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赫尔曼·黑塞《精神与爱欲》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0.总能回想起少年时读到的故事:晋文公问师旷说,我年纪大了,想要学点学问,但是有点晚,该怎么做?师旷说,那你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晋文公有些惊愕地回答道,赫尔曼黑塞作品,我不是说天色已晚,而是我年岁已高

0.

总能回想起少年时读到的故事:晋文公问师旷说,我年纪大了,想要学点学问,但是有点晚,该怎么做?师旷说,那你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晋文公有些惊愕地回答道,赫尔曼黑塞作品,我不是说天色已晚,而是我年岁已高。师旷继续说,那还是应该点上蜡烛。这个故事高明在蜡烛的一语双关。一方面无论何时学习都是好的,都应该试着去学一学;另一方面,愈是感觉时不我待,愈是应该炳烛而学,加倍努力。不过令我觉得讽刺的是,之所以我对这个故事的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它是我那本成语故事的第一篇。而那最后一篇,我怎么都想不起来,兴许是我从未读到过那么远。毕竟,我那时还不到炳烛而学的年纪。

但是,佛教多多少少就在劝人跳出这台叫做轮回的大戏,不要再回去了。喜怒哀乐癫痴狂,这是人间每日的主题;日升日落月满缺,这是世界反复的循环。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新的一轮生活开始;每当太阳落下,人们往往能察觉到生活多少没有发生变化。一天的活动经过总结,能得到些经验;而这些经验在未来有效,在过去当然也应该是有效的。等到经过的年岁多了,似乎每一个人都是混迹自己的小世界的“老油条”,我们说他们人情练达。就算如此,人们还是逃不过啊,无论是一天走到尽头,还是一生走到尽头的时候,我们都会说,记得年少时,草是绿的,花是红的,天是蓝的。那时的一切都那么饶有趣味,所以人们才会以纯粹初心去学习这个世界。不过那都过去了,现在只有卸下一天或一生的演技时,才能有一种真实感。仔细想想,佛教所教的就是离开这个无意义的循环,这也挺好。

[德]赫尔曼·黑塞《精神与爱欲》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1.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乃人生怀念文字。藤野是一位正直、热诚的日本学者,范爱农是一个在黑暗中,抑郁、愤懑的爱国青年,《琐记》记的则是:作者自己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的经历的艰难和热望。 《朝花夕拾》有着丰富的思想内。

如果是为了入门佛教,《悉达多》称不得上好的作品。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这部作品,更像是从印度佛教创生的背景出发,描绘了一个人在世间流浪、探寻、痛苦并最终觉悟的路。不过,要是找一部和《悉达多》差不多的作品就很困难了。黑塞生于一个印度传教士家庭,受到家学渲染;他也曾亲赴印度旅行,仔细观察过神秘的东方世界。黑塞是一个流浪者,他奋力摆脱过家庭教育,从传教的家族传承突进到文学的领域;他的作品往往与流浪相关,映射出他内心的彷徨:从一个充满诺言的生活和意义世界,走到一个偶然和随机的世界。所以,当他谈及解脱和顿悟,显然有些分量。

在黑塞看来,似乎无论何种文化下的人,都在一种走出轮回的路径上。在黑塞笔下,印度各个教派,苦行沙门、佛教、爱的宗师甚至渡人,都在或多或少地用自己的方法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大家的区别更多地是方式不同,苦行沙门靠修行,佛教僧众靠功课,爱欲之学靠体悟,河边渡夫靠观察。悉达多呢,他经历了一切,明白了要靠自己。黑塞的基本观点就是如此,要想觉悟而跳脱出轮回,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经历世间。实际上,这不是佛教的悉达多,而是德国哲学背景下的悉达多。黑塞研读过歌德、康德、尼采,这些德国哲学家的精神如同一幅有色眼镜,将印度的求道之旅与德国哲学的思索之途糅合起来。

所以,《悉达多》称不上一本好的佛教入门书,却是让人理解德意志-印度的思想联络的一本好的入门书。这本书的思想与其说像东方文化,不如说更像西方哲学。所以,它很吸引人,因为它很奇怪。它是半本小说,也是半本教科书;它是半本佛学,也是半本哲学;它是半本散文,也是半本诗集。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如此猎奇的作品,不多见。

《精神与爱欲》(又译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Narziß und G oldmund)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写作于《德米安》《悉达多》《荒原狼》之后。小说讲述了两个才华横溢但天性迥异的青年纳尔齐斯与。

2.

谈到猎奇性,黑塞当仁不让是大师。他的小说甚至被称为“流浪汉小说”,其原因就在于他总是能够描写出那种离家出走、流浪于世的浪漫感。如前文提到,黑塞本人就是一个流浪汉,他在两个方面流浪:首先是离家出走,离开自己的宗教家学,去写作,去旅行,去探求真相;另外,黑塞也离开了自己熟知的意义领域,不相信西方宗教允诺的救赎,也不相信哲学允诺的真理,用自己的灵魂去亲身追求救赎。这种亲身走过的经历不仅是《悉达多》这部小说的主要剧情,也是黑塞的漫游癖。

漫游癖(Wanderen)确是国内稍有提及的德国文化,也许这种活动更接近于“远足”,但又不像国人想的那么休闲。这种漫游癖更像是热爱从某地走到另一地的感觉,热爱从一种生活过到另一种生活的感觉,热爱从一个身份转到另一种身份的感觉。这么看来,漫游癖有点像流浪汉,但是又不像流浪汉那么无所事事。在另一部小说《漂泊的灵魂》之中,黑塞对这种生活描绘得更为精细。一个人决定漫游,那他便会学习一路上的一切手艺,和路途、大地做朋友,熟悉每一片树林,每一座村庄,认识在那生活的人儿,以他们为伴。这种漫游,是因为“爱”。也是在这种奇怪的德国式漫游中,尼泊尔青年悉达多找到了印度的真理。这种奇怪的组合,更添那种猎奇的味道。

悉达多的漫游与传统德国漫游癖又有所不同。黑塞笔下的德国漫游癖更像是因爱而行,而悉达多的漫游则是因行而爱。悉达多是一个有灵性的青年,他从修行的一开始就成绩斐然,比它的朋友戈文达要优异得多。更甚的是,悉达多在最初遇见大觉佛陀时便领悟了修行的真谛,踏上了一条觉悟的正道。这令人一度惊异于剧情该如何开展下去。不过,黑塞给出了答案。只有经历过、满足过并厌恶过某一个自己,才会真正从那个自己中走出来。用黑塞的话说,杀死那个曾经的自己,才能跳出那个自己所在的轮回,求得解脱。黑塞用了一本书给我们讲觉悟,不是悉达多的觉悟,而是我们的觉悟。悉达多只是带着我们漫游而已,带我们漫游过人间种种,将我们带到那种印度式的、佛教式的内心平静的门口。

对,悉达多带我们走到的是国人常常远离、忽视,却又在内心之中渴求的平静。《悉达多》一书十分适合当下的我们,就在于我们太过于陷入其中种种人间相。有人追求财物,一生颠沛流离,却在生命的最后受财物所累,看着自己的遗产带来的动荡却无能为力;有人追求爱情,分分合合,初始如蜜般甜美,之后如蚀骨之疼痛。用佛家的词来说,都是业障。常听到商人感叹,要是当初能恪守本心多好;也有情人顿足,人生若只如初见。到头来,人人求得还不是个岁月静好如水,生活淡泊才真。就这一点来说,无论是印度古人,还是现代的我们,都是一样。

3.

只有这种平静才给人一种实际的真实感。所有被视作生活内容的工作、学习、享受反而会带来一种恐惧感: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为了挣钱,挣钱花掉,然后继续工作,似乎循环而虚假,什么都得不到;学习是为了提高,提高是为了见识更广,之后要么遇见更多难题,要么沉醉于比身边人更聪颖,仔细想来,学习似乎什么都不能让人得到,也无法使人真的明智;享受则更严重了,一时间的快乐换取长时间的痛苦和空虚,更有甚者,一旦享乐的时间长了,就不再是快乐在支持着人去享乐了,而是无法适应不是自己的享乐的那种环境,换句话说,只是被逼无奈只能用享乐这种方式活下去而已。所有这些,配以一种社会身份,再辅以一点点叫做自尊的东西,构成了一面硬墙。我们感到墙那边是平静的真实,但是谁都不敢撞破那堵墙。

所以,追求平静是一种既淡泊又刺激的活动。一方面,追求平静是一切人类最平常的生活了。不仅印度人用各种宗教求道,欧洲人也求道,他们用哲学、思考、论辩来求道。中国人同样求道,不仅是追溯历史经验的儒家,还是心向自然的道家,亦或是借道外来的佛家,都是在求一个生活得踏踏实实,平静真实。然而,这种追求是最惊险刺激的旅程。从一开始,就要否定自己熟识的全部社会习俗、法律,怀疑眼前存在的一切,走近真正的虚无才能重新面对真正的自己。用悉达多的话来说,用离开自己来杀死自己。而后,在没有任何自己熟悉的规则、思想的荒原上,在没有家的地方流浪,有幸者遇到一二事,终得思考的正道。就像黑塞,我们只有一个黑塞,一个完成了它的流浪,回到我们之间的黑塞。

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是黑塞写出了这样一本小说,它的全篇都在谈论思想和哲学,而就是那么引人入胜使人流连。《悉达多》是一本讲求道的书,也是一场刺激的阅读之旅,在阅读的旅程中,我们随同悉达多一起求道,一起痛苦和寻觅,一同找到最终的重点。这本书的最后,一直在讲:放下。也许黑塞所希望的是,在我们放下这本书的时候,目中重新浮现起的世界,带有了一点点安适的怡然。

竹林里间或潜伏一二翦径壮士,待机会霍地从路旁跃出,仿照《水浒传》上英雄好汉行为,向游客发个利市,使人措手不及,不免吃点小惊。桃源县城则与长江中部各小县城差不多,一入城门最触目的是推行印花税与某种公债的布告。城中有棺材铺。

上一篇 2022年12月23 08:30
下一篇 2022年12月19 11:57

相关推荐

  • 翡翠种水怎么看,翡翠八大种水

    翡翠八大种水,哈喽,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90后小柔,今天还是一样,我们来到了大家所熟悉的姐告早市,对于翡翠的品质是如何区分的,又是以什么来衡量其价值呢?在以前的视频或文章中都有多多的提到过"种水",这

    2023年05月15 286
  • 余秋雨《山河之书》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作者简介】王诗鑫,渭南高级中学,2021级12班学生【指导教师】杨英妮踏遍山河——读《山河之书》有感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

    2022年12月06 253
  • 湖怎么形容,赞美湖的优美句子

    文张灵霞“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水天相接、广阔无垠的浩淼烟波,这风云激荡、波涛汹涌的古云梦泽,曾经撼动过多少人的心魄。然而,有谁知道,在一座古老小城的城中心,静卧着一顷碧波,如同一场盛大古乐的余

    2023年05月28 222
  • [古巴]阿莱霍·卡彭铁尔《人间王国》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侯健/文1816年,一部名唤《癞皮鹦鹉》的小说在墨西哥出版,这部作品被许多人认为是真正意义上在拉丁美洲土地上出现的第一部小说,自此之后,拉丁美洲的小说家们就不断在探索和定义拉美小说的概念。这种尝试并非

    2022年12月17 290
  • [美]史蒂夫·麦康奈尔(SteveMcConnell)《代码大全2(纪念版)》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作为工程师变得更好不仅是因为阅读代码,还在于编写代码PhotobyRiaPuskasonUnsplash除了现代世界上的所有出色产品(播客,视频,博客等)以外,阅读好书仍然是许多人不希望错过的事情。我

    2022年12月23 228
  • 是谁发明了指南针,中国古代八大发明

    导航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即使在茹毛饮血的游猎时代,一早起身狩猎的男人们也永远不会忘记归家的路。在那个湿漉漉,铺着树叶的山洞里,总有一团篝火,一片盼望他们的目光。人们的脚步伴随着胆量的增长拓展,终于有一天

    2023年05月03 289
  • [法]法布里斯·穆瓦罗《巴黎水彩笔记》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2021年6月份以前写过三篇推送,记录了上半年的阅读情况,下半年也读了一些书,但没有记录,在这里简单做一点小结。·1·刘震云《一日三秋》刘震云的《一日三秋》是2021年读的最后一本书,没读完,一直留到

    2022年12月20 209
  •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沃格雷夫法官先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尽管笔迹认不真切,但通篇行文措辞却异常明确:“亲爱的劳伦斯……分别多年……务请光临印地安岛……景色迷人之至……离情别意,又何其多!……往日云烟……人天交融……向阳之乐

    2022年12月13 275
  • [日]幸田露伴《五重塔》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图片来源于网络今天要推荐的这份书单是作家、学者、翻译家文洁若的译著。文洁若,1927年生于北京,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日本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会员。井上靖、川端康成

    2022年12月18 209
  • [意]曼努埃尔·菲欧《秒速五千公里》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的5.20!世界上有许多关于爱的表达,但爱本身没有确切的定义。坐标轴上不同的参数相撞,创造出了无限种爱的可能性。长久的陪伴、浅尝即止的瞬间、潜藏在家人外衣下的欲望如此复杂,让人不安、

    2022年12月18 258
  • 杨过的母亲是谁,杨过的母亲是秦南琴还是穆念慈

    金庸先生虽然已经走了,但是他的作品会一直都在的,我们若是想念他,也可以时时读老人家的作品,脑海中也可以再现他的音容。在金庸老先生的作品当中,被人们传颂为经典的作品数不胜数。大部分已经被改变为电视作品了

    2023年05月02 240
  • 关于中秋的诗句古诗

    微风吹过夏以末,不知不觉又中秋。晚霞迟迟未散尽,星辰明月已当空。中秋月圆,清辉如雪,在四下无人的夜,兀自欣赏这遗世独立的美。月亮在慢慢变圆,好事也会越来越近。30个干净且治愈的中秋诗句,最适合在今天发

    2022年12月11 218
  • [美]卡尔·史密斯《《芝加哥规划》与美国城市的再造》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说过这样的故事:可汗对马可·波罗说,他想让所有的城市按照他理念中的样板演绎而成,其中一切都符合常规,可现存的城市都偏离了常规;马可·波罗对可汗说,他的样板城市充满例外、不一

    2022年12月23 22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