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论是谁提出的,性论王安石原文及翻译

后世亚圣《汉书·艺文志》总共收集了儒者典籍53家、836篇。在《汉书·艺文志》开列的儒家“书单”里,颇有一些是如今已然失传的。不幸中的万幸是,战国时代儒家学说的代表著作,也就是《汉书·艺文志》中的《孟

后世亚圣

《汉书·艺文志》总共收集了儒者典籍53家、836篇。在《汉书·艺文志》开列的儒家“书单”里,颇有一些是如今已然失传的。不幸中的万幸是,战国时代儒家学说的代表著作,也就是《汉书·艺文志》中的《孟子》与《孙卿子》(即《荀子》)都保留至今,人们因此得以一窥儒学在先秦晚期的发展情况。

位于山东济宁邹城市的孟庙

关于《孟子》的作者,历史上有不同说法。不过,无论哪种说法,《孟子》一书是孟轲思想的集中反映,这一点倒是没有什么争议的。

孟子,姓孟,名轲,邹人。其出生距孔子去世大约已有百余年,因此孟子曾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他说自己没赶上当孔子的学生,只是跟孔门子弟中的若干人请教。《史记·孟荀列传》记载孟轲“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可备一说。虽说只是孔门的再传弟子,但孟子俨然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命,还自言“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对儒家学说而言,孟子的贡献包括:将孔子所讲的德政提升为王道仁政;将君王之所好尚远离“齐桓晋文”之类的霸道;将贤士臣子引导规谏以仁义。

性善论是谁提出的

其中,“仁政”是孟子的思想核心,其基础就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谓“不忍人之心”,孟子自己的解释为“恻隐之心,仁义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既然常人之性与圣人之性是一样的,那么,就性而言,每个人都是尧舜,“人皆可以为尧舜”。不过,不同于墨子主张平等的“兼爱”,孟子主张从血缘感情出发,“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求统治者推己及人,把这种血缘感情运用到政治上来。

子思子作中庸处碑,位于孟庙。相传孟子师从孔子之孙子思,两人的思想合称“思孟学派”

孟子的仁政内容广泛,其中贯穿着民本思想,这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他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一个流传千古的著名论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的向背是“得天下”或“失天下”的关键问题。这是孟子制定“仁政”各项具体措施的指导思想。

然而,尽管孟子自视极高,放言“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但他并不得志。学成以后,孟子曾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历游魏、齐、宋、滕、鲁等国,在齐威王和齐宣王时两度游齐,还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只是,当时各大诸侯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孟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他站在儒家立场,对各家学说加以激烈抨击。在他去世以后,随着儒学的传播,孟子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高。《汉书·艺文志》将《孟子》置于《诸子略》之中,与子思、曾子等人著作地位相当。中唐之世,韩愈著《原道》,已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北宋时期,《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至顺元年(1330),孟子更被封为“亚圣公”,后称为“亚圣”,在儒家中的地位,仅次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荀卿之作

与孟子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荀子的身后待遇却是每况愈下。司马迁在《史记》中尚将孟、荀二人合传,视二人为孔子以来之两大儒者,无分轩轾。可在唐代,韩愈已经宣称儒家“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根本不承认荀子是儒家正统。到了宋代,宋神宗下令孟子可以“配享”孔庙,荀子、扬雄及韩愈三人则从祀孔庙;孟子封“邹国公”,而荀子只封“兰陵伯”,其地位已远不如孟子。入明之后,荀子更是罢祀孔庙,难言尊崇了。

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战国末期法家的两位代表人物(韩非与李斯)都曾师从荀子。其影响所及,连带荀子也被说成“从儒入法”了,这其实有失偏颇。荀子的其他学生,如浮丘伯(汉朝初年研究《诗经》的人中跟他学习的有很多)就同法家毫无关系。大概儒家各种经典传诸后世,就是荀子之功。譬如,《经典释文·叙录》记载,子夏授《诗》给曾申,曾申传魏人李克,李克传鲁人孟仲子,孟仲子传根牟子,根牟子传赵人孙卿子(即荀子),孙卿子传鲁人大毛公,是为《毛诗》;《汉书·楚元王传》载,荀子又传《诗》给浮丘伯,浮丘伯传申公,是为《鲁诗》;《韩诗外传》收录了荀子说《诗》材料44条,这说明《韩诗》与荀子也有密切的关系。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他的名气远远不及孟子,的确有些不公平。

荀子的著作,在《汉书·艺文志》里写作“孙卿子三十三篇”。荀子姓荀名况,当时人尊敬他,唤做荀卿。汉朝人因避讳宣帝名“询”,才将“荀卿”改做“孙卿”。流传至今的《荀子》为32篇,与《汉书·艺文志》的记载稍有出入。这有可能是《汉书·艺文志》的一字之误。另外也有一种说法,《荀子》“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校除复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皆以定杀青”。当时书籍全靠手抄,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

稷下学宫,绘画,现代

荀子其人,出身赵国,在齐湣王、襄王时到过齐国,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当过祭酒。祭酒是学长的意思,古时宴会、祭神等活动,必须由一位年龄大的人首先举杯洒地,故而有此称谓。秦昭王时,荀子到过秦国,又在楚考烈王、春申君手下做过兰陵令(今山东临沂兰陵县)。从这些经历看,虽说荀子的生卒年代有些疑问,但可以断定是战国后期(公元前3世纪)人。

从文体来看,《荀子》也很明显是战国晚期作品。他已经摆脱了早期诸子散文那种语录体或问答体,成为真正的问答体。早期诸子文献如《论语》《孟子》等各篇题目皆无实际含义,只取篇首二三字为题。譬如《论语》开篇《学而》,就取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相反,纵观《荀子》全书,只有《仲尼》《哀公》《尧问》《宥坐》4篇为无义之题(故一些学者以为它们是荀子后学所作),其他诸如《王制》《富国》《王霸》的篇目意思一目了然。但其中《儒效》《议兵》《强国》等篇皆称“孙卿子”,似出自弟子记录;附于书末的《大略》至《尧问》等6篇疑为弟子所记荀子语及杂录传记。

《战国时楚兰陵令荀况》,出自《历代圣贤名人像册》,故宫南薰殿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荀子生活的年代,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春秋时期的几十个国家,大部分都被吞并消灭。各个诸侯国到了生死存亡的攸关之际,更加追求经济与军事力量的强大,以“仁政”治天下、实现天下大同的儒家思想学说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显得过于理想化,而荀子则对其进行了大胆革新。譬如,自孔、孟以来,儒家的“天人观”认为,一方面,天命不可违抗;另一方面,人又可以通过践行“仁”与“礼”来顺应天命,成为天意的代言者,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出“王道仁政”。但荀子对此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对天命的顺应已无法挽救既有现实局面,人才是导致社会动乱的主要原因,于是在此基础上提出“天人相分”的学说,走出孔子“知命畏天”的思想局限。荀子将天视作不蕴含人的意志与价值的自然之天,认为天雨天晴、日食月食,都是由于客观规律的作用而发生的自然现象,并没有什么天帝神灵在支配。因此,荀子将挽救社会、治理国家的重任归还于人本身,而人需要做的就是“明于天人之分”,按照人的需求去制定礼法制度,充分发挥人的自主能动性。荀子提出,“礼”还具备“分”的作用,即将天下之人按照君臣地位、长幼关系、贫富差距、职业类型等不同的身份特征进行分类。让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身份遵守“礼”,各安其分,各司其职,确保社会所产生的各类物质能够满足人们经过礼法节制的需求,构建清晰、稳定的社会秩序。

性之善恶

性善论是谁提出的

性论王安石原文及翻译,司马迁在《史记》的《太史公自序》中写道:“猎儒、墨之遗文,明礼义之统纪,绝惠王利端,列往世兴衰。作《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通过这段话司马迁也表达了对儒家以礼义原则为核心思想的赞扬。不过,虽然同为战国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与孟子的思想也存在重要的分歧。这就是著名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

实际上,先秦的思想家们早就关注到“人性”问题。老子认为,人性最初是自然朴素的,“如婴儿之未孩”,因此老子把这种自然朴素之性称之为“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孔子则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原本是相近的,但它会随着一个人后天的习染,譬如社会环境、品德修养等因素而发生变化,以致造成人与人在品性上的较大差异。而与孟子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告子认为人性无善与不善之分。“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所以人性无善与不善之分,就好比流水没有必定流向东方或西方一样。

孟子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性善论”的人。所谓“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为说明道德规范的起源,提出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既然从人的本性来看,是可以为善的,人要想达到“善”的境界,最先从自身所具有的善端出发,好好保留善端,使人善的本心不被迷惑,也就是所谓的“存心”:“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下》)在性善方面,君子与普通人也不一样。前者可以保存住先天的善心,只需通过仁义保存善心,通过礼法保存善心,随后再经过后天的品德修养将这种先天的善端进行扩充,人就可以成为君子。倘若人后天没有保留好善心,致使善心被迷惑了,那么要做的便是寻找回自己的本心,即将人丧失的善的本心找回来,再通过塑造,仍然是可以达到善的,这个环节便是著名的“修身养性”。

《邹国亚圣公孟轲像》,出自《至圣先贤像册》,故宫南薰殿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但荀子对此却很不以为然。值得一提的是,荀子虽然自称属于儒家,但他对儒家中的“(子)思孟(子)学派”批评得特别尖锐。荀子不仅在《非十二子》篇中对思孟之儒冠以“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的评价,更作《性恶》一篇,将批评的靶子直接对准孟子的“性善论”。

性恶论荀子提出的。性恶论,是指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

《孟母教子图》,明,仇英,绢本设色,出自《临宋人画册》,现藏上海博物馆

性善论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认为,人性的善可以通过每个人都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那么性本善就是以人性为基础的,孟子称之为“良知”和“善能”。性恶论是战国末期荀子倡导。

《性恶》开宗明义,“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为什么说“人之性恶”呢?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天生就具有好利的本能,顺着这种本能,争夺的行为就会产生,而辞让之心就会丧失;人天生就具有嫉妒、憎恶的本能,顺着这种本能,残害的行为就会产生,而忠信之心就会丧失;人天生就具有耳目之欲,即具有喜欢听悦耳之音和喜欢看悦目之色的本能,顺着这种本能,淫乱的行为就会产生,而礼义之心就会丧失。那么,顺着人的本性和情欲,必然会产生争夺,与犯分乱理相合,最终则会导致凶暴。由此,荀子批评孟子所谓“人之学者,其性善”的说法,“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话说回来,荀子既然主张“性恶论”,是不是觉得人就无可救药了呢?并非如此。在荀子看来,“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可以“化性起伪”。人的自然本性可以改造变化,道德规范是人为(即所谓“伪”)创造的结果,因此人人都可以从改变“好利”“好声色”等自然本性开始,最终改造成为圣人。所谓“涂之人可以为禹”,也就是路上走着的人都可以成为大禹那样的圣人。此种修身之法可谓之“道学问”,其实与孟子侧重于“存心养性”的修身之法可谓殊途同归。只不过到后世,孟子的“性善说”被儒学家们普遍接受,遂成为儒家正统的人性论思想,且影响深远。宋儒因此对荀子极不满,程颐就认为圣人之道失传于荀子,“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今天看来,这恐怕才是真正的失之偏颇了。

企业回江苏大直(张家港)律师事务所,拥有专业的刑事辩护专业律师团队,多年承办各类公诉、自诉等重大案件;服务领域包括:律师会见、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无罪、二审改判、减刑假释和死刑复核等。 案件代理期间,主任律师对每个案件办案思路、证。

天下归心

如果说《孟子》与《荀子》在什么问题上是完全一致的话,对暴君的态度大概算是一个。孟子骂起暴君来,实在痛快得很。他说桀、纣这种“残贼之人”不好算君王,是“独夫”。所以只“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而荀子也说过类似的话。《议兵》篇里就有“诛桀纣若诛独夫”这样的记载。荀子还说,天下人都抛弃他就灭亡,所以桀、纣不成其为君主,所以商汤、周武王并没有弑君。夏桀、商纣的时代,哪怕在当时距离孟子、荀子也已经非常遥远,为什么两位老夫子都要讲这些话?其目的在于解决人们的疑问。孔子以降,儒家常常讲君臣关系,常常讲汤、武的好话,那人们自然要问了:汤、武既然那么好,怎么还杀了自己的君主呢?儒家要肯定汤、武杀得好,就不能不先剥夺掉桀、纣的“君主”的资格。否则难以自圆其说。

孟子的性善论“人性本善”最早由孟子提出。他曾劝导滕国太子滕文公,希望他能做尧舜那样的圣人。这话一说出来,滕文公没什么信心,觉得把自己和尧舜那样的圣人相提并论十分惶恐。孟子为鼓励滕文公,表达了自己“人性本善”。

除此之外,孟子与荀子也不约而同地把民心向背看作成败的关键。在《孟子》里,孟子与诸侯国君主交谈时,就为人民讲了许多公道话。《孟子》这部书一开头就是“孟子见梁惠王”,说的就是魏惠王(魏罃)晚年的事情。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将都城从安邑(今山西运城夏县西北)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所以因此魏国又可以叫作梁国,魏惠王自然就成了“梁惠王”。

孟子见梁惠王场景模拟,位于开封博物馆

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魏国得到晋国本部精华,一时称雄。可孟子见梁惠王时,惠王已经一副灰溜溜的样子,说晋国原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到我手里,居然会糟到这个样子。自己对国家很费心力,经常注意把粮食运进歉收的地区,别国的君主都不如自己这样替百姓打算,然而别国的百姓不减少,梁国的人民不加多,实在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孟子的回答很有意思,他先讲了个比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接着说:“既然这样,你就不必希望百姓比别国多了。”孟子接着说,“你不禁止富贵人家把粮食给猪狗吃掉,不打开粮仓去救济在路上饿死的人,倒喊这不是我的过失,是年成不收的缘故,那同拿了刀子杀人,却说我没有杀人,是刀子杀的,有什么区别。”“你的厨房里放着好肉,马房里养着健壮的马匹,然而百姓吃不饱饭,野外还有饿死的尸体,这等于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这可以说是非常激烈的批评了。

《孟子集注》,过云楼藏书,现藏南京图书馆‍

性善论是谁提出的

从这段话里也可以发现,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疾苦,而人民则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便可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

宋刻本《荀子》

至于荀子,在这方面其实也不遑多让。他在《荀子·王制》里把国君和老百姓比作舟和水的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在唐代时为魏征转述,成为流传更广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由此可见,在看待民心向背的问题上,荀子与孟子是完全一致的:得民心者,自得天下。

上一篇 2022年12月12 21:19
下一篇 2022年12月18 04:06

相关推荐

  • [古希腊]柏拉图《吕西斯》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苏格拉底(公元前468—前399),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到人间,以人的自我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由此开启了理性伦理学之路。苏格拉底关于人生的哲学主要体现在他“认识你自己”的理性原则、“

    2022年12月17 256
  • 岳南《人间天国》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民国十八年(1929年)阴历二月,位于蜀国腹地的川西坝子迎来了明媚的春天。平日里靠天吃饭,从土里抛食的农民们,抓住这大好时机,开始紧张地修筑田埂,挖渠引水,准备春耕春播,插

    2022年12月07 232
  • [法]马克·吕布《沉默者的话语》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千字文》简介《千字文》乃四言长诗,首尾连贯,音韵谐美。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谓语助者,焉哉乎也”结尾。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有条不紊的介绍了天文、自

    2022年12月20 208
  • [南非]纳丁•戈迪默等著《童年时光》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接下来推荐两部外国作者写的和中国有关的作品。一部是著名旅行作家保罗·索鲁的《在中国大地上:搭火车旅行记》,该书出版于1988年,但如今才引进国内,让今天的中国读者“穿越”回去看三十多年前的中国故事,有

    2022年12月17 270
  • [日本]夏目漱石《后来的事》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导读:这是黄碧云最受人崇拜的小说,黄碧云曾说她是看了那部改编自夏目漱石《后来的事》的电影《其后》才写下这篇小说。小说的苍凉语调,以及绝望中带有点温柔的叙事,令无数读者膜拜。昨夜我梦见我的母亲。穿一件莲

    2022年12月19 201
  • 李猛《奥古斯丁的新世界》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国内社会理论研究领域的一批研究者近年一直致力于重返经典社会理论,将社会学置于更广阔的政治哲学和伦理学视域中,把握其原初问题,激活其在认识现代社会时的理论想象力和经验感受力。爱弥尔·涂尔干(ÉmileD

    2022年12月07 233
  • DonaldLopezJr.《Hyecho's Journey》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回复「python」,送你一份新手福利~由图可见,想要进击机器学习,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成为机器学习方面的专家,你需要从入门、深度学习、数据科学、R语言、Python、金融、专家级等多方面的书目,循

    2022年12月14 239
  • [日]吉田修一《国宝》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图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本人立场,杠精勿扰。writtenby曲辰《国宝》,吉田修一/着,刘姿君/译,新经典文化《国宝》总处在一种「将要消逝」的时间状态之中,用张爱玲的话,就是

    2022年12月18 233
  • [日]稻泉连《工作漂流》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读药』是界面文化每周推送的固定栏目,专为读者定制解决人生疑难杂症的文化药方。每周,我们会选取读者提供的“病情”,针对一种“病症”推荐适用的书籍、影视、音乐、文艺活动等,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美好。想寻

    2022年12月19 286
  • 席绢《点绛唇》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镇楼图:小白镇楼刚接触言情小说那会,特别喜欢看席绢写的小说,无论是人物的刻画,还是情感的描写都特别细腻,特别苏。虽然席绢的名气比不上琼瑶,可我更喜欢席绢。刚接触言情小说那会,特别喜欢看席绢写的小说,无

    2022年12月07 240
  • 由貴香織里《天使禁獵區16》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有人来到你生命里,其实是一件非常浩大的事情,因为她是带着她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一同到来。——《访客》让你们决定彼此靠近的,是表面的阳光,但让你们彼此亲近的,却是内心的脆弱。——里则林爱情的本质就是连

    2022年12月13 266
  • JoelMeyerowitz《Joel Meyerowitz》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用镜头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以影像记录生活最真实的模样。Leica,所至之处,皆为生活。但薇薇安也有温柔的一面,有时薇薇安也很幽默,她对所有人这种清新而无邪的接受,让人很难不喜欢她的作品.——乔尔·迈耶

    2022年12月15 226
  • [比]埃尔热《丁丁历险记(共22本)》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8.《奥托卡王的权杖》(1938)西尔达维亚内部出现了分裂分子准备阴谋夺取政权。歹徒巧妙地偷走了国王的权杖逼他退位,因为如果国王在皇家典礼中没有权杖在手的话将失去王冠,情况相当危急.当丁丁和白雪跟随阿

    2022年12月19 27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