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米歇尔·希翁《声音》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十八爷大部分写叶嘉莹的文章都会提到她坐绿皮火车来到南开的那一天。那是1979年的春天,55岁的叶嘉莹被南开从北大手里“抢”了过来。火车到站之后,她与前来迎接的南开诸君合影留念,尽管穿着简朴,依然难掩

◎十八爷

大部分写叶嘉莹的文章都会提到她坐绿皮火车来到南开的那一天。那是1979年的春天,55岁的叶嘉莹被南开从北大手里“抢”了过来。火车到站之后,她与前来迎接的南开诸君合影留念,尽管穿着简朴,依然难掩典雅的气质,人们形容她“仿佛天外来客”。

如果不是刻意去计算的话,我常常会忘了先生的年龄。除了发色渐白,时光仿佛不曾在她身上刻下痕迹。她始终是她,年复一年在话筒前说诗讲词。直到坐在电影院里和银幕上的她一起重访人生,才猛然意识到岁月流逝,原来在那些时刻里,她已经六十,七十,八十了。这个月,由陈传兴执导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上映,讲述叶嘉莹的诗词人生。此时距离1979年的那个春天,已经过去41年了。

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从《如雾起时》讲述“诗和历史”,到《化城再来人》寻找“诗和信仰”,陈传兴导演给“诗词三部曲”最终章《掬水月在手》的定义是“诗和存在”。这决定了这部文学纪录片的双重身份——既是叶嘉莹的传记片,也是陈传兴的收笔。应该说,《掬水月在手》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部有一点“曲高和寡”的纪录片。

从《如雾起时》讲述“诗和历史”,到《化城再来人》寻找“诗和信仰”,陈传兴导演给“诗词三部曲”最终章《掬水月在手》的定义是“诗和存在”。这决定了这部文学纪录片的双重身份——既是叶嘉莹的传记片,也是陈传兴的收笔。应该说,《掬水月在手》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部有一点“曲高和寡”的纪录片。

该句话的意思:校园(书院)里,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很好听。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

别致之二是以建筑(儿时成长的四合院)为喻,把叶先生的人生旅程拆成了六个章节,从门外、脉房,到内院、庭院,层层往里直至厢房,最后到达“空”。怎么看待两条线之间的关系,成了影片给大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别致之三,是复调声景的设计。讲到少年丧母之痛,影片插入了一段《兔爰》的朗诵,叶嘉莹的吟诵和少女的独白形成复调。讲到和顾随先生之间的师生情谊,也设计了由男女二声同时诵读师生唱和的《踏莎行》。这种同声叠诵不仅形成了一种跨越时间的对话,甚至也带来了一种“剧场感”,让时空的碰撞都汇聚一处。

1.高尔基《童年》好词好句好段,读书感悟,主要内容 好词: 美不胜收、神采奕奕、气喘吁吁、色彩斑驳、震耳欲聋、司空见惯、绘声绘色、吹毛求疵、惴惴不安、悲悯、婀娜、踉跄、自言自语、小心翼翼、摇摇欲坠、黑黢黢、汗涔涔出类拔萃。

剧场式叠诵之外,《秋兴八首》组曲还建立了另一重声画空间。按照米歇尔·希翁的说法,《掬水月在手》的配乐或许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外骨骼叙事——被放置在“外面”的声音。这种外部空间的建立,在给观众带来听觉享受的同时,也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那就是要怎么看待外部感觉空间和内部叙事空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秋兴八首》组曲的肃穆之感,与叶嘉莹的平淡之间是有一种反差的。

这,是一个奇迹。睡莲花开的声音创造了生理医学无法创造的奇迹。如果可以,我要把露茜修女比作睡莲一般纯净美丽的人!是她,用她善良的心创造出奇迹!是她,用她善良、真诚的心,使人们学会用心去聆听世界!“其实,这个世。

丧母丧父丧女之痛,婚姻的不顺,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痛苦与百年中国的历史坎坷交织在一起,我们旁观者总会说,她的一生是历史的一生,厚重的一生,传奇的一生。但她自己从不这样说,她只是淡淡一挥手,把所有的苦痛和感悟都放进了诗词里。不是她活在诗里,而是她以诗的方式在活着。因此,与其把两种不同的感觉看作反差,倒不如看作是刻意为之的对照,对我们而言诗歌是一种外部的感觉,对她来说诗歌是一种内部的存在。

[法]米歇尔·希翁《声音》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掬水月在手》上映以来,关于影片关于叶先生已有众多评说。印象最深的是戴锦华的访谈,她提醒大家,当我们看到叶先生的风骨、学问,看到她所传承的古典之美时,尤其不要忘了,叶先生最宝贵之处恰恰在于,她是一个穿行于20世纪的现代女性,唯有现代女性,才能走出家庭,走向世界,在历史深处作诗。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f-8-eT43FixBiQllyphKw 密码:slqw 书名:自由的声音 作者:[法]米歇尔·维诺克 译者:吕一民 豆瓣评分:8.4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5 页数:776 内容简介:美第奇奖。

[法]米歇尔·希翁《声音》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一部电影并不能帮我们读懂叶嘉莹,叶嘉莹也从不止一个维度,但一部电影能让我们走近她,聆听她,然后尝试理解她和古典诗词。就像她在诗里写的那样,“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

上一篇 2022年12月20 10:37
下一篇 2022年12月17 14:17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