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米歇尔·玛丽《新浪潮(第三版)》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撰文|刘亚光“普通人”在此意味着绝大多数平凡的人,还有生活。声称代言“普通人”即可收获“接地气”的美誉。由快手推出的《自己的英雄》更是聚焦于“普通人”,在片尾快手红人冬泳怪鸽就为“普通人”做了一段铿锵

撰文 | 刘亚光

“普通人”在此意味着绝大多数平凡的人,还有生活。声称代言“普通人”即可收获“接地气”的美誉。

由快手推出的《自己的英雄》更是聚焦于“普通人”,在片尾快手红人冬泳怪鸽就为“普通人”做了一段铿锵有力的代言:“我们是世间的尘埃,却是自己的英雄”,“不要冷漠地走入普通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

我们不妨问自己一句:我是“普通人”其中的一员吗?好像是,好像又并不是。实际上,围绕英剧《Normal People》的讨论就十分能说明这种困惑。

这部英剧直接以《普通人》为中译名,表面上看,在编剧细腻而真实的剧情构架下,女主角玛丽安和男主角康奈尔一次次甜蜜的相聚和遗憾的分离,的确让每一位普通的观众回想起自己亲密关系中的真实经历,但这段关系却也有许许多多“不普通”的地方。比如,两人都拥有绝非普通的天生聪颖、天赋异禀,两人的相处也远比“普通人”敏感和纠结。玛丽安和康奈尔在选择“normal”还是“abnormal”之间反复挣扎,观众们也在用自己的爱情与剧中进行对照时,产生对“普通人”的爱情究竟是什么的疑惑。

《普通人》(Normal People 2020)剧照。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新浪潮代表作,继续深究,会发现我们对“普通人”这个概念的使用远比我们看到的频繁。“大众”“芸芸众生”“平凡人”……这些大量出现在学术期刊、大众读物、媒体文章中的近义词在被使用时,其实都与“普通人”指向同样的社会观念——而它们也都与“普通人”同样的“面目模糊”,令我们不明具体所指。

“普通人”究竟是谁?为什么我们在其实不明白“普通人”是谁的情况下,还会喜欢经常使用相关的概念?今天,我们就希望和大家一同来探讨,我们对“普通人”的偏爱与困惑。

1 “精英主义”:

我们与“普通人”不同

如果要在中国导演中找最擅长拍摄“普通人”题材的导演,贾樟柯一定会是被最先想到的之一。在电影《天注定》中,贾科长对中国社会普通老百姓遭遇的四个真实事件进行了改编后的呈现。他对这片土地上最平凡的芸芸众生的同情隐而不发,全部情节的千钧力量都在最后一个镜头里落下、弥散,然后戛然而止。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群像镜头构成了一个微妙的隐喻,它揭示着贾樟柯希望讲述的“普通人”的故事,总是一个“群像”的故事。

贾樟柯《天注定》(2013)剧照。

这其实也是一个潜藏于我们日常集体无意识中的思维惯习:普通人总是以“群像”的方式出现,他们是无名的“大众”,是和少数“精英”相对的“沉默的大多数”。正如西班牙政治学者加塞特在《大众的反叛》中做出的界定:“少数精英是指那些具有特殊资质的个人或群体,而大众则是指没有特殊资质的个人和集合体”。“普通人”被指认为“资质平平”“没有个性”的均质化“群体”。

在人类历史上的“精英”们眼中,作为“群体”的“普通人”经常是一种需要被警惕的危险。这一传统肇始于古希腊的柏拉图,老师苏格拉底被一群“普通人”组成的公民大会赐死,这令柏拉图对民主制度失望至极,在他对理想中的政体划分等级时,他就认为越是偏向于由多数平民掌握权力、施行治理的政体,越是败坏的政体。在柏拉图看来,由拥有理性的“哲人王”治理的精英政体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

而到了19世纪,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更是为“普通人”的群体贴上了一个堪称“臭名昭著”的标签:“乌合之众”。在勒庞看来,只要一个人深陷“群体”之中,即使是原本天赋异禀、才华横溢的精英,也会堕入平庸,并变得歇斯底里、神志不清,被裹挟于群体性狂热之中。勒庞的说法在托克维尔那里也获得了回响,托氏所谓“向下的民主”同样强调作为群体的“普通人”掌握权力,会将整个社会的智识水平拉低至平庸的水平。

及至20世纪初,这种精英主义对作为群体的“普通人”的恐慌堪称达到巅峰。加塞特写道:

这种恐慌的急剧上升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动与观念的更替是其中重要的因素。随着现代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作为现代化最重要标识之一的城市化大规模推进,使得原本固守乡土中的人民被抛掷到城市中无处容身,贫困、失业问题在这一时期显著上升。著名的群众理论家埃里克·霍弗在《狂热分子》中指出,这种时代背景造就了在20世纪大量出没的“边缘人”和“失意者”,他们很容易对于当下的生活全然不在意,厌倦当下,渴望改变,因此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形成一呼百应的革命群众,成为不稳定的因素。霍弗指出社会中的失意者和穷人是组成群众的“潜在皈依者”。

其次,现代社会也是一个“解除禁锢的世纪”,宗教的失落一方面让个人的思想空前解放,却也让人的意义感无处安放。尼采的“上帝之死”是现代思想状况重塑的宣言,也宣告着在精神领域人类的流放。在心理学家弗洛姆看来,自由突如其来的降临反倒令人焦虑,因为它意味着人要在缺乏终极指引的情况下承担起自主地规划自己人生的责任,这使得获得自由的人们,诡异地开始“逃避自由”,渴望寻找让自己依附于其中的团体和依靠,让自己随波逐流,免于焦虑。在他看来,这种寻找“免于自由的自由”的心理,最终孕育了纳粹——一个对“大众”的焦虑感达到巅峰的著名表征。

《大众的反叛》,[西班牙] 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刘训练、佟德志译,山西人民出版社·汉唐阳光,2020年5月。

题目:《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写的是东汉末年群雄纷争,三国鼎立的故事,三国演义里有很多纷繁错杂的人物,他们的性格各有特点。好词:一臂之力、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除此之外,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完善使得普通人群体能够从“知识”的角度予以刻画。例如,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研究发现了人格中“非理性”因素的根本地位,他基于精神分析的方法在《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中提出:“集体暗示是一种不以知觉和推理为基础,而是以爱的联系为基础的确信”,仿佛也进一步验证了勒庞曾经粗糙的断言。然而知识对非理性普通人群体的刻画并非仅仅只是起到批判的作用,以上种种精英主义对“普通人”话语的大量使用刻画出他们作为非理性、平庸的“群体”的形象,也不断强化着“精英主义”自身的合法性。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纵观这些文本,这些精英主义者似乎也没有一个能够真正客观地界定他们论述的“普通人”“平庸者”“大众”到底是哪些人。

2 “平民主义”:

此后,夏衍又以不倦的劳动翻译了许多进步文学作品与论著,如芥川龙之介、木村毅、金子洋文的作品等;他选译的《欧洲近代文艺思潮论》、《新兴文学论》等,在进步文化界亦发生过重要作用。由于这方面的显著成绩,1928年成立中国著作者协会时。

就能代表“普通人”吗?

如果说精英主义大量使用“普通人”概念是为了通过刻画自己的对立面强化自身的合法性,那么这种偏向于“平民主义”的立场则恰恰相反,“为普通人代言”反倒成为其自身合法性的象征。

在这种平民主义的视角下,精英们有着不接地气的狭隘,他们执着于精英、大众的二分,因为一种高高在上的倨傲而难以容忍多元的价值——这恰恰也是快手短片《自己的英雄》中反复强调的。

然而,与精英主义对“普通人”话语使用所造成的困惑类似,我们似乎也不能从《自己的英雄》中看到它希望代言的“普通人”的面貌。“潜入最深的海底,登上最高的山峰”的人是“普通人”吗?对于城市中产阶级来说,“漠河冬天开水泼出能成雾霜”真的是一种“普通人”的体验吗?

雷蒙·威廉斯在《文化与社会》中曾用一段精辟的表述道出了我们在此遭遇的这种困惑:“整个‘群众’观念出现了一个难题……我们通常所持的个人观念中的个人,是指‘普通人街道居民’而言,但是没有谁感到自己只是个‘普通人’……普通人是个集体意象,但是我们历来都知道自己与他有所区别”。

或许,在我们使用“普通人”及其相近概念的大多数场合,我们都不清楚自己指向的是哪群人,其中又是否包含自己,但唯一明确的,是我们使用这些概念的“目的”。

当我们需要像“精英”们一样标榜自我与他人的不同,凸显自己立场的卓越时,我们将“普通人”建构为非理性的“群体”,并将我们自己与其区隔;当我们需要通过证明我们才代表了“多数人”的声音时,我们又将“普通人”建构为“真实”“接地气”“包容多样”的“老铁”,并欣然加入这支队伍。实际所指模糊的“普通人”,就这样成为一个被争夺的“合法性证明”,随时在特定的目的的烛照下,变化它的面孔。

《文化与社会》,[英]雷蒙·威廉斯著,高晓玲译,三辉图书·商务印书馆,2018年9月。

3 “向正常人靠拢”:

自我与社会的规训

除了用于指认“平庸的群体”和“真实的大多数”,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用到“普通人”一词的场合也与“正常人”和“非正常人”这对范畴的划分相关。在英文中,“Normal”一词同时对应着“普通”和“正常”两个意思,本文引语中提及的英剧《Normal People》的原著同名小说在翻译为中文时就定名为《正常人》而非《普通人》。

《Normal People》中的感情或许纠结到许多人感觉不真实,但玛丽安和康奈尔在陪伴彼此的过程中,反复穿梭于“正常”与“非正常”这对评价范畴界限的种种经历,一定能和绝大多数人的真实经验产生共振。

普莱卫写的华美而富于诗意的对白、莫里斯·约倍特的配乐、特罗内设计的布景、肖弗坦的摄影、让·迦本和米契尔·摩根这对银幕情侣以及米歇尔·西蒙、皮埃尔·伯拉塞尔的优秀演技,使《雾码头》成为法国电影中登峰造极的作品之一。

《普通人》(Normal People 2020)剧照。

李连杰连夺少年组第一名、全能第一名;从1975年到1979年,李连杰连续五年获全国武术比赛的冠军,被北京市体委授予特等功,还被评为“勇攀高峰的突击手”,是七十年代武术界的常胜将军。

如果说玛丽安和康奈尔的经历还是局限在虚拟的故事、小范围的校园中,那么在真实、广阔的社会的各个角落,“正常/非正常”这套评价体系堪称无处不在,每一个人都曾经感受到它的力量的存在。

被评价为“不正常”,意味着遭遇冷落、谴责,甚至是各种隐形的“改造”和“惩罚”。然而,被评价为“不正常”人真的就是不正常的人吗?他们理应被如此对待?1975年,福柯在法兰西研究院就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不正常的人》,探讨了三种“不正常的人”的历史。福柯认为,“不正常”并非一种客观属性,而是一种出于特定需要被社会建构出的类别。例如,在古代,许多身有残疾的人并不被界定为畸形,是因为法律可以对此进行协调和规范。比如在处理“连体兄弟犯法”的问题时,如果要判处其中一人死刑,是否也要处死另一个,这是福柯看来现代社会的畸形对法律提出的难题。于是,包括精神病学在内的一系列知识被发展出来,将“畸形”界定为对社会存在威胁、需要予以矫正的“异类”。

福柯将这种对“正常/非正常”话语范畴的建立称为一种“新种族主义”,将一种事实判断中的“不同”转换为价值判断中的“异类”,它的延伸体现在性别、阶级、种族等方方面面。近日,有言论评价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不生孩子的人生是失败的”,其实恰恰也遵循了这样一种话语范畴。在“正常/非正常”的划分中,“结婚生孩子”成为大多数“正常人”“普通人”的选择,而相对的选择则被视为异类,需要被予以否定并加以“引导”。

[法]米歇尔·玛丽《新浪潮(第三版)》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不正常的人》,[法]米歇尔·福柯著,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

4 超越“普通人”的自我反讽

行文至此不难发现,不论指的是“平凡人”还是“正常人”,“普通人”的话语都往往并不指向具体的群体,而只是作为服务于特定目的的“策略”。这也使得“普通人”话语构成了一种奇特的自我反讽:“普通人”的字面意思明明是我们“最熟悉的人”,但在不同话语策略的交错又使得“普通人”的所指实际是我们“最陌生的人”。

这种反讽正是“普通人”话语大量流行的真正风险所在。

相较于对话语背后特定目的的察觉、对话语所施加的社会规训的反思,“普通人”话语最终导致我们无法走近真实的普通人更值得警惕。这种风险其实非常类似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扬·维尔纳·米勒对民粹主义危险性的理解,在米勒看来,批评精英只可算作成为民粹主义者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什么是民粹主义?》,[德]扬-维尔纳·米勒著,钱静远译,译林出版社,2020年5月。

或许,真实地认识每一个普通人的途径恰恰是放弃使用“普通人”的话语。恰如雷蒙·威廉斯的另一段话所言:“实际上没有群众,有的只是把人看成群众的看法,我们看到的是其他人,许许多多的其他人,是我们不了解的其他人。实际上,我们只是根据某种方便的公式把他们聚集成群并加以诠释。”

校对|刘军

上一篇 2022年12月29 06:41
下一篇 2022年12月19 09:08

相关推荐

  • [美]W.J.T.米歇尔《图像何求》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一般认为“图像学”一词最早源于切萨雷•里帕,但里帕「图像手册」实际上是一部标准的图像志手册。瓦尔堡首次使用了“图像学分析”一词,来描述他的艺术史研究方法。潘诺夫斯基做了系统的表述,其《图像学研究》首次

    2022年12月22 295
  • 怎样扫描图片识别篆字,篆字照片在线识别

    在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长廊中记载了辉煌灿烂的文字载体,行、草、隶、篆、楷可谓是层现叠出、百花齐放。唯独“梅花篆字”独树一帜、自成一体。现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简介中国文字自诞生之日起,其

    2022年12月31 296
  • 费孝通《从实求知录》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时政专稿文/季菊梅蒯军】提到费孝通先生,他笔下的“江村”一定绕不过。一起走进“江村”,去那里追寻费老的足迹。在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费孝通江村纪念馆,费老在这里的足迹被一一记录,从1936年到2002

    2022年12月13 235
  • [墨西哥]吉尔莫·德尔·托罗《潘神的迷宫》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人性是很多影视剧中都挖掘不尽的题材,吉尔莫•德尔•托罗,因为人性是没有绝对的标准的,当一个人身处于不同的环境中,他所处的现状会决定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一个身处阴暗的人难免会无限放大自己的贪婪

    2022年12月17 227
  • 黄字有多少笔画,黄字到底是11画还是12画

    ​赵构《草书后赤壁赋卷》,绢本,纵29.5厘米,横143厘米(含画),清宫旧藏黄字到底是11画还是12画,《后赤壁赋卷》同马和之画《后赤壁赋图》同装,笔法精熟,笔画稍显瘦峻,可见锋梭筋骨,足见对王羲之

    2023年04月08 241
  • [美]布兰登·山德森《迷雾之子3》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奇幻作家布兰登·山德森认为,应该由他来写《艾尔登指环》,而不是《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r·r·马丁。“目前大多数(这些请求)都是向经纪人提出的,但有时也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但让我说得直白一点,”他

    2022年12月24 263
  • [日]谷川俊太郎文《噗~噗~噗》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内容简介“从前……从前的从前……天上什么也没有,地上什么也没有……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噗”的一声,大地上鼓起一个包儿……”这是一本很奇特的书,谷川俊太郎的书,没有故事,只有图画和拟声词。作者用拟声词

    2022年12月19 229
  • [俄]列宁《哲学笔记》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户晓坤认为,深入学习列宁的《哲学笔记》,对于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分析和判断时代大势,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具有重要的文本价值。将“哲学笔记”视为独立的哲学著作,并构造一

    2022年12月17 224
  • [美]保罗·索鲁《旅行之道》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如果你是一个需要公共交通通勤的上班族,每天会有这样的体验:被拥挤的人群包围、耳边是报站的机械女声、口罩闷得人喘不过气。在某个瞬间,你会希望自己的灵魂逃离自己疲惫的身躯,去海边、去山里,或者随便去到什么

    2022年12月22 223
  • 紫砂壶多少钱,真正紫砂壶多少钱能买到

    真的紫砂壶,这个要看你怎么定义了。一般来说一把泥料为真,做工尚可的半手紫砂壶,稍微有点灵魂的,最起码的入手价格应该是在300~500之间。。而那些有些具有收藏价值的价格可达达到几千甚至上万元。对于紫砂

    2023年02月20 249
  • [美]大卫·贝尔科维奇《万物起源》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树:读书是一场慢慢靠近的漫步历程。@pansy:读书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以更加平等的眼光。@渡:ProfessorDing说过通过阅读可以构建一个只属于他的世界,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

    2022年12月23 253
  • S·A·阿列克谢耶维奇《最后的见证者》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人类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自古至今,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每个角落,总是发生着或大或小的战争。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但不能忘记。和平对于人类而言始终是一个奢侈品,今天的我们,只

    2022年12月16 252
  • [美]凯利·麦格尼格尔《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而是“压力有害”的观点。​​本书作者是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本书改编自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课程。书中有10个章节,是一个10周的课程。每一个章节通过大

    2022年12月22 26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