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黑川雅之《设计修辞法》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1、《素材与身体》本书是黑川雅之在中国出版的第一部以25种材料为主体的著作,黑川雅之风与光之塔作品介绍,配有大量材料图片和关于身体的八个概念性思考,以通俗的语言揭示出工业设计的前卫思维。无论是我们追求

[日]黑川雅之《设计修辞法》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1、《素材与身体》

本书是黑川雅之在中国出版的第一部以25种材料为主体的著作,黑川雅之风与光之塔作品介绍,配有大量材料图片和关于身体的八个概念性思考,以通俗的语言揭示出工业设计的前卫思维。无论是我们追求的安全感,或者是设计,都来源于万物的存在。设计是让你由内而外全身心感受得到的安心和快乐。而安全感也并不是一种概念,它是一种贯穿于我们所在的世界和万事万物中的一种存在感,在物体、建筑甚至是快乐之前,身体就能实实在在感受到得一种存在,设计就是从此开始的。

黑川雅之的设计理念一直本着尊重生命和遵循材料的本性,将通过本书把他的理念带到中国,希望由此来传达生命的意义。

黑川雅之先生的创作横跨建筑、室内、家具以及产品设计,是日本少见跨领域的设计大师。他多样且杰出的作品为他获取了多项殊荣,其中包括每日设计奖、日本室内设计师协会年度大奖、Good Design 金奖并于1996年获得德国国家级重要奖项 - “DESIGN - INNOVATIONEN”大将,以表彰他在世界建筑和工业设计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他的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更被纽约当代艺术馆(MOMA)、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永久收藏。

2、《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

《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是建筑名家黑川雅之的日本审美文化集,是探究中日同源的审美意识,解读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深刻凝炼东方美学,理解东西方差异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面对扑面而来的近代西方思想和美学理论,作者立足东方美学价值观,以“微、并、气、间、秘、素、假、破”八个汉字为切入点,从建筑、设计、能乐、绘画、器物、服饰、文学、社会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深刻挖掘深受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影响的日本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理解了审美意识,就理解了日本文化背后的隐秘逻辑,及其在现代美学功能意义上的合理性。

除了设计,黑川雅之也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基于不对称美学的物体理论》、《未来设计考古学》、《黑川雅之的建筑设计》、《黑川雅之的产品设计》、《设计曼荼罗》、《设计的修辞法》、《设计与死》。

3、《设计中的设计》

本书是对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的沿承、发展的归总。作为日本中生代设计师的中坚,原研哉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当代日本设计的精髓。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不落陈规的清新,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断被发现和拓展。

原研哉(1958—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曾设计长野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的文宣推广材料,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设计理念。在银座松屋百货更新设计中,实践了横跨空间和平面的整体设计观念。在梅田医院CI设计中,尝试表现了触觉在视觉传达中的可能性。

4、《给设计以灵魂 当现代设计遇见传统工艺(全彩)》

5、《设计的觉醒》

日本设计崛起的时代热风、“无印良品”品牌概念的诞生、年轻设计师职业敏感的养成、著名品牌背后的设计故事,停下手中的忙碌回头思考,觉醒的,也许不止是设计。

6、《零ZERRO:世界符号大全》

联席主编青山周平建筑师,1980 年出生于日本广岛,2003年以“最佳毕业设计奖”毕业于大阪大学,并获第10 届UNION 造型设计大奖赛二等奖。2004年作为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派遣留学生到布鲁塞尔Sint-Lucas 建筑学院及巴黎国家高等拉。

日本著名的艺术指导/平面与书籍设计师松田行正,生于1948年,中央大学法学部毕业,1985年起主持牛若丸出版社。他对书籍装帧的设计理念:“在书柜或桌上都具有存在意义及说话形式的书籍设计。”著有:《圆与方》《零ZEЯRO》《中速MODERATO》《圆盘物语》《开始物语》《眼的冒险》《眼球谈/月球谈》《绝景万物图鉴》《lines:线的事件簿》《code:文本与图像》《和力》《设计者的颜色书》《设计者的颜色表》等。

7、《反造型》

本书是日本当代建筑大师隈研吾最新的一部著作,以他最著名的几个项目(日向邸、水玻璃、龟老山、森林舞台、村井美术馆、莲屋)为架构,本书以最广阔的视域和最深入的探索,发掘并展现了隈研吾建筑设计背后的思维脉络和观念底蕴。作为日本当代建筑设计的代表,隈研吾那些关于“将建筑隐去”、“让建筑同自然相连”的实践探索为人们熟知,当他的作品遍布全球特别是近年来充斥于中国各大城市成为地标时,我们更应该了解这位以“负”为“胜”的建筑大师在创作中的理念总结和思路发展,它将成为我们立足全球视野发扬本土建筑特质的良好借鉴。

[日]黑川雅之《设计修辞法》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隈研吾,日本建筑设计大师,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多年来,他一直在设计实践中探讨“建筑怎样才会消失”的命题,尝试用无秩序的建筑来消去建筑的存在感。亚洲都市的杂乱无章,在被当成常见缺点的同时亦是其魅力所在,隈研吾正是从当下性和本土性出发,考虑把这种混沌实现在一个建筑中,使它与周围的混沌融为一体。近年来,隈研吾在中国的项目包括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瑜舍、三里屯•SOHO等。

8、《由内向外看世界》

本书通过nendo工作室创始人佐藤大亲身体验的事例,介绍设计与创造的本质。不仅是设计师,普通读者也可以从佐藤大的独特思考中,发现用“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全书分为“思考法”和“行动术”两大部分,用上百个案例,分别诠释10大思考法和4大行动术,每一案例均配有相应的设计图和产品图,解读细致入微,启发性极强。

9、《阴翳礼赞》

席维斯史泰龙1946年6月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小时候的史泰龙在同学眼中可一点都没把他和动作片巨星连在一起,同学还觉得他是「最有可能在电椅上结束生命的人」,想想史泰龙日后的成就也算是扬眉吐气了,当然,初入电影圈的史泰龙,免不了仅。

《阴翳礼赞》是日本文豪谷崎润一郎的随笔集。收录《阴翳礼赞》、《懒惰之说》、《恋爱及色情》、《厌客》、《旅行杂话》、《厕所种种》六篇随笔,是谷崎润一郎的随笔代表作。其中最广为人知的《阴翳礼赞》从“阴翳造就了东方建筑美”这一观点出发,衍生开来,探讨了东方建筑和文化的精妙之处。其他各篇也围绕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差异,行文挥洒自如,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可以说建立了一个“谷崎式”的东方美学体系。

谷崎润一郎,(1886-1965)日本唯美派文学代表作家。1910年以《刺青》、《麒麟》登上文坛,代表作有《痴人之爱》、《春琴抄》、《阴翳礼赞》、《细雪》、《少将滋干之母》、《钥匙》和《疯癫老人日记》等。曾获每日出版文学奖、朝日文化奖和每日艺术大奖。

10、《不为设计而设计———最好的设计》

日本知名的设计师深泽直人、建筑师後藤武、生态心理学者佐佐木正人,在本书共聚一堂,分享在「affordance」的观点下捕捉到的「设计」本质。除了设计原理,本书也兼及设计的实践和创作,并援引美术/建筑/设计的代表作品,让读者明瞭如何构思、判断与进行设计工作的步骤。书末特别收录延伸阅读书目、经典名句、关键词年表与关系图。

後藤武,建筑师/中部大学助教授/庆应义塾大学、横滨国立大学非常勤讲师。共同主持一级建筑士事务所UA。一九六五年生,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表象文化论硕士,同大学工学系研究科建筑学硕士。曾任职於隈硏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等。曾参与编辑《20世纪建筑研究》(INAX出版)、《设计语言--结合感觉与理论之思考法》(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会)等书。

黑川雅之 Masayuki Kurokawa株式会社黑川雅之建筑设计事务所代表取缔役(社长)株式会社设计首席总监金泽美术工艺大学研究生院教授物学研究会代表1937年 生于日本名古屋市1961年 名古屋工业大学建筑系毕业1967年 早稻田大学大学院理。

深泽直人,工业设计师/Naoto Fukasawa Design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多摩美术大学客座教授。一九五六年生,多摩美术大学立体设计系毕业。曾任职於IDEO东京办公室等,二○○三年成立Naoto Fukasawa Design。同年与著名玩具公司TAKARA(株)及Diamond Ltd.共同成立新品牌「±0」。举办设计讲座「without thought」及设计KDDI/au的手提电话「INFOBAR」而广为人知,曾获得2002年每日设计赏。

每日分享、记录设计有关的文章,喜欢的话可以多多关注呐

需要素材包、软件安装包的,可以评论/私信:PS安装包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描述了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表达了时令的迅速交替,时光逝去的匆匆不可待,从而让身在旅途中作者从中生出了浓浓。

上一篇 2022年12月07 22:56
下一篇 2022年12月06 03:26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