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村上春树《斯普特尼克恋人》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每年十月,随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公布,村上春树的名字总会在他或许并不意愿的情况下被提及。“村上春树陪跑”这一话题的应时性出现,背后是媒体们毫无诚意的推波助澜。毕竟比起对热门候选人、获奖者和他们作品的分

每年十月,随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公布,村上春树的名字总会在他或许并不意愿的情况下被提及。“村上春树陪跑”这一话题的应时性出现,背后是媒体们毫无诚意的推波助澜。毕竟比起对热门候选人、获奖者和他们作品的分析,拉出村上春树来讨论显然更为划算,既不用太费工夫,又能吸引更多人的参与。这种一年一度的,用当今热门的词“内卷化”来形容的操作,无形间让公众形成了一些“常识”:一是村上春树是诺奖级别的作家;二是诺奖的评审并不青睐他。这种“常识”的深入人心,某种程度上也让村上获益颇多,即他在靠写作收获得大量读者和版税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着“怀才不遇”的好名声。

当然,这种“两开花”的局面是我小人心思的揣度而已,村上本人想必嗤之以鼻,或者说对于被捆绑营销已经不厌其烦。但对于大多数只读过一两本,甚至从未读过村上春树的书的人而言,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为什么不受诺贝尔奖待见,那些老头儿凭什么。

我想,无论是对村上春树抑或是世界上的其他作家,只要稍微多加了解一些,就应该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了。首先并非顶尖的都能被选中,诸如托尔斯泰、博尔赫斯、卡夫卡等影响深远的作家,恰恰被诺贝尔文学奖所遗漏。其次即便只放眼当代,也存在着太多优秀的作家,获奖对任何一位来说都是偶发事件。实际上,相较于其他作家,村上春树的写作看起来会更加讨巧些。

一个独居的男人,喜欢爵士乐和啤酒,同年长的少妇保持情人关系,关系甚密的人突然失踪,一个异世界的出现……将这些都糅合起来,几乎无法分辨出是村上春树的哪一部小说。这些套路几乎贯穿了他几十年的写作生涯,迟至最新出版的《刺杀骑士团长》也是如此。一方面,这是村上春树擅长的“武器”,也是其畅销的密码,另一方面,同质化的写作也让他难以突破,距离真正的杰出仍有距离。

[日]村上春树《斯普特尼克恋人》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斯普特尼克恋人》也包含以上所有的元素。故事十分简单,K,也就是“我”,恋上了从大学退学后想要从事写作的堇,堇却对自己并无爱恋,她在一个表妹的婚礼上爱上了年长十七岁的敏,并之后成为了她的助理。不久她跟随敏去欧洲处理生意上的事情,并住在一个希腊小岛上的别墅。某天向敏告白失败后,堇突然失踪了。“我”飞往希腊和敏一起寻找,无果后返回日本。小说的最后“我”接到了堇的电话,说自己回来了。

在村上春树的叙述中,为了写《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和《奇鸟行状录》耗费了太多的精力,之后就转向了非小说的书写。《斯普特尼克恋人》的创作是为了“让骨头再恢复起来”。比起小说《奇鸟行状录》对战争的描述,纪实文学《地下》对社会事件的关注,这部继作的触角显然没有那么宽广,没有对历史和社会的反思,把《斯普特尼克恋人》称为一部爱情小说并不为过。村上春树以一种更轻松的方式去展开,在文体上则以“比喻的泛滥”来推进。和以往不同,这短短十万字,文风华丽,辞藻堆砌,或许是村上的某种实验,也可能是一种宣泄而已。

敏的分裂出现在她25岁时,敏谈完生意后租住在瑞士的一个小镇上,并遇到了一个50多岁的男子菲尔迪纳德,她对他没什么好印象。某天晚上她被困在了空中飞车里,却看见另一个自己正在和菲尔迪纳德性交。从那天起,敏被彻底地一分为二了,那一边的她带走了青春、性欲和求生意志。而这一侧的只是以往的影子而已。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H8dtXr3LwPbDkdzDlUUglg 提取码: mk5c

如果不遵从村上惯有的设定,敏的分裂可以当作是一种寓言,在进入社会后很多人在变得成熟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童真和憧憬,这几乎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诚如罗曼·罗兰那句名言:“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的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

《斯普特尼克恋人》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我”钟情于有志成为小说家的堇,但堇却钟情于像谜一样的韩国女性敏,当堇抱以爱慕之心与敏前往欧洲一起工作旅行的途中,因向敏的表白遭拒,堇在—个希腊的小岛上突然不明消失。

所以小说中提到:“不过,并非有什么被夺走了,而应该是完整地存在于那边。”而对堇来说,她又有所不同,从一出生开始她就是不完整的,没有对男人的性欲,从来没有热切地寻求过什么,只能靠文字形式来确认自己。和其他人不同,她身体里的“知”与“不知”是同居的,只能通过思考的方式让它们和平共处。通过堇的梦可以看出,她处在这一侧和那一侧世界的混沌之中,她既无法与那一侧的母亲沟通,而返回这一侧的阶梯也不见了。她决定改变这种“不上不下的状态”,在两个世界中选择其中一个。

《斯普特尼克恋人》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1999年4月由讲谈社印行的长篇小说,描述了沉迷于写作的一女青年陪同一位“爱上”了她,并年长她17岁的女子去欧洲旅游,然后在希腊一小岛上神秘失踪的故事。内容梗概:二十二岁那。

村上春树用城门来指两个世界的连接,中国古代的城门,修建时嵌入了古战场的白骨,并用活狗献祭,来祭奠守护城市的亡灵。所以,“刺入狗的喉咙”的意思即是找到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方式。在向敏的告白失败了,她不得不重新接受事实,放弃这个世界转向另一个世界,用“流血”的方式献祭,这也是她消失的原因。

村上春树在回答读者问题时说道:“因为在我头脑中成型的就像这个世界上的某个人。在我内心里,这两种价值观总是针锋相对,相互争斗,最后终于以合适的比例混合为一体。”所以并不用在意两个世界究竟指的是什么,小说更多的是在说,人在寻求自我的过程中不断挣扎,可能会失去一些东西,最后达成某种平衡而活下去,就像大多时候都无法和睦相处,相互理解,但不得不共生的暹罗双胞胎。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主题“孤独”,书里用很多意象强化了这一点:莱卡狗,第一个遨游太空的生命体,因为斯普特尼克2号未能成功回收,成为了宇宙生物研究的牺牲品。杰克·凯鲁亚克,曾作为孤独的看山人在山顶形影相吊地生活三个月。意大利报纸新闻里,一位和几只猫为伴的老妇人在心脏病发作后死去,无法出门的猫把她的尸体作为食物……小说的后面,还有一段和主线没多大关联的故事:K的学生胡萝卜,也是“女朋友”的儿子在超市里行窃被抓,在和他单独相处时,K向这个孩子坦承了孤独心事。从小到大孤独的K认为人归根结蒂只能一个人活下去,直到遇到了堇,这是另一个自己。但堇突然间消失了,K又成了一个人。小说的最后他接到了堇的电话,在我看来这不意味着堇的回归,而是K也终于找到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我展开十指,定睛注视着左右手心。我在上面寻找血迹。但没有血迹。无血腥,无紧绷感。血大概已经静静渗入到什么地方去了。”

两个自我的分裂与斗争,在很多其他文学作品中都有提及,像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道林·格雷和他的画像象征着一体两面,“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天堂和地狱”,拥有美丽外表却不断作恶的他,最后被丑陋的画像(灵魂)所吞噬。萨拉马戈的《双生》,当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上有个长得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从互换身份生活到最后为抹杀掉对方的存在,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为了确认这一点不惜杀死复制品。这两位作家在处理此类题材时,最后都指向了人性的幽暗之处。显然,村上春树的旨趣并不在此,《斯普特尼克恋人》更在意的是生存中的孤独以及自我消解的过程。相比于村上春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拉马戈的处理方式对我来说,更加震撼人心,发人深省。

根据萨拉马戈《双生》改编的电影《宿敌》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1AsdGFCqYdrQFgdWDFYcg 密码:6mus 书名:斯普特尼克恋人 作者:[日] 村上春树 译者:林少华 豆瓣评分:8.2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6 页数:227 内容简介:斯普特。

上一篇 2022年12月13 16:33
下一篇 2022年12月14 10:38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