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多少字,170字左右的古诗词书法作品

如何赏析诗词?苏州大学教授杨海明认为这主要靠两条:一是要调动知识积累,二是要调动人生阅历。在之前推送的《欧阳修为何嘲讽范仲淹〈渔家傲〉是“穷塞主”之词》一文中,杨先生通过对一首小词的考证还原了宋朝的词

如何赏析诗词?苏州大学教授杨海明认为这主要靠两条:一是要调动知识积累,二是要调动人生阅历。

在之前推送的《欧阳修为何嘲讽范仲淹〈渔家傲〉是“穷塞主”之词》一文中,杨先生通过对一首小词的考证还原了宋朝的词学观与边塞情况。接下来,杨先生又继续讲了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晏殊《浣溪沙》背后的故事——

调动知识积累

念奴娇是词牌名,双调100字。前片49字,后片51字,各十句四仄韵。另有双调一百字,前片九句四仄韵,后片十句四仄韵等十一种变体。代表作品有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谁都会背,现在中学课本里面都有。但是几乎每一篇文章,或者语文课本,都在讲我们读这首词的时候应当把重心放在前半部分。前面“大江东去”写祖国的大好山河,“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极为豪迈,但最后两句未免消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个应该进行批判,不能这样消极呀。因此那些赏析文章一般都用很多的笔墨去写“大江东去”,写这首词的境界如何开阔,苏轼如何改革词风,开创了新的豪放词风……

但是我后来发现,这首词实际是苏东坡在“故弄玄虚”。别人一听可能会笑,你把苏东坡贬低了?不是,这是还原苏东坡创作的原意,还原他的真实心态。苏东坡那个时候到了黄州,经历着人生第一次低谷状态,艰难困苦,心情苦闷,他在这个时候写下这首词,他的真正心态应该在词的下片。那么上片怎么写的呢?我把它还原,这也经过小小的考证,这种考证比较容易。

第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的是苏东坡到了赤壁看到的大好河山。我到过苏东坡的那个黄州赤壁,却发现根本看不到长江。那么是不是因为过了一千多年了,说不定长江已经改道了?我就查书了,一查书,当时有两个人到过。因为这首词有名了,人家到了当地就都要去看这个赤壁。这两个人去了以后却大失所望,一个是陆游,陆游有《入蜀记》一书,记录他从京师一路到四川的经历,他专门去探访赤壁,去欣赏“大江东去”风光,看过之后他就写了,赤壁只是一个小茅冈;第二个是范成大,范成大也去了,一看,他说赤壁只是一个“小赤土山”而已。要是我们现在去看,沧海桑田,可以理解。但是二人所在的南宋距苏东坡的时代也就几十年的时间,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黄冈赤壁

所以说苏东坡所述的风景完全是他虚构的,而奥秘就在第二句“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之中,此地其实并不是当年周郎破曹操的真正赤壁,那个赤壁现在经过历史学家考证,大家基本上认为是在湖北的蒲圻,而不是苏东坡所写的这个赤壁。这个赤壁叫“赤鼻”,我们去看了,就是一个小山上伸出来一个红色大石头。

所以是苏东坡在故弄玄虚,他明明知道这里不是真正的赤壁,但就是把它当做赤壁。为什么?因为听当地的老百姓讲,所以他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责任就落在别人身上。

但他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他为什么要写“大江东去”,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呢?我想,这些也是苏东坡曾经看到过的风光。苏东坡的人生阅历当中,170字左右的古诗词书法作品,他看到过“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吗?他从四川老家出来,到京师去参加科举考试,经过三峡,那里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风光,他就把那里的风光移了过来。那又为什么要移到这个小小的土山上呢?实际上是为了美化它,这是第二。

第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查历史,周郎破曹操的时候已有三十四岁,而此时小乔也已出嫁十余年,并非“小乔初嫁了”。苏轼为什么要把年龄偷改?

这里有三处虚假,其实都蕴含了苏东坡一番创作的苦心。他要描写他的苦闷,人生到了四五十岁而默默无闻。子曰:“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古代人寿命很短,到了四五十岁还没出名,这个人的一生也就这样了。苏东坡一番雄心壮志,又很有才华,到这里却像一个被管制的犯人一样。所以他心情苦闷,想想觉得人生如梦啊。但是,他内心是不甘的,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位英雄人物、风云人物。他要找一个自己仰慕的对象。

相传为北宋李公麟作苏轼画像

管它这个赤壁是真赤壁也好,假赤壁也罢,都跟三国联系在一起。那么他就想到三国时这么多英雄人物。写曹操吧,感觉历史上曹操名声不太好,而且自己也已经写过。《前赤壁赋》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即写的曹操,因此不能再写曹操了;第二,词比较适合用来写柔情,写才子佳人,最合适的人就是周郎。过去很多人认为“羽扇纶巾”指的是诸葛亮,甚至唐圭璋先生也持此论。后来有人考证,当时名将都是“羽扇纶巾”,而苏词中所指的乃是周郎。周瑜那时年轻英俊,懂文艺懂音乐有才华,而且有美满姻缘,这是宋朝人的普遍理想,所以他选择了周郎。但是要写周郎这样一尊“大菩萨”,放在土地庙里可不行,大菩萨要有一个大舞台——三国。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

于是假赤壁变真赤壁,小土山变“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小乔初嫁了”也是苏轼的一番精心改造。这样一剖析,我们对此词的鉴赏深度就加深了。苏东坡真正的苦心在词的后面。

调动人生阅历

举个例子,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是大家很熟悉的,古往今来认为这首词对仗工整,或是分析这首词是伤春还是怀人。后来我反复读,体会它好在哪里。

赤壁怀古多少字

“无可奈何花落去”,“风定花犹落”,风已经平静了,而花还在落,依依不舍地离开枝头。这到底写的是一种什么感情,你说他怀人也可以,伤时也可以,伤春也可以。后来我又想到了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叫《渐》。他说世人在慢慢变化而不觉得变化,就是因为一个“渐”字。后来我引申他的意思,我说,人世间写诗有两种,一种是写剧变,剧烈、快速的变化,那类诗写出来都是好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元天宝年间本是唐朝盛世,但安史之乱后百姓家破人亡,杜甫写这个让人惊心动魄的变化,这是剧变。“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比如李后主的《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人生的剧变、历史的剧变,写出来具有一种沧桑感。另外一种则是让人难以觉察的渐变。丰子恺有一个很好的比喻:一个年轻的小姑娘,从七八岁一直长到八十岁,是十分自然的过渡,她觉得过得很安详。要是你把这个小姑娘活到八十岁的照片预先拿来,告诉她几十年以后你就是这个样子,牙齿掉了,头发白了。那这个小姑娘可能都不愿活下去了,太过于惊心动魄了。但是因为时间老人把她慢慢变老,她就过得很舒服,感觉不到变化。丰子恺说造物主骗人的最大本事就是让你慢慢地变。就像一个人从山顶慢慢走到山底,你一点也不觉得害怕,这就是渐变。

晏殊捕捉到了这种渐变,他察觉到了渐变其实也是“惊心动魄”的。说明他对生命的眷恋、珍惜超乎常人,所以真正的人生意蕴是他对人生渐变的一种恐惧、一种惆怅、一种迷茫。这也是我读出来的一点新意。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是一首八句词,总共32个字。这首词来自宋代诗人文同《赤壁怀古》,全词内容如下: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烟凝。楼船夜雨声细细,咫尺天涯共此时。

《清平乐》中,喻恩泰饰演晏殊

晏殊被认为是神童,年纪小小就进宫陪着太子,后来做大官,但是他的家属很不幸。他弟弟年轻时便去世了,两任妻子也都在很年轻的时候离世。晏殊表面上是太平宰相,但是他家庭里的悲剧肯定在他内心留下了很深很深的阴影。因而他对生命流逝感到很恐惧,他对渐变感到很敏感。

《念奴娇赤壁怀古》共100个字。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所以赏析一定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需要人生的阅历。鉴赏要把人生的阅历、知识的积累调动起来,用进去。你们可以好好看下《唐宋词纵横谈》这本书。推荐你们看《柳永因何被晏殊黜退——从柳永〈定风波〉看两种“趣味”的对立》,一篇小文章,指出了很多的问题。讲到词学的趣味,晏殊也作艳词,柳永也作艳词,为什么晏殊就瞧不起柳永,不给柳永做官?这个严重的对立,涉及了宋人对词的看法,不同的趣味。虽然都是小问题,但是一个小窗口打开来了,就像一个矿井打开了一个洞,伸下去不得了啊,曲曲弯弯,发现很多的新天地。

《乐章集校注》,[宋]柳永 著 薛瑞生 校注

| 拓展阅读:

欧阳修为何嘲讽范仲淹《渔家傲》是“穷塞主”之词 | 杨海明

《词学与词心》

正文:100字,诗名7字,均不包含标点符号。《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原文节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

杨海明 述 钱锡生 编

简体横排

32开 平装

38.00元

本书分为“怎样鉴赏唐宋词”“唐宋词鉴赏录”和“我的词学人生”三部分。第一部分由杨海明先生口述整理而成,以通俗流畅的语言与读者分享了唐宋词鉴赏的方法与心得;第二部分精选唐宋24位词人的43首作品进行鉴赏,文章优美流畅又不失严谨,令读者欣赏美文的同时,对词的创作背景、中心思想、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点睛之处一一了然;第三部分则是杨海明先生谈他的“词学人生”,谈从幼年上学到卓然成家的学术历程,生动风趣,同时也折射了时代的变迁。弥足珍贵的是,书后附录杨海明先生保留的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当年给研究生讲课的记录,可供治词者们学习和珍藏。读者可以跟随杨海明教授一起领略词心,踏上词学之旅。

字数:100 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扫码进入中华书局伯鸿微店,购买杨海明先生钤印本

上一篇 2023年04月08 06:02
下一篇 2023年04月24 18:12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