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罐头里的小孩》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张图片,瞬间笑喷。是“孩子的一天”:挨骂,起床——挨骂,吃饭——做作业,挨骂——玩游戏,挨骂——挨骂,睡觉。孩子的一天,真是时时在挨骂,样样都挨骂呀!作为一名家长,我想说,其实我也不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张图片,瞬间笑喷。是“孩子的一天”:挨骂,起床——挨骂,吃饭——做作业,挨骂——玩游戏,挨骂——挨骂,睡觉。

[奥地利]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罐头里的小孩》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孩子的一天,真是时时在挨骂,样样都挨骂呀!

作为一名家长,我想说,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啊!

无奈孩子啥啥都惹人生气啊!晚上不睡早晨不起,吃饭磨磨蹭蹭,做作业不用心,还老挂着看电视玩游戏……

你看,说起孩子,随便吐槽一下,就是停不下的节奏。

如果给咱一个完美的孩子,那该多好啊!那可就省心多了吧?

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的介绍,奥地利作家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的代表作《罐头里的小孩》就描写了一个这样完美的孩子。聪明懂事,听话礼貌,自律上进。堪称完美。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此书的作者:

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是奥地利当代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已出版儿童文学作品100 多种。1984年她以全集荣获了素有“小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2003年她获得世界上奖金最高的儿童文学奖——阿斯特里德·林德格伦纪念奖。

狗的孩子长大了,他的妻子已经去世多年。 因此,狗决定离开家去广阔的世界。 一路上,他遇到了很多事情,最后和他的熊朋友一起,充满了各种的喜悦和无助回到了故乡。作者借一只睿智的老狗之手,给我们每一个读者出了一道。

《罐头里的小孩》 这部作品本身,也荣获多种奖项:

1973 年德国青少年文学奖

我在暑假里读了一本书,名字叫《罐头里的小孩》。书的作者是奥地利的儿童文学作家涅斯特林格。这本小说里有一位叫巴托洛蒂的太太,她以邮购为乐。有一天,她收到了一个巨大的罐头包裹,打开之后,从罐头里爬出一个7岁男孩。

1975 年奥地利青少年暨儿童文学奖

1979 年美国 Mildred L. Batchelder Award

1982 年荷兰儿童文学 &34;

1988 年奥地利国家儿童文学奖

作者:(奥地利) 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 译者:赵建军 主编:方卫平 出版日期:2014 年5 月 ISBN:978-7-5397-7070-3 开本:32 开 定价:18.00 元 (2)内容简介: 酷爱阅读的矮个子先生退休了,为了打发时间,他不停地去图书馆借书。在图书。

1989 年奥地利国家荣誉奖

该书讲述了一个名叫康拉德小男孩的故事。

康拉德知道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家自己乖乖地玩耍,不打扰父母做事。去朋友家准时安静,不大吵大闹。在学校规规矩矩,不调皮捣蛋。

可谓是家长眼中的好孩子,老师口中的好学生。 但他却遭遇了一些更严重的危机。这本书,带给我们很多养育方面的启发。

【篇一:《罐头里的小孩》读后感】 爸爸最近给我买了一本书,叫《罐头里的小孩》是奥地利作家涅斯特林格编写的,这本书曾获1984年国际安徒生奖。《罐头里的小孩》主要讲了:小康拉德是一个从神秘工厂生产的人造小孩,他。

01 母亲更关心孩子心灵,父亲更关注孩子成就。

康拉德一放学,巴托洛蒂太太第一句话是:“过得快活吗?”托马斯先生第一句话是:“门门功课满分吗?”

小说结尾,康拉德问:“以后我必须一直是这个样子(喧闹,淘气,不温顺,不听话)吗?”托马斯先生叫道:“绝对不可以!”

康拉德问:“以后我必须像我先前的那个样子(安静,规矩,温顺,听话)吗?”巴托洛蒂太太叫道:“绝对不可以!”

我们可以看出,母亲更关注孩子的心灵,更在意他是否健康快乐幸福。而父亲更在意孩子的成长成就,是否优秀出色。

我暂时不对两种态度做任何评价。因为,如果两者结合得好,又不彼此干涉相互拆台的话,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颇有裨益的。

02 父母在孩子面前争吵,最受伤的是孩子。

康拉德既爱母亲 巴托洛蒂太太,也爱父亲托马斯先生。

当巴托洛蒂太太和托马斯先生意见不一致发生分歧时,康拉德就无所适从,进而陷入左右为难之中。

[奥地利]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罐头里的小孩》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争执中托马斯先生落败,康德拉也替他难过。

所以,巴托洛蒂太太决定,再也不说托马斯先生一句坏话——至少不在康德拉面前说——要踩他的脚趾,也只趁康德拉看不见时。

所以,养育孩子过程中,父母双方应该尽量保持一致。即使有不同意见,可以选择私下协商,而不是当着孩子的面争论不下。

否则,不管谁输谁赢,孩子都会伤心难过,都会受到伤害。

03 一味教条式填鸭式的教育,适应不了现实生活。

康拉德是工厂生产的“完美”小孩,经历了各种培训,输入了各种程序,经考察合格方才出厂。

可这样的孩子,却无法适应学校生活。

他的优秀和完美,他的听话和服从,让其他孩子恼恨、妒忌。他们讨厌他、远离他、排挤他。

那是因为他不了解人性的弱点,不知道怎样融入集体,更不懂怎样自我保护。

这就像是一个隐喻,如果一个孩子只知道埋头学习,却没有机会接触现实世界,即所谓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即便他非常优秀完美,进入社会后,也必定会步履维艰,碰壁不断。

04 同伴支持的重要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没有同伴,注定是不幸的。

康拉德被同学孤立、排挤,困惑不解,也痛苦不安。

好在,基蒂了解他的来历。理解他,接纳他,陪伴他,保护他。

后来工厂要召回他,巴托洛蒂太太想到一个主意,尽快改造他,使他成为一个淘气、吵闹、不听话、不温驯的乖孩子。

这次成功改造,也得益于基蒂的参与。虽然改变是如此艰难,但因为有基蒂的帮助和支持,康拉德最终战胜了自己,做了一回坏孩子,让工厂的人大失所望、悻悻而归。

不难看出,孩子成长过程中,同伴的作用不可估量。如果没有同伴,他该是多么孤单和可怜!

05 总是做正确的事情,未免无趣。

康拉德是一个彬彬有礼、规规矩矩、百依百顺的孩子,堪称完美,却像个假人,没有喜怒哀乐。

他喜欢东西,是因为巴托洛蒂太太喜欢。

他认为七岁的男孩不该照镜子,否则会变得爱虚荣。

他认为冰激凌只能夏天吃,并且必须是吃完饭才能吃。

他认为一个七岁的孩子有责任帮助母亲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他认为一个七岁的孩子最好一次玩一样东西。

他认为孩子要聚精会神地玩,不要去打扰大人。

他认为一个七岁的男孩不适合玩洋娃娃。

他认为……

总之,没有“人味”。

跟巴托洛蒂太太以及基蒂相处一段时间后,康拉德从内心希望改变。

当工厂发来召回他的信函,他用大家从未听到过的最响的声音叫道:“你是个好母亲!”

另一方面,康拉德被改造成功后,学会像普通男孩子一样说话,像普通男孩子一样淘气,会像普通人一样唱俗气的歌曲。

这样的康拉德,终于有了“人味”,也终于拥有了一个孩子该有的可爱。

所以,作为普通人,我们不要一味地追求正确和完美。作为凡人,正因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完美,才有那么多荡气回肠的故事。

看到这里,你还想一个完美的小孩吗?

故事里,康拉德的来历,是工厂制造,是否就是某种隐喻,告诉我们完美的孩子不存在?

故事最后,真正的订购者看到康拉德不再彬彬有礼、百依百顺时,说:“一个多么吓人的孩子!我看我们还是养只狗好了!”

这也是一个讽刺吧?如果你追求的是一个绝对听话的孩子,那你还是去养狗吧!

有兴趣的话,去看看这本《罐头里的小孩》吧!看完,你会发现,家里那个活泼好动、吵吵闹闹、调皮捣蛋的孩子,是多么可爱!多么珍贵啦!

微信公众号:玉可可儿

上一篇 2022年12月20 02:48
下一篇 2022年12月07 20:09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