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川上和人《鸟有什么好看的》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日前在某电视媒体一档大热的评点诗词的节目中,某知名学者说中国古典诗歌写到秋天都是悲凉的。杜牧的“霜叶红於二月花”,秋天的霜打的枫叶,比春天的花还要鲜艳,还说是悲秋。欲从根本上肃清随意解读古典诗歌之弊端

日前在某电视媒体一档大热的评点诗词的节目中,某知名学者说中国古典诗歌写到秋天都是悲凉的。杜牧的“霜叶红於二月花”,秋天的霜打的枫叶,比春天的花还要鲜艳,还说是悲秋。欲从根本上肃清随意解读古典诗歌之弊端,第一,当从理论上作中国式的系统建构,非区区一文所能尽言,当以另文简述,第二,即使以理论建构成立,仍然要回到文本中作检验。篇幅所限,笔者暂取秋之母题,作细胞形态解剖,对文本和文化资源作尽可能全面的把握和分析,千虑一得,期与读者共勉。

春和秋,在国人生活中,是最好的两个季节。春天东风应律,万物昭苏;秋天更好,春华秋实,春种秋收。故中国最早的历史经典叫做《春秋》,好像没有夏天和冬天似的。歌颂春天的诗比比皆是,歌颂秋日的经典脍炙人口: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唐太宗、乾隆多有祈庆年丰之作。在欧洲人那里,秋天亦为收获季节,由于受圣经诗篇传统影响,往往以颂歌抒写,济慈有《秋颂》:“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雪莱的《西风颂》也是颂歌。西风是融合着悲凉和豪迈,带着哲理性的。它虽然使树叶凋零,但是又催促新芽,它是悲伤的,但是又是甜蜜的(sweet though in sadness)雪莱说:让我变成你,像你一样轻灵,像你一样的强壮,像你一样的雄浑,像你一样的不驯啊,不受约束,甚至还可能借助诗人的嘴巴吹响预言的号角,假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但是,中国古典诗歌不同于欧美之颂歌传统,审美性质的特点,大幅度超越秋收的实用功利,悲秋的杰作比比皆是,经典源远流长,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九辩)。曹丕《燕歌行》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植《赠白马王彪》有“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悲秋逐渐成为传统母题,从杜甫的《登高》把“悲秋”之情渗入“无边落林萧萧下,不说长江滚滚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建构了很强的经典性,悲秋经典性强化到某种弥散性的程度。诗人们写悲情,往往要跟秋风扯上关系。李贺诗曰:“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战士的牺牲并不完全在秋天,但是,李贺觉得抒写壮士的牺牲,不用秋风就没法表达悲情。

悲秋对男性如此,对于女性,就更普遍。大都是闺怨,丈夫远征,独守空房,年华消逝,无奈的凄凉,杰作比比皆是。在这方面李清照是最大的经典名家,“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天的西风,对李清照是萦损柔肠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当然更有超越闺怨的豪情,辛亥革命前夕,巾帼英雄秋瑾,刑场上,刽子手问:有何话要说,秋瑾留下了绝命词“秋风秋雨愁煞人”,然后从容就义。

可是秋天在现实中,国人的感知是非常丰富的。占主要地位的并不是悲秋,而是喜秋,秋风和春风一样是美好的,春日是东风送暖,与之相对的秋风,西风,西方属金,金风送爽。因而颂秋诗歌源远流长。

我国的古典诗歌中的秋天,有两大审美亮点,第一,秋月。赋于它一个节日,中秋节。人逢喜气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美在阖家团圆,是全民性节日。把秋月作为节日的诗歌的母题,是中国特有的。这是由于我们传统的历法,是太阴历,根据月亮运行的周期制定,而西方则是依照太阳的周期推算,所以叫做阳历。秋天的美是多方面的,故汉语中有清秋、金秋,秋高气爽。歌曲中秋水伊人的典故就出在诗经里的《蒹葭》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我和鸟的故事》读后感:今天读了《我和鸟的故事》,第二天早晨,我一起来就跑下楼来看鸟。这时,我发现小鸟对着我叫,好像在说:“小主人,你早!你早!”听着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如同与我交流一样。读后感写作要点。

美人在这么明净的秋水中,来来去去,奔波追求,就是可望而不可及。但是,并没有悲秋。刘禹锡的“自古逢秋皆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更是小学生都会背诵的。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把秋天的傍晚写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很是明净,一点也不暝暗,而且在诗的最后以“随意春芳歇”一句,把秋天的傍晚写成芬芳的春天。

诗人的心灵有多丰富,秋天的诗意就应该有多丰富。

李白写过悲秋的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但他也曾公然反对悲秋。

我觉秋兴逸, 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 水与睛空宜。

鲁酒白玉壶, 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 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 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 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 茫然空尔思。

这是送别友人杜补阙、范侍御的诗。一开头就和离愁别绪唱反调,秋的感兴是“逸”,飘逸,潇洒。李白直率得很,用了反问语气,谁说的?这是不是太傲气了?这是送别,一般说,为了强调感情深厚,就往悲里写。而李白却说,我这里送别的情绪是逸,飘逸。“山将落日去”黄昏了,太阳下山了,一般预期是心情暗淡下来,但是,李白的感觉是“水与晴空宜”。面前的水与晴朗天空上下连成一片。与朋友在天水之间尽情举杯。马停在古树下,衣带解开,享受歌鼓之乐。朋友远去,一如云归大海,又如雁入青天。这和他在宣州饯别叔叔李云的情调异曲同工:“长空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当然远去万里,来日会茫然思念,但是,眼下还是很飘逸的,很潇洒地饮个痛快。他还有一首,《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夾明鏡,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日]川上和人《鸟有什么好看的》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觴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讨论组聊复得此生。

秋菊,这就是秋天的第二大审美亮点。

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地过程,流露出作者捕鸟时紧张愉快地心情。说明了冬天的百草园依然乐趣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向往。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品简介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

本来秋菊在《楚辞》中夕餐秋菊之落英,就是高贵的内在品性,到了陶渊明这里,变成了超脱世俗的,忘却尘世功利的意象。菊花的颜色,仅仅是“佳色”,并不夸张地形容它鲜艳,只是比较好看而已,这种美是优雅的美。如果是另一种人,就免不了要写得色彩华贵了。例如唐太宗的《秋日》:

菊散金风起,荷疎玉露圆。

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

1、乌云遮不住太阳,邪恶终将被打倒,真正的胜利永远属于正义。2、也许人类的悲哀便在于此,拥有的东西不去珍惜,对于得不到的却永远渴望。3、我们最可怕的敌人不是怀才不遇,而是我们的踌躇,犹豫。将自己定位为某一种人。

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髙天。

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

秋天,菊花、金风、玉露、大雁、林蝉、云霞,都很美好,一味耽于被客观景观的美化,主体的心态被淹没,哪里有一代英主的雄姿英发?而陶渊明只说佳色,带一点露水,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让我忘记忧愁,什么忧愁呢,精神为世俗束缚。“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一个人孤独地饮酒,不要世俗的呼朋唤友,也不像李白那样,明明独饮,还要想象与月亮和影子相伴,还要傻呼呼地对着影子跳舞。陶渊明就一个人很平静地喝了一杯,自己再酙一杯。自由自在就好,没有任何牵挂。日暮了,一些动物都休息了,鸟归来了。没有光阴似箭之感,就是唱唱歌,也是给自己听,“聊复得此生”,这样才是自己的真正生命的复活。

给陶渊明一写,秋天的美,就集中到菊花上去了。

他所表现的,不是全民的团圆节日,而是个人的超越尘世功利的飘逸。

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千古不朽的名句,品位极高,后世没有争议。但是,好在哪里,历代诗话却说得不很到位,还有一些争论:

“悠然见南山”的“见”,在《文选》《艺文类聚》本中曾作“望”,苏轼在《东坡题跋》对这个“望”字很恼火,严加批判曰:“神气索然矣。”“望南山”和“见南山”,一字之差,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反差?在我看来“见南山”是无意,也就是他在归去来辞中所强调的云一样是“无心”的,它暗示诗人悠然、怡然的自由心态。“望南山”就差一点,因为“望”字隐含着寻觅的动机。陶诗的特点是随意自如,有心寻美,就不潇洒了,不自由了。

还有两个意象,一个是“篱”(东篱)一个是“菊”(采菊)。篱和庐相呼应,简陋的居所和朴素的环境,是统一的,和谐的;但是,朴素的美凝聚于菊花,这个意象,有着超越字面的内涵,那就是清高。没有自我炫耀的意味,而是悠然,淡然,怡然,自然的生命。在陶渊明当年,诗坛上盛行的是,采俪竞繁,富丽的词章配上夸张的感情是主流。但是,陶诗开拓的是淡雅之美。语词越是简朴,心态越是平静,就越是高雅。相反越是华彩,越是激昂,就可能落入俗套。在这里,越是无意无心,越是自由,越是淡泊,品位越高。

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会使人感到充实,拥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会使人感到喜悦,胸怀大志会使人奋发上进,这些都是她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并且任何东西也无法夺走她与生俱来的丰富想象力以及理想的梦幻世界。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崎岖,充满了荆棘。

其实,菊花本来并不是这样淡雅的,在《四库全书·群芳谱》中,菊花光是名称就有几百种,大都是富丽堂皇:饰之以金玉者:金芍药、银锁口、金孔雀、玉牡丹、金杯玉盘、玉楼春;饰之以美人者:西施白、蜡瓣西施、玛瑙西施、二色杨妃;其色彩之富丽,可争奇斗艳,光是紫色就有众多名堂:紫牡丹、鹤翎紫、玉莲玛瑙盘紫、蔷薇紫、罗伞紫、绣球紫、鸡冠紫、福州紫、紫袍金带、紫霞觞、紫骨朵等等。菊花的美名不下数百种。但是,陶渊明却用一个“佳色”,就使这么缤纷的美名,在文学史上淡出了。

由于陶渊明的伟大成就,淡雅的菊花,象征着精英诗人心灵中独特的、高品位的精神境界。

秋菊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成了国人心目中颂秋的形象大使。

这是一个很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现象。

灵菊植幽崖,擢颖陵寒飚。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这个袁崧起码比陶渊明年长二十岁,他强调的是菊花在“秋霜”之中的不变。可能对陶氏有某种影响,也许是所见略同。但是,陶渊明是把他的生命赋予了菊花。而袁崧只是把菊花当作观赏的对象。

经陶渊明一写,菊花的形象就稳定为清高隐逸之美。不仅创造了一种诗的品位,而且创造了一种人格的品位,从此,菊花成为人品和文品的载体。在唐代以后,几乎每一个比较有名气的诗人,都要以菊花为题材展现一下自己的情怀。唐代元稹在诗中说自家的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显然是在攀附陶渊明的品位。写得最为痛快的,是苏东坡:“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因为艳丽的荷花顶不住寒霜而残败,菊花却在严酷环境中傲然独立。

这说明秋菊的意象,在代代相传成为审美精神不断增值。

当然,这是精英文士的创造,但是,不是这一类的人,就有不同的精气神儿。唐朝末年的造反头目黄巢写菊花的诗只有两首,但是其气度却不凡。其《题菊花》曰: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就不是消极地等待大自然的恩赐,而是主动地让大自然听令。这种气魄属于陶渊明以外的精神世界,他还有一首《不第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考不取,很恼火,壮志难酬,待到我的菊花开放了,所有的花都会完蛋,整个长安城都是我冲天的气势,我的黄金甲将占领整个城市。这种造反的气势,堪与汉高祖的《大风歌》媲美。后来的历史说明,这个考试不及格的家伙,果然弄得天下大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可惜的是,作为诗,这样改天换地不可一世的诗风,从黄巢开始,也以黄巢结束。毕竟好诗皆以生命写成,没有他这样的人,也就没有他这样的诗。

中国古典诗歌中秋天的美,对秋菊的颂歌,后来还是集中到高雅的、超凡脱俗的精神品位上。诗人们赏菊,访菊,对菊,问菊,女诗人们甚至簪菊。它与兰花并列,叫做春兰秋菊,二者在品位上并列。虽有空谷幽兰之说,但就诗作而言,却无陶渊明那样的经典佳作。而欧阳修《秋晚凝翠亭》拿菊花和兰、竹相比:

萧疏喜竹劲,寂寞伤兰败。

丛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

强调菊花比之劲竹和兰花更让他感到亲近,其“幽芳”最能抚慰他的孤高耿介之心。

有一种权威的理论,说是内容决定形式,这样的纯属命题是应该加以分析的。其实,在不同的形式中,由于工具和材质的不同,内容会发生巨大的变异。在诗歌里,兰和竹没有菊花的优势。但是,在绘画里,幽兰比之秋菊要更加清高。秋菊的诗学境界,经过唐诗的高峰以后,宋诗已经不可能超越,时代的才华和智慧转移了,秋菊的神品转移到画中去了。在诗歌中秋菊已经定格为“黄花”。文人多为水墨画,色彩更为淡雅。宋代画家李唐感叹淡雅色调,难为民众所认同,平民更喜欢鲜艳的色彩,乃为诗曰:“云里烟村雾里滩,看之容易画之难,早知不中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千年以后,在齐白石等画家笔下的菊花,性质已经转移,与环境抗衡傲寒意味消失,齐白石的菊花几乎一律是鲜艳的红色,喜气溢满画面,文人水墨菊变成了平民的彩菊。文人隐逸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陶渊明采菊东篱的高雅仍然是不朽的审美丰碑。(孙绍振)

上一篇 2023年02月06 10:06
下一篇 2022年12月18 15:48

相关推荐

  • [日]野村美月《文学少女 02》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轻小说是一种具有高效地将故事内容传达给读者的通俗的写作手法、通常使用漫画风格的插画的一种娱乐性大众文学和通俗文学体裁。“轻小说”可以理解为“能轻松阅读的小说”,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盛行于日本。,轻小说

    2022年12月05 274
  • [日]吉田纯子《0~4岁幼儿认知小百科》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嗨,你那里降温了吗?凤梨小姐在帝都,已经充分体会到什么叫做“岁数大了”:所以,也许你也想知道:天气这么冷,最适合的亲子项目是什么?当然是——亲子阅读!不过,很多家长并不知道何时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2022年12月18 261
  • [奥]斯台芬·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发表于1927年。茨威格不仅是小说家,还是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曾被高尔基誉为

    2022年12月17 255
  • 蝴怎么组词,锄怎么组词

    生字表组词1、《观潮》潮(潮汐)据(根据)堤(堤坝)阔(宽阔)笼(灯笼)罩(笼罩)盼(期盼)滚(滚落)顿(安顿)逐(逐渐)渐(渐渐)犹(犹如)崩(崩溃)震(震撼)余(多余)蝴字组词蝴字组词有哪些:蝴_

    2023年01月14 246
  •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端午节的来历简短

    农历五月,依照十二地支的月历次序,属午,又称午月。端午,指五月的首个第五天,即农历五月初五。中国古代的四个节日,中秋、春节、清明、端午,端午节的来历简短,都以敬畏天地、尊敬自然为前提。每个节日各有清晰

    2023年05月15 219
  • [日]村上春树《朗格汉岛的午后》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小确幸”一词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是稍纵即逝的美好出自村上春树的随笔集《朗格汉岛的午后》“小确幸”的感觉在于小每一枚“小确幸”持续的时间3秒至一整天不等村上春树的“小确幸”买回刚刚出炉的香喷喷的面

    2022年12月05 260
  • 2000年1角硬币值多少钱,2000年1角兰花硬币值多少钱

    菊花一角是我国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中的第三套金属流通币,因正品图案为菊花图案而被大家称为菊花1角。菊花1角总共发行了10个年份,从1991-2000年,2000年1角兰花硬币值多少钱,其中2000年的菊

    2023年03月31 288
  • BillPerkins《零遗产》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光的回响】我的赵树理研究,缘起于一次学术兴趣的“阴差阳错”。何以见得?赵树理曾经说过:“新文学其实应叫做‘文坛文学’或者‘交换文学’。”“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做文坛文学家。我只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

    2022年12月14 281
  • [加]蒂凡妮·特纳《纸花的艺术》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纸花的艺术》你能看出这本书封面上的花,是纸叠的吗?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编订,添写《小引》《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该书是了解与研究鲁迅早期生活、思想和当时社会风貌的

    2022年12月17 271
  • [法]让-雅克·卢梭《政治制度论》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与后来的德国唯心论哲学相比,或者与同时代的苏格兰道德哲学、经济学相比,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似乎没有什么系统,他们的论述算不上公整,也没有深刻的知识论和逻辑学,所以很多人不把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视为严格

    2022年12月05 285
  • 呐喊是谁画的,《呐喊》梵高

    ​笔墨精神展中国之美书画文章育少年之才正文爱德华·蒙克《呐喊》by:未来美育《呐喊》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创作于1893年的第一个版本,其作品作为蛋清木

    2023年05月02 262
  • [德]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闪击战:古德里安回忆录》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闪击英雄》二战德军装甲兵之父、闪击战之父回忆德军席卷世界的经典战史。继承普鲁士军魂的军中翘楚,点评纳粹领袖人物和纳粹党的兴亡历程。其回忆录内容简介本书原名《一个军人的回忆》,作者海因茨?威廉?古德里

    2022年12月17 214
  • 自费出版一本书多少钱,自费出书500本需要多少钱

    自费出书500本需要多少钱,自费出书需要多少钱?不可否认,价格仍旧是想要自费出书朋友们考虑较多的因素。那么个人出书的话自费需要多钱,出书汇小编慢慢给你道来。2、出版图书的印刷费用:该费用也是一个比较大

    2023年04月07 27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