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瓦西里·格罗斯曼《生活与命运》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上一篇文章里,简单地介绍了这本书的作者瓦西里·谢苗诺维奇·格罗斯曼和他这本书的出版经历。—点击回顾现在开始,我们就一起看书吧。不过在那之前,容我再啰嗦几句来解释一下俄国人的姓名及称呼方式。因为这本书里

上一篇文章里,简单地介绍了这本书的作者瓦西里·谢苗诺维奇·格罗斯曼和他这本书的出版经历。

—点击回顾

现在开始,我们就一起看书吧。

不过在那之前,容我再啰嗦几句来解释一下俄国人的姓名及称呼方式。因为这本书里的人物非常多,据说超过一百六十人以上,而且同一个人的名字会不断变化,所以了解姓名结构,对看这本书也至关重要。

俄罗斯人姓名一般由三节组成,比如说作者的名字:瓦西里·谢苗诺维奇·格罗斯曼,生活与命运格罗斯曼,瓦西里是他的名字,谢苗诺维奇是父亲的名字,大意为“谢苗之子“,格罗斯曼是姓。

举个例子,小说的一个段落里会出现三个名字:维克托·帕夫洛维奇、斯特拉姆、维佳,这其实是在描述同一个人物。

《生活与命运》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wEPqnTeLioKcMzzrJ-S-nw ?pwd=fjhh 提取码: fjhh简介:《生活与命运》通过沙波什尼科夫家族在卫国战争时期的遭际,再现了斯大林时代整个苏联社会。

建议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做点小笔记,利于摸清人物关系。

● ○

这本书主要以三个大场景故事来展开叙述:德国集中营、斯大林格勒战场、物理实验家斯特拉姆的生活,作者在这三大场景的基础上会再穿插一些其他的人物故事。

雾霾笼罩着大地。公路旁边的高压电线上,不时闪烁着汽车灯的反光。明明是无雨的天色,但黎明时分的大地却变得潮湿起来,禁止通行的交通信号灯亮起时,湿漉漉的柏油路面便隐约呈现一个微微发红的斑点。人们在几公里以外就感觉得到集中营的气息,因为通向这里的电线、公路和铁路愈来愈密集。这是由一排排火柴盒似的棚屋整齐排列的区域,棚屋之间形成一条条笔直的通道,上面是秋季的天空,地面上大雾蒙蒙。

[俄罗斯]瓦西里·格罗斯曼《生活与命运》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远方传来漫长而低沉的汽笛声。

故事首先从集中营里的棚屋开始说起。

[俄罗斯]瓦西里·格罗斯曼《生活与命运》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伊孔尼科夫对莫斯托夫斯克伊说:“ 哪里有暴力,哪里就充满痛苦,就要流血。你们的目的可以原谅你们的手段,但你们的手段是残酷无情的。”

“ 您简直是个辩证论者。我终于在垂暮之年看到了福音书所教化出来的奇迹。”

……

虽然棚屋里混杂着一群这样互不理解,政治立场又对立的人,但他们同时又被恐惧、希望和忧伤的命运紧紧地系在了一起。

天快亮的时候下了一场雪,地上的雪一直到中午才开始融化。此时,俄国囚犯们悲喜交集。这是来自俄罗斯的气息,这雪就像祖国母亲把洁白的头巾抛在他们可怜而疲惫不堪的脚下。集中营棚屋的屋顶一片银白,从远处望去,仿佛家乡的村舍。

然而,转瞬既逝的喜悦夹带着忧伤,最终被忧伤淹没。

● ○

接着场景转到了位于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战场。

夜幕降临以后,德国航空兵停止了空袭。假如有人在夜间来到炮声隆隆、枪声不断的斯大林格勒岸边,也许会认为自己活该倒霉,竟在发起冲锋的关键时刻鬼差神使地来到斯大林格勒。然而,对于久经战阵的老兵来说,此时正是刮脸、洗衣服、写信的时间,部队里的钳工、车工、焊工和钟表匠便利用这段时间制作打火机、烟嘴,用弹壳和军大衣布条制作油灯,修理闹钟。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WRar-H6L08joV3ikDKevg 提取码:vraa 书名:生活与命运 作者:[俄罗斯] 瓦西里·格罗斯曼 译者:力冈 豆瓣评分:9.3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8-20 页数:

八月十九日,德军从斯大林格勒西北面的特列赫奥斯特罗夫卡亚向东南攻击。二十二日突破苏第六十二集团军在韦尔加奇和彼斯科瓦特卡地段的防线,强渡顿河,占领了卡拉奇。二十三日第十四装甲军推进到斯大林格勒北郊的叶尔佐夫卡地域,前出到伏尔加河,将苏第六十二集团军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主力分割开来。与此同时,德军第四航空队出动飞机几百架,入夜又出动两千架次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狂轰滥炸。

九月十四日,德军从城北突入市区,与苏第六十二集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双方逐街逐楼逐屋反复争夺。斯大林格勒变成了一片瓦砾场,在满是瓦砾和废墟的城中,苏联第六十二集团军顽强抵抗,在城中的每条街道,每座楼房,每家工厂内都与德军发生了激烈的枪战。

双方都死伤无数,特别是苏军,刚刚赶赴城中的红军战士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二十四个小时,军官也只有约三天的平均存活时间。)(

“ 哪里有暴力,哪里就充满痛苦,就要流血。”

[俄罗斯]瓦西里·格罗斯曼《生活与命运》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格卢什科夫,第一个跑过去!”

“您说什么呀,跑得过去吗,这里有他们的狙击手。” 格卢什科夫说。

第一个跑过危险地带被认为是长官的特权,德国人往往来不及向第一个跑过的人开枪。别列兹金回头望了望德国人占领的房屋,向格卢什科夫递了个眼神,第一个向前跑去。

当跑到德国人视野不及的一段土地时,他背后响起清晰的枪声,德国人发射了一枚爆破弹。别列兹金在土堤下面抽起烟来。格卢什科夫迈着大步飞奔过来,一枚子弹射在他的脚下,仿佛一群麻雀从地面上冲天飞起。格卢什科夫向旁边一跳,绊了一跤,迅速爬起来向别列兹金跑去。

“差点被他干掉。”格卢什科夫说,他喘了一口气,接着又解释,“我以为恰好可以跑过来,他让您漏网了,一定会抽支烟来消消气,看来这个讨厌鬼不会抽烟。”

……

● ○

场景再次切换到物理学家维克托·帕夫洛维奇·斯特拉姆一家的生活上。斯特拉姆一家也是这本书的主线之一,书中大部分人物都是从这家上下几代人的关系网中延申出去的。

比如亚历山德拉的另一个女儿叶尼娅,他的前夫克雷莫夫便出现在斯大林格勒战场的故事中,而柳德米拉的前夫则出现在集中营的故事线里,所以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关系图,便于明白谁是谁。(这张图之后会随着故事的推进而增改)

托利亚好久没来信了……早晨,柳德米拉·尼古拉耶夫娜照常送母亲和丈夫去上班,送娜佳去上学。第一个离开家的是母亲,她在著名的喀山肥皂厂的实验室里当化验员。走过女婿的房间门口时,亚历山德拉·弗拉基米罗夫娜往往要重复一下从工友们那里听来的笑话:“当家的六点钟上班,而仆从九点钟上班。”

瓦西里·格罗斯曼(Васи́лий Гро́ссман),苏俄记者、作家。1905年生于俄属乌克兰别尔基切夫,早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学物理系,当过化学工程师,1930年代投身写作行列,得到高尔基、巴别尔等文坛大。

上午,柳德米拉独自留在家里。她等待着这个时刻,因为亲人们在身旁对她来说,是一种妨碍。世界上的一切事件,战争,姐妹们的命运、丈夫的工作、娜佳的性格、母亲的健康、对伤员的怜悯、对死于德国战俘营的人们的痛惜,这一切都与她对儿子的苦苦思念,与她对儿子的担忧息息相关。

广播电台天天播送苏联情报局公布的战报,每天的报纸都满是关于战争的报道。苏军部队在撤退。战报中和报纸上有时提到炮兵的情况,托利亚在炮兵部队服役,没有来信。

关于斯大林苏联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没有比《生活与命运》更为全面的描写:它是一整个时代的画像和心灵史,极权体制下复杂多面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20世纪最黑暗的一段历史的深刻反思。一如《战争与和平》,《生活与命运》围绕。

● ○

今天我们聊的最多的还是关于这本书的“外在”——大致的框架和结构,似乎并没有进入精彩的“内在”。

除了这本书比较复杂和难读,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我的能力问题。原以为拆分出来写读后感会更容易,但真正开始下笔,才发现非常的困难。如果有表达不当的地方,希望你们能原谅我文字上的笨拙。(T。T)

下一篇内容我想摘录一封信,是斯特拉姆的母亲安娜·谢苗诺夫娜,在临死前的独白,非常值得一看!

See U

上一篇 2022年12月13 19:33
下一篇 2022年12月17 02:57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