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是谁,如何评价罗素的一生

罗素在BBC录制节目。1955年7月9日,罗素举办新闻发布会,宣读《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对核战争的威胁表达深切的忧虑。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1872年—1970年),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

罗素在BBC录制节目。

1955年7月9日,罗素举办新闻发布会,宣读《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对核战争的威胁表达深切的忧虑。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1872年—1970年),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打开百度App,看更多美图。

罗素与希尔学校的孩子们在一起。

《罗素道德哲学》

罗素是谁

译者:李国山

版本:九州出版社

2004年9月

《西方哲学史》

译者:何兆武/李约瑟

版本:商务印书馆

在《死侍2》中,小男孩罗素一出场就给人一种很特别的感觉,罗素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是一个拥有火焰超能力的变种人,被安排在变种人治疗院里面进行治疗。不过罗素在治疗院里面的待遇不是很好,经常受到院长和护工的。

2015年9月

《宗教与科学》

译者:徐奕春、林国夫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0年9月

从19世纪到20世纪,西方知识分子的心灵状态和思想氛围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借用伯特兰·罗素(1872-1970)在《西方哲学史》中所强调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变化与社会和政治的变迁很有关系,但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又不仅仅是果,同时也会是因,他们的变化又反过来推动了社会的变化。而罗素可以说是这种变化的一个“先知先觉者”,如何评价罗素的一生,他近百年的生活和思考,也正是反映这种世纪变化的一面镜子。

从19世纪到20世纪,西方知识分子的心灵状态和思想氛围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借用伯特兰·罗素(1872-1970)在《西方哲学史》中所强调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变化与社会和政治的变迁很有关系,但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又不仅仅是果,同时也会是因,他们的变化又反过来推动了社会的变化。而罗素可以说是这种变化的一个“先知先觉者”,他近百年的生活和思考,也正是反映这种世纪变化的一面镜子。

伯兰特·罗素 (1872年5月18日-1970年2月2日)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之一,同时也是活跃的政治活动家,并致力于哲学的大众化、普及化。无数人将罗素视为这个时代的先知,而与此同时罗素的许多。

从逻辑理性进入哲学思考

罗素三岁前后就失去了父母。童年与他关系亲密、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他的祖母,他幼年时曾经最恐惧的一件事情就是,如果祖母去世那该多可怕啊。而当他长大结婚之后,祖母真的去世了,他说他已经“全然无动于衷”。他已经成年,足够有能力应付这个世界了。不过,随着年岁的增长,他说他越来越意识到她在塑造自己的人生观上所起的重大作用。祖母的坚强、公益精神和无所畏惧,给了他足够的人生勇气。

但是,罗素所建立的基本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念,却与他的祖母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说有一个尽力挣脱的过程。罗素的祖母是维多利亚时代道德的典范,她毫不怀疑这些道德观念,对上帝有虔诚的信仰。她严格约束自己的欲望,过一种近乎苦行的生活,吃清淡的食品,不追求快乐,甚至不认为夫妻之间的爱会像父母对子女的爱那样美好,因为夫妻之爱里面有时会有一点自私的成分。罗素说这可能是她对性这类话题最接近的想法,而他自己当然是一生大胆地追求性爱。他从少年起也开始怀疑祖母那一代道德的基础——基督教的信念,怀疑上帝的存在。他在16岁生日前后,为了不让人看见,就用希腊字母拼写英文写下了自己的这些思考。

伯特兰·罗素是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也被认为是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

在这些思考中,罗素首先是怀疑,他说:“没有什么事物是我对之确信不疑的。”包括对他自幼受熏陶的宗教,但是,他又说他开始是试图为这一宗教辩护的,但是只考虑科学的论证和理由,摒弃一切情感的因素。不过,这一前提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他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他首先怀疑和否定人有自由意志,说如果我们承认人有自由意志,那么原生动物也应当有自由意志。其次他怀疑人死后还有灵魂,否定灵魂不朽和永生,虽然他也觉得有点难过:人只是一种机器,一个物件。最后他怀疑上帝作为第一因的存在,他听到的一句话对他最后的否定起了顿悟的作用,他说万物皆有原因,如果说上帝创造了世界,那么,“谁创造了上帝?”但这里的“上帝”就不是作为“第一因”看待了,而只是被视作万物连锁中的一个环节。

我们从上面罗素的思想过程还可以看到,对传统宗教信仰的怀疑和否定的一个重要动力或否定者心目中的“主要证成”,是一种对知识的确证要求。罗素要求信仰也应具有一种他以为科学理性知识具有的近乎绝对的确定性,认为如果不能用理性和知识的论据证明上帝的存在,那么,我们也就无法保持这样一种信仰,虽然他也同样认为,用理性证明上帝不存在也是做不到的。但如果说要涉及价值抉择,那就还有一种对自我的确证在起作用,这也是促使罗素思想转向的一个动力。从笛卡尔开始,甚至更早从马丁·路德开始,就有一种对自我确证的要求了,不过,在宗教改革时期,强调自我的心灵还同时是强调信仰的心灵,后来到伽利略的年代,就更强调自然科学认知的心灵了。对自我的确证要求和对知识的确证要求,在后来就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到一起,也就慢慢地消解那虔诚信仰的心灵了。这一过程从西方近代以来就一直在知识分子的内部发生,但显著地影响到整个社会则是20世纪的事。

另外,我想,吸引知识分子脱离信仰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在社会性的生活和行动领域,秉持一些基本的道德信念和常识大致就可以应付裕如,不需要层出不穷的发现和发明。所以,罗素的祖母会对形而上学嗤之以鼻。而在信仰的知识和理论层面,神学的体系在阿奎那那里就已经基本大成。但在对我们外界事物的知识方面,在自然科学和纯哲学领域,则还有许多激动人心的东西在等待人们发现。这也构成一种知识上的巨大诱惑。

三种简单而强烈的激情支配人生

对罗素的人生与哲学,我们不仅注意开初,还需要注意一下结尾,在此可以分析一下罗素的那篇名文《我为什么而活着》,也就是他90岁时出版的《罗素自传》中的序言。这可以说是他对自己一生的一个反思性总结。他在其中谈到推动左右了他一生的三种简单但无比强烈的激情: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索和对人类苦难难以忍受的怜悯。

罗素是谁

爱别人也希望得到爱;求知;还有对别人痛苦的同情,这也是一般人都欲求或具有的感情。但我们从罗素的文字中可以看到,这三种感情在他那里都是很高标准、凡人所难能的。他说他寻找爱是出于三个目的:第一是得到一种让人心醉神迷的狂喜或极乐的感受;第二是解除孤寂,这似乎也是人之常情,但在罗素这里,似乎还不是简单地解除日常生活的寂寞和不便,而是解除面对生命深渊的本体的孤寂;第三是在爱的交融一体中,看到圣贤和诗人所描述的“天堂”。

而第二种求知按其解释,也不是简单的求知,不只是学习、吸收和应用,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求知,是要对真理有所发明,发现前人所不知道的奥秘。

第三种应该说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罗素的同情心所指向的都是一些世界性的大问题,其能够发挥的作用和力量也非常人所能及。

那么,罗素的一生是否达到了这三个目标呢?他说,他所追求的爱虽然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妙,但他却得到了。他的求知,则仅仅在不大的程度上达到了目的。而第三个目标却几乎可以说没有达到,他备受折磨,但还是感到无能为力。当然,他还是觉得自己的一生很值得一过,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会很高兴再活它一次。也就是说,他还是非常满意自己的一生。

我们看罗素度过的一生,也的确大致如其所述。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1970年),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罗素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

在爱情的方面,他在17岁的时候就爱上了大他5岁的艾丽丝,并克服重重阻碍,在五年后成婚。但是,在结婚七年多之后,有一天在骑车的时候,他突然觉得他不爱艾丽丝了。他没有隐瞒或掩饰这种感情的变化,但也没有离婚。他过了几乎九年基本禁欲的生活,当然,这时期他有他的另外一个天堂,那就是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珠贝。

他结过四次婚,中间还有一些情人。他前面的三次婚姻虽然都以离婚告终,但每一次婚姻中都有两心相悦的至乐时刻,而最后一次婚姻则堪称圆满。他的每一次婚姻和恋爱都是非常投入的,但有些结束也是相当断然和决绝的。他的爱情绝不仅仅是性,但也绝对不能没有性。在他那里,情和性是不能分开的。没有相当高的智力、魅力而仅仅是美丽的身体,显然还不是他的真心所爱。他需要的是在灵与肉两方面都有交流。

罗素当时和这个女孩约定她尽可能到英国来,两人可以公开生活在一起,要是他的离婚手续办好,也许就结婚。后来女孩真的在8月来到英国,这时一战已经爆发,罗素解释说,这时我除了战争之外什么都不想,因为已经下决心公开反战,不希望由于私人丑闻使情况复杂化,虽然还和她不时秘密发生关系(这期间罗素另外还有一位英国情人),但不再有对她的热情,这伤透了她的心。最后这个女孩患上一种罕见病,精神失常。发生这样的事就已经让人觉得不安,公开发表这样一件事就更让人觉得不妥了,尤其是这段文字中还有对其父母的猜测性负面评价,却无自悔与痛惜。这件事也显示,当一个人在情爱中寻求欢喜乃至极乐的时候,也可能就是另一个人的哀伤乃至极悲。

难以复制的幸福与无尽的心灵深渊

罗素根据一种基于科学知识的绝对性,否认有一种伦理学的知识。他也自认为是一个反规范主义者。他不耐烦听到规范,这后面其实有一种将规范全都视作独断教条的倾向。的确,他自己不必依凭规范,而仅仅依凭他的激情、教养和禀赋,也能够有一种相当精彩的一生,乃至对社会和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但的确有这样一个问题始终存在,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这样呢?提倡激情或率性、且也度过了精彩或者潇洒的一生的人们,是否意识到他和其他人、和多数人的差别呢?他所倡导的理论可以让他获得幸福,但是否对他人和社会也都有益呢?

罗素一生,尤其是中年以后,都试图以他热烈的同情心改造这个世界,在这方面,他的目标倒是没有像在爱情和求知中那么绝对,他并没有追求人间天堂,而是更重视解除真实的苦难和对人类的最大威胁。所以说,罗素的一生虽然反映出了知识分子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一种相当普遍的思想变化,但在这种变化中,也还是表现出英国人有所平衡节制和中道的民族特点。也和一些法国知识分子不同,他最注意的是那些真实的明显的痛苦,而不是那种要特别敏感和挖掘才会发现的精细欲望,也不是任何欲望满足的受阻。而且,对那些真实的、常常直接伤害到身体的痛苦,他最关注的又是人的生存。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20年曾来中国讲学。1938—1944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讲学。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哲学上,早期为新实在论者,20世纪初提出逻辑原。

他虽然不是绝对的和平主义者,不是不抵抗主义者,但一生都不遗余力地反对战争。他有时支持战争,也是为了保存生命。在一战中,他说尽管他热爱英国的感情极其深厚,但他反对英国卷入战争,也反对整个世界大战,即便他的立场和行动非常孤立,但也“虽千万人,吾往矣”。一战也的确开启了20世纪主干期悲惨的一幕,后来的许多悲剧都来源于此。在二战中,他支持了英国反对法西斯的战争。二战后,鉴于出现了核武器,他几乎将他最后二十多年的相当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了主张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的宣传和运动的工作上。他在核武器中看到人类被毁灭的危险。尽管他努力行动,但还是沮丧地看到许多人对这种危险满不在乎。今天怎样评价他的这一努力呢?核大战毕竟没有发生,但那可能只是我们的幸运,另外,也可能正是因为他和那些反核者的努力,才减少了一些这样的危险。而且,目前未发生不代表未来不发生,人类还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

罗素的确度过了非常精彩的一生。他幼年失去父母,但不乏家庭的亲情,他得到最好的教养和教育,他一生挚爱过一些人,也被一些人挚爱过,他在快五十岁的时候开始有了自己的几个孩子,而且他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也是相当投入的,甚至专门为他们办过一所学校。他的一生也偶有经济拮据的时刻,但基本上都还是相当富裕的。他有许多与他一样具有头等智力的朋友:怀特海、维特根斯坦等等。他和世界领袖、各界精英有(如果他愿意的话)随时能够进入的密切联系和交往。他给许多政治领袖写过信,和爱因斯坦发表过共同宣言,和萨特组织过国际战犯审判法庭。他的知识努力和社会活动都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也获得了巨大的声望。

当然,也不是说他一生完全顺遂,那其实反而单调乏味,他曾经两次入狱,几次大病死里逃生,还遇到过车祸和飞机失事。但最后,他的确可以说度过了幸福的一生。他有极高的智力,有显赫的地位和名声,也有性格、教养和聪明所带来的魅力,他如此多姿多彩的生活,活到九十七岁。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述,多少人能够有这些优越的禀赋、条件和幸运?罗素愿意重过自己的一生,而多数人是否愿意重过自己的一生呢?

当然,罗素的人生态度是坦然的、达观的,对自己的挫折不抱怨,对自己的幸运也是感恩的。我同意他所说的“对幸福的轻蔑通常是对其他人幸福的轻蔑”,世界上幸福的人应该是越多越好。但在如何理解自己的幸福,以及如何达到自己的幸福的途径上,大概也会是罗素所赞同的“参差不齐”的。更重要的是,还是得有一个能够尽量避免让人们在追求自己的幸福的道路上伤害别人的社会规则平台。

但是否这些就够了呢?人是不是还有一些比追求世俗幸福更深的渴望?即便在幸福如斯、精彩如斯的罗素那里,我们也还是能够发现一些隐秘的、并没有完全满足的不安和渴望。比如,他在自传中写道,1918年11月一战结束的那一天,他曾一个人在街上待到深夜,留心观察群众的情绪。他觉得群众仍然心浮气躁,所以,在人们欢呼庆祝之际,他依然“感到一种异样的孤独……诚然,我也感到欢欣喜悦,但是在我的喜悦和群众的喜悦之间找不到任何共同之点。我在一生中都渴望感到与广大的人群融为一体……”这种渴望如此强烈,以致常常让他想象自己是某一类人,“但是就其深义而言,我从来不是其中的任何一种人。”而爱情也不是逃避孤寂的天堂。“在爱的那些瞬间,我几乎已逃出了这种孤寂的痛苦,然而过后想来,我发现那种逃避多少有些出于幻觉。……我最深沉的情感始终是孤独感,而且在人性的事物中找不到任何与之相伴的东西。大海、星辰、荒野的风,对于我甚至比我最喜爱的人们更有意义,而且我觉得,人类之情对于我究其实乃是试图摆脱对上帝的徒劳无益的寻求的一种努力。”(《罗素自传》)

虽然他在后来1967年的一条加注中说这些意见不再是正确的。但难以否认,他毕竟多次产生过这样的思想。比如说1931年圣诞节他在横渡大西洋的船上的感受。又如一个浓雾之夜,他在自家宅院塔楼上的沉思:以前他觉得人生的悲苦都只是杂音,微不足道,而现在他凝视着无边的黑暗,却感到人生的虚无,“外面是黑暗,当我死去时,内心也将是黑暗。……一切皆无。”“为什么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上?为什么还有死呢?”

而这正是他相当特殊的一点,他在人海中还是会感到孤独,在巅峰处还是会感到失望,在胜利时还是会感到沮丧,在极乐中还是会感到忧伤。他毕竟是这个世界和世纪的一位罕见智者。无论如何,还是有一种东西的失落,是人间任何成功和欢乐都抚慰不了的。而这也许还是他心灵最深处的一个深渊,是他自己也难得去看、甚至害怕去看的深渊。

最后,我们略微谈一下罗素对人类未来的看法。1959年春,罗素在BBC的一次采访中谈到,人类未来有各种可能性,阴暗的可能性和希望的可能性,但最好是先支持阴暗的那一面。人类面临的最大危险将是社会生活的普遍“军事编制化”。在各种科学发现与行政管理和组织的影响下,权威们将获得对人们的意见和思想的十分巨大的控制权力,以致一个人的所思、所望和所惧,都是由权威们来决定。而珍爱自由的罗素这时反而怀念起那个他最初生长的旧世界,说那个世界里有更多的空隙、更多的例外,那里的人们并不全都被纳入一个确切的模式。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上一篇 2022年12月19 04:22
下一篇 2023年04月26 07:43

相关推荐

  • 巴图的爸爸是谁,巴图的父亲是爷爷

    巴图个人资料是什么备受关注,宋丹丹是大家都十分喜欢的,而据悉宋丹丹也有一个儿子,早前宋丹丹儿子巴图因出演《芈月传》扮演太子嬴荡备受大家关注,巴图的父亲是爷爷,那么,巴图个人资料是什么呢?宋丹丹儿子巴图

    2023年05月03 291
  • 霸王别姬小赖子为什么上吊,霸王别姬小癞子为什么要上吊

    程蝶衣的艺术之心与世俗世界对其的打压之力,前者对后者的抵抗、以及最终由现实悲剧而生的艺术圆满,是本片的主题。小癞子的存在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在电影里,陈凯歌设置了多阶段的二者作用状态。第一个阶段,即是

    2023年04月12 283
  • 河神圣童是谁

    2023年05月03 247
  • 特曼怎么了,特曼满汉真人照

    曾是无数人童年的记忆又一位走了今天消息突然传来出轨。特曼是一个小众圈子的小歌手,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就是满汉全席里那个特曼,后来被爆出出轨,出轨对象叫孟婆,在粉丝们心目中形象的坍塌,因此叫特曼塌房。

    2023年06月01 294
  • 狂哮回复多少生命,回复生命

    很多人对「键盘侠」很讨厌,但有人曾这样问我:你觉得「键盘侠」是不是「侠」?若在江湖上论,「大侠」自是行侠仗义、造福一方的人呢。《奇葩说》有一期辩题大热,辩得便是这个问题。辩手陈铭分享其女儿曾遭网络暴力

    2023年04月09 286
  • 路飞的爸爸是谁,路飞的真正父亲

    路飞奇谈提到我的父亲,大家会想到的一定是那位神秘的革命军领袖——蒙奇·D·龙蒙奇·D·龙虽然他有很多的故事,但是今天我还是想讲讲创造我的父亲——尾田荣一郎尾田荣一郎他在1997年日本的《周刊少年Jum

    2023年05月01 256
  • [日]京极夏彦《阴摩罗鬼之瑕(下)》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日本推理小说榜单(合集)-01-【日】东川笃哉:推理要在晚餐后(套装共3册)-02-东野圭吾年度套装(共56册)-03-【日】京极夏彦作品集:百鬼夜行长篇系列8套+中短篇集络新妇之理(络新妇の理):1

    2022年12月18 229
  • 元尊的女主是谁,元尊夭夭第一次吻

    元尊夭夭第一次吻,拖更豆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网络作家,《大主宰》本该像《斗破苍穹》、《武动乾坤》一样两年左右就该结束,硬生生脱了到四年才草草结尾。叫一声拖更豆也是一点也不委屈土豆的。以前看土豆的书基本

    2023年04月25 219
  • [日]川野タニシ《指先から本気の熱情~チャラ男消防士はまっすぐな目で私を抱いた~》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演出以《奋进新时代扬帆新征程》综合性文艺晚会形式呈现,运用戏剧、音乐、舞蹈等丰富的艺术手段,川野,集中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舞台艺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壮阔景象,以热烈的情感

    2022年12月18 216
  • 温宁为什么杀了金子轩,温宁为什么失控杀死金子轩

    陈情令金子轩是怎么死的陈情令更新到第16集,温宁为什么失控杀死金子轩,云深不知处被烧,云梦江氏被灭门,江氏夫妇惨死,魏无羡可以说是被虐惨了,但接下来的剧情中,还有人要死呢,那就是江澄的姐夫金子轩。在原

    2023年04月23 269
  • [日]绫辻行人原作《十角馆事件 1》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说到荒岛和孤岛的连环谋杀案,最著名的当然是英国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也有人称其为《孤岛奇案》。克里斯蒂合计写了七十多部侦探推理小说,被大多数推理迷们公认第一的正是《无人生还》,这部

    2022年12月19 222
  • [日]樱井武《睡眠的科学》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原标题:“只要进入某种模式,人类也可以冬眠”人最科学的睡眠时间,《日本经济新闻》8月9日刊载题为《人类能实现冬眠吗?》的报道,文章分析了“人工冬眠”的可能性及其对现实的意义。文章编译如下:2006年1

    2022年12月19 215
  • 奥特莱斯鞋多少钱,奥特莱斯一般多少钱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Yunfei_最近海淘的频率比较高,真的是看见打折的商品就想买,正值黑五国外打折季,就再来分享下我经常海淘的网站的折扣以及海淘的流程和大家关心

    2023年03月18 26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