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公分是多少厘米,0.5厘米有多长参照物

【内容提要】中国的筷子从诞生之日就没有一定之规,而是根据筷子生产者的意愿而定的,因此人们并未关心过筷子长度,只有筷子能够用餐即可。在餐饮时,吸引人们眼球与味蕾的是佳肴美味;朱门豪宴,当然有各种各样稀有

【内容提要】中国的筷子从诞生之日就没有一定之规,而是根据筷子生产者的意愿而定的,因此人们并未关心过筷子长度,只有筷子能够用餐即可。在餐饮时,吸引人们眼球与味蕾的是佳肴美味;朱门豪宴,当然有各种各样稀有珍贵材质的筷子,同样很少引起饕餮之徒的注意,而鲜美酒菜依然是聚会追逐的目标。

由此可见,筷子虽是中国人一日三餐都在使用的器物,对其是否有一定的长短规定,似乎无人关注。如今筷子文化引起广泛社会兴趣,所谓筷子长度为七寸六分之说,却大行其道,这原是好事者的无中生有,似是而非的妄加议论,却被人们信以为真。这是十分有害的言说,更不是科学的研究态度。本文就对此进行论证,希望不要以讹传讹。

【关键词】筷子、箸、文化、标准

【作者】徐华龙,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 会长

筷子标准是近年来才提出的一个有现实意义问题。这里所说的标准是行业的标准,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地方的国家的筷子标准。

所谓筷子标准,主要是有两方面组成的:一个是筷子礼仪标准、一个是筷子生产标准。其他如握筷标准、筷子使用场所标准(可以分为家庭与餐饮行业)、筷子材料标准等等。这里,我们主要论述筷子的长度标准问题。

一、筷子是否需要标准

大多数人不置可否,也有人认为是否定的,但是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古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此话是训教儿童的。春秋时期儒家制定的仁智礼仪信,就是一种最早做人的基本标准,一直延续至今,成为衡量一个人优劣好坏的标准。同样,作为器物的筷子也需要标准,特别是21世纪用筷的国家人数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余,而中国又是筷子生产、消费及使用的人数大国,也应该制定筷子标准,只有制定了标准才能够使得筷子文化有了更多原则,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所谓标准,就是一定之规。没有规矩,就不可能有筷子的基本要求;换言之,对筷子文化来说或许有标准,更是当代社会给我们提出的而多少年来未能提上议事日程的大事情。

中国制定标准,可以追溯到秦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就进行标准的制定,从全国的范围里统一各种标准。从秦始皇开始的车同轨,就是对车轮间距做出的贡献。在秦统一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各地的马车大小不一,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秦统一后,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这样,车辆运输、经济往来就很方便。这叫做“车同轨”。另外“书同文”也是秦始皇制定的又一个标准。实行统一的文字,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交流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故《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这些标准制定在客观上促进了原七国在文化、交通上的融合和统一,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盖世无双的功绩。

可惜的是秦始皇并没有对筷子制定统一的标准。其中有几个原因:

1、筷子的标准没有那么急切制定,这种标准的制定还不会对国家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也不会威胁到进食的方便与安全,也没有像“车同轨”“书同文”那么迫切,关乎国家发展乃至社会进步。

2、自古以来筷子是没有标准的。相对于筷子,长期以来人们更关心的是食物及其多寡,都不太关注筷子是否要有一定的长短粗细,以及在材质上有和要求等等。

3、更何况,吃饭不仅仅只有一种工具,还有勺、匕等器具可以替代。

对于这个问题,数千年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不仅秦始皇不关心,普通人也很少有人关注。近些年来,笔者在进行调查中,就发现筷子文化很少有人知晓,无论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教授、学生还是一般劳动者,谈及筷子粗细长短等具体细节者更是知者了了。

如此状况,对于一个筷子生产与使用大国而言,几乎很不相称,但这是事实,说明的是一个道理:筷子在人们生活里,熟视无睹,不管是美食家还是使用筷子普通民众都无暇关注,更关心的各种各样的食物。这是在长期食不果腹的年代里形成的思维惯性。

如今,食品匮乏早已成为历史,我们必须要认真关注筷子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即筷子的长度、

二、历史上筷子的长短

在历史上,筷子是有一定长度的,不过可以固定的标准,也就是说人们对于筷子的长短并不在乎。当然生产筷子的作坊与厂家肯定有自己的标准,都还在局部的自我的,或许根据材料的来决定筷子的长短,由此可见,筷子的长度并无一定之规。新石器时代发现的筷子肯定是没有长度的规定,只是发现其像现代的筷子,就称之为筷子,或许将其称为类筷子可能更好,因为其有了筷子的形状与功能,但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单纯作为吃饭工具的物件。

从历史而言,真正意义上的筷子,应该从春秋战国开始直到汉代的发展筷子才成为真正的筷子。

这里可以以考古为例:

根据考古资料,目前所知最早的小筷,出于安徽贵池徽家冲,为铜制,一双,长20.3厘米,属于春秋战国。

从汉代考古发现了越来越多真正意义上的筷子。

湖北云梦大坟头和江陵凤凰山等地,都出土了西汉时代的竹箸。云梦大坟头1号汉墓出土竹箸16支,各长24厘米,直径0.3-0.2厘米,首粗足细,整体为圆柱形。

东汉铜箸,长沙仰天湖八号汉墓出土,长35.2厘米,直径为0.6-0.5厘米

东汉铜箸,长沙东屯渡东汉墓出土,长22.2厘米,直径0.45厘米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案、漆盘、漆卮及漆箸

0.05厘米。毫米,又称公厘(或公釐),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10毫米相当于1厘米,100毫米相当于1分米,1000毫米相当于1米(此即为毫的字义)。所以0.5mm等于0.05厘米。长度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

箸在秦汉时期主要多用竹、木制成。湖北江陵风風山西汉基出土10件竹箸长24.5厘米,径0.3-0.5厘米,与现在人们使用的筷子的长度相近。同时出土的箸笼,长度与箸相当,上书“枇”,当为箸的别称。

秦汉时,匕箸同时使用。因此有书说:匕和箸是秦汉时期最为常见的进食器具。《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就记载了刘备与曹操进食时“失匕箸”的场景。应该说到了汉代筷子的形制基本与现在的筷子相同,真正符合筷子作为餐具的一种。为什么《三国志》在此提及匕箸,因为匕箸是当时主要的饮食工具。而且这时候的主要材质多用竹木制成。江西凤凰山西汉墓出土10件竹箸长度为24.5厘米,直径0.3-0.5厘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箸的制造和使用基本延续前代,就所用材料而言,以竹木箸最为普遍,其他还有金属箸、玉石箸、牙角箸等。上层贵族则喜欢用名贵物材制作的箸,其中以银箸、犀牛箸、象牙箸为多。

根据汉代竹箸为长24.5厘米,那么其他材质的长度肯定不会比此尺寸长,原因就在于金属、玉石、象牙等材质不容易制作打磨,从出土筷子来看各种长度的都有。

嘉祥武梁祠祠画像石出土有邢渠哺父故事图。从画中看出,邢渠举筷夹食喂饲父亲,他手中拿着的就有筷子,案上摆着筷子还有勺子。这是非常珍贵的历史画面。

邢渠哺父图

在汉代,筷子叫梜提。《礼记•曲礼上》:“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郑玄注:“梜,犹箸也。今人或谓箸为梜提。”

公分就是厘米也就是半厘米

此注非常有价值,一是表面箸在汉代叫“梜提”。二是说筷子已经有了夹菜作用,而且有了提饭的功能。人们不仅从碗里夹起米饭、菜肴,而且还可以拿起移动的用处。换言之,过去的箸或者梜,仅仅是给自己夹菜,而不是给别人。

或许从汉代开始,筷子的作用开始双向的,既可以给自己也可以给别人(包括父母在内)。否则汉人为什么会将筷子称之为梜提,其社会、文化的含义都赋予了新的内容。这可以用民俗学、人类学加以诠释,从中都能够得到答案。

既然筷子没有一定之规,为什么会有人提出七寸六分的概念呢?

三、筷子七寸六分长度理由何在?

筷子的长度,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有一定之规,更无七寸六分之说。所谓的七寸六分之说,只是当代人的一种附会,而非一种历史定制。历史上生产者没有非七寸六分筷子不作,人们也没有非七寸六分而不用筷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筷子只是一种辅助吃饭的工具。在长期希望能够吃饱的时代,哪还敢奢望筷子的长短。每个时代筷子都没有严格规定的长度,再说南北文化及其人的差异很大,筷子的长度更多的是筷子生产者有关,同时也与取材的材料有直接关联。

即使达官贵人、宫廷权贵使用的筷子也未必符合这样的标准。归纳一下出土筷子:云南祥云的大波那地区出土两双铜筷,一双长28厘米,另外一双24厘米,青铜制品,为圆柱体,经放射性碳素测定,被认定为2440-2260年前(春秋战国中期)的遗物。春秋时期的筷子大多数在17-18厘米,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筷子长度17厘米,同样长沙仰天湖八号汉墓出土的东汉铜箸,长达35.2厘米,直径为0.6-0.5厘米。 唐代筷子大多数在29厘米,最长的有33厘米。而长沙赤岗冲二号唐墓出土唐箸长度仅有 18.5厘米,足径0.2厘米。 宋辽时期,筷子长度25厘米左右,明末清初的木筷子长度27-30厘米,铜筷长在21-30厘米。现在的筷子大多数在八寸左右即26厘米,有的更长一点,如火锅用的筷子可以达到9寸或者更长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相信筷子一定限定在七寸六分这样的标准之内,无历史根据,也非现实标准。

1厘米,也叫1公分。0.5厘米,是0

筷子的产生,与七情六欲没有关系,即使现在筷子成为餐桌上的必需品,也不一定就象征着所谓的七情六欲。

七情六欲,是一个心理反应。一般来说,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 感情的表现或心理活动;六欲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或愿望。

筷子的长度与“七情”有关吗?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一种情感的表现,一双筷子里包藏着如此复杂的情感,不知道如何看出来的,一般人肯定不会如此想象的。筷子与喜有关联尚可理解,因为看见筷子就知道可以吃饭,有一种愉悦的感觉,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看见筷子,就会产生怒(愤怒)、忧(忧愁)、思(哀思)、悲(悲切)、恐(恐吓)、惊(惊慌)的感觉,就匪夷所思、不得其解了。

对于筷子而言,一般都会联想到食欲(饥饱),最多与食物有关的呕心、呕吐,如果再一味联想下去,有点滑稽。所谓“六欲”,本来六欲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或愿望。筷子最直接的相关联的是舌头与眼睛,与耳朵、鼻子、身体、意念没有多大关系。如果说六欲有关系的应该是菜肴,精致的色香味俱全的食品与佳肴,会引起人的感官种种变化,但绝不是筷子本身。

综上所述,即使筷子的长度为七寸六分,也与七情六欲之说毫无瓜葛,只是现代好事者的一种牵强附会。

虽然是一种附会,但在今天似乎成为金科玉律,不敢雷池一步。最近就有一个著名网站在讨论筷子七寸六分进行讨论的时候,否定筷子七寸六分 的观点居然被封。 说明人们对筷子的长短存在有一种固定模式的错误认识。

其实,所谓筷子的长度是七寸六分,大约为25厘米,这样的尺寸有人说成把握起来最舒服的尺寸,其实未必。8寸(即26-27厘米)应该更加符合男性大人的握感,当然小孩子的可以小点。

古代劳动者大多数为从事耕作等繁重体力活,因此其手掌粗大,过于细巧的筷子难以把握,由此推断,筷子的长短粗细要比如今要长要粗,应该符合客观逻辑的。

至今考古所见年代最早的银箸,出自长安隋代李静训墓,银箸一双长29厘米。

唐代,浙江长兴下莘桥发现的一批唐代银器中,有银箸30支,长33.1厘米,直径两端为0.25厘米,中部为0.5厘米。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的一批唐代银器上,有箸36支,有的长32厘米,直径0.6- 0.4厘米,首粗足细;有的长22厘米,直径0.5-0.2厘米,首部鎏金呈葫芦形,刻有“力士”二字。

可见隋唐时期的筷子要比现在的筷子长些。

筷子到宋代,依然只是一种吃饭工具之一,不过其筷子长度有了变化,如江西鄱阳湖北宋大观三年墓出土银箸2双,长23厘米,直径0.4-0.3厘米,首为六棱柱形,足圆柱形。四川阆中曾意外发现一座南宋铜器窖藏,一次出土铜箸多达244支,铜匙111件,铜箸长24.8厘米,直径0.6-0.2厘米,首部亦为六棱形,足圆柱形。成都南郊的一座宋代铜器窖藏中,发现铜箸32支,长20.6厘米,直径0.6-0.4厘米,为首粗足细的圆柱形。

王仁湘通过宋辽金元的筷子的比较,发现筷子型制比起以往,长度一般为23-27厘米,最短的为15厘米,直径一般为0.35-0.2厘米上下。

到明清两代,筷子的长短同样不一。河南陵宁华岗发现明代木船内存放的木箸一支,长31厘米,四川珙县悬棺中发现竹箸一支,长28厘米。

对于现在来换算:一米等于3市尺,因此7寸6分即0.76市尺,即25.33厘米。

也就是说25.33厘米的筷子,在历史上十分罕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用七寸六分来做为衡量筷子的长短标准,显然不符合考古出土的筷子文物的长度。即使有非常接近七寸六分的标准的筷子,但绝非大多数筷子的常态,因此可以断定七寸六分不是筷子的固有标准,也不符合绝大多数出土筷子文物的实际,因此可以证明:七寸六分只是一个生搬硬套的伪命题。

三、例举当代收藏家的筷子进行佐证

1、 沈明华的筷子收藏

沈明华主要收藏剪刀,成为剪刀收藏第一人,同时也收藏筷子,并且有一些非常好的筷子藏品。在他的筷子藏品中有接近七寸六分的,如清代仿红珊瑚三镶银古筷。

清代仿红珊瑚三镶银古筷

此筷子为银和兽骨制 ,尺寸:25cm ,制作精良,外观华贵,由于天然珊瑚弯曲无度,古人就用象骨或鱼牙上色,做出仿红珊瑚的筷子,再镶银加银链,显得精致富贵。

唐代青铜箸匙,箸长26cm,匙长27㎝

20世纪30年代的竹制及细部

20世纪60年代漆筷 漆筷所刻字细部文字

20世纪60年代口号的漆筷, 长度是25cm。 漆筷上印有中国60年代前后的政治口号“永远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极具时代特色。

在此,沈明华收藏的筷子无论是唐代、清代、民国时期还是20世纪60年代的,都不是七寸六分的,只有清代仿红珊瑚三镶银古筷与60年代最接近。

2、江峰的筷子收藏

江峰是位电话机收藏家,家中各种古董级的电话机数百部,加入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之后,中心转移到了古代筷子收藏行列,如今还每一个星期天都到古玩旧货市场去淘有价值的筷子,居然也搜集到不少有价值的东西,其中不乏有真正好的有历史感的筷子。

晚清银筷

晚清银筷,长为18公分,重为26克。

铁筷

这双铁筷长16公分,重41克。

20世纪80年代景泰蓝圆柱骨筷

0.5cm是0.5厘米。"cm"是英文:centimetre(s)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就是厘米。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

20世纪80年代景泰蓝圆柱骨筷长度21公分,重量为26.5克。

民国时期骨筷头方尖圆

这双民国时期的头方尖圆骨筷,长度23.5公分,重量17克。

0.5cm是(0.5)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英语符号即缩写为:cm.,1厘米=1/100米。1cm(厘米)=10mm(毫米)=0.1dm(分米)=0.01m(米)。

由于篇幅的关系,不再一一列举,统观江峰收藏的各色筷子,虽然其筷子的历史断代不敢苟同,但是有一定年代感的筷子,这里同样很少见到真正意义上的七寸六分的筷子。即使有一双非常接近25.333公分的筷子,如图:

据说这是1949年之前的筷子,长度25.2克,也仅仅是一双而已,并没有普遍性,更好的是一种偶然。综合而言,江峰所收藏的这些筷子,其长度不完全一致,进而证明了筷子的长度在历史上是没有完全一致的标准。

3、王志的筷子收藏

王志是筷子收藏的后起之秀,起步较晚,但也搜集到不少好的筷子,同样也没有所谓的七寸六分的筷子。

瓷筷

这是现代瓷器筷子,尺寸为23.5公分。

两节包银骨筷

两节包银骨筷的长度21.5公分,重量为26.2克。

20世纪60年代铝筷

这双铝筷长22公分,重20克。

老凤祥百年银筷

银筷长度22公分,重量为60克。

清代双头包银花梨木筷子

这双花梨木筷子稍长为27公分,重18.5克。

庞兆麟先生早已超过耄耋之年,他收藏了四双筷子。据说:这四双筷子是他从母亲手里传下来的,大致是民国时期制作,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两双银筷22.6公分,两双金属裹象牙筷22公分。从故乡苏州带到上海,当作艺术品珍藏在柜子里。

0.5公分是多少厘米

如此可见,庞兆麟收藏的筷子,无论是象牙筷还是银筷,其长度22公分左右。

根据食具进化史,越是精细的物件都是后来发展起来的,比起以往的更加精美、细致。同理,可以知道清末民初的精细的筷子一般都在比较细巧,这不仅表现在筷子材质与重量等方面,还表现在长度方面。22公分的长度的珍贵材质筷子显然更精细精美,一般都会在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中使用,或者是一掷千金的王公贵族所使用。

根据清宫档案,乾隆二十一年《御膳房金银玉器底档》记载就有各种精美高档材质的筷子:金镶牙箸、乌木筷、汉玉镶嵌紫檀商丝银箸。咸丰十一年《御膳房金银玉器底档》记录:金镶玉箸、紫檀金银商丝嵌玉金筷、金镶玉筷、紫檀金银商丝嵌玛瑙金筷、金镶汉玉筷、紫檀金银商丝嵌玉银筷、象牙筷、银镀金两镶牙筷、银两镶牙筷等。

紫檀镶金头玛瑙金银箸

1、1.0×0.5cm=0.5cm。2、1公分等于1厘米,0.5cm=0.

这双筷子通长28.7cm,呈圆棍状。每支由四截组成,从上至下的材质依次为紫檀、玉、紫檀、金。其中两段紫檀均嵌金银丝花纹,金、玉两截皆光素。据说慈禧太后非常喜欢用此筷子进餐。

青玉镶赤金筷,清,通长29.6cm

青玉镶赤金嵌乌木筷,清,通长27.9cm

这些精致绝伦的清代筷子,藏于故宫博物院,都有具体尺寸的标注,从其材质而言,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筷子非常精美,而且价格不菲,也是宝贵的宫廷财富,否则不会登记在册的。

结论

以上所有的考古材料以及上海四位收藏家的筷子都是他们自己根据他们收藏的筷子进行测量而得出的数字,无可置疑,真实的反映了中国筷子基本长度的历史与现实概况。

根据这些历史上筷子的实物测绘,可以得知一个最基本的结论,那就是历史上筷子的长度并没有一定之规,即使是同一个时代的筷子,其长短也非一样;也就是说筷子的长度,当时是没有国家或者地方的标准的,有的只是一个生产者根据自己的估计而做出的技术标准,并不能在所有筷子生产单位进行统一,这样就产生了筷子的现实差异。

另外,吃饭的工具并非只有唯一的筷子,也有其他的替代工具,如手、勺等。先秦史专家宋镇豪就说过:“我国先民很早就学会了使用餐具进食的方式,相继有各种匕、柶、勺、斗、瓒、刀、削、叉(毕)、箸等等的餐具、厨具之作,但用手抓食的古俗却长时期内沿袭不衰。”

因此筷子的标准,一直是无人关心的问题,只是到了近年才被人注意。衣食足,知廉耻。如今生活水平提高,衔接传统重新提到议事日程,所以才有了筷子标准之说。

所谓的七寸六分之言论,过去也没有的,至少历史上无此记载,也只是近十多年来的网络语言的泛滥而形成的,也是好事者的总结,获得很多人的认同,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离开筷子文化的真正内涵差之甚远矣。

2020年4月6日星期一

鸣谢

庞兆麟、沈明华、江峰、王志筷子收藏家的提供筷子照片与尺寸,为拙文增加有力依据,特此表示感谢。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徐海荣《中国饮食史》,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日】山内昶著,尹晓磊、高富译《食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徐华龙主编《筷子文化概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标准附录:

在此,附录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筷子的标志因生产厂家不同而标准各异,并没有所谓筷子七寸六分的一定之规。

上一篇 2023年01月21 19:05
下一篇 2023年02月03 13:15

相关推荐

  • 金毛怎么养

    关注【馋不腻天然狗粮】,健康科学养宠原创文章,请勿抄袭。在饲养金毛犬的过程中,相信不少铲屎官都犯过不少的错误吧,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说,养金毛犬要牢记的7件事,对它有益处的!①要驱虫养金毛犬一定要牢记

    2023年01月15 243
  • 钱胡多少钱一斤

    最终,随着新《药法》的出台,亳州一些饮片厂悄然关门了。已经从事药材生意20多年的康茂伟,同时向国内多家饮片厂、药厂供货,他说,自己最近也发现,身边至少有四家饮片厂已经很久没有进货了。由此导致的另一个结

    2023年03月08 252
  • 鱼钩怎样绑,新手怎么绑鱼钩

    新手怎么绑鱼钩,鱼钩是垂钓时必不可少的钓具之一,主要是将悬挂钓饵来吸引鱼上钩的渔具,但是有很多钓鱼新手不知道怎么绑鱼钩,往往会出现绑不结实的现象,出现切线、松钩、跑鱼等。对此本文总结了一些鱼钩的栓法,

    2023年01月01 248
  • 怎么画猪,用数字画一只猪

    今天萌妹教大家如何画简笔画小猪,希望大家喜欢哦~~小猪的画法一▲1.画出小猪的脸部轮廓;2.画出小猪的五官;1、先画出小猪的脑袋轮廓,脑袋的两边画上可爱的耳朵。2、再画上可爱的表情,猪的眼睛、鼻子和嘴

    2023年02月09 280
  • 怎么钓鲈鱼,手竿淡水鲈鱼钓法

    路亚海鲈只要掌握它的习性,你就知道钓它有多么的容易了,今天咱们就来说下海鲈。海鲈的生活习性:海鲈学名又叫七星鲈,主要生活在海里,但是它有洄游的习性,所以在一些通海的江河湖泊口,还有海边的围场都会有海鲈

    2023年02月10 272
  • 怎样养鸡入门

    适合农村规模化养鸡的方法,目前主要有塑料大棚养鸡、圈养鸡和山林养鸡。农村初学土鸡规模养殖,哪种模式更赚钱?整套生产管理流程,大家看完记得关注收藏了。塑料大棚养鸡: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养鸡方

    2023年01月03 232
  • 金鱼一次喂多少饲料,金鱼大概每条喂几颗饲料

    金鱼起源于中国,。金鱼的品种很多,颜色有红、橙、紫、蓝、墨、银白、五花等,分为文种、草种、龙种、蛋种四大品系。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引种的。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

    2023年04月04 214
  • 被螨虫咬了怎么办

    第一步:查看、清洁伤口当被不知名虫子咬伤时,首先要仔细查看伤口,如果伤口只是起包,只需涂抹些消炎的药膏;如果伤口处有残留物(如残留在皮肤上的牙齿、尖刺等),就要及时取出,再用肥皂水清洗,避免伤口感染。

    2023年01月17 248
  • 兼职猫怎么样

    兼职猫线上兼职靠谱吗,很多大学生或者在家全职的妈妈都萌生过做兼职的想法。最近刚好单位不忙,想着在家无事,找个兼职做做,给娃赚点零食钱。正好这几天逛闲鱼,发现闲鱼增加了一个新频道在线兼职栏目,无意中就看

    2023年02月01 234
  • 画猫怎么画,画一只像真正的猫

    分享几个经典超级简单有趣的教程。跟着老王的步伐,看一看,画一画!▼首先,零基础的的可以随意拿支笔跟随过程动手画一画简笔画猫咪【来看下分解步骤:】1、写出英文“CAT”1、先画出猫咪的头和耳朵,再画出它

    2023年02月08 258
  • 参茸片多少钱一盒,维可林参茸片多少钱一盒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等各种雄鹿尚未骨化的幼角。【性味与归经】甘、咸,温。入肝.肾经。【功效】补督脉,助肾阳,生精髓,强筋骨。建议咨询有关专家,可以试试。希望可以帮助你。维可林参

    2023年03月16 268
  • 怎样养殖黄粉虫,餐厨泔水养黄粉虫技术

    餐厨泔水养黄粉虫技术,1~2龄黄粉虫幼虫0.5千克约有30万条,3龄虫约有15万条,4龄虫约有6万条,5龄虫约有3万条,6龄虫约有1万条,7龄虫约有8000条,8龄虫约有4800条。饲料的投喂1,粮食

    2023年01月01 284
  •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六道

    在对方要扣动扳机的瞬间,谢文东随手抓起身边的一把椅子,奋力地向前甩了出去。椅子在空中打在旋,正砸在那名杀手的身上。啪!椅子在杀手身上破碎开来,受其砸击之力,杀手的手枪脱手落地,人也仰面而倒。谢文东三步

    2022年12月27 26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