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雷蒙·阿隆《和平与战争》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历史的意义的多样性翻译|吕一民/顾杭有两种错误,它们表面看起来相互矛盾,但实际上却彼此关联,两者同是“历史”的偶像崇拜的根源。圣职人员与信徒听任自己坠入“绝对主义”的陷阱,以便继之能沉醉于一种没有限制

历史的意义的多样性

翻译 | 吕一民 / 顾杭

有两种错误,它们表面看起来相互矛盾,但实际上却彼此关联,两者同是“历史”的偶像崇拜的根源。圣职人员与信徒听任自己坠入“绝对主义”的陷阱,以便继之能沉醉于一种没有限制的相对主义。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 一位举世闻名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一部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这本书是围绕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华西里四大贵族的家庭生活展开的。记载了。

他们通过思想把自己委身于一个最终的或有绝对价值的历史环节。关于这一历史环节,圣职人员称之为无阶级的社会,而信徒则称之为“人对人的承认”。无论是圣职人员还是信徒均不怀疑,与在此之前的一切相比,这一即将到来的历史环节具有绝对的价值与完全彻底的独特性。这一“特权地位”(état privilégié)使人类历史的整体有了意义。

由于确信自己能事先了解尚未完成的历史冒险的秘密,他们就以一个能控制冲突、决定褒贬的仲裁者的傲慢态度来审视过去与现在错综复杂的种种事件。确定是真实的“历史存在”(l'existence historique)把个人、团体与国家卷入到为捍卫不可调和的利益或观念而展开的争斗之中。不管是同代人,还是历史学家,他们都不能无保留地肯定或否定这样或那样的人与事。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无视善与恶,而是因为我们无视所谓的“未来”以及整个所谓会驱走不公正的“历史性的事业”。

这是任何专门描写和研究战争的论著代替不了的。而作为一部伟大而深刻的文学作品,它还是任何学术论著代替不了的,因为它还是一部人们心灵史诗,一部生命的史诗。我们在这里不仅看到了战争和民族的历史,还看到了在战争与和平的转换中活生生的。

卫道士们改变了他们用自己生命去冒险的“历史性事业”的面貌,他们还有权无视我们的处境的含混不清。为这种改变面貌辩护的教会或信仰的空论家们同时也为盲信与清洗的狂热进行辩护。卫道士总是根据他自己的“历史”观念来解释别人的行为。同时,他再也发现不了与自己相称的对手:只有落后分子或厚颜无耻的人才会起来反对他所体现的“未来”。由于他宣告了具有一种历史观点的普遍真理,他遂被赋予了可任意解释过去的权利。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孪生错误,同样可以被关于人类历史事实的认识的逻辑所驳倒。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法学家能够分别指出行动、制度和法律的意义,但他们却无法发现“整体”的“意义”。历史并不荒诞可笑,但是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够掌握它的终极意义。

★★★★★

意义的多样性

我们反对战争,反对恐怖主义,反对以任何借口或形式的国家恐怖行为 ;热爱和平,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权利 ,这正是我从《战争与和平》中所想到的。《战争与和平》真不愧为是一部伟大的、不朽的作品!

人的行动始终是可以理解的。当它们不被人所理解时,人们就不会把行动者当成人来看待,就会称他们已经被“异化”,把他们当成是异类。但是,这种“可理解性”并非是单一型的,它也无法保证由一些就本身而言都是可以理解的部分构成的整体在观察者看来是合情理的。

凯撒为什么要渡过卢比孔河?拿破仑为什么要在奥斯特里茨大战中撤走其右路的军队?希特勒为什么要在1941年向苏联发起进攻?投机者们为什么要在1936年的选举结束之后抛售法郎?苏联政府为什么要在1930年颁布农业集体化的法令?在上述所有事例中,相关答案均与决策时的目标有关系。凯撒渡过卢比孔河的原因是为了在罗马夺取政权;拿破仑撤走其右路部队是为了吸引奥俄联军左路部队;希特勒向苏联发起进攻是为了摧毁苏维埃制度;投机者抛售法郎是为了从法郎的贬值中获利;苏联政府颁布农业集体化法令是为了消灭富农,并增加可用于市场流通的农产品。凯撒在决策时渴望的是独裁或王位;拿破仑或希特勒渴望的是胜利;投机者渴望的是增加利润;苏联政府渴望的是为城市储备足够多的食品。但是,最后一个例子已经显示出了手段—目标关系中的缺陷。在严格的意义上,人们可以说“惟一的目标:胜利”或“惟一的目标:利润”。但计划经济的制定者们却得在不同的目标中作出抉择:更高的农产品的产量或许在短期内可以由拥有地产的农民们取得,但这些拥有地产的农民也可能组成一个仇视苏维埃制度的阶级,而且还会消费掉大部分的农产品。

甚至当“目标”已被确定时,历史的解释也绝不会仅限于只考虑“手段”。如果人们搞不清楚战争指挥者根据其拥有的知识、敌人可能作出的反应以及对双方在战场上的胜负机会的算计所作出的每一项决定,如果人们不了解其军队的组织以及采用的战略战术,那么又怎么能够理解一位战争指挥者的行为呢?假如所涉及的问题从战争艺术转向政治,其复杂程度将还会增加。与军事方面的决策一样,政治中的决策,只能被已经了解了局势的人所理解。例如,凯撒、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军事冒险,只有置于一个能涵盖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乃至一种文明的“整体”中,才会显示出它的意义。

对相关历史的调查研究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或者说包含着三种维度:

第一,对“手段”和“目标”的确定得求助于对行动者以及社会结构的认识。完成一个目标从来就只是通向终极目标过程中的一个步骤。即便在政治领域中权力是惟一的目标,也仍然需要确定野心家所渴望的权力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权力。在议会制的政体中攫取政权的权术与在专制政体中行之有效的攫取政权的权术并没有多少共同之处。凯撒、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政治野心各有其特色。这些特色只有分别根据罗马共和国、法国大革命和魏玛共和国的危机才能得到解释。

第二,对价值观念的确定对于理解人类的行为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人类的行为从来不是纯粹只求实利的。投机分子理智的算计,作为一种有特点的活动,在不同的文明中多多少少普遍存在,但它们始终被一种“美好的生存”的概念所限制。不管是战士还是工人,政治人(homo politicus)还是经济人(homoo economicus),同样得服从于宗教、道德或习俗的信仰,他们的行动显示了一种偏爱的梯度(une échelle depréférences)。社会制度往往是人对宇宙、国家或上帝的态度的反映。没有一个社会可以把价值观念简化为一个像财富或权力这样的公分母。人或职业的声誉也从来不是仅仅以金钱来衡量的。

第三,人们认为确定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的动机并没有什么用,但却将同一个拿破仑在莫斯科或滑铁卢的失败归因于疲惫或患病。每当人们观察某个人的失败、某位历史人物的一系列行动以及某个团体的行为时,往往会从其源于所受的教育或生存环境的“冲动”出发去追溯他们的态度或行动。

战争的胜利要牺牲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但是胜利之后如果是和平的话,那死也值了。相信死去的战士们心中定是这么想的吧。面对着《战争与和平》这本书,面对着这书中许许多多的人物,面对着活着的战士们,面对着死去的战士们,面对着他们无比。

在上述三种研究取向中,历史学家关注的是第一种,社会学家关注的是第二种,文化人类学家关注的是第三种。但是,每一种学科的专家都得借鉴其他学科的专家的成果。历史学家应当从他自身中解脱出来,并努力在他的相异性(altérité)中发现其他的东西。但是,这种发现要以历史学家和历史客体之间的某种一致为前提。如果历史上的人生活的世界与我生活的世界丝毫没有共同之处,如果这两个世界在某种抽象的程度上没有表现为是同一主题的不同变种,那么,前一个世界在我看来就会变得完全陌生,毫无意义。依我之见,要想使整个历史被人所理解,活着的人就必须去发现自己与死者的亲缘关系。在这一分析中,对意义的研究相当于确认作为人类共同体抽象性的构成因素:冲动、范畴、典型处境、象征或价值观念,这种确定为观察者去理解各种“行动”,以及为历史学家去理解逝去的文明提供了必要条件。

承认“理解”(la compréhension)具有多重维度,并不表明人就无法“认识”,它表明的是现实的丰富多彩。在某种意义上,每一个历史片段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每个人本身就具有人类处境的整个形态。”也许,任何一个社会,只要我们能够完全地理解它,那它就能显示所有社会的本质。只要对一场军事战役进行透彻的分析,就足以确定军事战略的准则;只要对一个国家进行研究,就足以得出所有宪法中的不变的内容。人们从来没有详尽地研究过最亲近、最熟悉的“存在”(l'être)秘密。

希特勒在1940年年底作出的进攻苏联的决定,既可用这样一种战略设想来解释,即在英国在西线战场登陆前打败苏联红军,也可用这样一种政治意图来解释,即摧毁苏维埃制度,使斯拉夫民族沦为劣等民族等等。但后一种意图,反过来又要求人们去了解希特勒的思想形成,去了解希特勒曾经肤浅地研究过的记载斯拉夫民族与日耳曼民族历经数世纪的冲突的文学作品。以一个行动为起点,人们得追溯整个欧洲历史的进程,否则人们就只有停止相关的研究与思考。1939年法德两国在西线展开的战争会把我们带到“凡尔登的瓜分”,还会把我们从加洛林帝国带到各高卢—罗马王国,再从各高卢—罗马王国带到罗马帝国,等等。

人们同样不可能透过历史文献或通过个人的直接体验去掌握“历史的原子”(atome historique)。从事一场战役的数千乃至数百万的兵士,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一项条约的文本在物质上确实只是“一件物品”,但其在意义上却是多元的。它的意义在拟定条约的人那里与在贯彻这一条约的人,或许还有怀着矛盾的不可告人的想法在条约上签字的反对者那里有所不同。要把不同的意义整合在一起,需要有一个像“战役”这样的单元。但这一单元只存在于对此进行重新思考的人的头脑中,比如存在于某位历史学家或某位历史人物的头脑中。

在这两种意义中的无止境的退化,并不意味着内容(la matière)从一开始就是无定形的。事件中表现出来的人类的特性(它排除了与自身隔绝的各种历史的原子,而且从未强迫要终止调查),也通过在现实中被勾勒出轮廓的各种整体显示出来。历史学家并非在堆积历史事件的尘埃。组成部分与整体是两个互补的概念。但是,如果把组成部分想像成内容,把整体想像成形式,或更有甚者,把组成部分想像成是别人给定的,而整体是自己构建起来的,那就错误至极。奥斯特里茨大战较之掷弹手的行动或骑兵在战场中间的任务是一个整体,但它较之1805年的战役却只是一个事件。同样,1805年的战役较之拿破仑战争,则又只是一个事件。

奥斯特里茨大战(三皇会战)

历史的重构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同质性并不排斥各种差异性,这些差异在人们观察被重构的对象的界限时显得尤其突出。随着“整体”的不断扩大,其轮廓就显得愈来愈模糊,而且其内在的统一性也愈来愈不明显。奥斯特里茨大战的时空单元以及人们以奥斯特里茨大战的名义涵盖的所有行动之间的连贯性,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明显的,而且,它们对于历史学家来说也仍然是明显的。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这一历史单元没有被亲身经历其事的人所了解掌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也是间接的,模糊不清的。随着人的亲身经历和历史学家的重构之间的差距在扩大,历史判断中的随意性的危险亦随之增加。

军队内部中的人的行为是通过组织、纪律体系,或者说,最终是由军队的首领的计划决定的。战场上的人的行为则是不同计划之间冲突的结果。这些不同的计划有决定着整个军事行动的军队首领的计划,以及每个人都想置别人于死地的战斗者的计划。第一种类型的行为可以通过参照规范或法律去掌握它们的意义,而这些规范或法律本身也是由信仰或实用主义的需要所决定的。第二种类型的行为并不仅仅包括以刀剑或炮火彼此交战。与格斗和体育比赛一样,第二种类型的行为也属于互相碰撞的行为,但从某种角度来看,它们也是被“决定”的。战争很少会摆脱协议的影响,安排往往会被对手们的竞争所取代。政体会确定一些方式方法,统治者与立法者就根据这些方式方法来挑选。它引起个人和团体为权位与职位展开斗争,但也以强制性的法则来努力防止暴力的出现。

这两种解释既不是彼此矛盾,也不是相互排斥的。哲学演绎或司法论证中的环节之间的联系,说到底,与心理学家或社会学家所建立的联系是异质的。前者仅仅对于赞同在形而上学或法理学的世界中寻根究底的人才具有意义。

在奉行某一种信仰的某个时代或社会中,特殊的意义会被人们所感受到。没有一位哲学家是纯粹精神的,他也不可能脱离其时代和祖国。批判性的反省,如果它无法指出特殊意义和实际意义之间不可克服的异质性,它就不可能事先限制历史学或社会学解释的权利。实际上,对一件作品的“根源”进行的研究,既不可能得出其纯粹的意义,也不可能得出其纯艺术的优良品质。社会状态能够解释作品的多种特点,但它绝不可能解释杰作的奥秘所在。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创作于1863—1869年。 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

[法]雷蒙·阿隆《和平与战争》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意义的多样性一方面源于整体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则源于历史解释的不断更新引起的特殊意义和实际意义之间的区别。承认意义的多样性,就可以使人防范与“教条主义”结合在一起的“相对主义”的错误。人们首先忽视特殊的意义,而致力于简化哲学著作的意义,使之成为非哲学家即一般人意识中的意义;接着,人们根据其称为占支配地位的事实,如阶级斗争,来解释实际意义;最后,人们赋予已简化为单一维度的人类世界以一种由历史学家宣布的特殊意义。大量的整体,不管它是真实的还是理想之中的,它的存在阻止了狂热,因为后者不承认个人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多样性,不承认人活动于其中的各种体制之间的纵横交错。历史的重构必定具有不完善的特点,因为它既永远无法理出所有关系的头绪,又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意义。

解释的这种不断更新导致了一种相对性:解释者的好奇心影响了他对“整体”和特殊意义的确定。这种相对性与人们在涉及事件或作品时表现出来的相对性并不具有共同特点。被人与行动者联系在一起的事件始终会像过去时一样存在,即便社会学知识的进步、范畴的丰富与经验的扩大使得人们对事件产生出一种全新的理解,也同样如此。特殊意义的相对性取决于作品之间的关系的本质,或者说,取决于适合于每个精神世界的“历史性”(l'historicité)。只有既超越这种多样性,但又不致消除这种多样性,意义的统一性才会最终显示出来。

——end——

本文来源:《知识分子的鸦片》 — [法] 雷蒙·阿隆著,吕一民 / 顾杭 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6月。部分内容由编者整理,注释从略。

上一篇 2022年12月24 17:54
下一篇 2023年03月26 16:56

相关推荐

  • 原石玉石毛料怎样鉴别,野外捡原石玉石毛料怎样鉴别

    从表皮层的厚度鉴别翡翠毛料:黑乌砂翡翠原石皮层的厚度大,在翡翠毛料的开窗子地方和擦扣呈现出暗绿色或者灰绿色雾层,而且向内衍化去。正常情况下的仿黑乌砂翡翠毛料灰黑色层仅仅限于表皮层,并不会向里面延伸,野

    2022年12月29 234
  • 为什么现在流行鲁迅说,为什么现在流行说害

    说到最近的网络热门梗,一定少不了“孔乙己文学”。先有“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等感慨,戳中了不少年轻人的痛处;再有多家媒体发文解读,或得到了读者认同,或引发了吐槽

    2023年04月16 251
  • 金庸《俠客行(全二冊)》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侠客行》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1965年首次连载于《东南亚周刊》。金庸作品读后感,《侠客行》主要叙述一个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经历。实际上是写人无法主宰自已的命运,小说用多条线索,从不同的

    2022年12月13 205
  • [爱尔兰]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那青年学生仍旧僵卧在方才她离去的草地上,一双美丽的眼睛里,泪珠还没有干。“高兴吧,快乐吧,”夜莺喊道,“你将要采到那朵红玫瑰了。我将在月光中用歌声来使她诞生,我向你索取的报酬,仅是要你做一个忠实的情人

    2022年12月20 241
  • [爱尔兰]康纳·奥克莱利《苏联的最后一天》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记得去年六七月份,我在合肥三孝口附近,偶然看到一本书,是爱尔兰传记作家所写,书名大概叫作《前苏联的最后一天》。顾名思义,前苏联的最后一天,这本书讲的是1991年12月25日,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苏

    2022年12月20 284
  • 三国演义有多少回,三国演义120回目录

    在众多的书籍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每当看到这本书,我都会想起爷爷读书的场景,可以说,这本书吸引我进入了古典文学的殿堂。我大约五岁时跟着爷爷过生活,那时爸爸要除外做小生意谋生,妈妈要带两个小妹

    2023年03月08 294
  • 今天农历多少号,农历的今天是几月几日

    在冷空气的影响下,昨日天气晴朗干爽。清晨位于东渡狐尾山的厦门国家基本气象站最低气温为21.5℃,北部山区的同安军营村的最低气温只有13.4℃,体感寒凉。午后厦门国家基本气象站最高气温为27.9℃,比前

    2023年02月18 224
  • 19'sSoundFactory《Dear》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交易的第一步1.向顾客推销商品DearSir:May1,2013Inquiriesregardingournewproduct,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theDeerMountainBike,havebe

    2022年12月13 287
  • S·A·阿列克谢耶维奇《最后的见证者》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人类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自古至今,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每个角落,总是发生着或大或小的战争。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但不能忘记。和平对于人类而言始终是一个奢侈品,今天的我们,只

    2022年12月16 252
  • 仙桃邮编多少,仙桃市区邮编

    关于奖励举报仙桃籍人员在外实施毒品犯罪活动的通告为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外流涉毒违法犯罪线索,严厉打击外流贩毒犯罪活动,市禁毒委员会根据《仙桃市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奖励办法》(仙禁毒委〔2020〕15号)相

    2023年03月13 243
  • [美]A.G.利德尔《漫长的寒冬》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探照灯好书5月中外类型小说书单“探照灯好书”由腾讯集团+阅文集团主办,漫长的寒冬,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根据21位读书人投票,每月评出10本中外小说、10本中外类型小

    2022年12月20 283
  • 1956年2分硬币值多少钱,2分1956年的硬币价格

    1956年的硬币,是我国发行的第二个年份的硬币,这个年份的硬币,2分1956年的硬币价格,包含了1分2分和5分钱,其中2分是开门币,也就是1956年开始,才铸造2分硬币!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讲一讲195

    2023年03月30 218
  • [德]马克斯·J.弗里德伦德尔《论艺术与鉴赏》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关于审美的素养,除了所谓会赏析一幅世界名画之外,很重要的就是懂一点儿艺术的历史,这是在品味世界里很明显的一种“区分”。所谓的艺术史,就是讲艺术背后的故事。艺术她可能是历史的建筑、博物馆里的展品、一部电

    2022年12月18 27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