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之年是多少岁,白首之年

摘要:进入老龄化社会,不仅要重视老有所养问题,而且要重视老有所为问题。目前在我国2.6亿老年人口中,老有所为者大有人在,“总理高参”任玉岭研究员、学术大师高放教授就是老有所为的光辉榜样。实现老有所为有

摘要:进入老龄化社会,不仅要重视老有所养问题,而且要重视老有所为问题。目前在我国2.6亿老年人口中,老有所为者大有人在,“总理高参”任玉岭研究员、学术大师高放教授就是老有所为的光辉榜样。实现老有所为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实践依据。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智力活动的高峰出现在 70 岁左右,在60——80岁之间,此时大脑开始全力工作。社会实践表明,截止2020年,我国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35位科学家全部是64——95岁的老年人。为了进一步实现老有所为,应该转变观念,创造老有所为的主观条件;出台政策,创造老有所为的客观条件。

关键词:老有所为;光辉榜样;科学依据;实践依据;政策建议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程度还在持续加深。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0时,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我国老年人口已超过世界上除了四个国家(中、印、美、印尼)之外各国人口数。进入老龄化社会,不仅要重视老有所养问题,而且要重视老有所为问题。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指出,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要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1]事实上,我国老年人口是一笔巨大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我们应该重视这一资源,重视老有所为,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

一‬、老有所为的光辉榜样

古往今来,我国都有许多老年人老有所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的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越来越高,老有所为的人越来越多。在我认识的良师益友中就有多位老有所为的榜样。下面仅略举一二。

任玉岭

任玉岭,1938年10月出生,河南遂平县人。从1960年南开大学提前毕业留校任教,至今63年,先后在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等部门从事科研和科技管理工作,曾任中国星火总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味精技术公司董事长,并在沿海开放城市北海任副市长。他是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科学家‬、战略思想‬家‬、书法‬家‬,国务院参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中华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协会主席。在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期间,他建言之多、影响之大,被媒体称之为“任玉岭现象”,并被媒体评为九位“总理高参”之一,十大书法家之一,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智库四十人之一,中国发展50人之一,30位对中国农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专家和领导之一。人们在他家中看到一个十分精致的荣誉匾牌,其内容是“感谢任玉岭同志为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做出的突出贡献”。由此可见任玉岭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被国内15所大学聘为教授,被50种杂志聘为主编、顾问或编委。“任玉岭现象”之所以成为一种现象,在于他身上浓缩了不少代表与委员的特点,第一,对国家和民族高度负责;第二,言论大胆、开放,又深具建设性。任玉岭是以坦诚建言,发群众之所欲发,言他人所未敢言,而不断成为“两会”的焦点人物。自2005年媒体爆出“任玉岭现象”以来,星移斗转16年,他一如既往,每年都要走20—25个省市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因而“任玉岭现象”持续存在,白首之年,而且不断发扬光大,光彩照人,庇荫天下,造福民众。这里仅凭我看到的报道和了解到的情况,回顾一下任玉岭2021年(截止10月20日)这一年中所做的工作:

(一)出版的书籍有:

1.《任玉岭书法对联一百幅》;

2.《初心如磐——任玉岭习字集》(澳门出版);

3.《任玉岭:只为呼声成政声》(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4.《任玉岭头条演讲集》(中华文献出版);

5.以总主编名义出版有《传承红色基因 复兴华页伟业——纪念中国共产党百年庆典诗书画专辑》(华文出版社);

6.为《创新人才培养》撰文《专博结合方可创新异》;

7.为《文化红利》一书撰写前言;

8.同四任书协主席一起出版了《中国书法五圣手》一书;

9.同现任书协主席孙晓云一起出版了国礼佳作《中国文化新辉煌》一书。

任玉岭书法作品

(二)网上关于任玉岭书法的长篇报道有:

1.全球艺术名家功勋人物——著名书法大师任玉岭;

2.全国艺术楷模任玉岭;

3.艺贯古今 臻于至善——文旅推荐艺术名家任玉岭;

桑榆之年是多少岁

4.任玉岭书法献礼建党一百周年——习主席用典及语录;

5.《共和国第一部书法大红袍》作者任玉岭先生2021新春贺岁送百福;

桑榆通常形容一个人到了晚年阶段,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岁数和年龄。桑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āng yú,指桑树与榆树。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以喻事之后阶段。比喻晚年;垂老之年。喻指隐居田园。出处:唐代·。

桑榆之年是多少岁

6.走向世界的任玉岭书法与中国瓷器;

7.功勋艺术家任玉岭——国社艺术官网;

8.《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2021艺术楷模巡回展播——任玉岭;

9.勇担国际传播使命,讲好中国故事——任玉岭;

10.任玉岭《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中国当代艺术名家。

(三)创作发表的诗歌有:

1.为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创作了长诗,《伟大不平凡的100年——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而作》,并发表了由他本人朗诵的视频及五位朗诵名家朗诵该诗的视频;

桑榆之年是指80到90岁。桑榆之年字面意思是夕阳落在榆树、桑树梢上,指白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形容人已经处于晚年。由于古代人的年龄大多不是用数字来表示的,所以便以其他称谓来代替。桑榆之年出自《魏书·游明根传》:“。

2.为推动革命老区发展,他根据自己的考察和调研推出了一百红县颂,已经在100多个网站同时发表60多首。如《颂金寨》《颂罗山》《颂宁都》《颂蓬溪》《颂琼海》《颂确山》《颂上杭》《颂万安》《颂武乡》《颂于都》《颂红安》《颂桑植》《颂修水》《颂松潘》《颂米脂》《颂长兴》等‬。

(四)带队调查研究:

3.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名义,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考察。

(五)文化展馆建设:

任玉岭曾应社会的要求在北京昌平、河南信阳、厦门翔安捐献收藏及自创作品建起了三个《任玉岭收藏及作品展览馆》。为了满足地方群众的请求,他又于2021年对以下三个新馆做了三件事:

1.为浙江长兴《任玉岭收藏及作品展览馆》完善提升,追补作品21幅;

2.为位于河北雄安的《任玉岭收藏及作品展览馆》扩建捐资10万元;

3.为陕西渭南《领袖诗词语录——任玉岭书法展览馆》建设提供作品160幅。

(六)出席的会议、论坛及发言有:

1.中国经济必将在2021年逆势飘红——在深圳创新大会的发言;

2.抓住逆势增长的形势和机遇,搞好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在2021中国产业互联网峰会的讲话;

3.砀山县乡村振兴前途无量——在砀山梨花节论坛上的讲话;

4.弘扬德孝传统 凝聚文化支撑——在河北易县参加德孝文化论坛的讲话;

5.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上海健康产业高峰论坛的讲话;

6.教育该怎样回答“钱学森之问”?——在《教育3.0》论坛的讲话;

7.搞好国际交流,传播好中国文化和特色——在北京长城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启动仪式的讲话;

8.中国现代化必须有农村发展和儿童工作的现代化——在北京饭店金厅“关心农村、关爱儿童”大会上的讲话;

9.弘扬真善美 抵制假丑恶——在美育教育论坛的讲话;

10.“没有全民的健康就不会有全面小康”——在上海大健康会的讲话;

11.西部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解决好三个问题——在攀枝花西部基础教育高质量论坛讲话;

12.城市更新一定要坚持人民利益为中心——在新疆乌鲁木齐城市更新会上的讲话;

13.中小学文化教育需突出重点、紧握抓手——在西宁中小学教育论坛的讲话;

14.农村电商播音员的培训是搞好经济内循环的需要和乡村振兴的使然——在农村电商播音员培训新闻发布会的讲话;

15.让丰收节成为提振乡村振兴的动能和抓手——在信阳中国农民丰收节上的发言;

16.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六条经验——在广州的讲话;

又有其他意,古时人寿命短,桑榆之年乃是泛指所有50岁以上之老人,乃是古时人在外征战,或医疗并未发达,有短寿之地泛指50以上老人,已为桑榆之年。人在说话时是富有韵味和内涵的,尤其是在书面用语的时候,不会将老年人。

17.用‬好我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好经验,促进金融科技创辉煌——在海南博鳌金融科技创新论坛讲话;

18.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和确保粮食安全——在北京绿色发展与保粮食安全论坛讲话;

19.老人健康事业面临的挑战和曙光——在郑州乐龄健康工程论坛讲话;

20.对推进大健康工作的思考与建议——在深圳大健康会议的讲话。

高放

我国老有所为的专家学者还有许多,高放教授就是其中一位。高‬放,福建长乐人,1927年出生,2018年仙逝,享年91岁。1950——201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68年(中国人民大学停办期间,1973-1978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执教)。高放是著名学者,政治学家、共运史学家、马克思主义学家、社会主义学家。1983年被评为教授(也是全国国际共运史专业的第一个教授、第一个博士生导师);2009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授予荣誉一级教授称号;2017年被中国人民大学列为学术大师;在学术界被誉为“思想高度解放”的学者。高放同志是我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科和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重要奠基人,在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教学与研究领域成就斐然。1993年以来,六家出版社先后出版《高放文集》9本,撰写、主编、参与编写论著45部,个人成果约500万字。高放同志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同时担任全国党政军民四个系统三十多所高等院校、党校的兼职教授或讲座教授,讲学足迹遍及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及台湾香港地区,团结和凝聚全国高校的老中青学者,推动和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教学和研究的繁荣与发展。直到2017年最后一位博士研究生毕业,他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工作第一线,培养博士研究生18名,桃李满天下。

桑榆之年是多少岁

1997年9月,年满七旬的高放从中国人民大学离休,但实际上是离而不休、欲罢难休。多年来,他继续被外交部机关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大学等高校聘任为教授、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不断被邀请到上海、海南、温州、天津等地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学,还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报刊文摘》各大报刊发表文章。21世纪伊始,他先后出版《高放政治学论萃》《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别史》《纵览世界风云》等文集,学术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离休后的高放学术成果连年累累,78岁高龄时被学校返聘,继续招收博士研究生,至今还在担任博士生导师。“士兵的生命在战场,教师的生命在课堂”,在多年执教经验的基础上,高放总结出了悉心、精心、倾心的“三心”教学法。他传授学生“要学习、掌握五个基本,即基本原理、基本历史、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训练”,“要处理好‘专与博’以及‘学与思’的关系,对某一门科学深入研究时,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多去图书馆,多听各种专题讲座”。

近年来,高放仍奋战在学术一线,先后发表《〈共产党宣言〉当代解读》《〈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举是民主第一要义》《“公仆”的理念与实践》等文章,出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等专著和文集。虽然年岁已高,但他仍然坚持每天拿着放大镜读书看报,留心获取新资料、捕捉新信息,还注意从来访者和自己接触的人那里了解各方面现状实况。“虽然已到耄耋之年,但我仍有伏枥之志,愿继续为伟大祖国教书育人,建言献计。”高放同志一贯秉持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与时俱进的品格,敢言直言,追求真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把“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改革开放之后,高放同志独立钻研,深入思考,勇于探索,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和见解。高放教授一生为人正直,光明磊落,春风化雨,潜心育人,知识渊博,造诣精深,治学严谨,著作等身。“老骥伏枥期盼青春永驻,烈士暮年唯思昂然奋起,尽心培育桃李,竭智求索真理。”耄耋之年的高放说,这是他有生之年的夙愿至理。

二、老有所为的科学依据和事实证明

老有所为有其生理基础和科学依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智力一般有三个特点:

一是变化不同步。老年人智力的不同方面变化是不同步的,有的减退得早些,有的晚些;有的减退得快些,有的慢些。笼统地说老年人的智力衰退了,那是不确切的,应该具体状况具体分析。

二是个体差异大。因为智力受很多因素影响,人们生理上的老龄化与心理上的老龄化往往不是同步的,因此,不同老年人之间智力水平不会一样,有很多老年人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智力不减当年,到晚年仍能获得富有创造性的成就。

三是具有可塑性和潜能。国内外研究都证实这一点,如果采取适当的训练措施,可延缓或减轻老年人智力衰退,甚至还可以使其得到改善,因为人的大脑有潜能可挖掘。[2]

据美国医学界有关资料证明,人进入老年后,智力一般并不同步衰退。西雅图市夏叶博士经过二十一年对三千人的考察,证明大多数老年人到八十岁还可以不发生显著变化。美国老年研究所曾作过一次对人体大脑扫描观察,证明健康老年人的头脑有和健康青年人的头脑同样活跃的效率。有人对十六世纪后欧美出现的四百名杰出人物的寿命作过一次调查,发现他们的平均年龄达79岁,其中大量的是用脑的科学家、发明家,如巴甫洛夫87岁,爱迪生85岁,牛顿85岁,瓦特83岁。[3]现在随着经济和医学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越来越高,知识分子和脑力劳动者越来越多,能够老有所为的人必然越来越多。这是一笔巨大的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应该充分利用,充分发挥老年人才的作用。

又有其他意,古时人寿命短,桑榆之年乃是泛指所有50岁以上之老人,乃是古时人在外征战,或医疗并未发达,有短寿之地泛指50以上老人,已为桑榆之年。所谓桑树和榆树,皆是种在西面方向,而日落之时,夕阳余光会照于此,。

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院长认为,老年人的大脑比人们普遍认为的更具可塑性。在这个年龄,大脑左右半球的相互作用变得和谐,这扩大了我们的创作可能性。这就是为什么在 60 岁以上的人中,您可以找到许多刚刚开始创作活动的人物。 当然,大脑不再像年轻时那么快了。然而,它赢得了灵活性。这就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更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并且较少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 人类智力活动的高峰出现在大约 70 岁时,此时大脑开始全力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脑中髓磷脂的数量会增加,这是一种促进神经元之间信号快速传递的物质。因此,与平均水平相比,智力提高了 300%。 而这种物质的活跃生产高峰落在 60-80 岁。同样有趣的是,60 年后,一个人可以同时使用 2 个半球。这使您可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蒙特利尔大学的 Monchi Uri 教授认为,老年人的大脑会选择能量消耗最少的路径,切断不必要的部分,只留下解决问题的正确选项。他们进行了一项有不同年龄组参与的研究。年轻人在通过测试时很困惑,而60岁以上的人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60-80岁大脑的特征。他们真的很乐观。 老年人大脑的特征。 1. 大脑的神经元不会像周围的每个人所说的那样死亡。 如果一个人不从事脑力劳动,他们之间的联系就会消失。 2. 信息泛滥导致心不在焉、健忘。因此,你不需要把你的一生都集中在不必要的琐事上。 3. 从60岁开始,一个人在做决定时,不会像年轻人一样使用一个半球,而是同时使用两个半球。 4.结论:如果一个人过着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有可行的体力活动和充分的脑力活动,智力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只会增长,在80-90岁达到顶峰。 所以不要害怕年老。努力发展智力。学习新手工艺、制作音乐、学习演奏乐器、画画!舞蹈!对生活产生兴趣,与朋友见面和交流,为未来制定计划,尽你所能去旅行。不要忘记去商店、咖啡馆、音乐会。不要单独锁定自己——这对任何人都是破坏性的。带着这样的想法生活:所有的美好都在我的面前! 美国一项大型研究发现: 一个人最有生产力的年龄是 60 到 70 岁; 人类生产力第二高的阶段是 70 至 80 岁; 第三个最有生产力的阶段是50 岁和 60 岁。 在此之前,此人尚未达到巅峰。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为62岁; 全球100家最大公司总裁的平均年龄为63岁; 美国最大的 100 个教会的牧师平均年龄为 71 岁; 这证实了一个人最好和最富有成效的年份是在 60 到 80 岁之间。 这项研究由一组医生和心理学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 他们发现,您在 60 岁时达到了情感和心理潜力的顶峰,这种情况会持续到您 80 岁。 因此,如果您是 60、70 或 80 岁,您正处于人生的最佳水平。[4]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古今中外的不少老年人,不仅能保持较高的智力水平,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大器晚成”或老有所成的事例不胜枚举:德国的恩格斯,整理马克思遗稿出版《资本论》第二卷时65岁,出版《资本论》第三卷时74岁;歌德81岁时写完巨著《浮士德》;美国的爱迪生,81岁时取得第1033次的发明专利;西方哲学家罗素在73岁完成了《西方哲学》名著,93岁又完成了自传一、二、三卷;著名的黑人作家杜皮依斯87岁高龄时,才开始写长篇小说《黑色火焰》三部曲,到90岁全部完成;法国的亚历山大热尼奥103岁时还在从事科学研究;希腊的索福克勒斯100岁时完成悲剧《奥狄浦斯王》,如此等等,足以为证。[5]事实上,我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在青年、中年直到老年时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作出了重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截止2020年为35人,获奖年龄全部在60岁以上,其中64岁1人,70——79岁6人,80——89岁22人,90——95岁6人,他们无疑都是老有所为的光辉榜样。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证明,60岁之后的老年人中有不少杰出人才,是不可忽视的人才资源。老有所为是老龄化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三‬、老有所为的观念更新和政策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增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观念。要积极看待老年人,老年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要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要发挥老年人优良品行在家庭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对社会成员的言传身教作用,发挥老年人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发挥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传帮带作用。[6]我国有2.6亿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有1/10的老年人做到老有所为,那就有2600万老年人资源,如果有1%的人是人才,那就有260万老年人才,把这么多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会发挥巨大作用,对国家、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自己都是极为有利、极有价值的事情。为了充分调动老年人老有所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里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一‬)转变观念,创造老有所为的主观条件。

(二)出台政策,创造老有所为的客观条件。

1.发展老年文化,形成老有所为的社会氛围。老年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出台政策建立“老有所为”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全社会都要认识到,为社会做贡献不分年龄大小,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在“老有所为”方面应当做到管理有组织、活动有计划、保障有经费。各老年群体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机构,建立老年人人才数据库,在财务预算中设立专门资金。重视典型带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习引导的过程中,运用典型人物来带动老年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引导老年人人尽其才,发挥余热。[11]

3.激发老年潜能,创造老有所为的实际绩效。老年人具有优势和潜能,能够老有所为、大器晚成。然而,老年人的优势和潜能,只是一种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把潜能变成动能,把优势变成实绩,还需要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让老年人有参政议政的机会,有施展才能的平台,有做文章、出主意的题目和项目。例如,我国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时,在制定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时,国家和地方在作出重大决策时,都坚持问计于民、集思广益,发动群众建言献策,广大群众踊跃参与,收到大量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建议,其中老年人是一个积极参与建言的重要群体。《老年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和革命、建设的经验”。老同志是一支成熟的经过多年实践锻炼,无需再行投资培养就可利用的智力大军。他们积累的知识既是过去的,也有现在的,而且是具有连续性的。他们积累的经验,处事的方法,积极的心态,扎实的作风,负责的精神,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在某些方面有着年轻人不可取代的作用。老年领导者可为地方经济与文化建设、为两个文明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老年教育工作者可以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兴教办学育才,为提高我国人口综合素质贡献力量。老年科技工作者可继续通过总结经验,为科学研究和高科技的发展,为中华复兴继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老年卫生工作者可以以自己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著书立说,进行医疗咨询,为实现社会健康老龄化服务。老年文化体育工作者,可以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为增强人们的文化与身体素质,为培养年轻一代振兴中华民族的文化体育事业起组织、指导和顾问作用。老英雄、老模范、老年思想政治工作者可参加关心下一代的组织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道德传统教育,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还可参与各项社会活动,诸如: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参加社会团体组织的活动;参与书画活动;支持与扶持家庭养殖种植、科技扶贫、文艺宣传、治安联防;还有组织调查走访,勤于笔耕,撰写史实、专著,写回忆录,进行文学创作等等。或抚琴吟诗,或游览景点,或结交忘年,或打球上网,一切随缘乐,活出自我来,享受每一天![14]根据山东省威海市2018年的一份调查报告,在全市41万老年人口中,约有70%都是低龄健康老人,他们中许多人有知识、有经验、有潜力、有热情,也有很好的劳动习惯,不愿意赋闲在家,渴望发挥余热,多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老有所为”已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需要。但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良好愿望与缺乏参与平台的矛盾比较突出。调研显示,该市80%以上的离退休老干部渴望晚年发挥余热,但付诸实践的不足30%。[15]由此可见,老有所为的潜能还很大,还需要为老有所为创造社会条件,把老有所为的巨大潜能变为实际行动和实际贡献。

4.完善退休制度,提供老有所为的更多时间。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男60岁、女55岁(干部)、50岁(职工)退休的制度,现在正在逐步推迟退休年龄,到65岁退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十四五规划要求,综合考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因素,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退休制度可以规定一定的年龄,但是不要一刀切,要区别对待。主要是对脑力劳动者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只要身体健康、单位需要、本人自愿,应该允许适当推迟退休年龄。

5.完善职称评聘制度,拓展老有所为的更大空间。以往的职称评聘制度往往有单位级别的限制、年龄的限制,退休之后就不再评聘职称。对退休人员,真正退休、不再工作的人员当然不再评聘职称;对于退而不休、有充分证据证明继续工作的人员,应该一视同仁评聘职称。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应该注重专业技术水平和学术水平,取消单位行政级别、年龄等一切附加条件。

6.消除一切年龄歧视,调动老有所为的积极因素。在各项工作中消除对老年人的年龄歧视,实行老中青年一视同仁,有些工作要实行老中青三结合,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在科研课题立项、各种评奖工作中,要突破年龄界限,取消年龄歧视,力求公开公平公正。

7.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创造老有所为的物质条件。退休老人顾名思义是可以退下来休息的老年人,他们退而不休、继续工作,提供的就是超额劳动,遵循按劳分配政策,应该付给他们合理的劳动报酬,包括退休金之外的工资、资金等。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老有所为,应该完善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老有所为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和经费保障。这种投入必将得到更大产出。

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实现老有所为是一个大课题、一篇大文章,需要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用好集体的智慧,制定合理的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千百万老年人的潜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 2022年12月17 02:57
下一篇 2022年12月20 12:09

相关推荐

  •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 历史编 第二卷》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他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上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无法抹煞的人物,他就是郭沫若。郭沫若是中国二十世纪学术文化史上一位兼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杰出人物。他博古通今,著译浩繁,是

    2022年12月13 231
  • [美]JohnZ.Sonmez《软技能》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封面关于作者书名:软技能作者:[美]JohnZ.Sonmez译者:王小刚豆瓣评分:8.0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年份:2016-7页数:480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真正从“人

    2022年12月21 206
  • [俄]托洛茨基《托洛茨基自传》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毛泽东有能够从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南京曾经一再宣告他死了,可是没有几天以后,报上的新闻栏又出现了他的消息,而且活跃如昔。国民党也曾经好几次正式宣布“击毙”并埋葬了朱德,有时还得到有“千里眼”的传

    2022年12月17 221
  • [美]戴夫·帕特奈克(DevPatnaik)《谁说商业直觉是天生的》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小海按:【创海一书】由海纳百创联合樊登读书会共同打造,旨在为创业者推荐有价值的专业阅读内容。本期介绍的是《谁说商业直觉是天生的》用整本书解答了这个问题。看世界上最有创意的人,如何培养又快又准的商业直觉

    2022年12月24 273
  • 小叶紫檀多少钱一斤

    前几天一个玩友问我,老李,最近入手了一条小叶紫檀能不能帮我看看。老李是热心肠,又自诩对小叶紫檀比较了解。所以,这种事情当仁不让了。关于珠子的品质,以及细节分析这里就不阐述了。最后,这位朋友忽然来了一句

    2023年03月16 226
  • 西游记有多少字,小学生版西游记有多少字

    问学生,学语文最怕什么,估计不少人会答:写作文!而在保俶塔实验学校,前两天一帮初一学生写作文,却洋洋洒洒收不住尾,几乎每个人写的都超过了3000字。什么作文这么有魅力?原来是续写《西游记》。大家都知道

    2023年03月04 272
  • [美]托马斯•卡思卡特《电车难题》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对于道德一词,我们早已不陌生。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好孩子,拾金不昧,扶老人过马路,像雷锋一样默默无闻做好事。古往今来,道德评判也一直是人们主要的评判标准,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和社会普遍行为规

    2022年12月24 220
  • 王国维《一个人的书房》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这是阿尔贝·加缪说过的一句话,在他看来,判断生活是否值得过本身,便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死亡是那样容易,

    2022年12月12 238
  • [法]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今天我们要说的作品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悲惨世界》。跟《巴黎圣母院》比起来,《悲惨世界》的篇幅更长,世界观也更复杂。如果说写《巴黎圣母院》时候的雨果,还在努力讲好一个故事,那么到

    2022年12月20 226
  • 鲁迅《鲁迅经典作品选》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2022年中考复习之名著阅读1.(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下列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骆驼祥子》中虎妞难产而死是压倒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后,祥子慢屈服于命运,成了好占便宜

    2022年12月13 294
  • 笑声《三救姻缘》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这里是“猫懒推文”的【第25篇书单】,古代言情【第2期】,欢迎留言讨论。喜欢可以关注猫猫,随时接受最新书单哈~三救姻缘笑声其他作品,上次推荐了古言第一期后,大家互动挺高的,好多书友留评了一些其他的经典

    2022年12月13 265
  • [日]贵志佑介《玻璃之锤》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暌违八年,正当我们以为继反乌托邦神作《来自新世界》之后再无来着之时,作者贵志祐介本人亲自填补上了这一空缺。是的,这位有着“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日本SF大奖、日本恐怖小说大奖”三栖桂冠的作家,撂下了一部

    2022年12月19 249
  • [澳]马库斯·苏萨克《偷书贼》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偷书贼》,是澳大利亚作家马克斯.苏萨克的代表作,2005年首次出版,曾经占据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超过十年的时间,成为很多人心目中最喜爱的书籍。偷书贼封面随着天地之间的一片雪白,拉开了故事的序幕,死

    2022年12月20 29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