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阿什莉·奥德兰《我本不该成为母亲》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每到母亲节,《请回答1988》中的一句台词总是被引用:“有人说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到了妈妈的年龄,妈妈仍然是妈妈的守护神。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声,也触动心弦。”妈妈很伟大,这毋庸置疑,但是

每到母亲节,《请回答1988》中的一句台词总是被引用:

“有人说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到了妈妈的年龄,妈妈仍然是妈妈的守护神。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声,也触动心弦。”

妈妈很伟大,这毋庸置疑,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忘了——在成为某某某的妈妈之前,她也曾是个需要被捧在手心里的少女。

大多数时候,终其一生,孩子与母亲的关系里,都只围绕“关心与被关心”,却极度缺乏彼此之间的了解。我们的母亲喜欢什么、她过往的人生和选择、她的价值观等等,似乎更多的是模糊和空白……

母亲为了照顾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心力,现在我们长大了,也应该多多了解母亲。

下面这10本书,就从不同的角度,让你更懂自己的母亲。

01《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

蕾切尔说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孩子出生以后,母亲和父亲的生活轨迹便完全不同了,在外面上班的父亲,会逐渐得到外界、金钱、权威、名望的保护,而母亲的职权范围则转移到家庭领域,就算就算双方都有全职工作,母亲也不得不退让,女性事业的阵地在一点点被掠夺,即使几年后还能回归,也不再是从前的那个人了。

为人子女者,读完这本书,会对母亲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02《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快过年了,很少回家的葛西泉回到母亲家,却发现独居的母亲失踪了。脏乱的厨房,枯烂的插花,发霉的冰箱……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她渐渐失去了记忆,在公园秋千上痴痴地望着夜空。

为了照顾母亲,母子间原本疏远的平衡被打破了,遗忘多年的母子间的回忆也如海啸般席卷了葛西泉,同时袭来的,还有母子间绝不能触及的那道旧伤,母亲的时间越来越少,但葛西泉心里的话却始终问不出口。而偶然发现的母亲的日记,让他看到了母亲另一面的人生……

03《空巢》

这本小说围绕电信诈骗,讲述了一位空巢老人被骗后的24小时,讲述了她的无助与孤独。

据全国老龄委公布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达49.7%,农村老人空巢率也达到38.3%,且上升速度比城市更快。预计到2050年,中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

你的母亲是空巢老人吗?要知道,老人“空巢”的垒起,不是因为子女的离家,而是从我们忽视了他们的需求、情绪开始,从他们开始自发地有“我老了,多说会给孩子增加负担”的顾虑开始。

请多关心母亲,让小说里的悲剧不要再现。

04《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

[加拿大]阿什莉·奥德兰《我本不该成为母亲》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作为女性,即使是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也曾面对许多的艰难时刻。在自传《成为》中,米歇尔为我们讲述了她的个人出生和成长经历,首次公开了她的婚姻生活,尤其是她与贝拉克·奥巴马结婚的早些年,她是如何在丈夫政治生涯的快速上升期寻求职场与家庭间的平衡的。面对那些生活给她的难题,她的选择是永不放弃,努力进化出最完美的自己。

米歇尔·奥巴马的真实和努力,带给了女性们一丝丝温暖和光明。母亲一生中为我们牺牲了太多,希望这本书,能给她们带来更多勇气,鼓励她们成为自己的样子。

05《我本不该成为母亲》

一个女性成为母亲,从来不是她个人的选择,而是自然、社会的选择。因为生理构造上的繁殖能力,女性被理所应当地认定应该负起生儿育女的义务,于是,对于女性来说,成为母亲仿佛成了一件顺其自然的事。

但是阿什莉·奥德兰却不这么想。她为了孩子辞去了加拿大企鹅兰登公关总监的职位,而后却因为母职身份陷入了极大的痛苦当中。在孩子六个月大的时候,她结合个人经历提笔写下了《我本不该成为母亲》这本小说。这本书探讨了诸多深刻的社会议题:成为母亲意味着什么?母亲生而伟大吗?母亲就必须满足社会的期待吗?

关于这些疑问,阿什莉·奥德兰表示:“尽管我们一直被教导‘母亲’是女性最自然的角色,但成为母亲这件事依然充满恐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当我们想要或抚养孩子时,很多人脑子里都曾经闪过一些噩梦般的想法。作为作家,我在探索我们共同的恐惧时得到了很多满足感,也让自己更了解这些恐惧。我让我的思考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希望有更多的女性愿意正视自己的内心,勇敢接纳自我需求,哪怕不能成为世俗意义上的完美母亲,也有自由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人生轨迹。

06《为何母爱会伤人》

别把母爱捧上了天,爱来自母亲,但令人悲哀的是,伤害也往往来自母亲,而这爱与伤害,总会被孩子继承下来。这本出自美国心理治疗师、畅销作者贾丝明·李·科里的书,是一本疗愈指南。

书中,作者探讨了“好妈妈”是什么样,以及失职的养育带来的伤害,作者也在反复说明:失职的母亲往往自己也没得到好的养育,同时还面临着环境的压力和生活的难题。

谈到写作目的时,作者说:“我聚焦于母亲,不是因为母亲们需要更多内疚或堆积如山的责任,而是因为我们所得到的养育的质量强烈地塑造着我们的人生发展前景。我希望,理解这些影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并治愈失职的养育造成的伤害”。

07《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美】威尔·施瓦尔贝

“当母亲被诊断出癌症时,我不知道如何去安慰她……我们很亲密,但我们似乎没有那么了解彼此。”美国知名作家威尔·施瓦尔贝说。

这本书讲述了威尔与母亲的一段真实经历:当威尔在得知母亲胰腺癌晚期后,一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件事,该如何与母亲沟通。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开始阅读同样的书,并因此拥有了独属于母子两人的读书会。

这个儿子与母亲的读书会,总共持续了了两年多,直到母亲离开人世。他们通过一起读书,开始了一段阅读广度和人生深度的对话之旅。他们陆陆续续看完超过100本书。在这长长的书单里,有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有托尔金的《霍比特人》罗尔德·达尔的《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有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有托马斯·曼的《魔山》,有毛姆的小说,也有萧伯纳的戏剧……他们探讨了勇气、信仰、孤独,感恩、学习倾听甚至葬礼等多个话题,分享着各自的人生态度和观点。

08《秋园》

这是一个八十岁的女儿,在四平方的厨房里,用一叠方格稿纸写下的自己母亲,一个叫做“秋园”的普通女性的故事。

《秋园》以杨本芬的母亲——梁秋芳为原型,讲述一位出生自1914年的女性,如何在变动不安的时代中奋力求生。战争、饥饿、死亡……那些你想到想不到的痛苦,她都一一经历过。有人说,《秋园》就是女版的《活着》。

这世间有着无数个与秋园一样,隐忍地挨受残酷命运的母亲,却一直被人忽视。

也许,每个子女都该给自己的妈妈写一本传记,记录下自己身边这个平凡却可敬的女性。

09《一日重生》

《一日重生》讲了一个失败的男人和他妈妈的故事。 在这部小说里,作者给予了主角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让母亲引他走进昨天。

母亲告诉他,“不要放弃,原谅自己,好好活着。”他选择了重生。

小说就像是一部母子版的《你好,李焕英》,写给所有曾是孩子的你我,读懂母亲未曾讲述的人生。

我们一定要趁着生命鲜活的时候,好好地原谅自己,接纳自己,然后全心全意地爱妈妈。

[加拿大]阿什莉·奥德兰《我本不该成为母亲》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10《请照顾好我妈妈》

你什么时候会突然觉得妈妈特别重要?《请照顾好我妈妈》这本书给出了一个答案——当她消失的时候。

在进城探亲的路上,妈妈朴小女意外走失了。丈夫和子女沿着她走过的路寻找她,这些人此时才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她。除去母亲、妻子的身份之外,他们并不知道朴小女是谁,也从未像此刻一样,意识到她是如此重要。

从现在就开始倾听母亲的故事吧,如果等到像母亲走失这样重大事件发生时才醒悟,那就太迟了。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母亲的故事。命运让她出生在无法主宰自己人生的年代,她逐渐忘记少女时代的梦想,成为“母亲”,为家庭和儿女奉献一切,湮灭了自我。可她以令人难以想象的坚韧,繁衍出更多的爱。母亲们犹如空壳,站在今日之你我的身后。我们依赖她却也推开她。

从现在开始,从这本书开始,倾听她的故事,珍惜转瞬即逝的时间,一切都还来得及。

上一篇 2022年12月20 10:22
下一篇 2022年12月19 11:35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