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帕斯卡尔《思想录》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http://image.tianshugan.com/file/202212/1599682174926217218.jpg)
帕斯卡尔认为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人因为拥有思想而伟大。人又是充满着错误的主体,人是可悲的,德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的著作有思想录,又因为能够认识到这种可悲而显得伟大。,
如果说他短暂一生的突出成就是数学和物理,就大错特错了,帕斯卡尔这个天才人物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科学,他在思想和宗教方面的认识在当时也是举足轻重的,他的非理性哲学对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个思想家的所有思想都集中体现在《思想录》中。
帕斯卡尔首先是一个科学家,但是从18岁开始就一直没有摆脱的疾病,促使他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生活在一个病人的世界里,对死亡的感受更多更深,用西方宗教的观点,他和上帝或魔鬼接触的机会更多。在他的记忆里,有两次经历让他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一次是常年久病不愈的帕斯卡尔,突然感到身体好了很多,他自己的感觉是有一道灵光照射在他身上。现在想来实在是太可笑了,更好的理解,可能是他长期的药物治疗起作用了,虽然没有让他的病痊愈。哪怕是瞬间的轻松和舒服,对久病不愈的人来说都是神奇和激动的。
而帕斯卡尔神奇的地方在于:他用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竟然认为这是上帝的照顾。不知道当时给他治疗的医生和照顾他的其他医护人员,如果知道了他内心这种上帝给他治病的认识,会不会崩溃?
还有一次是他31岁时,乘马车在塞纳河旁发生了车祸,他摔在地上,马匹带着马车掉进河里淹死了,奇迹活下来的帕斯卡尔感觉又看到了一道灵光,当然还是上帝的施舍,从此他对上帝深信不疑,认为上帝是永恒的,没有上帝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从此他不再研究科学,而是住进了修道院,思考上帝和人生。他所有的思想就此都以信奉上帝为前提。这和他关于人的认识有什么关系呢?
《思想录》是帕斯卡尔散乱的札记合集,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在整个宇宙中人非常渺小,人类生活卑微而凄惨;第二,人类凭借思想获得了与其他事物和生物不同的地位和尊严;第三,人类如果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救赎。
帕斯卡尔就是从人类和上帝的关系阐释人的生命意义的,他认为人类只有三种。
世上只有三种人:事奉上帝,而找到上帝的人;竭诚寻求上帝,而没有找到上帝的人;活着而不寻求也没有发现上帝的人。第一种人既有理性而又幸福;后一种人既愚蠢而又不幸;中间那种人不幸而有理性。
以上抄录自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我很喜欢这段文字,但与我来说读得不顺口,为了更好的便于自己的理解与记忆,我将这段文字整理记录如下:当我们读到一篇打动我们心灵的如同真理一般的文章时,它能在我们的身上产生共鸣。我。
显而易见,在帕斯卡尔的认识里,人必须和上帝有所关联,正如他在书中说的那样,“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当然他不会这样无厘头的自以为是,而是从人的欲望开始阐释,就像弗洛伊德对世界和人的理解,都是从梦的解析开始一样。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的第一个观点就是“人是一个充满着错误的主体”,这是因为人脱离了上帝,就失去了神圣性,产生了腐化的秉性。他首先提出人在自然界到底是什么呢?帕斯卡尔认为相对于宏观的无穷而言,人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颗粒,就是虚无。而相对于微观的颗粒,也就是虚无而言,人又是全部。人处在这种无和全之间,既不能获得所有,又不能改变自然,换句话说,人是有限的。要承认自己的有限性,同时承认世界的无限性。
让我们认识我们自身的界限吧! 我们既是某种东西,但又不是一切。
这样我们就会进步得更快。帕斯卡尔的思想及其深邃,不可能马上就理解个通透,所以以上就是我的一点感想。
我们存在的渺小又蒙蔽了我们对无限的视野。
《思想录》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和高度的思想独立性,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帕斯卡尔的语言平易通畅、不加雕饰,文章写得亲切活泼、妙趣横生。《思想录》出版以后,就再也没有绝版过。它与《蒙田随笔集》、《培根。
此外,帕斯卡尔认为在人的天性里,欲望是人类所有行动的根源,对快乐的追求,对虚荣心的满足,对荣誉的渴望等。这些都会使人不再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世俗的幸福而活,为了别人的眼光和看法而活。
没有一个人是不把自己置于其余一切人之上的,没有一个人是不爱自己的财富,自己的幸福以及自己生命的延续,有甚于世上其余一切人的财富、幸福与生命的。
这些欲望既是动力,又成为人类无法战胜的弱点,最后成为人之所以痛苦的源泉。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是人终生都无法摆脱的特性,所以人是不幸的。
人到底是该忙碌起来,还是让自己空闲起来?都达不到快乐的目的,拥有的和失去的,幸快乐的和痛苦的,总是不能根除,这决定了人的悲剧是一种必然。
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还有一句经典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的发现能力和逻辑能力让我惊讶,帕斯卡尔的语言变化万端且出神入化,尤其是对我这种不善于言谈的人来说,帕斯卡尔的语言让我受益匪浅。读《思想录》最能让我有收获的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思想。思想有超越一切。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如果说帕斯卡尔在欧洲那个重视科学,注重实证主义的时代,提出重视信仰,信仰上帝,有些另类的话,那么他提出人的伟大不在于物质财富,不在于名利,而是思想,倒是值得关注。在整个宇宙之间,人是渺小得颗粒,但是思想又使人能够把宇宙囊括于胸。
这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的,虽然他非常反对笛卡尔的观点。笛卡尔重视科学,提倡人本主义,“我思”既可以指科学,也可以说是思想,因为这些所有的主体都是人。
这样一个执着信奉上帝的人,却没有得到上帝的眷顾,帕斯卡尔在39岁时就因病去世了。不知这是上帝开的一个玩笑,还是莫名的讽刺?
总结:
(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思想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