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前不久,“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选活动开始。入围名单刚出炉,各大城市居民就按捺不住了。究竟住在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才可以体会到幸福?人们塑造城市、建筑,城市和建筑亦塑造人们的生活。本期我们准备了一

前不久,“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选活动开始。入围名单刚出炉,各大城市居民就按捺不住了。

究竟住在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才可以体会到幸福?人们塑造城市、建筑,城市和建筑亦塑造人们的生活。

本期我们准备了一份“人文城市建筑”书单,希望通过这些书,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回归质朴,重新思考人与城市、建筑的未来。或许是我们逃离同质化,寻找“生活感”与“幸福感”的一种方式……

在自然与人文中寻找建筑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我们先是自然的人,然后才是社会的人。"以自然之眼观物,寻找具有自然主义和人文气质的建筑。

《建筑:筱原一男》讲述筱原一男是一位风格多变的建筑师,他的早期作品颇具“日本特色”,他由对传统住宅的热衷而创造出一种有象征性的空间,其特色不是通过单个形状来表现,而是通过空间组成部分的更为基本的形式来表现的,这些空间组成部分产生于符号实体的精细刻画。

这个广间里包含了一个被命名为“庭院”、铺了地砖的、首次出现的功能上“无用的空间”,我相信这里最终会满载更加充实的生活。

尽管如此,我想创造的也不是充满日常对话的街巷。我所思考的意象倒可能是“没有人影的街巷”吧。这样,其中就能存在一种对于突然出现的人影的期待。

——筱原一男

卢努甘卡(Lunuganga),或“咸水河”,是斯里兰卡建筑师杰弗里·巴瓦(Geoffrey Bawa)为自己的庄园所取的名字,这座独一无二的花园是巴瓦自己的作品,位于距斯里兰卡西南部城市本托塔(Bentota)海滨几英里远的陆地上。

“一个人像我一样,从设计一个建筑和将其建成中获得这么多的愉快时,就能理解为什么我觉得无法以分析或规则来精确地描述每一个步骤。

建筑无法被完整地解释,必须被体验。

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重要理论著作之一,它着重从人文科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并展望了远景。本书史料丰富,为提高实用性,书后编了中文索引,便于读者检索。

——杰弗里·巴瓦

《路易斯·康传》生动描绘了建筑大师路易斯·康的传奇人生。他超过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串起美国20世纪的整个建筑史和文化史。

1906年随家人从爱沙尼亚移民美国费城时,康是一个脸上带着严重伤疤的6岁男孩,从小就需要打好几份工补贴家用。面对这样的人生困境,他交出了漂亮的人生答卷。他不断发挥画画的天赋,在高中立下成为建筑师的志向。此后50年,他一步步跻身于建筑大师的行列。在生命的最后15年,他完成了10余件杰作,成为美国建筑界的尺度和标准,深刻影响美国建筑的发展。

当你离开,想要再度回到这里的愿望将一直存留在你的心里。

人们塑造建筑,建筑亦塑造人们的生活。回归质朴,重新思考人与建筑的未来。

“建筑是为了创造人们可以持续生活的环境,所以,没有一件工作可以被认为是与建筑无关。”

《城市发展史》是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著,着重从人文科学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发展,并展望了远景,《城市发展史》3000字读书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史前的城市,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诞生,古埃及城市,并涉及。

——伊东丰雄

在建筑中看城市

书写一座建筑的历史,往往能从中看到一座城市的风物,城市的思想源流、精神面貌。同样也使得我们思考人的生活。

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作者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全书分为十章,从北京的现实入手,以五十多年来北京城营建史中的历次论争为主线展开叙述,其中又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重点,将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等一批建筑师、规划师的人生故事穿插其间,试图廓清“梁陈方案”提出的前因后果,以及后来城市规划的形成,北京出现所谓“大屋顶”建筑、拆除城墙等古建筑的情况,涉及“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批判复古主义”等历史时期。

与文字同样重要的是书中选配的三百余幅插图,不乏私人珍藏的照片及画作,如梁思成先生工作笔记中的画作和首次发表的梁思成水彩写生画。

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的对待它,它会生病的。北京城作为一个一个现代化的首都,它还没有长大,所以它还不会得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它现在只会得些孩子得的伤风感冒。可是世界上很多城市都长大了,我们不应该走别人走错的路。

从皇家废园到莘莘学子的梦想之地,北京大学校园的前身经历了怎样的建造过程?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lJBmkGqbBGXR-_gT39DoCw 提取码: yyfe 《城市发展史》是2005年2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易斯·芒福德。

茂飞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关键建筑师之一,由他开创的以清代官式建筑造型结合现代技术的“适应性建筑”设计之路影响深远。唐克扬撰写的《从废园到燕园》借助大量的第一手史料,讲述了茂飞“适应性建筑”的代表作燕京大学校园及校舍建筑设计和建造的故事。除揭示了茂飞独到的设计意匠之外,他还告诉我们,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不仅是风格和意象演变的诗篇,其中也交织着工程本地化和项目各方精神与物质利益关系互动的插曲。

——路易斯维尔大学摩根建筑讲席教授 赖德霖

近现代日本建筑中,流淌着“日本的国家意识”。从世博到奥运,从天皇系谱到民众关照,每个日本象征性建筑的背后,都是有关“日本特质”的争论。奥运场馆、国会议事堂、皇居等备受瞩目的国家项目,规划建造时都会回望关照伊势神宫、桂离宫等传统建筑,这体现的恰恰是民族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生相克的纠缠。

建筑中的“日本性”是怎样一步步建构并不断转变的?穿梭于一个个建筑大师与一次次理论浪潮中,在西方现代性与地域传统互动碰撞的图景里,找到日本建筑被世界认可的答案。

本书不是简单地按历史顺序梳理具体事件以还原客观的“建筑史”,而是一场对“什么是日本建筑”的深度考问。

本书从轰动日本的重大历史事件——奥运会场馆建设谈起,围绕日本近现代建筑的“日本性”,以“传统”和“现代”为轴,深入肌理地剖析了日本上百处著名建筑。这些建筑,连同纷纷登场的多位日本建筑大师,以及伴随而来的一次次建筑界理论思潮,都被作者用“日本性”串联起来,顺着这条线索阅读,如徐徐展开长卷,读者将逐渐体会到建筑背后的日本精髓。

人行道的秩序、安全来自何处?怎样的人行道,才能维系个体的尊严,让人们拥有更好的城市生活?

本书关注在街头讨生活的人。他们在街上摆摊、睡觉、捡垃圾,游走在法律边缘,看似制造了混乱和威胁。但社会学家米切尔通过长达5年的参与式观察,深入街头人的生命世界,解释了人行道生活的社会结构和日常互动的逻辑。他提出,在街头谋生的人,实则借由在人行道上创造性地寻求生存空间,生成了一套非正式社会控制体系,维系着人行道的秩序和安全;而他们也得以“诚实谋生”,扭转自己的人生。米切尔提醒城市治理者,以及任何一位想要理解城市复杂生活的人,非正式经济和社会生活有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价值,同时也不必然在审美上令人不悦。这有助于我们反思社会治理的局限,和城市生活更人性化的可能。

对都市生活问题的探究方式令人激动且深具原创性,信息量以长年累月密集的参与观察和对社会科学的深入理解为支撑。没人能如此成功地融合理论和关于城市街道的私密知识。田野调查中的大师之作。

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1895—1990年),美国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历史学家。1895年生于美国纽约州长岛符拉兴镇。1912~1917年就学于纽约市立学院,1914年开始接受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城市与区域规划科学的先驱之一帕特。

——霍华德·S.贝克

人行道将会彻底改变我们对“公共空间”的想法。

——罗宾·D.G.凯利,美国历史学家

城市观察

观察建筑,亦需要从城市整体角度来考量,在城市规划、城市与人、城市的发展中投入观察之眼。

现代城市所强调的是关于未来世界科学式的整体幻想,而这种幻想又始终夹杂对于历史情怀的还念,这使得城市研究始终充斥着现代主义的普遍性与历史主义的地方性,科学史的集权与民主是的大众参与之间的矛盾,从而在其思想上长期处于一种絮乱状态。

引自 前言-童明

由于从事新闻工作必须四处游历,我走访了全球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也因此养成了一种观察城市的习惯。从重庆的六公里,到孟买和德黑兰的边缘;从圣保罗与墨西哥城的 山坡地,到巴黎、阿姆斯特丹与洛杉矶的各种社区。我发现,这些落脚于城市的乡村移民,正执着于他们想象中的城市中心,并在世界各地造就了极为相似的都会空间。

搭乘地铁和电车,或是深入城市中心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我得以细细观察面前这片由乡村移民构成的城市飞地。我以“落脚城市”称呼这些地区,它们往往位于人们的视线和旅游地图之外,饱受暴力和死亡、漠视与误解,同时又充满了希望与活力。

如今,世界各地的落脚城市正在创造历史。而对这种历史的冷漠,导致了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持续不断的暴动与骚乱;而在亚洲、非洲与南美洲,莽撞的贫民窟清除计划,正在摧毁数以万计人的生活与未来。

《光辉城市》法文版1933年著就,1964年重印,英文版于1993年出版。“光辉”这个词的意义超越了功能上的含义,带有意识特征。作为城市规划界公认的第二位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光辉城市是柯布西耶一生建筑思想之结晶,闪耀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光辉。作为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其思想以大工业为背景,同时试图对工业化本身的弊病进行克服,强调建筑与自然对立中的相互包容和建筑作为人类居住文化总容器的艺术之美。今天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城市规划都受到了他理论的影响。

方案不是政治方案是理性和诗意的纪念碑它在可能性的迷雾中慢慢现身

《城市发展史》是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重要理论著作之一,它着重从人文科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并展望了远景。《城市发展史》史料丰富,为提高实用性,书后编了中文索引,便于读者检索。

了解历史,就能对仍控制人类的古老决定产生高度认知,进而有能力正视如今人类面对的迫切选择。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当今城市面临的很多问题在古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就早露端倪,这需要我们追溯并反思。

你有喜欢的城市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有推荐的城市建筑书籍

同样欢迎留言

我们将选择一位送上图书1本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实习生丨余贝贝

看更多读书文章

广西师大出版社

上一篇 2022年12月07 19:48
下一篇 2022年12月09 20:38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