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波伏娃是个备受争议的人,保守主义者指责她敌视男性,无视男女差异,破坏传统家庭观,其结果势必造成离婚率和单亲家庭

西蒙娜·德·波伏娃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Simone de Beauvoir

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

波伏娃是个备受争议的人,保守主义者指责她敌视男性,无视男女差异,破坏传统家庭观,其结果势必造成离婚率和单亲家庭的增多,造成男女对立,社会矛盾增多;而自由主义者则认为她的观点有平均主义之嫌,不仅如此,她还受到了一些女权主义者的批评。

她的作品《第二性》曾经使她遭受到恶毒狂怒的攻击,诸如 “性贪婪 ”、“性冷淡 ”、 “淫妇 ”、 “慕雄狂患者 ”、 “女同性恋者 ”等恶骂之声仍不绝于耳。但是,这一切不能阻止她将自身作为反传统、追求个体独立的典范,不加粉饰和修改地奉献出来。

《第二性》中的经典语录

One is not born,but rather becomes,a woman。

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她是变成女人的。

人们将女人关闭在厨房里或者闺房内,却惊奇于她的视野有限;人们折断了她的翅膀,却哀叹她不会飞翔。但愿人们给她开放未来,她就再也不会被迫待在目前。

第二性读后感 篇1 这次为何突然想要选择读《第二性》,是因为在微信公众号看到了推荐,讲这本书是女人、尤其是女青年的必读书,于是便兴起一股强烈的阅读欲望。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我自己对于女性地位和身份的种种疑惑能够适度的排解。

女性是第二性,排除在男性以外的“他者”。权力归于男性,女性仅仅是附庸。附庸的庇护来自权力,歧视也来自于权力。事实就是如此,谁家生了女儿也还是叹惋一阵儿。连在性交中,女性都是处于被动和守势,像个容器,收纳男性的欲望。

无数的女人都在反复重复着这样的生活方式——无聊、期待和失望。即使是自恋者,也包含着想被别人欣赏的意味。

压在婚姻之上的诅咒是,两个人往往在他们的软弱中,而不是在他们的力量中结合,西蒙娜・德・波伏娃介绍,每个人都要求对方,而不是在给予中获得快乐。梦想通过孩子达到充实、温暖、自己不善于创造的价值,这是更加令人失望的骗局。

压在婚姻之上的诅咒是,两个人往往在他们的软弱中,而不是在他们的力量中结合,每个人都要求对方,而不是在给予中获得快乐。梦想通过孩子达到充实、温暖、自己不善于创造的价值,这是更加令人失望的骗局。

    《第二性》 核心内容是讲述女性的社会权力的相关问题,其原作者是法国作家 西蒙娜·德·波伏瓦。    在《第二性》整本书分为七个大章节 分别为 1. 事实与神话。

有些女人把自己当成花束、大鸟笼;另外一些女人成为博物馆,还有些女人变成难解的符号。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又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每一种事物都在诱使她走容易走的道路;她不是被要求奋发向上,走自己的路,而是听说只要滑下去,就可以到达极乐的天堂。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男人早就懂得,想要快活,就要靠自己。而女人,上天赐予她们的美好礼物其实早就标好了价格。

看过《水浒传》和《西游记》的人,也许会对《红楼梦》望而却步,因为《红楼梦》比较难看懂。同样,看过《简·爱》《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的人,也会觉得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第二性》是一部难啃的理论书,既不像小说那么好看,也不好理解其中的理论奥秘。其实是误解了。有个女教授对我说:“《第二性》是女人、尤其是女青年的必读书。”因为读了以后,她便懂得女人是怎么回事,应该怎样对待自己。我觉得男人读了以后,也大有裨益,对女性会有更加深切的了解。至今,《第二性》已被看作是女性主义运动的“圣经”,几乎所有的评论都援引这句话:“《第二性》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完整、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

之二,波伏瓦不是单一地提出女权问题,她一下子将妇女问题全盘地、相当彻底地摆了出来,力图囊括女性问题的方方面面。波伏瓦认为谈论女性必须了解女人的生理机能和特点,她论述生物的进化过程,低等动物与高等动物的繁殖,雌性与雄性的分别与各自的特点,进而论述女人与男人的分别与各自的特点,女人的生育过程,等等。她指出,女人由于有生物属性,要来月经,要经历妊娠和痛苦而危险的生育,女人对物种有附属性,因此,女人的命运显得更为悲苦。男女在智力之间并没有多少差别,但女人在体力上比男人弱小,行动能力差些,她对世界的控制受到限制。当然女人对物种的屈从还取决于经济和社会状况。从生物学上来考察男女,是将女人放到物种和生存的角度去考虑,确定女人的生存位置。以往也有论者在分析女人所能起的作用时提到女人的生理属性,但往往一笔带过,而波伏瓦追根溯源,把这个问题谈得很彻底。

之三,波伏瓦描述了女人在人类史的发展长河中所处的地位。她认为自己的叙述弥补或修正了前人论述的不足。女权意识是在18世纪末,尤其是在法国大革命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但《拿破仑法典》(1804)仍然规定女人应当服从丈夫,连巴尔扎克也认为女人是男人的从属。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摧毁了土地所有制,而逐渐引发了劳动阶级和妇女的解放。各种社会主义的观点都提出妇女解放,乌托邦社会主义要求取消对女人的奴役,圣西门主义者重新掀起女权主义运动。而无政府主义者普鲁东主张把女人禁锢在家庭中。19世纪,妇女总体上缺乏争取自身权利的意识。直到19世纪下半叶,女工的休息日、产假等才有规定。至于政治权利,1867年,斯图亚特·米尔在英国议会上为妇女的选举权做了第一次辩护。1879年,社会党大会宣布性别平等。1892年,召开了女权主义代表大会。美国妇女比欧洲妇女获得更多的解放,林肯支持女权运动起了重要作用。波伏瓦指出:“女权主义本身从来不是一个自主的运动:它部分是政治家手中的一个工具,部分是反映更深刻的社会悲剧的附加现象。女人从来没有构成一个独立的阶层:事实上,她们没有力图作为女性在历史上起作用。”这个深刻论断看到了妇女本身存在的问题:女性尽管长期受奴役,却不能像奴隶一样起来反抗,也就不能争取到应有的权利。因为女人是不分阶级的,不同阶级的妇女有不同的利益。比如,资产阶级妇女未必要争取劳动权,她们宁可待在家里享受生活,屈从于丈夫。

西蒙娜·德·波伏娃,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1949年出版的社会学著作《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经典。《第二性》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

之四,为了结合对男性制造的“女性神话”的分析,波伏瓦以五位男性作家的创作为例,探讨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男性思想。法国作家蒙泰朗是个大男子主义者,他的小说有自传性质,描写女人如何崇拜他,追求他,但他厌恶女人,鄙视女人,将女人当作发泄性欲的工具和男人的衬托。劳伦斯以描写性爱闻名,追求男女的完美结合,然而他的小说体现了对男性生殖器的骄傲;他相信男性至高无上,男人是引导者,女人是被引导者。法国戏剧家克洛岱尔诗意地表达变得现代化的天主教观点:女人要忠于丈夫、家庭、祖国、教会。他把女人界定为心灵姐妹,女人是用来拯救男人的工具。超现实主义领袖布勒东投入到爱情中,将女人看成一切事物,尤其是美。女人追求永恒的爱,布勒东希望她成为人类的救星。女人形象在布勒东笔下是一种理想。斯丹达尔对女性有特殊的热爱,他赞赏女人身上的自然、纯真、宽容、真诚、敏感、有激情。女人为了得到爱情,会想出种种办法,克服重重困难,显得光彩夺目。这些男性作家分别代表了从蔑视女性到赞美女性的不同倾向,但是,即便对女性持赞美态度的作家,也没有对女性表现出真正正确的态度。总之,男性作家所虚构的“女人神话”都不同程度地歪曲了女性。波伏瓦在这里进行的是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第一次对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做出深入而独到的分析,成为此后女性主义批判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的滥觞。

之五,波伏瓦对女人一生各个阶段的分析,构成了《第二性》的重要部分。这是对女人的一生进行正面考察,从童年阶段开始,女孩逐渐意识到男孩的优越地位,随后她感到父亲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她知道了是男人创造了所有国家,无论是在神话还是在生活中,英雄都是男性,而只有一个圣女贞德与之对抗。连圣父也是男人,圣母要跪着接受天使的话,圣经中指明女人是由男人的一根肋骨造出来的,凡此种种,都表明女人的次要地位。波伏瓦论述了女人的婚姻、家务劳动,认为达到平衡的夫妻生活只是一种乌托邦,由此得出,“婚姻制度本身一开始就是反常的”,她很赞赏离婚是常事的美国,女人可以在外忙碌。波伏瓦指出,女人通过生儿育女,实现了她的生理命运。女人在妊娠期显得像个创造者,有些女人对怀孕和哺育感到极大的快乐,而婴儿一断奶她们就感到泄气,这些女人是“多产的家禽”,而不是母亲。许多女人希望有儿子,梦想生下一个英雄。波伏瓦丰富多彩的论述不仅有理论高度,读来还令人兴味盎然。她虽然是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去论述女性问题,但是,她能尊重科学和人类的发展史,而且敢于面对当代的现实情况和女人的切身问题,不少观点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诚然,她的有些看法不免偏颇,如反对结婚,就是一例。

我在2004年初接受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委托,翻译《第二性》。此书很晚才受到我国译者的注意,但都不是全译本,令人十分遗憾。以最晚的一个译本来说,也删节了不少于十分之一的内容,有的是整段删节,有的是缩写,大多是此书的精华。因此,从法文原文完整翻译此书很有必要。我在翻译的过程中,深切感到波伏瓦特有的叙述方式,有人说这是卢梭式笔调,她不仅在阐述,而且以坦诚率真的剖析去对待论述对象——近似以自身的情况和自身经历获得的领悟,去理解和表达女性问题,富于现实性,叙述由浅入深。

文字来源:《文艺报》,2012年12月21日

近期热文

易中天:我们为什么死不认错

因为疫情,欧洲哲学家们吵翻了!

陈嘉映如何好好度过这一生,就是哲学

孙向晨柏林授课遭质疑:讲中国哲学还有意义吗?

《西部世界》中的梅芙是如何破解“缸中之脑”和“罗素悖论”的?

宅家看文章,是你吗?

上一篇 2023年03月29 18:50
下一篇 2023年02月25 00:28

相关推荐

  • 国窑1573多少钱一瓶,国窖1573分几个档次

    12月20日,国窖销售公司发布调价通知,52度国窖1573经典装团购建议价格调整为1100元/瓶,38度国窖1573经典装团购建议价格调整为800元/瓶。据了解,今年国窖1573已经多次提价,频频提价

    2023年02月23 222
  • [美]威廉·福克纳《押沙龙,押沙龙!》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父亲”形象常出现在外国文学作品中。他有时是一部作品的主人公,有时则作为故事背景出现在文学人物的介绍、话语或回忆中。正如两次布克奖得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猫眼》中所写:“父亲们在白天都消失了;因此白

    2022年12月23 220
  • 元芳你怎么看下一句,元芳此事必有蹊跷的回答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NICETOMEETYOU,I'AM卡文!欢迎阅读!射手类英雄在王者荣耀当中种类非常多,操作简单易上手,伤害更是非常的丰满,因此受众非常多。射手存在就有其存在

    2023年02月03 208
  • [美国]戴尔·卡耐基《林肯传》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你好,欢迎来到「益伴」。今天为您解读的这本书叫做《林肯传》,本书中文版共25万字。我会用5期的内容为您来讲解本书的精髓,本期是讲解的第1期。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的第16任总统,他的成就之大足以改变人类

    2022年12月06 242
  • [日]神林长平《棱镜》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余秋雨说:“长期以来,我居然把山西看成是我国特别贫困的省份之一,而且从来没有对这种看法产生过怀疑。”如此说,是他走访了晋中地区看到辉煌五百年的山西商人创造的经济奇迹、遗留下鳞次栉比的晋商大院所发的感慨

    2022年12月19 210
  • 个性语录,一句话致自己

    微信、微博已经成为现代人个性的另一个展示窗口。在这里,大家发泄着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诉说着身边的悲欢离合,一个简短的句子,就能说明一切。那些舍不得换的个性签名分享给大家。1.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

    2022年12月09 223
  • [美国]达希尔·哈米特《大陆侦探社》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邮差总按两遍铃》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1.《摩格街谋杀案》——爱伦·坡——侦探小说的鼻祖2.《福尔摩斯探案集》——阿瑟·柯南道尔——最有名的四篇《血字的研究》(福尔摩斯登场)《四签名》《巴斯克韦尔的

    2022年12月06 202
  • 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如何反映社会生活

    艺术如何反映社会生活,今天学姐给大家准备了山师336艺术概论出现频率较高的四个名词解释,不看你就亏了!!说不准考试就会出现!!艺术作品媒介媒介,意指二者发生联系的人或事物,任何艺术作品都是物态化的存在

    2023年04月12 224
  • [澳]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项塔兰》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项塔兰简介,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项塔兰》这部小说的作者,罗伯兹,原本是一个年轻有才的大学教师,却因家庭破裂染上毒瘾,进而抢劫银行,成为“绅士大盗”。被捕后,24次的抢劫记录换来了19年徒刑。面对

    2022年12月20 242
  • 壮族有多少人,壮族人最忌讳的是什么?

    壮族人最忌讳的是什么?,越秀区除汉族以外,还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

    2023年03月09 218
  • 琪多少画,23画两字吉祥字词

    王字旁的字且适合起名用1、珺[jùn]指美玉。用作人名意指清新脱俗,美丽优雅,冰清玉洁之义。意指善良正直、自信豁达、高贵优雅。2、琼[qióng]本义为赤色玉。比喻事物的美好,也指美玉、琼玉。用作人名

    2023年03月02 298
  • 香多少笔画,香多少笔

    菊花图扇(中国画)恽寿平菊香(中国画)乔宜男菊竹立幅(中国画)方薰香总笔画:9笔1.ノ(撇)、2.一(横)、3.丨(竖)、4.ノ(撇)、5.㇏(捺)、6.丨(竖)、7.ㄱ(横折)、8.一(横)、9.一

    2023年03月13 244
  • [明]李贽著《焚书》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二月,一个新闻上了热搜:台湾著名主持人傅达仁先生,因患癌症,不堪痛苦,自愿赴瑞士实施安乐死。2月24日,在亲人的环绕中,傅先生面带微笑,喝下药水,安然辞世。历史上,远在明朝万历三十年即公元1602年的

    2022年12月19 22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