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英格玛·伯格曼《魔灯》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是《魔灯》,这本书是享誉世界的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自传。在书里,他回顾一个乡间年轻人如何成为艺术大师的全过程,剖析了自己的生命和人生经历。英格玛·伯格曼,这个人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是《魔灯》,这本书是享誉世界的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自传。在书里,他回顾一个乡间年轻人如何成为艺术大师的全过程,剖析了自己的生命和人生经历。

英格玛·伯格曼,这个人也许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几个瑞典人中的一个,他也是电影艺术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和意大利的费里尼、苏联的塔可夫斯基一起,被并列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圣三位一体”,代表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艺术电影的最高峰。伯格曼的电影具有浓烈的哲学思辨意味,里面有对生死、信仰等问题的终极追问,正因为这样,他虽然不是一个大众化的导演,却在艺术上影响了很多导演,比如美国导演伍迪·艾伦和中国导演李安。据说,当年李安就是受了伯格曼的经典作《处女泉》的影响,才走上电影道路的。2007年7月30日,伯格曼在祖国瑞典的定居地法罗岛去世,享年89岁。当时李安正在紧张地拍摄电影《色戒》,得知伯格曼去世的消息后,他悲痛到只能暂停手中工作。

英格玛·伯格曼作为艺术家,在戏剧、电影甚至文学领域都取得了很高造诣,他在1975年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他排演过斯特林堡、易卜生和莎士比亚的戏,而他的那些电影更是为他赢得了世界性声誉,《处女泉》《犹在镜中》《呼喊与细语》和《芬妮与亚历山大》这四部电影,先后四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伯格曼一生创作、导演和制作了75部电影作品,排演了174场舞台剧,还有一系列电视剧和电视片,这些作品都可以从他的自传《魔灯》中捕捉到生命的原型。《魔灯》里藏着伯格曼一生的经历:童年记忆,与父母的关系,充满激情与背叛的爱情与婚姻,戏剧与电影两头并重的事业,信仰危机,等等。他将创作灵感和经历一一写了下来,同时又以一种让人吃惊的方式,坦言自己的滥交、冷漠、不忠、说谎、多疑和愤怒,甚至是大便失禁这样的身体隐疾,以及曾经崇拜纳粹的经历,都写在这本书里,坦白的程度相比卢梭的《忏悔录》有过之无不及。

伯格曼曾说过,这本自传是他“仅有的一部投入了自己全部文学抱负的作品”,而这本书也被列入了《纽约时报书评》精选的《20世纪的书》中,成为最受世界读者欢迎的电影大师自传。这本书在叙述风格上很特殊,它非常像伯格曼的电影,把现实、记忆和梦境杂糅在一起,打破了人物传记的传统时间线性顺序,它既非顺着童年走到老年,也不是从老年开始倒叙回忆。《魔灯》像一幅拼贴画,伯格曼把自己的人生经历编入25个自然章节,只有1到25的自然数排列,没有任何提示性的小标题,记忆来回切换,人生不同阶段交叉闪现,这其实很符合一个人在回忆往事时的真实状态。

以上我们简单回顾了伯格曼的一生,下面让我来给你分享这本书中的精彩内容。《魔灯》的叙述结构是碎片化的,但为了让读者对这位艺术大师的一生有清晰而完整的认知,我们的讲述选择线性的方式,分别讲述他的青少年、中年和晚年。这三个时段中,我来选取《魔灯》中描写的重要事件来回顾这位艺术家的人生,并且重点讲述那些酝酿了伯格曼艺术风格的事件。

第一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英格玛伯格曼代表作品,1918年到1940年,从英格玛·伯格曼出生直至他22岁离家出走,这是他的青少年时代。在这个时期,理解伯格曼的关键词有三个:家庭,魔灯,纳粹。

先来说第一个词:家庭。

1918年7月14日,英格玛·伯格曼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是家里第二个孩子,母亲叫卡琳·伯格曼。父亲埃里克·伯格曼是路德教徒,瑞典教会牧师,后来成为国王教堂牧师。家里的宗教气氛浓重,非常压抑,父母的婚姻看似美满却危机重重,伯格曼依恋母亲,惧怕父亲,仇恨兄弟姐妹,他受到严厉的管教,时刻被灌输罪恶、忏悔、惩罚、谦恭等概念,母亲拒绝对他表现出过多关爱,父亲动不动就体罚,这一切造成了伯格曼严重的童年阴影。

童年时代的生活为伯格曼的创作提供了持续灵感。首先表现在他和父母的矛盾关系上,这种关系在他的电影中反复出现。

渴望父爱是重要的主题——对于伯格曼来说,父亲作为神职人员的角色代替了父亲的角色,他规训和惩戒管教儿子,缺乏父亲的温暖。伯格曼得不到父爱而产生怨恨,他本人在20世纪70年代的访谈里也承认自己很多电影中的父子关系都是恶劣的。比如电影《野草莓》的主题就是探讨父爱缺失:主人公艾萨克的父亲对孩子极度冷漠,而这冷漠遗传给了儿子,使得他自己拒绝成为一个父亲。

[瑞典]英格玛·伯格曼《魔灯》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母亲始终是伯格曼迷恋的对象,1983年,已经息影的伯格曼还专门拍摄了一部纪念母亲的短片《卡琳的脸》,所用的素材是家里的相册,从母亲3岁的第一张照片开始,一直到最后心脏病发作几个月前拍的照片。在一张张照片切换中,伯格曼讲述着对母亲的爱。在《魔灯》里,伯格曼说自己对母亲“像小狗一样忠诚”。作为牧师的妻子,母亲一生都在扮演贤惠、含蓄的完美女主人角色,她对家里贡献的是无尽的义务,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依恋她,伯格曼尤其厉害。为了不让哥哥和妹妹分享母亲的爱,哥哥得猩红热病时,他希望哥哥就此死掉,他更是曾和哥哥合谋想掐死还在襁褓中的妹妹。为了讨好母亲,他用病痛来激发母亲的同情心,经常动不动就晕厥,他还用一种相反的方式,用刻意的冷漠和傲慢来试图引发母亲的重视。

对母爱的渴望和遭到冷落的事实,给伯格曼的童年又加了一层阴影,从此,他学会了带上人格的假面具,学会了“把敏感和自尊结合在一起”,这也养成一种伯格曼标记,就是“不要碰我,不要接近我,不要抓住我,我是伯格曼,看在上帝的份上,离我远一点”。可这些阴影部分不独属于伯格曼,它们是人类共有的人格缺陷,正因为对自己有这样不留情面的剖析,我们才被伯格曼的电影所震撼。

压抑的童年生活不只给伯格曼留下对宗教的怀疑、对父母的怨恨,它还给伯格曼留下了一台电影放映机,就是与自传书名里的“魔灯”。这是走进伯格曼青少年时代的第二个关键词。

童年的伯格曼发现自己很难区分想象和真实的界限,他非常渴望拥有一台电影放映机。10岁的圣诞节,哥哥达格得到了一台电影放映机,但他毫无兴趣,伯格曼却嫉妒得发疯。于是伯格曼用上百个镀锡的士兵玩具去和哥哥交换这台放映机,他如愿了。从此以后,每当独自一人时,伯格曼喜欢躲进育婴室一个宽敞的衣柜中,把放映机放在一个糖盒上,点燃煤油灯,光线直射在墙上,然后装上幻灯片,开始看影像。伯格曼对影像的狂热,从这一刻开始延续了六十多年。

在伯格曼很多电影里都有“电影放映机”这个意象,比如在1958年的电影《魔法师》中,催眠师手里拿着它,1982年半自传性质的电影《芬妮和亚历山大》中,男孩亚历山大的卧室中也有它,这台“魔灯”成为伯格曼电影世界的核心。然而很多人不知道,除了魔灯之外,伯格曼还有另一套玩具——一套自制的木偶剧院。他制作木偶,搭建布景,编写剧本。童年时有一段时间,伯格曼是在外祖母家中度过的,在那些孤独的日子里,他常常摆弄这个剧院模型,升起帷幕,欣赏《小红帽》或者《灰姑娘》里的布景,如伯格曼所言:“游戏使我成为舞台的主宰者。”

如果说魔灯点亮了伯格曼的电影世界,那么木偶剧院模型让他爱上了戏剧。电影和戏剧,是伯格曼一生中的两大爱好。成年后,他把戏剧比作“忠贞的妻子”,而把电影比作“名贵的情妇”。不过20世纪70年代后 ,他越来越厌恶电影的商业化倾向,80年代初宣布息影并再度回归戏剧舞台。在纪录片《完全伯格曼》中,他坦白:“我对戏剧的热衷与着迷,比起电影来要深刻得多。”

青少年时期的第三个关键词,叫纳粹。

伯格曼在自传中坦露,自己“曾很多年都站在希特勒那一边”,他当年初出茅庐,“毫无准备就一头栽进了理想主义和英雄崇拜的浪漫漩涡中”,以致于完全忽略了热潮背后的盲目和阴暗。当时,纳粹崇拜在伯格曼的周围是一种时髦的思想,甚至教区里许多牧师都是隐蔽的纳粹分子。这次经历给伯格曼的心理造成很大创伤,后来看到很多来自集中营的新闻时,他感到绝望和深深的内疚。对于这种内疚感,伯格曼也曾试图分析心理动机——这可以追溯到他童年饱受压抑和惩戒的家庭生活。他意识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多数建立在比如做错事、认错、受罚、被宽恕等这样的概念上,这已经内化为伯格曼性格中的一部分,他认为这是他曾经崇拜纳粹的精神根源,因为他“从没有听说过自由,更不用说体验自由的滋味了”。

这样的经历对伯格曼的影响是什么呢?他决定从此绝不再碰政治,他拒绝给自己的电影加上任何政治色彩,他多年不参加选举,不读政治领袖的文章,也不听演说。不过事情总有例外,伯格曼毕竟有着一个艺术家的良心。1977年他旅居德国慕尼黑,当时的德国,新法西斯势力蠢蠢欲动,很多媒体言论和影视作品都试图给纳粹的言行进行美化,这种情境下,他拍了一部电影,叫《蛇蛋》。这是一部反法西斯的影片,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巴伐利亚州的社会状况如何渐渐失控,以致成为孕育法西斯思想的温床。《蛇蛋》也被看做伯格曼唯一一部政治影片。

1937年,伯格曼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文学和艺术史。1940年,伯格曼22岁,已经表现出对戏剧的狂热,他成为了斯德哥尔摩歌剧院的导演助理。这时候的伯格曼像脱缰的野马,不好好上课,加入了一个的青年组织,全部时间都用来进行学生戏剧活动,还和一个叫玛丽娅的学生演员整日混在一起。被家里发现后,他和父亲互殴,然后离家出走。

第二个阶段

以离家出走为成长节点,伯格曼从1940年开始进入了他充满痛苦而才华横溢的影像和戏剧事业,一直持续到了1976年。这就是他人生的第二个阶段。理解中年阶段的伯格曼,大致有三个重心:情感背叛、死亡困惑和戏剧活动。

先说第一个:情感背叛。

伯格曼不断重复背叛行为,总是轻易地爱上影片中的女演员,以至于他自己都震惊于这种轮回。他依然分不清想象和现实,比如他会把在现实生活中自己背叛第二任妻子埃伦、并决定和贡结婚的决定,原样复制到自己的影片中。在电视电影《婚姻生活》里,他就把这一经历给拍了出来。

对不忠行为的重复,让伯格曼感到非常痛苦,伯格曼被内心的欲望和良心的内疚长久折磨,为此,他也追溯了这种行为的源头——8岁时,他被中年寡妇艾拉阿姨诱惑,产生了最初的性意识,13岁时有了自渎行为,14岁就和同学安娜有了性体验。然而这些性经历之后,他依然在本子上写下“我不爱安娜,在我生活和呼吸的世界里没有爱”。所以,虽然情感生活中不断地陷入新的恋情,但伯格曼的心中,始终在渴求爱,却始终对爱恐惧。

伯格曼不知道如何处理家庭生活混乱带来的孤独感,他还有另一种困惑——死亡。这是理解伯格曼中年创作生命的第二个关键词。

《魔灯》作者: 英格玛·伯格曼 豆瓣评分: 8.9 分 内容简介:《魔灯》是世界电影巨匠英格玛·伯格曼唯一的生平自述,写于作者拍摄完《芬妮与亚历山大》,宣布结束自己的电影生涯的五年之后。与他的影片同样,本书充满了生动的。

在伯格曼的电影中,死亡是除了信仰、两性关系之外,第三个重要的主题,他的很多电影都围绕对死亡的讨论,许多电影主人公都逃不开死神的召唤,比如《第七封印》里的骑士,这些人物都用一种宿命论的态度来对待死亡。

伯格曼在86岁生日时曾说自己不害怕死亡,也不觉得死亡有什么神秘的,但当我们回顾那部隐喻性非常强的经典影片《第七封印》时,情形却并非如此。影片中,骑士和死神下棋的镜头被公认为电影史上最经典的画面之一,骑士为了多活些时间,不惜用作弊的方法来从死神那里赢得时间。是什么导致伯格曼对死亡的主题如此执迷?这里要谈两件事,第一个原因,是他本人回溯自己10岁时被关在停尸房的经历;第二个原因,则是伯格曼的父母在1966年和1970年先后去世。

10岁时,伯格曼有一次被关在索菲娅医院的停尸房里,和一具漂亮女人的裸尸在一起待着。他既迷惑又好奇,还鼓起勇气触摸了这具尸体,感觉死人的眼睛似乎正在看他,他发疯地逃了出去。这段插曲成为伯格曼的梦魇。死了的人不死,还去干扰活人,这样的主题在电影《假面》《呼喊与细语》中都有所描绘。

成年后的伯格曼做过一次手术,全身麻醉,因为麻醉剂量过大而导致他丢掉了6个小时的记忆。这又让他联想到了死亡的感觉,他由此认为:人死了就化为乌有,人活着没有目的,活着本身才是意义,因此死后并没有神的存在。这种类似解脱的感觉,也深化了伯格曼此前关于上帝缺席的主题。双亲的离世又一次让伯格曼接近了死亡。1966年,母亲心脏病发作突然去世,去世时伯格曼不在身边,当他目睹母亲的尸体时,他感觉死了的人没有真的死,他在母亲房间待了几个小时,导演的职业病发作了,他觉得与其说是悲痛,不如说是在思考和观察自己面对死亡的反应。1970年,伯格曼的父亲到了弥留之际。伯格曼在工作日记上记录了父亲从快死了、不省人事到最后死去的过程,他的记录冷冰冰的。看着父亲死去的脸时,他觉得自己不认识他,父亲的面孔使他“联想到死在集中营的那些人的照片,那是一张死人的面孔”。

从1940年到1976年,中年的伯格曼经历了双亲去世、婚姻反复触礁以及电影事业的风生水起。后人铭记伯格曼,主要来自他对电影的贡献,但不要忘记前面介绍的,相比75部电影作品,他的戏剧作品高达174部,异常高产。事实上,《魔灯》中有关戏剧部分的论述远在电影之上。理解中年时期伯格曼的第三个关键词,就是戏剧。

从1940年起,伯格曼就在学生剧团上演了许多经典剧目的业余戏剧作品,而1942年原创剧本《潘趣之死》的上演标志着他正式开始戏剧生涯。此后三十多年里,伯格曼先后在四家剧院里担任剧院经理、导演或院长。

《魔灯 伯格曼自传》作者:(瑞典)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著;刘森尧译 页数:209 出版日期:2005.01 丛书名:电影馆系列 简介:本书叙述了瑞典著名电影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一生的经历:他的电影、他的影像、他的人生。

斯特林堡,是伯格曼戏剧生涯的密码。他曾4次执导斯特林堡的剧本《一出梦的戏剧》。从14岁开始,这个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的瑞典人,就成为伯格曼推崇备至的戏剧家。伯格曼后来也承认自己对斯特林堡的情感里有盲目崇拜的成分。他曾回忆自己最初阅读斯特林堡的感觉:“我的天,我在14岁时就读过它,可我一个字也没读懂。但我喜欢,我懂得这狂热、这猛烈、这野性、这泪水。”我们在伯格曼的电影里也可以看见斯特林堡的影子,比如出现在他最后一部电影《芬妮和亚历山大》的最后一个画面,好奇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第三个阶段

1976年,伯格曼的艺术事业发生了突变,进入了他人生的第三个阶段。从1976年到1986年,也就是本书完成的年份,伯格曼进入老年,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有两个:海外放逐、息影。

[瑞典]英格玛·伯格曼《魔灯》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海外放逐源于1976年1月30日发生的一场税务官司,这事件震惊了瑞典。当时伯格曼正在排演斯特林堡的《死亡之舞》,在剧院遭到了警察逮捕,罪名是税务作假。他的错误是签署了自己没过目和不懂的票据文件,然而这个诉讼还是以他交纳了18万克朗的税才算了结。最终法院宣布伯格曼无罪,而这场逃税纠纷被证实为是一场税务局的诽谤。伯格曼说自己成了填补瑞典官僚体制漏洞的牺牲品,他受到了讹诈和恐吓,一度住进精神病院,但他最终重建了生活秩序,度过了创作危机。之后,他决定离开瑞典,到海外工作。

[瑞典]英格玛·伯格曼《魔灯》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总结

作者:[瑞典] 英格玛·伯格曼 译者:张红军 豆瓣评分:9.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8 页数:368 内容简介:《魔灯》是世界电影巨匠英格玛•伯格曼唯一的生平自述,写于作者拍摄完《芬妮与亚历山大》。

最后简要回顾一下主要内容。

作为一个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伯格曼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家,电影和戏剧是他的两大事业。他关注的主题主要有三个:信仰与怀疑,女人与婚姻,死亡之谜。这些主题都可以从伯格曼的人生经历中追溯到源头。从《魔灯》看,伯格曼的人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我们通过8个关键词勾勒了他的一生。从出生直至22岁离家出走,是伯格曼的青少年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三个关键词:家庭、魔灯和纳粹。这些构成了他的基本人格。第二阶段以伯格曼离家出走为节点,中年的伯格曼生活混乱,但创作井喷,这时的人生主题词是情感背叛、死亡困惑和戏剧活动。最后,伯格曼进入老年,关键词有两个:海外放逐和息影。

由于《魔灯》写于1986年,此后至2007年伯格曼去世时的经历没有论及,那就让我来给你讲讲伯格曼最后的故事吧。

1996年伯格曼退出剧院,2002年,他以84岁高龄把最后一部剧本《萨拉班德》拍成电视电影,此后隐居在瑞典法罗岛,直至2007年去世。在艺术生涯晚期,伯格曼用回忆录、舞台剧和小说等形式,试图回归文学写作。除了1986年的自传《魔灯》之外,他在1990年又出了第二本回忆录《影像:伯格曼论电影》。这是一本他对自己电影作品的自我总结,还有关于《野草莓》等影片的拍摄感想。这本书可以看作是《魔灯》的姊妹篇,是伯格曼专注于电影领域的回忆录,读者可以从中获得解读伯格曼电影的第一手资料。伯格曼息影后写了不少电影剧本和戏剧剧本,比较出名的有《善意的背叛》《星期天的孩子》和《私人谈话》三部,内容都是在讲述自己家庭生活的历史。他这些作品的文学性被后来人称作视觉散文,意思是作品总是把重点放在舞台,想象眼前有一群活生生的观众。事实上,伯格曼更像是在利用文学和电影、戏剧的某些重合特质,去进行跨艺术的尝试。伯格曼的文学写作持续到生命最后几年,2000年秋,他的新书《表演》出版,收录了长篇剧本《没有恋人的爱情》和一部新的小说《不忠》。2004年,伯格曼和女儿玛丽亚·冯·罗森联合出版了私人日记,这本书是伯格曼最后一任妻子英格丽德弥留之际的真实记录,其中有伯格曼对于死亡和信仰问题更现实的想法。

英格玛·伯格曼虽然是公认的电影大师,却也一直存在争议,比如,以瑞典20世纪50年代的布·维德伯格为首的一批电影导演和评论家,批评伯格曼的电影是“对瑞典民族性格的歪曲”,反对把他的电影当作瑞典电影的代表。1974年电影《呼喊与细语》上映后,掀起了反伯格曼倾向的高潮,瑞典各大媒体上甚至展开了一场关于瑞典电影发展道路的大讨论。事实上,作为一个在自传中坦白人格缺陷的人,伯格曼的缺陷,是人类共有的缺陷,而他把这缺陷转换成电影和戏剧,大多数作品都试图表现现代西方社会中人的精神危机和心理状态,而不是去直接描写社会。开头说了,伯格曼的电影大量涉及灵与肉、生与死、信仰与怀疑的严肃议题,显得很晦涩,加上作品数量巨大,读者很难一下子理解他的电影,但是自传《魔灯》可以成为一把钥匙,去打开英格玛·伯格曼的人生大门。

上一篇 2022年12月11 01:26
下一篇 2022年12月09 23:40

相关推荐

  • 鲁迅为什么骂郭沫若,鲁迅先生骂郭沫若什么意思

    踏破璀璨的历史长空,瞭望星辉里斑驳的流光闪烁,千年的风霜,冻结了多少英雄传说,那古今横贯的天地长线,串联着生命最初的力量,带给人惊奇,带给人追忆,鲁迅先生骂郭沫若什么意思,那历史的浩繁画卷,是永不老去

    2023年04月13 293
  • qq炫舞情侣印象句子,炫舞情侣印象唯美句子

    炫舞情侣印象唯美句子,qq炫舞家族印象句子:我是被世界抛弃的小孩,没有什么好顾虑,彼此相爱就是幸福,如此简单,如此难,很多时候,我只是想能有个你,紧紧抱着我不放,直到我的心情真的好起来。qq炫舞家族印

    2022年12月10 227
  • 劳动节的名人名言,名人名言劳动节短句

    五一劳动节啦,趁着这股热头劲,相信一些学生又准备着写一些关于劳动节的作文,或者参加什么手抄报比赛,而进入职场的上班族们是不是也需要写一些关于劳动节的推文或者公司假期活动策划,那么你们是不是就需要用到一

    2022年12月09 240
  • 怎样念佛

    当民国廿二年(1933)春季,闽省福建功德林居士,发起佛七时,至第三日,虚云老和尚由鼓山涌泉寺下省公干,顺途到功德林慰问大众。刚好佛七止静默念,大众一闻虚云老和尚驾到,大半离座迎接,丁嘉丽十念法视频讲

    2022年12月26 254
  • 洛神赋图是谁的作品,洛神赋图简单介绍

    图|来源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个梦,穿透时空的阻隔,交织出一场飘逸浪漫、婉约惆怅的邂逅;有一种情,打破人神殊途,塑造出一段一咏三叹、一波三折的亘古佳话;有一幅画,穿梭于时间与空间的交错重叠,落笔于辞章赋

    2023年04月25 290
  • 子多少画,子有几次画

    书画家子画在采风时留影(一)散文:高山流水宇宙之大,子有几次画,不可估量。众生之多,无以可计。茫茫的人海中,人来人往如潮起潮落。最美好的相遇莫过于两个带着同样磁场的人迎面而来,一眼便是千年。偶遇,即是

    2023年02月25 273
  • [美]小沃尔特·M.米勒《E=mc³:边角料科研奇思录》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中文虚构|长篇类型小说|网络文学·现实百态《巨浪!巨浪!》荆洚晓著起点中文网2022年4月提名评委:肖惊鸿这是崭新的时代,对于每个人,充满着各式的艰难和挑战。但随着国家和民族的复兴,通过海上丝绸之路,

    2022年12月24 296
  • 河南人为什么长相奇怪,河南人长相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湿度等等自然环境不同,导致每一方地域的人长相也有些区别和特征,河南人长相,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我国各省女性普遍长相,个人觉得蛮真实的,但可能会得罪中国各

    2023年04月11 272
  • [波]亚历山德拉·米热林斯卡《地图·人文版(升级版)》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两位波兰插画家绘制的童书《地图(人文版)》在被引进中国的3年里,销量已达惊人的110万册,全球销量则超过了300万册。对于一部价格不低的绘本,这已是一个高得惊人的数字。在作品风靡中国3年后,亚历山德拉

    2022年12月20 224
  • 六盘水为什么叫水城,赞美凉都六盘水的句子

    六盘水作为一座山地城市,为什么会有水城一说?贵州在打造山地公园省,而这个夏天因为清凉而火得不行的中国凉都六盘水,毫无疑问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地城市,但是六盘水本地包括周边地区,赞美凉都六盘水的句子,比如

    2023年04月20 288
  • DavidEagleman《Incognito》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HBO出品的科幻神剧《西部世界》第二季终于在上周末开播了,在充满了血腥与悬疑的第一季后,西部世界主题乐园的智能机器人们获得了了自我意识,并开始反抗。本季的科学顾问,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神经学家DavidE

    2022年12月04 285
  • 张爱玲经典语句,张爱玲惊艳了世界的经典语录

    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永存。——余秋雨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

    2022年12月11 275
  • 读书的名人名言,小学生读书的名言

    关于读书的72条经典名言警句1、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读过一本好书,小学生读书的名言,像交了一个益友

    2022年12月08 21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