的整个复杂性。类似地,复杂性的任何特定侧面,如果去到它的一个子单元的话,子单元又包含巨大的复杂性。例如,读者当下对作者的印象如何?读者会没有合适的词语。即便没有词语读者也可以感觉到一种感觉到的印象。或者,你现在可以抬头环顾房间,不仅要注意事物,还要“感觉”这个地方。这又是一种“感觉”,但它可以产生几个或很多短语。在人们让这样的短语出现之前,会有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身体性的,在“肠道”或内脏,或在胸部、喉咙或其他身体部位感觉到,但它可以产生观察、思考和情境意味的许多复杂侧面。

从体验过程的观点来看,说心(psyche,精神)和身(body)是一体的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真理。这样说就可以不再继续分别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词语来表达这一个身体了。而词语被用来指向我们称之为“体验过程”的生理性感受到的过程和心理上有意味的过程。它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明智的。是生理的,但包含非常多的认知、情境和观察方面。它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感觉上可感知(feelingly sensible)的。它是生理性的,但它也包含许多认知、情境和观察的侧面。

肌肉锻炼非常有助益,而单独思考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类力量。体验过程理论并不贬低它们,我们总是把它们视为暗隐丰富的身体原本的过程和先前的过程区分出来的派生物。这不应该是一个理论性概念。读者可以感受到自己对“现在”的感觉,并注意到许多可以区分的侧面,即使只是在感受现在的感觉的一小段时间里,这些侧面也都暗隐地存在着。

“前概念(preconceptual)”的意思是,这种体验的可区分性(differentiability)可以以许多尚未在逻辑上或概念上确定的方式发生。如果体验过程是由概念,或者逻辑决定的,那么如果以某种方式进行区分,那么所有可能进一步区分的方式都必须与最初的方式一致。只有在逻辑上与最初的方式一致的那些其它进一步的侧面才可能发生。而事实上,体验过程是前概念性的,可以被区分为许多任何概念性图式都处理不尽的、不同的子侧面,而且这些子侧面都可以被直接感觉到。因为存在是身体上感觉到的,所以一个人可以直接进入内在感觉到的复杂性,尽管这种复杂性是潜在多样的,但在“感觉”这个词的特殊意感下,可以作为一种感觉被感觉到。

②互动(Interaction)/相遇(Encounter)

第二个基本概念是体验过程是互动性的。

正如存在主义者所说,人是在世界—内—存在(being-in-the-world)。连字符旨在表示一个存在,一个现象,既是人又是人所生活的情境(或环境和宇宙)。人类是在世界中的相遇过程(encounterings),也是与他人的相遇过程。一个人的感觉不是“里面的东西”,而是一个人活在外面发生的知觉(sentience)。萨特(1956)在讨论悲伤时说,它是“……一个非常迫在眉睫的情境。”(p.61)

人在某个瞬间是一种互动,带着对……的恐惧、对……的希望、对……的愤怒、对……的尝试、对……的回避。因此,我们感觉到的体验是如此复杂,它是活在复杂的情境、世界、宇宙以及整个背景中的生的过程。

暗隐(implicit)在体验过程中的情境实际上就是如此。因此,当说体验过程是“前概念的”时,并不意味着它是任何人喜欢的东西,可以把任何一个喜欢的概念贴在上面,随心所欲地去感觉它。完全不是这样。它总是只是“这个(this)”。不管它是什么,它正是“这个”,正是现在人和情境两者的复杂性。然而,一个人的体验过程总是比任何一种定义或表达情境的方式更多的什么。

暗隐在任何身体体会中的东西总是多到无法说尽。行为学表明,复杂的行为模式及其发生的环境暗隐在身体中。例如,一只出生在金属笼子里的松鼠,从来没有见过地上的坚果,但到了一定年龄,给它坚果时,它会把坚果“埋”起来。也就是说,它会在金属地板上挠刨,把坚果放在刨过的地方,并在其顶部堆上假想的泥土。类似地,婴儿是通过暗隐在他们遗传的身体中的先天过程学习爬行和走路的。(婴儿不会通过模仿或向成人学习来爬行!)每种动物的身体中都暗隐着许多这样的先天行为模式。请注意,不仅行为而且环境对象都暗隐在身体中。不仅是埋,坚果也被识别、被埋。当然,必然如此。行为只能在环境中继续。一组复杂的行为和环境暗隐在活的身体中。

正如荣格所展示的,人类在他们与生俱来的身体中也暗隐着他所谓的“原型(archetypes)”,即母亲、父亲、爱人和被爱的人、统治者、魔术师、四个方向、文化起源的人际(inter-human)和文化角色关系的典型模式。

作为这些暗隐在自己身体中的典型模式的详细方式必须加上自己文化和历史的细节。在所有的这些之上,现在要加上这个人自己的个人情境以及这个人是如何活在这些之中,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人的。由于上述一切都暗隐在身体中,一个人感觉到的就是这个人的身体,因此读者现在在带着以上一切在阅读这一页并感觉到作者像是什么,同意或不同意这个论点,并且担心着现在将注意力从正在阅读的内容上移开的任何内容。毫不奇怪,体验过程是前概念地多样的,而且人如果选择区分的话,可以区分为许多不同的可能单元。但如果不这样选择,只要对自己说“我现在怎么样了?”然后不回答,让自己感受一下,体验过程就能被人整体地感觉到felt all together)。

人在任何时刻的感觉都是互动性的,它是在无限的宇宙和情境、其他人的背景、词语和象征、物理环境、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件中的生的过程(living)。体验过程不是“主观的”,而是互动的。不是精神内在的(intrapsychic),而是互动的。它不是内部,而是内-外的。同样,就像身和心一样,体验过程理论不是单纯主张这种内-外的统一。它不会不断使用内部的用语来表达感觉,而使用外部用语来表达事物和人。代表互动的词是基本的和第一位的。并不是说外面发生了什么事,然后人们就会对它有感觉。而是“发生了什么”就已经是互动了。它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发生,因为它已经改变了这个人,因为它与那个人为什么以及如何处于那种情境有关。一个人的感觉不是发生在发生的事件之后的一些事后事件,而是发生的事件本身。

例如,当某个人挨了别人的拳头时,“反应”可能会很多,其中一些可能会稍后出现,但某种明确无误的具体体验是挨了拳头,而不是对它的反应。不太明显的冲击性事件本身也是互动,而不是限定的外部事件,然后是对它们的内部反应。这个事件是这个人活在这件事情中(one's living the event)。当然,有些人可能对客观抽象事件感兴趣,但除了例如相机之外,客观抽象的事件不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相机只会记录外部事物,而无法把它们记录为情境性事件。情境性事件总是具体的互动。体验过程以内在感觉和情境性生活的方式前行,并且总是作为互动而被指向。

③推进(Carrying forward)/本来性(Authenticity)

第三个基本概念是本来性。

本来性是一个在当下推进的过程。到现在为止本章提出的基本概念暗含了精神和身体的统一(unity),以及人和环境(或世界,或情境)的统一。第三个统一是过去、当下和未来的统一。一个人存在于身体的感觉中,存在于与他人的情境中,存在于过去和未来中。一个人用自己的过去和投射的未来体验着当下。就试图带来某些(尚未发生的、未来的)事情而言,某些当前事件可能会造成障碍或令人沮丧,并且现在可能会使人生气。就人们对未来的恐惧而言,某些事件现在可能是可怕的。未来引导着当下所是,但未来的投射和当下是通过身体而活、和身体一起而活的,身体也是过去或者在身体中也有过去。

必须进一步定义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关系。对于体验中的这个人来说,不是任何选定的未来都会创造一个可能的当下。选择必须是本来性的。这意味着不是任何变化都可以。必须定义一个本来性的变化过程。

有不同种类的变化。在某件事情上突然有别的事情插进来的突然变化。虽然也会有原样不变(sameness)的情况,但即便看上去是静态的,这里也有生的过程在前行,也包含了身体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最重要的类型是叫做“推进”的变化,这种变化既不是持续原样不变,也不是突然的变化。比如饥饿和进食之间有一个变化,但是这个变化不可能是什么变化都行的。例如从饥饿变化到中毒、或者从饥饿临时转化为疼痛、逃离、焦虑、性交。因此,饥饿与进食有着非常特定的关系,尽管它肯定是一种变化。

身体过程的特点是“功能性系统”,例如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呼吸系统。这些是按时间组织的系统,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但不是任何旧的变化,只是需要进行那些周期循环的变化。

尽管有文化、历史、思想和个人生活的复杂性,但身体对情境的体会保留了这种特征性的过程运动(process-movement),因此任何既存的体会都可以、但也可能不会、被既存的事件“推进”到下一个行动、一组词语或其他象征。通过身体感到放松的变化而产生的特征连续性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

例如,假设现在有某种(认知上不清晰的)“怪怪的感觉”,可以尝试对所感觉到的东西做出描述。有人可能会说“我觉得这种感觉‘怪怪的’”。即便现在有人说“我有一种奇妙的感觉”,那感觉也可能会原样不变。如果有人说,“我想心情愉快地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即使这是可取的,但改变得太突然,也无法推进“怪怪的感觉”。只有当人努力与之工作,遇到一个相当特别的句子时,才会体验到那种和连续性一起的特征变化(characteristic change-with-continuity),这会让人说:“哇,是的,对,这正是我的感觉!”或者,也许,它的核心没有被表达出来,但它的某些侧面被捕捉到了,例如“虽然不清楚它是什么,但它看起来很可怕。”这时即便没有长出一口气的放松或深深的呼吸,也能感觉到较小的实感,“是的,没错。……这当然是这种感觉的一部分。”一个转化被感觉到了,身体里的什么东西被释放出来,毫无疑问,说这话不只是词语,说出来的话会对身体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不是对其他事物的突然改变。因此,当一个人(以词语或其他象征)象征化自己的体验过程时,这本身就是一种进一步的体验过程,是被象征化的体验过程的推进,因此是它的变化。说出一个人的感觉会改变这个感觉。

甚至是重复相同的话,如果是另一个人说(或者甚至,如果把它们写下来,然后再读还回来),也会产生推进效果。如果反馈感觉到的东西的象征(或“客观化(objectifications)"),环境中的事件也可以推进感觉。这可以反过来说,我们定义“推进”:人的感觉暗含着未来与环境的某些进一步互动的事件。当类似的事情发生时,它会“推进”暗含类似事情的身体过程。环境中发生的类似的事情产生了互动的连续性,正是这种连续性被称为“推进”。这样的词语、行动或对他人的回应是“本来性的”。

人类在饥饿时的推进,不仅靠食物,还靠洗手和坐在餐桌旁,还靠谈论饥饿和食物,尽管最终也必须要进食。推进可以发生在这些不同的层面上,具有不同的作用和不同的特点,但都可以发生“推进”。也就是说,人类有不同的可推进“层面”,或者换句话说,有不同种类的“环境”、不同种类的“客观化(objectifications)”或“象征”。

不仅像食物之类的对象,还有其他人的人际回应、以及词语也可以推进身体的互动性过程。

体验过程理论不仅主张体验过程的一小片中包括了过去、当下和未来。而且主张体验过程的一小片不会作为某个纯粹当下的既存感觉继续前行,好像它的变化是不同的未来事件。相反,当下的体验过程也是一个未来进一步的步骤的“暗含(implying)”

与其把体验看作是静态的事物,然后思考另一个人的回应如何能改变一个人内在的东西,不如将一个人的体验过程看作是内在暗含的来自环境的反馈。一旦这种来自环境的反馈实际发生,它具有推进的特殊效果,而不仅是对这个人任何泛泛的影响。“过程”的确切意味是体验过程的一小片暗含着与环境的进一步互动,当这种互动真正发生时,它会把过程推进到特殊的变化中。这也是连续性,因为它就像曾被暗含的东西。这个推进了的过程定义了本来性。

④焦点化(Foculing)/(价值(Value))

体验过程是有目的、有价值、有焦点的。体验过程具有方向。会带来“推进”的只是某些进一步的步骤而不是其他。其他任何东西都是突然的变化或阻滞。这个有目的、有方向、有价值的侧面是这个理论的第四个基本概念。

例如,如果房间的暖气开得过热,一个人身体上体验到的“热”的感觉也暗含某些更进一步的事情,例如某些方式的使房间比较凉爽的行为或谈话。当一个人“热”的时候,可能还不清楚是开窗还是出去,是开空调还是给自己开风扇,但是有降温的暗含在那里,这与热不是两回事。变得比较凉快不是单独添加到一些温度的中性体验上的别的价值。

同样,心理治疗的下一个步骤的方向也总是暗隐在当下的体验过程中。而且这与无视方向,从外部添加到当下的体验过程中的目标选择问题是不同的。相反,现在所体验的痛苦、紧张、停止或不佳的结果不能以从外部选择的任何方式被推进。只有某些步骤会以一种具体的、感觉到的、身体性的方式推进它,否则就不是治疗性活动了。

尽管暗隐的诸侧面非常复杂,但体验过程有一个焦点(focus),一个特定的方向,它可以被感觉到,而且它表明了不是任何一步都带来推进的事实。

体验过程不是你可以黏贴各种各样图案的腻子。这个过程只会以某些方式推进,否则就会卡住。尤其是在出现问题时,当尚不存在已知和特定的方法,要推进感觉到的过程需要找到一种特殊的方法来做到这一点。人们可能还不知道该说什么或做什么,也许没有人知道。它可能需要一个全新的行动或词语的隐喻。但是身体性体会的前概念的暗含和指示是非常确定的,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其他的行动或言语也不行,除了一种确实推进并引起身体放松的特征性方式之外,什么都不行。

所谓身体体验过程是有焦点的,意思是体验过程为了继续,暗含着一些特殊的进一步的环境事件。没有这些,身体过程的那个侧面会停止、被抑制、紧张。也可能会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广泛性身体障碍,因为身体在很多路径上都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如果某些侧面停止了,身体就不能保持完全相同的状态。其他正在进行的过程也将受到影响而变得有所不同。

如果一个人让自己感受现在的整个感觉,如果寻找方向感,方向感就会浮现。一个人自己感觉到的方向明显不同于一个人应该做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的观念(notion),这种观念伴随着紧张和负担。概念和价值最初来自体验,但是人们已经被教入了许多不是从他们的体验过程中出现的抽象概念。这些一般原则会有所帮助,但前提是人们使用它们来寻求体验上出现的步骤。这样的步骤可以通过感觉到的开阔感和放松感(felt expansion and release)来识别。这既适用于整个体验,也适用于可区分的任何子单元。在思考某个理性问题的特定侧面时,那里有其暗隐的焦点的方向。可以感觉到什么样的一步行不通,什么样的一步有希望。

强调体验过程的方向的整体性侧面很重要。它不同于屈从于一种冲动或一种强烈的情绪。我们不是在讨论不同类型的“好感觉”。有些人在杀人时可能会感觉“好”。如果你屈从这种冲动,你通常会感觉良好。体验过程的方向的整体意感(holisticsense)是不同的。它不是从不同压力中的各种解脱,而是一种对人的生或特定情境的整体身体感觉,它被暗隐地使用,而不必将它的所有方面都分开。

感知的焦点性(Sensing focality)扩展了一个人的视野,包括了比人们能想象的更多方面,而不是收窄视野。任何可区分的体验过程的无数侧面都不是简单地并列排放的,而是被“焦点性”地放置的——它们的功能都是暗含继续推进的下一步。因此,在感知一个人的感受到的体验过程中,一个人寻找作为价值和选择的基础的方向,而不是由外部价值体系强加的方向。它是一个人生的过程的整体(海德格尔,1960),它形成了这个方向,它甚至使得以前曾经被认为是正确的强加的深刻的外部价值观也觉得不正确了。

以前的理论把人是什么样的看作是一个事实,把这个人应该是什么样的看作是一个价值的问题。体验过程理论并不仅仅陈述事实和价值不能分离的一般性原则。它是关于方向投射的体验过程的理论。[原注3]

(2)其他心理治疗系统

其他心理治疗系统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那些仍然在旧的“内容(what)”型中的那些。在他们的观点中,他们试图找出人性、体验、病理和人由什么内容组成。这些流派几乎没有说明治疗师具体在做着(does)什么。虽然这些比较旧的理论可以被体验过程性地使用,但如果这样,所有旧的理论都可以被使用而不是保留其中的一个。所有这些旧的理论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帮助人们具体表达他们的感受和生活。如果体验过程性地使用它们,人们可以高度评价所有这些。否则,它们很可能都是陷阱,以某种狭隘的方式妨碍自己的思想和实践,阻滞自己感知对方刚才真实的独特体验,并难以以真诚的个人回应来推进它。事实上,这样的系统是精神分析流派的、荣格流派的——任何坚持某些所谓的基本内容并只通过这些内容与人打交道的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称为单一理论系统(single-theorysystem)。

其他心理治疗系统的第二种类型是单一技法型,即认为一切所需都只是一个狭隘的技法(narrow procedure)。其中包括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格式塔疗法、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操作疗法(Operant)、理性疗法(Rational)以及许多其他的疗法。每一个疗法都主要以一个基本技法为特色。这些技法的范围可能从不太有效的“技法”,例如争论技法(arguing)到一些存在主义或体验过程治疗师肯定会采用的非常强大有力的技法。

这两种类型都受到排他性要求的影响。人们必须通过谈论婴儿期的性冲突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否则就与精神分析不合了。或者人必须单独使用某一个主要技法才会好起来,否则疗愈是无望的。

这些理论和技法都可以有效地使用,也可以无效地使用。理论和技法本身并没有具体说明怎么使用。它们只描述了患者应该想到什么内容,或者治疗师应该做些什么内容的事情。七十年的经验表明,治疗师无论属于什么治疗流派,都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因此,流派并不是形成有效治疗的因素。最根本的是人如何使用这些理论词语和技法,无论它们属于哪种流派。在弗洛伊德的所有伟大著作中,几乎没有如何实践的细节。弗洛伊德描述的大部分都是关于患者体验了什么内容以及为什么会体验这些内容。弗洛伊德使用自由联想和解释,这里也是关心患者内在据说会有的内容是什么。关于解释的“时机(timing)"的非常重要的陈述却非常模糊,这被认为是无法定义的直觉(intuitive)。“修通(working through)”是一个命名整个治疗工作过程的统称性说法,同样,它也被认为是无法定义的。弗洛伊德说这是精神分析最重要的侧面,但他没有说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移情是精神分析的基本工具,但却没有说明治疗师如何“处理”或“克服”它。

同样,荣格的著作充满了宝贵的洞察,包含了很好的人类生活的理论,但当人们寻求如何进行治疗的指导时,却鲜有提及。荣格只是表述了患者应该与布置(constellated figures)交涉,并且应该在积极想象(daydreams)中“活跃(active)”,仅此而已。

这些旧的心理治疗系统几乎只关注患者的内容,而不关注治疗师的技法。

与此相对,比较新的流派几乎不提供理论,占据技法中心的通常是一两种技法。治疗师被要求相信这种单一的技法是普遍有效的,而且是必须的。例如,沟通分析将自我、本我和超我转化为成人、儿童、父母,并抛弃弗洛伊德理论的其余部分。这个技法是要挑战患者,让他们放弃适应不良的模式。“你可以在这一刻停止自责,”沟通分析治疗师挑战道。或者“那是你的哪一部分?”来访者可能会回答“父母……”。这可能有助益,也可能没有什么助益。

这些技法太少,太排他性地相互对抗。它们只在有的时候有效果。什么时候有效果?即使上述来访者在沟通中说“父母……”,它也可能与精神分析的“超我……”在治疗上没有什么不同。无论哪种方式,都有可能什么都不会发生。那什么时候有治疗效果呢?不是当患者只是说或知道什么,而是还可以直接感受到体验过程的转化(shift)的时候。这通常只有在患者直接和体会工作时才会发生。只有当沟通分析治疗师把注意力集中在“责备或骂人”的感觉上而且患者通过聚焦于此找到了放松的一步的时候,这个技法才是成功的。这是可以做到的。否则,沟通分析中的患者可能会被治疗师说服他们回家后会发生变化,但可能仍然不知道这些变化将如何发生。

可以对其他技法进行类似的体验过程性的批评和规范。只有不断地直接指向患者的直接体会并和患者的直接体会一起工作——而且只有通过从中寻找步骤——一种技法通常才是有效的。

同样,将人转译为理论通常也不是很有效——它们偏爱理性的谈话,通常会阻止一个人的治疗过程。理论性概念只在用于指出、表达患者具体的感觉并从中采取具体步骤时才有帮助。任何理论框架,可能的话几个理论框架,都可以这样使用。

正如在本章各个部分所看到的,体验过程哲学发展了一种人格理论和心理治疗理论一一但它是一种不同类型的理论。它是一种关于人们如何生的理论,而不是关于人是什么和人做什么的理论。人是他们的生的过程,而不是产品,人不是他们制作的概念和事实的产物。

存在主义观点否认任何理论都可以真正表现人是什么,因为人是什么总是通过生的过程形成的,而且是完全开放的。理论是人创造的,永远不可能从理论中推导出人来。但存在主义没有更进一步。

因此,体验式方法超越了所有心理治疗理论,并说明了为什么所有这些理论都有成功和失败。这取决于有没有一步步维持与体验过程的关系。

必须拒绝把人转译为概念,拒绝将人服从于一种普遍的机械性“技法”。

以上的讨论已经论述了其他心理治疗系统把人看作概念或技法的对象,这两者都不是有效的。其他心理治疗系统也可能把人看作是纯粹的身体或纯粹的精神。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尽管它们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直接到达感觉到的体验过程。纯粹身体的方法和纯粹精神的方法两者都各自欠缺着对方,都知道需要对方。它们甚至试图添加对方。但是,一旦将两者分开思考,要结合身和心就会错过身体感觉到的体验过程的丰富性。意会(felt meaning)既不是肌肉也不是情绪,也不是两者的合体。它是一个人在自己的情境中生的过程的身体性体会(felt sense)。身体系统和精神系统只是间接地碰到了这一点,因为它们未能引导患者以正确的样式直接关注身体的生的正确维度。

瑜伽和瑞奇(Reich,1949)的系统直接作用于身体、肌肉、运动和姿势。这样的工作也会导致生的过程和精神的改善。瑜伽和瑞奇都强调在与身体一起工作时,某些心理过程是必要的。瑜伽强调冥想。瑞奇敦促人们“修通”当一个人放松某些肌肉和锻炼身体时出现的心理和人际关系的感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直接和身体工作的系统是想把身和心视为一个系统,不仅要和肌肉一起工作,还要和感觉一起工作。

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和其他内观(insight)疗法都强调,修通的过程必须超越言语和思考。仅靠理智化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变化。困难在于必须再生(re-lived),而不仅仅是讨论或解释(当然,再生必须与之前的生不同)。这里必须有某种感觉的工作,而不仅仅是思考的工作。但是,这些较旧的系统无法说明如何实现这一点,甚至无法说明它是什么。然而,很明显,仅仅思考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身体感觉到的生的过程。

双方都想在中间获得什么!真正构成心理治疗过程核心的既不是肌肉也不是思考。那么他们在谈人的哪一个侧面呢?它是非身体和非思考的什么吗?不,不是,它是两者兼而有之。那是身体的体验过程——不仅是身体的肌肉,还是在复杂的世界中活着的生理性身体性的体会。不仅仅是思考,还有生理上感觉到的复杂性意感(sense),还有当一个人表达自己的个人烦恼时的一种前概念和可区分的具体性。体验过程的系统与具体的意感一起工作,这种意感是生理上感觉到的并且也包含暗隐的认知、知觉和情境复杂性。

(未完待续……)

[原注1]:体验过程疗法是作者自己的方法的名称,它具有一些存在主义根源。本章将一般地讨论存在主义疗法,并从实践上讨论体验过程疗法。

[原注2]:作者为存在主义概念创造了体验性基础。存在主义还没有这个,因此它自己的一些基本用语含糊不清,并且留下了许多未解决的核心问题。本章介绍了以作者的体验过程哲学体系为基础和修正的存在主义概念。

[原注3]:此处介绍了与心理治疗相关的体验性概念,但它们是作者哲学体系的一部分,而心理治疗只是其中的一种应用。

Gendlin,E.T. (1973). Experiential psychotherapy. In R. Corsini (Ed.),Current Psychotherapies (pp. 317-352). Itasca,IL: Peacock.

上一篇 2022年12月09 21:59
下一篇 2022年12月12 16:45

相关推荐

  • 环境优美的成语,表达环境优美的成语

    1.【高考真题体验】那时,小镇上的人们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一律到照相馆留影。而且,小镇只有一家照相馆。照相而入“馆”,①。这样的场所不大不小,半家常、半神秘,不单规模、形制上端庄含蓄,其幽暗也给人一

    2022年12月12 238
  • 帝王绿翡翠多少钱一克,顶级帝王绿多少钱一克

    大家好,我是轩哥。在2012年香港举行的第26届巴黎古董双年展上,曾经展示过一条顶级翡翠项链——《帝王长城》,标价5亿6千万(折合人民币4.37亿)!它不仅是当时展会的珠宝价格之最,同时也是世界10大

    2023年02月19 232
  • 梅花五角硬币值多少钱,哪一年梅花5角10万元

    收藏硬币是收藏者的最佳选择,哪一年梅花5角10万元,第一具有收藏价值。第二硬币是不可再生的藏品只赚不赔。为此硬币成为了收藏新宠,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网上传说的一枚价值好几千的2000年梅花五角硬

    2023年03月25 209
  • [韩国]高银《春天 得以安葬》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中国与韩国、日本同处东亚,互为近邻。三国共同创办“东亚文学论坛”,为三国作家搭建平台,作家们聚集一堂,以文会友,以文交友,以此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相互理解。中国作家网曾刊发《中日韩文学交流——从历史中

    2022年12月06 219
  • [俄罗斯]米哈伊尔·莱蒙托夫《你是我白天黑夜不落的星》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1、《纨绔少年》,杰尼斯·冯维辛你是我白天黑夜不落的星下一句,主人公米特罗法努什卡是一个自私且无知的士绅阶层成员,他是杰尼斯·冯维辛(DenisFonvizin)戏弄的主要目标。《纨绔少年》于1783

    2022年12月04 281
  • [美]弗兰克·道宾主编《新经济社会学读本》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本文并非“工业党”综述,而是以“工业党”作为一种方法论尝试解释世界。“工业党”一词据本专题“编者按”考证可能是2011年出现的,它并非源于自称,而是被人命名。有点像英国历史上的“托利党”与“辉格党”之

    2022年12月24 229
  • 黄杨树多少钱,十万块钱的黄杨树

    园艺村内景。十万块钱的黄杨树,依靠黄杨特色产业,园艺村入围首批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通过整治人居环境、修复河道生态、重塑农宅风貌,塑造“白墙青瓦坡屋顶,林水相依满庭芳”的乡村新风貌,全民共建“美丽

    2023年03月20 227
  • [加]斯蒂芬·埃里克森《玛拉兹英灵录 卷一》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在图书城里逛一下,你会被成架成架的奇幻书名淹没。这其中极少数很好、一些不错,而大部分则实在糟糕。要找到一本好书很难,就如同在沙中淘金。然而你偶尔会发现罕见的矿石,那是你决意珍藏永远的金粒。我发现自己处

    2022年12月17 272
  • 飞乐鸟《建筑绘》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最近好多人问:我该买啥彩铅啊?为啥我的彩铅叠色叠不上去?难道是我的纸的问题?……好的,今天就来解决一下这些问题。鸟之绘II——36种中国鸟的色铅笔图绘34.8动物绘II——33种最萌动物的色铅笔图绘3

    2022年12月13 290
  • 家字多少笔画,家字在康熙字典多少笔画的

    八大山人千字文,写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家字在康熙字典多少笔画的,八大山人时年67岁,书法已臻成熟,其中楷、行、草杂糅,所以有人也称为行书千字文。自“昼眠”至“晦魄环照”,之间遗失116字。2014年4月

    2023年03月21 300
  • 虞美人是谁,网红虞美人于文红

    绝笔之作《虞美人》,千古名篇背后的叹息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取名于项羽身边的美人虞姬,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冰》、《巫山十二峰》等。楚汉争霸时,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

    2023年04月30 271
  • 30年的桂花树值多少钱,桂花树30年了能卖吗

    秋天,似乎总是与桂花联系在一起。每年第一丝桂花的幽香,仿佛总是昭示着秋天真正的到来,令人特别欣喜。尤其是秋分,历来都是桂花盛放之时,吃着桂花糕,喝着桂花拿铁,空气中漂浮着桂花味,城市上空弥漫着浓郁、独

    2023年04月07 299
  • 父亲节的祝福语言,父亲节的祝福语大全

    1、总有小时候顽皮的印记,总有您沉默疼爱的记忆!总有软弱无知的眼泪,总有您微笑支持的安慰!父爱没有无微不至,父爱却能包容天下!爸,节日快乐!2、有人赞我聪明,您比我更加开心;别人说我幸福,您也更加幸福

    2022年12月10 28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