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村不折《中国绘画史》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有缘分的人总是会在不经意中相遇,因为上天自有安排,与郭天涵兄夫妇的相识即是如此。去年国庆,我还在风花雪月的大理度假,但为了参加杨挺兄的个展,匆匆赶到晋江,不意认识了天涵兄夫妇。他们文质彬彬,开朗大方,

有缘分的人总是会在不经意中相遇,因为上天自有安排,与郭天涵兄夫妇的相识即是如此。去年国庆,我还在风花雪月的大理度假,但为了参加杨挺兄的个展,匆匆赶到晋江,不意认识了天涵兄夫妇。他们文质彬彬,开朗大方,举止优雅,予我一种“洗尽铅华”的脱俗之感。言谈之间,始知天涵兄是一位旅居美国波士顿的中国画家,其已故的父亲就是著名学者郭虚中教授,而郭老先生恰巧又是家父林精华教授曾蒙其亲炙的敬爱的业师。家父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撰写长文回忆自己与郭虚中先生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

而引起我特别注意的是,郭虚中教授早年曾在上海师事著名教育家、美学家蔡元培先生,并在留学日本时翻译过一本日本汉学家中村不折撰写的《中国绘画史》的书,该书由正中书局出版时由蔡元培先生题签。我想说的是,该书至今仍是中国美术史的重要文献之一。这是题外话。

天涵兄送我两本他自己出版的画册,一是《砚边戏笔——郭天涵书画集》,二是《旅美艺术家郭天涵书画集》,他要我为他写一些评论文字,我欣然答应。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任何的书画作品,都是画家艺术精神的内心独白。通过笔墨来抒发自己对社会、对故土、对家园、对生活的理解,喜龙仁中国绘画史,是画家独有的表现形式。读郭天涵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的作品中散发着一种特别的情怀,这种情怀凸显了这位来自八闽大地走向大洋彼岸国际化大都市的谦谦君子骨子里所透射出的文化自信和他潇洒、畅怀、达观、干净、清雅的思想境界。

郭天涵的作品主要以山水画为主,间或花鸟、书法。他的山水画极具生活化的场景,诗意的园林、清幽的茶园、快意的山居、温馨的农家,还有柔柔的月光、斑驳的古屋,青翠的植物,悠闲啄食的小鸡,绵延的群山,牧归的农人。这些简单而怀旧的生活物境,流露出岁月的流逝,青春的追忆,爱情的缅怀,如一首古老的歌谣在轻轻吟唱。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物镜”乃是中国画家追求的第一境界,亘古不移。在天涵的山水画作品中,有许多场景都出现过老屋、古亭、石桥、田垄、瀑布、云烟等,这些画中自然生成的场景所构成的“物镜”造就了他作品的主题。这个主题是关于人与自然的互动,自然与人的和谐。因为有了这种互动和和谐,天涵的山水画给人的不是一种臃肿之感,反而是饱满有致,层次感很强,所有这些“物镜”暗示了人生的沧桑,岁月的流逝。而在色彩上,郭天涵的山水画采用了最少的颜色,在色调上力求还原生活。正是这样的来自生活,取自生活,他的作品生活气息更真实,更浓厚,意趣也更强。例如,他的作品《山村记忆图》《溪桥图》《溪居图之二》《茶园乐居图》等,无一不是对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而这种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之所以生动,就是因为有了这一“物镜”的呈现,从而使他的作品更多了一份清新与自得。艺术作品是作者传情达意的载体。这些作品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的生活场景,所表达的情境不仅仅是对岁月沧桑的感伤,而是对美好的生活追求,还有作者乡情的流露。白居易有诗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件好的艺术作品首先以情感人。郭天涵的作品也不例外。

它不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基础,而且对我国一些邻近国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老画家中村不折在他的《中国绘画史》一书中指出:"中国绘画是日本绘画的母体,不懂中国绘画而研究日本绘画是不合理的要求。我想,用长流不息来比喻。

不得不说的是,郭天涵的山水画作品有许多是描绘尤溪山村村景的,画家选取的对象极为简单平凡,但这种简单平凡的后面是画家对曾经作为知青上山下乡的“第二故乡”的真情实感的生动流露。而更重要的是,这个“第二故乡”是他收获爱情的“圣地”。他每年从美国回到福州,都要去往尤溪,去往他那神牵梦绕的“心灵的故乡”。

他新近出版的《郭天涵书画集》即是以纪念自己“上山下乡”五十周年为主题的,他在“前言”里写道:“回眸光阴,流年似水。忆少年‘上山下乡’时距今日50周年。从1969年插队尤溪县当农民学开荒种地,到‘落实政策’去县文工团搞舞美乐队工作,至1980年调回福州,从此与尤溪结下不解之缘,几乎年年都要去探望她的变化”。

其著述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听天阁诗存》、《潘天寿谈艺录》等。 潘天寿擅长写意花鸟、山水,偶作人物,兼工书法、诗词、篆刻,晚年常作指墨画。尤善画鹰、八哥、松、梅、竹、荷、蔬果、山石、野花等题材。作品。

正是对尤溪的爱之深,所以他笔下描绘尤溪的山山水水才真切感人,才会让观者在面对他的那些山水画作品时联想起当年有一群年轻人在那里“战天斗地”的情景,才会让人情不自禁地陷入无限的浮想之中。像他的作品《卢宅高居图》《建新村图》《汤川村景图》《青山依旧人事非》《玉池乡印象图》《双鲤村云图》《桂峰村古民居系列》等,在“形”的归纳提炼方面 ,善于通过从写生为切入点入手 ,提炼对象平面形状的美感 ,尤为主张以写生带动创作 ,以写生带动灵感 ,通过写生 ,从客观对象中提炼艺术创造的自由空间。在郭天涵的作品中,画面贮存的意象和视觉经验 ,迎合了中国绘画写意性的构图理念 ,点线面的铺陈对比 ,富有节奏韵律,从而塑造出他笔下山水画全景式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空间结构图式。

其著述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听天阁诗存》、《潘天寿谈艺录》等。 潘天寿擅长写意花鸟、山水,偶作人物,兼工书法、诗词、篆刻,晚年常作指墨画。尤善画鹰、八哥、松、梅、竹、荷、蔬果、山石、野花等题材。作品。

显然,善于造境是郭天涵作品的特色所在,而这正充分说明天涵的作品是沿着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笔墨程式语言展开的。就山水画而论,自从宗炳、王微提出功能和格式的憧憬,到荆浩、董源、关仝、巨然、范宽、李成、郭熙、王铣、李唐、马远等对表现对象与表现手段之关系的种种探寻,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朝向同一目标,即建构隶属于山水画自身的绘画程式。这种山水画自身绘画“程式” 的建构,必然是山水画本体语言的建构。山水画创作中,绘画语言是重要的技法因素,传统山水画的语言,就是古人在观察自然和表现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皴法、树法以及笔法结构、章法构图等等程式化语言。

在郭天涵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更多的是对画面进行一种整体的营造,并不是仅仅去表现一个视点范围内看到的物象。例如,他的作品《不知身在云山中》《观瀑图》《渔桥归隐图》《七贤聚会图》《踏春访友图》《共说此丰年》《御苑祥云图》等均依循中国山水画的空间造境层次次第展开,画面的空间层次有近景、中景、远景,近景通常表现细节比较具体,中景则往往是主题重点所在,远景简约。三个不同层次的开合和疏密关系处理得既合理又出人意表,节奏变化与交替既有传统山水画的透视法的高远法、平远法、深远法,又有个人在组织画面时对画面的总体调整和改变视觉的焦点,想象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因此,他在与自然相对应的古典程式的应用上有自己匠心独运的开拓。

郭天涵曾经拜高一呼先生学过油画,高一呼先生是福建油画界的一面旗帜。他早年先后毕业于湖南省立艺术学校和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院)油画系。曾任福建师大美术系油画教研室主任、福建省美协理事,福州高校油画学会名誉会长。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寓闽从教以来,高一呼先生为福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油画艺术人才,在油画界享有较高声望。郭天涵后来又入中国美院学习中国画,诸多名师的指导使他抛弃了以往早已形成习惯的固有绘画陋习,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向传统学习,向自然学习,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散发出建构在历代文人画家个性风格之上的生命活力,有对景物的迁想妙得,也有在自然山川卧游时的匠心独运。一般而言,在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的程式体系中,物象的造型结构,始终是带有画家“心象”意味的,从应物象形转为超以象外,在某种程度上是契合了画家自身的一种精神寄托,是画家对自然心灵感悟的体现。

潘天寿:现代画家、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浙江宁海人。擅画花鸟、山水,兼善指画,亦能书法、诗词、篆刻。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布局奇险,用笔劲挺洗练,境界雄奇壮阔。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水墨自与诗争妍。郭天涵的作品除水墨外,很少敷色,呈现在观者面前的大多是静寂的山林景色,但画家表达的却是一种雅士情怀,是文人意趣悠远的静观自得之美。他的作品有宋人气象,构思机巧,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古意盎然,追求传统文人画的高逸境界,具有田园诗般的情怀,充盈着散淡优美的情调和浓浓的诗化气息。而在我看来,在中国山水画的学习中,回归传统,并不是简单套用传统的符号,必须研究传统的语言如何体现画家对生命的感悟,作品是否具有“生命的感觉”,作品是否具有可感知的“生命的精神”,也就是“六法”所说的“气韵生动”。

六朝三杰:是指在中国绘画史上指六朝时期画家。顾恺之、张僧繇,南朝梁时人。对绘画有独特创造,画山水不以笔墨勾勒,史称“没骨山水”,自成一家。陆探微,南宋时人。有名于时。其用笔有“连绵不断“的特点,称为“一笔画”。这三人各。

天涵兄对中国书画艺术始终怀有特别的迷恋,他如今在美国波士顿开有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天涵画廊”,他担任北美中国艺术家联盟主席,他的作品深受喜欢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美国各界人士的喜欢。而我以为,中国书画是一个“深海”的艺术,艺术家必须潜泳,而不是浮于表面,你潜不到那个深度你就很难触摸到中国书画的本质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郭天涵孜孜矻矻的努力探索是有意义的。

2018年1月7日写于意园

它不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基础,而且对我国一些邻近国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老画家中村不折在他的《中国绘画史》一书中指出:“中国绘画是日本绘画的母体,不懂中国绘画而研究日本绘画是不合理的要求,用长流。

林公翔

上一篇 2022年12月07 19:51
下一篇 2022年12月17 19:47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