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丽莎白·扬-布鲁尔《爱这个世界》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这样的情绪一段时间来很常见,表现为人们已处处不愿再慢吞吞地理解和适应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而且,他们在几十年里就把科学甩到了后头。在这儿和在其他方面一样,科学家们实现了人们最大胆的梦想,证明这些梦想既不

这样的情绪一段时间来很常见,表现为人们已处处不愿再慢吞吞地理解和适应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而且,他们在几十年里就把科学甩到了后头。在这儿和在其他方面一样,科学家们实现了人们最大胆的梦想,证明这些梦想既不狂野也非荒诞无稽。新奇的只是这个国家中最受人尊敬的一份报纸,终于把直到那时还尘封在不太受人尊敬的科幻文学里的故事(不幸的是,对科幻故事作为一种大众情绪和大众愿望的传达手段,没有人给予应有的重视)登上了报纸头条。这个报道的平庸不应当让我们忽视它事实上的了不起,因为尽管基督徒说过尘世是一个泪之谷,哲学家把他们的身体视为思想或灵魂的监狱,但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个人把地球本身看作人类身体的监狱,或表现出如此急切地想从地球上移居到月球上的渴望。难道肇始于一种背离(不必然是背离上帝,而是背离作为“我们在天上的父”的一位神)的现代解放和世俗化,要终结于更致命的对地球本身——天空下所有生物之母——的背弃吗?

[美]伊丽莎白·扬-布鲁尔《爱这个世界》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由苏联发射成功。

[美] 伊丽莎白·扬-布鲁尔 著 陈伟 张新刚 译 汉娜·阿伦特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杰出的女性思想家,政治理论家。《爱这个世界》围绕阿伦特与“世界”的互动与交流,客观系统地向读者展示一个立体的、多面的阿伦特。 本书通过对阿伦特的“朋。

地球是人类条件的集中体现,而且我们都知道,地球自然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能为人类提供一个栖息地的场所,在这里人类不借助人造物的帮助,就能毫不费力地行走和呼吸。世界上的人造物把人类存在与一切纯粹的动物环境区分开来,但是生命本身是外在于这个人造世界的。而现在大量的科学投入却致力于让生命也成为“人工的”,切断这一让人属于自然母亲怀抱的最后纽带。同样一种摆脱地球束缚的强烈渴望,也体现在从试管中创造出生命的努力,体现在“从能力显著的人身上取出精子冷冻”,混合后“放在显微镜下制造出超人”,并“改变(他们的)体形和能力”的愿望中。而且我猜想,摆脱人类条件的心愿,也体现在让人的寿命延长到百岁以上的期望中。

我也是出于这样一种心理,翻开201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的由美国传记作家伊丽莎白·扬-布鲁尔所著的阿伦特传记《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最早爆出海德格尔与阿伦特关系的正是此书。但是通篇读下来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

科学家告诉我们,他们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就可以生产出的未来人类,似乎拥有一种反抗人类被给定的存在的能力,拥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就世俗而言)的自由天分,只要他愿意,他可以给自己换上他造出来的任何东西。没有理由怀疑我们实现这种自由交换的能力,正如没有理由怀疑我们当今有能力破坏地球上的所有有机生命。问题仅仅在于,是否我们真的想在这一方向上使用我们的新科学技术知识,而且这个问题不能由科学手段来决定,它是首要的政治问题,从而也不能留给专门科学家和专门政治家来回答。

即使这样的可能性还处在遥远的将来,但科学伟大胜利的首个令人振奋的结果,已经让科学家们感到他们自身处在自然科学的危机当中了。一个棘手的事实就是,现代科学世界观的“真理”,虽然可以用数学公式来演示并在技术上得到证明,但无法再让自身表达为普通的言说或思想。只要这些“真理”一得到连贯的概念表述,接下来的陈述就必定是“或许不像‘一个三角形的圆’那样无意义,但至少像‘一个长翅膀的狮子’那样无意义”(薛定谔语)。我们还不知道这种状况是不是最终的,但有可能的是,我们——受地球限制却仿佛像宇宙的居民一样行动的生物——大概永远都无法理解,即无法思考和谈论我们仍然能够做的东西。就此而言,我们的大脑(构成了我们思想的物理和物质条件)似乎没有能力理解我们所做的事,以至于从现在起,我们的确需要人造机器来代替我们思考和说话。如果真的证明了知识(在现代意义上是“知道—如何”)与思想已经永远分道扬镳,那么我们确实变成了无助的奴隶,不仅是我们机器的奴隶,而且是我们的“知道—如何”的奴隶,变成了无思想的生物,受任何一个技术上可能的玩意儿的操纵,哪怕它会置人于死地。

《爱的教育》读书感悟读后感1 我读过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精彩。 《爱的教育》采用 日记 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 故事 ,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

除了这些最终的和尚不确定的后果之外,科学所创造的形势还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凡言谈遭遇危险之处,事情就在本质上变成了政治的,因为言谈使人成为一种政治存在。假如我们遵照如此频繁地催促着我们的建议,即让我们的文化态度也去适应当前科学成就的地位,我们就会不顾一切地采取一种让言谈不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因为今天的科学已经被迫采取了一种数学符号“语言”,虽然这种符号语言最初只不过用作口头陈述的一种省略形式,但它现在包含的陈述再也不能转译回口头言说。为什么说不信任科学家作为科学家的政治判断是明智的,首先不是因为他们缺乏“性格”——他们没有拒绝发明核武器,也不是因为他们“天真”——他们不明白这些武器一旦被发明出来,就没有人会就如何使用来咨询他们的意见,而恰恰是因为这样一个事实:他们生活在一个言谈已经丧失力量的世界里,无论人们做什么、认识什么或经验什么,都只有在能被谈论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或许存在着超越言谈的真理,或许这些真理对单个人来说非常有意义,即他可以是任何人,只要他不是一个政治的存在。但复数的人(就生活和行动于这个世界上的人们而言)能够体验到意义,仅仅因为他们能够互相交谈,能够听懂彼此和让自己也弄明白。

当然更迫在眉睫的和也许同样重要的,是另一个差不多同样危险的事件:自动化的发明。这个东西在几十年里就使工厂变得空空荡荡,把人类从它最古老最自然的重负——劳动负担和必需性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在这儿,伊丽莎白一世长得美吗,人类条件的一个根本方面也处于危险之中,不过对这种条件的反抗,以及把人从劳动的“辛苦操劳”中解脱出来的愿望,并不是现代特有的,而是和有记载的人类历史一样古老。摆脱劳动的自由不是一种新的自由,它曾经属于少数人最牢固的特权。就此而言,似乎科学进步和技术发展只不过被利用来达到从前所有时代都梦想过,但没有人能够实现的东西。

当然更迫在眉睫的和也许同样重要的,是另一个差不多同样危险的事件:自动化的发明。这个东西在几十年里就使工厂变得空空荡荡,把人类从它最古老最自然的重负——劳动负担和必需性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在这儿,人类条件的一个根本方面也处于危险之中,不过对这种条件的反抗,以及把人从劳动的“辛苦操劳”中解脱出来的愿望,并不是现代特有的,而是和有记载的人类历史一样古老。摆脱劳动的自由不是一种新的自由,它曾经属于少数人最牢固的特权。就此而言,似乎科学进步和技术发展只不过被利用来达到从前所有时代都梦想过,但没有人能够实现的东西。

《爱的教育》是阿米琪斯最著名的作品,1866年出版后即畅销不衰,目前已经有成为世界公认的文学名著。该书主要讲了: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一年来的经历,描写了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里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父。

不过,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现代已经从理论上完成了对劳动的赞美,并导致整个社会事实上变成了一个劳动者社会。从而这个愿望就像神话故事中的愿望一样,在它实现的那一刻就自我挫败了。这个社会是一个即将从劳动的锁链中解放出来的劳动者社会,并且这个社会不知道还有什么更高级、更有意义的活动存在,值得它去为之争取从劳动中解放出来的自由。这个社会是平等主义的社会,因为人们以劳动的方式共同生活,在这里没有阶级留下来,没有一种带有政治或精神性的贵族留下来,让人的其他能力可以得到保存和更新。甚至总统、国王和总理都把他们的职位看成社会生活必需的一项工作。在知识分子当中,只有孤独的个人把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当成一项创作,而非一项谋生活动。我们面临的前景是一个无劳动的劳动者社会,也就是说,劳动是留给他们的唯一活动。确实没有什么比这更糟的了。

让我让你让他都来创造爱,让让我们怀着爱幸福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6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爱”,一个。

“我们正在做什么”确实是本书的中心主题。它只处理人类条件的最基本区分,讨论那些传统上,以及按照通行意见,都在每个人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活动。由于此点和其他原因,人之所能的最高级,或许也是最纯粹的活动——思考活动,就不在当前的考虑范围内。从而本书限于系统地讨论劳动、工作和行动,这三者构成了本书的主要三章。就历史而言,我在最后一章处理现代,对我们从西方历史上所知的、诸活动等级序列的多种概貌的讨论,也贯穿在全书当中。

(本文摘自《人的境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略有编辑,以原文为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上一篇 2022年12月18 07:05
下一篇 2022年12月10 08:03

相关推荐

  • [美]劳拉·英格斯·怀德著《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劳拉英格斯怀德草原上的小木屋,美国儿童文学作家“梦之队”一共有3名成员,分别是罗兰·英格斯·怀德,代表作是《草原上的小木屋》;苏斯博士,代表作是《戴高帽的猫》;以及E.B.怀特,代表作是《夏洛的网》。

    2022年12月23 289
  • [日]湊佳苗《花之锁》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日本女星户田惠梨香是不少日本人心中无可取代的日剧女神之一,她在2006年因演出《死亡笔记本》的弥海砂而打开知名度,当年才17岁的她虽然演技稍嫌稚嫩,但还是靠着清纯俏皮双马尾和肉肉甜

    2022年12月19 229
  • [美])W.J.T.米切尔编《风景与权力》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米切尔砍下41分骑士翻盘,这一由阿德莱德大学、英国杜伦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等机构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冰原狼曾经生活在北美洲,大约1.3万年前灭绝。此次,上述国

    2022年12月20 220
  • 洪子诚《朦胧诗新编》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现代文学类(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合著,虽有缺点,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现代文学史能超过它,何况该书代表了中国当下主流意识形态对现代文学的官方阐述。该书配套有温儒敏先生主编的

    2022年12月12 207
  • [美]埃勒里·奎因《生死之门》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悬疑短篇小说《X的悲剧》——埃勒里·奎因(美)第一部分哈姆雷特山庄9月8日,星期二,上午10时30分下方在淡蓝的晨雾中闪着银光的是哈德逊河,一只小白帆轻快地从河面掠过。一艘汽船摇摇摆摆地开往上游。汽车

    2022年12月23 263
  • 雷米《心理罪》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心理罪的第一部是第七个读者,描写的是主人公方木在大学期间的故事,以吴涵与孙梅的不伦之恋为切入,在这个故事中,方木失去了自己人生中的初恋陈希。心理罪的第二部是毒树之果(画像前传),心理罪作者雷米简介,描

    2022年12月13 273
  • [日]法月纶太郎《二的悲剧》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日】法月纶太郎《犯罪十二宫I》《犯罪十二宫I》从后记可以看出,这是法月纶太郎向埃勒里·奎因的致敬之作,仿犯罪十二月历,写成这部《犯罪十二宫I》。分为两部,这是第一部,讲了六个短篇,也就是六个星座的杀

    2022年12月19 221
  • 石灰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决心,石灰吟里的浑是什么意思

    一、导读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美丽馨香的奇葩,石灰吟里的浑是什么意思,永开不败。学习古诗能够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

    2023年01月05 216
  • [英国]伊妮德·布莱顿《魔法树》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1940年开始,纳粹德国入侵英国,并很快对包括伦敦在内的各大城市进行大范围轰炸。空袭警报响彻了被战火蹂躏的英伦三岛,成千上万的英国人只能躲进地下防空洞内。轰炸机俯冲时的呼啸声与此起彼伏的爆炸声让每个人

    2022年12月06 220
  • Cicero《On Life and Death》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译者导言自杀是一种特殊的死亡方式,但这种行为并不能被简单概括为“自我逃避”“一了百了”,其背后可能包含复杂的生理、心理或社会成因。一些行为能否算作自杀仍值得商榷,诸如此类的例子有很多:有的人为了让他人

    2022年12月14 264
  • [以色列]耶胡达·阿米亥《开·闭·开》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耶路撒冷是一只转马耶路撒冷是一只转马它转啊转啊从古城到所有街区然后又回到古城。你是不能下来的。无论谁跳下来就是把他的命攥在自己手里。而且无论谁在一圈之后下来了就必须得再次偿还回到这个没有尽头的旋转。但

    2022年12月17 256
  • 孔子的语录,孔子的偏义语录有哪些

    纪念孔子,不如读一读他那些传世的话语,今天分享孔子经典的10句话,每一句都会背,影响中国千年。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论语·里仁》译: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

    2022年12月08 262
  • [意大利]奥里亚娜·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记(上下)》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法拉奇在该剧特邀导演周可看来,小说将“生命课题”中所有会碰到的问题,借由母亲之口向读者们说出:如何面对生命中的虚无,如何面对爱情,如何面对生命,如何面对性别,如何面对自由,如何面对公平,如何面对生命

    2022年12月18 20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