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中国革命》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1925年5月30日将成为远东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日子,奥斯特洛夫斯基简介,犹如欧洲的巴士底狱事件一般。”写下这段话的作者所表现出的远见,在英国外交部官员当中是罕有的。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五卅事件开启了

“1925年5月30日将成为远东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日子,奥斯特洛夫斯基简介,犹如欧洲的巴士底狱事件一般。”写下这段话的作者所表现出的远见,在英国外交部官员当中是罕有的。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五卅事件开启了从1925年至1927年这段风云跌宕的历史,中国史学界称之为“大革命”。在1925年5月30日这一天,中国革命从无序的泄愤转入了有目标、有组织之行动的阶段。

20世纪20年代中期,上海人口由1850年前后的50万增长到250多万,相当于原来的5倍,并以此成为中国遥遥领先的第一大城市。与此同时,上海也变成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大都市,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业寡头在政治上发挥着主导性作用。

其作品包括《中国与世界:十八世纪至当代》(获得德国史学家协会奖)《中国革命: 1925年5月30日, 上海》《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等。于尔根•奥斯特哈默因其在历史学研究中的卓越成就分别于2010年和2016年获得莱布尼。

[德]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中国革命》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自19世纪末起,外国银行和企业大规模涌入上海。尽管中国本土企业家也成功参与了上海的工业化,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大型生产企业却主要掌握在英国人和日本人的手中,近半数产业工人受雇于外国雇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32家日本棉纱厂。纺纱是上海的第一大产业,日本纱厂的生产能力占总产能的52%,在这些厂里工作的男女工人和童工超过了6万人。

读完第一章我深受感动,美国记者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一种思想武装,。

[德]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中国革命》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关于本书

在海峡两岸对民国以来中国近代史的解释仍有严重歧异的当下,《中国革命》书正可提供台湾的读者一种较为客观而不带偏见的解释。于尔根奥斯特哈默,1952年生,曾在伦敦德国史研究所和弗莱堡大学工作。现为康茨坦茨大学近现代史教。

上一篇 2022年12月11 00:58
下一篇 2022年12月08 19:34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