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托洛茨基《论列宁》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苏联东欧哲学之二:列宁列宁十分重视和鼓励人民群众所做的、带有首创性的事情,如&34;。他说,新生事物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首创精神,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未来,它必然会成长、壮大起来,战胜

[苏联]托洛茨基《论列宁》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苏联东欧哲学之二:列宁

[苏联]托洛茨基《论列宁》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列宁十分重视和鼓励人民群众所做的、带有首创性的事情,如&34;。他说,新生事物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首创精神,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未来,它必然会成长、壮大起来,战胜旧事物。列宁在这里,强调了物质和意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那么,如何依靠和组织群众呢?列宁论述了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的辩证关系。他认为,一方面,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大多数国家,至少在现代文明国家内,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来担任最重要职务、而被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另一方面,阶级、群众是领袖、政党的基础,领袖和政党反映他们所属的阶级和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发展了唯物史观。列宁还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出路问题在现有书刊上找不到答案,只有根据经验来谈论。他说,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论证、来检验。例如,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出现了国家资本主义,布哈林、托洛茨基认为,马克思的书中没有讲过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而反对新经济政策。列宁说,在这个问题上,书刊和党都犯了一个错误,即染上了知识的习气,往往去看旧书本。然而,马克思对此只字未提就去世了,我们必须自己在实践中来找出路。列宁还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在对布哈林、托洛茨基关于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是一种退却、妥协之观点时,说过一段极为经典的话,他说:&34; (《列宁选集》第四卷,第194 页)总之,列宁反对一切根据书本办事,不能超出书本的观点,反对一切&34; 、&34; 的方法。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列宁认为,目前苏联的首要任务就是高速发展生产力。一定的社会制度是同一定的物质基础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最为优越的制度,必须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为此,他提出&34; 的著名论断。实践中,他建立了劳动组织,整顿劳动纪律,组织劳动竞赛,制定并实施新经济政策。列宁还于1922年抱病写了被称为&34; 的《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指出战斗唯物主义者面临的任务是不倦地进行无神论的宣传和斗争,实现哲学家同现代自然科学家的联盟,开展对哲学遗产,主要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继承。这些内容为唯物主义哲学进一步发展规定了方向。列宁对原苏联哲学的另一项贡献是,在发展物质生产的同时,尽快发展科学文化。十月革命前夕,俄国文化界冒出了一个叫&34; ,即&34; 的组织。它认为,资产阶级的文化和无产阶级的文化不可相融,必须彻底抛弃。其依据是波格丹诺夫的&34; 理论。波格丹诺夫认为,真理没有客观内容,只不过是&34; ,是主观的。观念形态就是经验的组织形态,而无产阶级的阶级经验同历史上各个阶级的阶级经验相对立。这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

托洛茨基认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顶住来自怀有敌意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压力,除非社会主义革命能够迅速地在其它国家展开。列宁及布尔什维克政党接受了这种理论,并因此将俄国革命看作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布尔什维克政党里的斯大。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在观点上与他们日益接近,后来托洛茨基参加了孟什维克,成为其核心成员;三是因为他此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不深厚,对革命的理解是抽象的,特别是没有完全理解列宁的集中制思想在革命中的作用。

上一篇 2022年12月06 04:15
下一篇 2022年12月05 18:48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